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语>论“仁”》之《“仁”人表现》: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 19:50: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lt;论语&gt;论“仁”》之《“仁”人表现》(5)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原文】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

【今译】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但若不是通过正道得来,则不要。贫穷和低贱,是人人都想躲避的,但若不是用正当的方法得以摆脱,则宁愿忍受。君子失掉了仁德,还怎么称得起君子之名?君子不能有一时一刻违背仁的要求,仓促匆忙的时候是这样,颠沛流离的时候也是这样。”

【心得】这段话中第二个“不以其道得之”,有人认为这里的“得”字应该是“去”字(《论语》,刘宏章注释,华夏出版社2000年北京第1版)。虽古人多未质疑此处原文错讹,认为“两言不以其道得之,初无二意”(《论语意原》,转引自程树德撰《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8月第1版),但解释出来的意思与今天多数学者的理解差不了多少,无非是孔子主张“见得思义”(同上),或认为孔子强调的“君子之审富贵而安贫贱也如此”(朱熹《论语集注》,转引自程树德撰《论语集释》)。我以为,与后面的“不去”相联系,这里的“得”字意可理解为“得以摆脱”;若改为“去”字,则是“去掉贫贱”的意思。二者大意基本相同,均无不可。
孔子向来不仇视富贵,也不推崇贫贱。他甚至说过:“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述而》)在他的弟子中,颜回与子贡之间贫富差距是拉得很大的,孔子更喜欢颜回一些,对子贡也从未加以排斥。有人猜测,孔子带着很多弟子周游列国,自然是需要经费的,可能子贡在这方面提供了不少赞助。(参见许刚:《孔子之道与&lt;论语&gt;其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月第1版)孔子特别赞赏颜回的安贫乐道,夸他“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却又为他的不得志和贫困生活感到难过。孔子曾拿颜回跟子贡作比较,说:“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亿则屡中。”(《先进》)译成现在的白话,就是:“颜回,他的道德学问已经接近完善了,却总是穷得叮当响。子贡不接受官职而去做生意,经常能准确地预测和把握发财的商机。”孔子在这里并未贬低子贡的人品,只是客观地摆出了事实,透出他认为颜回不该穷困的想法,以及对此的愤愤不平。
理想和现实总是有一些反差的。无论是在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还是在我们所处的当代,不公平现象都随处可见,为仁者的处境往往会有些尴尬。然而,如果大家都抛开对仁德和道义的信奉,唯利是图,把追逐财富作为人生在世的唯一动机,这个社会就不会和谐,不会昌盛,不会进步。所以,孔子总是教导大家要以“仁”为最高准则,连吃顿饭的工夫也不要违背,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坚守。他强调君子应“贫而乐,富而好礼”(《学而》)。并说:“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宪问》)可见,在他心目中,能够面对财富的诱惑而不动心,做到安贫乐道是很不简单的事。“贫而无怨”所以“难”,是因为利益驱动机制十分强大,没有多少人能够禁得住富贵的诱惑。要想抵制,必须心中有一个高于富贵的信条,在孔子那里就是“仁”。孔子一贯主张的“安贫”,就是“安仁”。如果命运没有给你富贵的机会,你不要强求,而是要保持住自己的仁德,继续把追求“仁”的最高境界作为毕生奋斗目标。这才是“仁者”,才是上一篇拙文引述孔子的“仁者安仁”的真谛所在。
孔子反对为富不仁,既反对用不正当的手段致富,也反对有了钱财和权势便违背礼制。《论语》中记载了一件事:“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先进》)因其弟子冉求协助已富可敌国的季氏改革田赋制度,搜刮民脂民膏,便决然要断了师生情分,并发动同学们大肆声讨,可见孔子气愤之极。另外,阳货本是季氏的家臣,曾经操纵季氏把持了鲁国朝政,史籍称他有“亲富不亲仁”(《左转?定公九年》)德性,并放出“名言”说:“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孟子?滕文公上》)用当代词语来给他命名,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拜金男”。据《论语》所记,阳货欲见孔子,而孔子却推三阻四不想见他(《阳货》)。我想,个中缘由,除了怕与阳货企图除掉“三桓”而自代的政治阴谋纠缠不清外,孔子因憎恶而不屑与这类为富不仁之人为伍也很重要。
安贫乐道,是古代儒家对君子的要求,也应成为当代社会精英的一种品行特征。如果你做不到,就不要奢谈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不必厚着脸皮标榜自己如何如何要为社会做什么贡献。象《非诚勿扰》中马诺那样痛痛快快地说“我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不愿骑在自行车上笑”,不就完了?何必耍寡妇立牌坊的里哏儿楞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5-2-20 09:24 , Processed in 0.018591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