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语>论“仁”》之《“仁”人表现》:仁人无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 19:59: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lt;论语&gt;论“仁”》之《“仁”人表现》(10)

仁人无怨

【原文】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述而》)

【今译】冉求私下问子贡:“老师会帮助卫君吗?”子贡说:“好吧,我去问他。”子贡进入孔子的房间,问:“伯夷、叔齐是怎样的人呢?”孔子回答:“古代的贤人。”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悔吗?”孔子说:“他们追求的是仁实现的也是仁,有什么可怨悔的?”子贡出来,对冉求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君。”

【心得】这里的卫君,指卫出公辄。孔子周游列国后期,卫国内政混乱,卫灵公将太子蒯聩驱逐出国。灵公死后,蒯聩之子辄继承君位,即卫出公。但晋国把蒯聩送了回来,并举兵伐卫,扶持蒯聩另外建立政权,造成卫国父子争国的局面。根据钱穆先生考据,孔子于出公四年(鲁哀公六年)重到了卫国,一住就是四五年。《孟子?万章下》说:“于卫孝公,公养之仕也。”卫孝公或是卫出公的谥号。(《孔子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9月北京第1版)在旁人看来,既然靠人家提供钱粮,孔子入朝辅佐出公是很可能的。大概弟子们也都关心这件事。一方面从道德学问的角度讲,孔子遇到了两难问题:按儒家伦理,辄是蒯聩的儿子,不应违背其父的意志,更不该与父亲相争;但辄的君位袭自灵公,而蒯聩已被灵公赶走,根据“不以父命废王父命”这样一条规矩,他拒绝让位给父亲又是合理的。无论辄在二者之间如何抉择,都有理由又都存在道德瑕疵,帮不帮他在孔子的确是挺为难的。另一方面,如果孔子做了出公身边的大官,弟子们会跟着沾光,捞个一官半职也好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我不知冉求和子贡有没有过这种想法。
子贡很刁,他不是直接向老师摊牌提出心里的那个问题,而是转弯抹角请老师对伯夷、叔齐评价,以窥探老师的真实意图。伯夷、叔齐是兄弟俩,因互相推让国君位置而双双出走,最终一起饿死,与卫出公父子争国的行为正好相反。可能是在子贡看来,凡是赞赏伯夷、叔齐的,就不会支持出公父子,自然也不会就任出公朝中的命官。他用这种巧妙的问法,猜测到了孔子的打算,于是出来告诉冉求,孔子是不会在此时帮助卫君的。
在这一章中,有两组(个)仁人的表现值得做点简要分析。一是伯夷、叔齐之仁。据史书记载,在两兄弟中伯夷为长,但其父孤竹君却要次子叔齐接班。孤竹君死后,叔齐不愿越过哥哥承袭君位,伯夷不愿违背父命取代弟弟,所以两人先后弃国逃到周。周武王伐纣,二人叩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我们先不说伯夷、叔齐守节而死的事,只说他们兄弟让国,在今天看来有些迂腐并不见得正确,至少是不那么负责任。但在当时,维护宗法礼制被看得更重要,伯夷、叔齐恰在这方面创造了一个典型案例,达到了很高的道德境界,被历代儒者奉为楷模。就像现在,虽不可否认“发展才是硬道理”,但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如果我们能面对巨大利益诱惑而不动心,坚守“天下为公”的信念和道德标准,从我做起宁愿以牺牲个人来促进社会和谐,那么,从长远和整个社会看,即便是单讲对经济的贡献,也绝那些非财迷心窍的老板,和只会拿GDP说事的官员、学者可同日而语。
二是孔子之仁。孔子虽然是卫出公的“公养之仕”,但他认为父子争国是不仁之举,便不肯挺身为出公效力。这说明,孔子把仁看得比吃饭更要紧,决不会为了自己的生活而动摇信念,这很宝贵。可是,我又觉得,当时卫国内忧外患,孔子作为客居的政治家,不肯出来表态或帮忙,只说几句“必也正名乎”(《子路》)之类的套话,似乎也有点说不过去。
因本文讨论的话题围绕仁人表现,所以我感兴趣的,是“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一句。这句话的核心意思是仁人无怨。为什么仁人无怨呢?就是因为孔子说的“求仁而得仁”。 朱熹把“仁”解释为“私欲尽去而心德之全”(《论语集注》),真的是说到实质上了。仁人以仁为目的,所求在仁,行之践仁,如果能够得仁即成就了仁的表现,则心满意足,无怨无悔,如此而已。这当然不是一般只图攫取、不讲奉献的苟且小人所能理解得了的东西,这不是他们够得上的道德层次。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我无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5-2-20 09:32 , Processed in 0.011568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