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58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止疼膏”和“麻醉剂”??《于丹<论语>心得》批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 20:43: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止疼膏”和“麻醉剂”
??《于丹&lt;论语&gt;心得》批判

写下这个题目,心中便忐忑不安起来,怕有人因此联想到30多年前的那场浩劫,想起那时制造了许多旷古冤案的“大批判”运动。但一时又想不出更恰当的标题来替换,只好保留,并在这里先声明一句,我是在其本来意义上使用“批判”这个词的,对于丹女士绝无主观上的恶意。
其实,我对于丹大有好感。两年多前CCTV《百家讲坛》播出她讲解《论语》的节目,我就认真收看过两期。后来讲稿由中华书局结集出版,我又买回一本收藏。看到有学者在媒体上对于丹质疑发难,我还私下到处为她辩解,并在一篇专家论文的空白处写下:“于丹的功劳主要在两点:(1)唤起了人们对传统价值的热情,对‘国学热’、‘儒学热’的兴起产生了推动作用;(2)引导人们安心做个‘好人’,并通过内省激发出内心的幸福感。不管于丹是不是准确地解释了《论语》,她的贡献是值得肯定的。”我还写道:“于丹是一名老师,她的任务主要是普及而不是研究,其分内事已做得够好。专家们尽可对《论语》字斟句酌、事事考证,却大可不必为于丹的成功心怀醋意。”直到现在,当我把“批判”矛头对准她时,心里对她本人的好感仍没有消褪。只是近来通读了《论语》,再读于丹的《心得》,感觉从我的视角看去,有些最重要的意思于丹没有讲出来。她用极为通俗的语言描绘给我们的那个“孔子”,与我自己认识的“孔子”不是一般摸样。因此,我在这里斗胆说出一己之见,绝不是想跟于丹较量,而是为了讨论问题,为了跟方家问学求教。
中华书局出版的《于丹&lt;论语&gt;心得》,封面上就印着书里面的一段话:“《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翻开正文,这话后面接着还有一段话:“说白了,《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我很惊讶,于丹竟这么样给25个世纪以来几乎一直被中国知识界奉为经典的《论语》定调。我的“惊讶”首先是出于不自信,怀疑自己知性愚钝,没有从孔子的教诲中“获取心灵快乐”,读完《论语》,心情反而更加沉重。我也没有感觉到孔子的“心灵”是多么的“快乐”,感觉到的却是他的惆怅和无奈。孔子两次率弟子周游列国达14年之久,“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宪问》),到处兜售他的政治主张,却没有遇见明君重视和采纳他的意见,最终只好返回老家,一心一意整理典籍和教授学生。他虽然曾经出仕从政,官至“大司寇”等要职,并且一度“摄相事”(《史记?孔子世家》),干出的政绩也还不错,却因斗不过实权派而不得不弃位。其心中酸苦,有谁能够体会得到呢?我还看到,孔子在《论语》中谆谆教导我们的,不是像于丹所说的“适应”日常秩序,而是要维持传统的或改变当下的日常秩序。他要找到的个人坐标,是“克己复礼”(《颜渊》),是“仁”和“恕”等,这也不是什么轻松愉快的事情,需要克制自己的欲望并“一以贯之”(《里仁》)。我同意于丹所说“《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是“朴素的”,然而却不是“温暖的”,有时甚至令我的后背冷飕飕的,感觉活在这个世上,尤其想成为一名“仁者”,确实不易。我之所以不自信,就是惭愧不能像于丹一样从《论语》中读出“快乐”和“温暖”,因此怕是一辈子也读不懂《论语》了。
我不敢苟同于丹的另一个要点,是她把孔子对“君子”的要求大众化了,对所有的人都用同样的道德标准衡量。这样一来,就使对一些问题的理解产生了根本性的分歧。《论语》中常把“君子”和“小人”作为两个相对的概念并联提出,从内容看,“君子”和“小人”都有两种意义。一种是指社会地位。“君子”指那些出身高贵、地位高的统治者。相应地,“小人”指那些地位低下的人。另一种是指道德修养。“君子”指那些有较高的道德修养、能够遵循礼乐的人。相应地,“小人”指那些缺乏道德、不遵守礼乐的人。一般来讲,只有那些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才有时间和财富去提升自己的道德,修身养性。所以在比孔子更早的年代,“君子”和“小人”的这两种意义,其实是合二为一的(见徐刚《孔子之道与&lt;论语&gt;其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我们试以于丹引用《论语》中的几段话为例,来略加分析。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这里的“喻”作“明白、知道”解。其意思是说,“君子”做事先弄明白是不是合于人伦道德、社会需要(《中庸》:“义者,宜也。”),小人做事则先要知道他自己能从中得到什么。孔子还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意思是说,“君子”心里常牵挂的是德行修为,“小人”只惦记自己的田宅;“君子”不忘严守法度,“小人”总是受利益驱动。乍一看,这两段都是从道德意义上讲的,但仔细分析,我发现孔子所说“君子”从来不指居于社会下层的人民。比如他说“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公冶长》);说“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泰伯》);说君子“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宪问》),显然都是指人民之上的统治者。他说“君子博学于文”(《雍也》);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说“君子不器”(《为政》);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些都不是劳动人民能够达到的。至于他说“君子不以绀诹饰,红紫不以为亵服”等复杂昂贵的服饰讲究(《乡党》),与下层人民的生活状态更不沾边。他说“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阳货》),把“君子”作为管理者、“小人”作为被管理者(役使的对象)分得很清。孔子从不把“君子”的道德标准施加在下层人民头上。他认为“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宪问》)所以他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泰伯》)再回到前面于丹引用过的那两段话上,由于下层的人民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他们只能在意自己(包括家庭)的切身利益。所以,孔子在那里实际是从统治技巧的角度,来区分“君子”和“小人”的,告诉统治者要多给下层人民一点恩惠,这样才能巩固其统治,维护稳定的社会秩序。
我用偌大篇幅来争辩“君子”和“小人”的含义,强调孔子对二者有不同的道德标准,指出于丹一概而论是不对的,目的就在提出自己的一个主张,即社会精英尤其是国家公务人员,应该有更高的道德追求,用更高标准加以约束,而对大众则适度宽容,在经济发展、政治改良的前提下,逐渐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底线。这也就近似孔子说的“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或者如他在另一处说的“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而若是按照于丹的主张,对每个人都采用“君子”的标准衡量,让大家都去集中心志修炼自己的“心灵快乐”,不仅很不现实,而且会减轻“精英”们的道德压力,甚至会使“前腐后继”的贪官有机可乘,逃脱刑律惩罚乃至道德审判。
我不否认孔子在政治上有保守倾向,但他毕竟是一位激进的社会批判家,一生坚守着自己确认的政治理想。即使他在晚年一心教学时,也在努力把弟子培养成能够实现其政治抱负的从政者,并对他们的实际作为十分关注。如他听说鲁国大夫季孙准备伐灭附庸国颛臾,认为这是不义的行为,是在制造邦国内乱,便严厉批评跟季氏为官的弟子冉求未加以阻止(《季氏》)。当他了解到冉求协助季氏借田赋改革为自家聚敛财富时,非常生气,立马宣布不承认冉求是他的弟子,并动员其同学们大张旗鼓地进行声讨(《先进》)。我从未见过孔子像于丹说的那么样教育学生,如果不能改变你不满意的现实,就改变自己的心情和态度。这种消极地逃避现实或逆来顺受的人生态度,根本就不是孔子的态度。如果于丹真如有的批评者说的那样,是把《论语》给“去政治化”了,只是针对个人的生活处境而论,我倒觉得没什么可说。“阿Q精神”,有时也未尝不可用来医疗内心的伤痛。但问题是,于丹并未完全撇开她的政治视野。她把《论语》与国家的安定、政治的平稳联系起来,明确地说:“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抱怨社会不公,抱怨处世艰难。其实,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反躬自省。如果我们真的能做到把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我们会少很多烦恼,就自然会懂得为人处世之道。”她还借孔子“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和“不怨天,不尤人”等话题发挥,说:“一个人内心没有了‘忧’、‘惑’、‘惧’,自然就减少了对外界的抱怨和指责,也就增强了把握幸福的能力。而增强把握幸福的能力,正是学习的终极目的。”好了,不须再更多地引用了,我们已看到,于丹旨在教人们放弃对社会不公等不合理现象的批评。她认为最该批评的,是那些所谓“小人的心思”,如“一个人他每天就惦记着自己家的事情,比如我怎么样能够多买一套房,我怎么样利用一下福利分房政策,每天算计着自家的衣食居住”,以及“喜欢钻小空子,占小便宜”等等。原来,现在所有的社会问题,在于丹看来,责任都在普通老百姓身上。只要大家“改变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就会“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就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生活质量”。这说得通吗?作为现代人,以这样的态度为人处世,我们的民族会走向何方?
于丹和孔子虽处在历史长河的两端,但同样面对社会转型的剧烈震荡,并各自开出了救世的药方。不过,孔子开的是“止疼膏”,在跌打损伤的局部贴上一贴,能活血化瘀、消炎止痛,虽然说不准能不能伤把病治好,但至少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并维持其自主活动的能力,熬到痊愈的那一天。而于丹开的是“麻醉剂”,打上一针便使患者失去知觉,在手术台上任人宰割,手术成功了就能捡回一条命,手术失败了则呜呼哀哉,患者自己全然不觉也无能为力。我这么样打比方,是不是有点太刻薄了?拜托,请于丹女士用“平和的心态”多包涵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1-11-30 11:03:15 | 只看该作者
拜读问好!刚开始读书时是探幽索秘,渐渐的就会去伪存真,这是很正常的,于丹对于民主的解释也是仁智有别,对庄子的逍遥谈的更少。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4-11-27 00:40 , Processed in 0.014765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