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92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与“问舍居士”先生商榷之题外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1-9 20:26: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font size="4">  </font>
<p><font size="4">   <font face="楷体_GB2312">前段时间,因见“问”先生在我的《关于自度曲(词)》后,对“诗可以不讲格律,词则不可”曰“谬”深感不惑,故而特意作文与先生商榷,本属交流、探讨问题,却意外出了状况,在此向先生表示歉意。</font></font></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font> </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有几位朋友误以为我要和谁争个高低似的,其实不然,仅仅是因为对诗词的一种专注而已。我作诗填词,皆有感而发,所以近乎于痴,只因天生愚钝,多有一知半解之处,却好卖弄,故而常有以偏概全之嫌。先生说“谬”,我也发现有不甚清明的地方,所以才有了商榷,认真说起来其实也不算是什么商榷,只是对原文的一种补充。</font></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font> </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我对诗词,自以为稍有作为,总想与人探讨,但高手不屑与我为伍,新手又为我所不与,高不成低不就,创作也就有了停滞的迹象。有了机会总希望能与人讨论,以检讨自己的感悟,并且我认为讨论是双赢的事情,对双方都有好处,可以共同提高。</font></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font> </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我的那些有关诗词方面的文章,其实是在投石问路,希望能遇到志同道合者。实际上也确实遇到了一些这样的朋友,因网络的问题,只能自说自话,难免会有些许误会,但大方向基本一致。每次讨论对我都是一次促进。譬如说“烟絮”先生提到的律诗的一、三、五、七句尾字四声交替的说法,我就是第一次听说,尽管此种理念有点苛刻,尽管我不希望因此而吓退初学者,但我还是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创作过程中能够多加注意,这也算是追求完美的一种体现吧。</font></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font> </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其实,我们都是有可能犯错误的,前几天我就被人雅正过。某天我在群里卖弄,发了首绝句《未戌七夕遇雨有感》,就有朋友看出了问题,曰:“未戌【??】是什么?”“你是抄来的是吗?”我对农历年号确实没搞懂,这些是在台历上抄来的,等朋友给出正确答案后,我原以为是台历出了错误,后来看到同年的其他作品才知道只有此首发生了这样的错误,是什么原因已不可考究了。这位网友最后说:“连自己都没搞清楚也敢拿出来?”这句话差点让我招架不住,但他说的对,这只能说明自己治学尚不够严谨,不管什么原因,这确实是一个最不应该发生的低级错误。所以我不会认为这位朋友对我有什么敌意,而且还要诚心诚意地感谢他,也希望能够和更多的朋友开诚布公地讨论问题。</font></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font> </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现在有一些人很不愿意听反面意见,也很反感有人提意见,我以为大可不必,犯错误是绝对的,不犯错误才是相对的,俗话说人无完人嘛。我就经常被网友提出批评,也实实在在地是有错误。在诗词创作过程中,仅就格律而言,常有一下出错的三种可能:一是原本是合律的,因对某词不甚满意,一时又不能改,临时搁置,等有了灵感更换时,却因前后调整平仄而出现状况;二是原本就是疏忽造成的;三是已经注意到了,只是极想使用某词,也就将错就错了。我的《笔名自释》就有“破茧不足称”句式是出律的,我一直以来将“茧”字错读为平声了,网友提出后,又因非他而不能表达我意而没有改,这也算是不因律害意吧。有许多朋友都有过这种经历。属于第三种情况的,可以不改,但一、二种情况被人雅正有何不好?我想,我们应该保持一种能够讨论、批评和被批评的心态,这样才能够提高。现在也确实是缺少这种充满学术气息的场所,也缺少虚怀若谷的明智之士。</font></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font> </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博友“外邦人”说“商榷”是在“心平气和地讨论问题”,这实在是有点抬举了,从一些朋友的反映来看,在语言上、行文上以及语气上应该说还是有问题的,否则他们是不会这般看待问题的,有问题只能是出在我的身上,与他人无干。也难怪会有这样的误会,我的文学功底也着实浅了点,中学就没有打好基础,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我应该在文学修养方面多下点工夫了。</font></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font> </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由此我想,我经常在朋友们的日志后自以为是地跟帖,可能有许多时候会无意地伤害了一些朋友们的感情。如果是这样的话,请多多海涵。学问不是装出来的,要我装出很有学问的样子与朋友们交流、谈论也实在是难为我了。如果今后再有诸如此类的事情发生,希望朋友们大量,一笑置之,不要与我计较才好。</font></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font> </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注:未戌,丙戌之误。</font></p>
[此贴子已经被水云间于2009-11-09 21:12:00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09-11-10 11:45:2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敛声翘彦花鸟画家邵其宏赋 并序

<p>读四桥此文,深深被你严谨的学习态度所感染。</p>
<p>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都走在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中。所以能够碰到指点出错误出处的朋友,是很幸运的。</p>
<p> </p>
<p>前几天我的一篇文字,在一个论坛被指出问题:有人对“不枉三尺之躯”提出异议,有说改成“七尺之躯”,因为古有七尺男儿的说法,还有说滕王阁序里就有勃三尺微命。我这才注意到,做文不能自己生编乱造,需要以严谨的态度来写。</p>
<p>问好四桥~<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27.gif\"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13 10:31:39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3 10:24:15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水云间</i>在2009-11-10 11:45:20的发言:</b><br/>
<p>读四桥次文,深深被你严谨的学习态度所感染。</p>
<p>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都走在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中。所以能够碰到指点出错误出处的朋友,是很幸运的。</p>
<p> </p>
<p>前几天我的一篇文字,在一个论坛被指出问题:有人对“不枉三尺之躯”提出异议,有说改成“七尺之躯”,因为古有七尺男儿的说法,还有说滕王阁序里就有勃三尺微命。我这才注意到,做文不能自己生编乱造,需要以严谨的态度来写。</p>
<p>问好四桥~<img title=\"dvubb\" border=\"0\"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align=\"middle\" src=\"http://www.zhgfwx.com/bbs/images/emot/em27.gif\"/></p></div>
<p>多谢指点</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5-4-19 11:31 , Processed in 0.017179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