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爱红楼非宝玉,书香人性漫屏帏.
钗娇黛怨情虚幻,妙淡湘豪况实悲.
天上常闻警策悟,尘间更重水云姿.
可哀最是痴迷辈,日日断肠空画眉.
<红楼梦>一书,流行中外.成为中华文化中研究的热门课题且不谈,数百年来,更不知有多少宝黛自许,钗鬓争风.只不闻有以贾母/薛蟠/焦大自许者.
<红楼梦>一书之广为流传,无论是怎样的深悟和高雅,都不外以下五种情况:
一.政治家看到的是"前五回就有五条人命"的封建残暴和"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的"封建大厦将倾"的没落命运;
二.道学家看到的则是"封妻荫子"不成的历史教训;
三.红尘苦海难熬,便由空入幻,返璞归真.这也是作者在书中要表达的观点之一.但作者的这种观点中,处处都流露着万般无奈的情绪.
四.就是一直在迷/幻/空之朦胧中追逐的"下愚"者.这群人数量也许最多,也是以读此书为最大乐事的读者群.他们情不自禁地要去追求那些悲剧人物身上透出来的人性美和人文美以及从人物\环境中透给人的书香味.
五.就是此书行文铺句的表达技巧----这恐怕已不算是"读"<红楼梦>了.
笔者是俗人,自然是属于"下愚"者之流了.不仅如此,还衷心希望这个群体更大,大到一切热爱此书的人.因为我们周围铜气太重,重到快淹没人气的危惧地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