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5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古代盗墓辱尸秘闻种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6 15:11: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font size="3">  我聊过不少盗墓者辱尸的现象,其中鞭刑是盗墓者较早使用的手段,另类的还有断脚、奸尸、把尸体盗出墓来烧成灰等。在我新书《盗墓史记》里,除了这些外,还介绍了一种--"磔"。今天就来聊聊这里面以前未曾公开的秘闻。 </font></p>
<p><font size="3">  "磔",是古代一种酷刑,就是把肢体分裂,源于古代祭祀时分裂牲畜肢体。后来的"五马分尸",本质也是磔刑的一种,不过把执行者换成马。在盗墓史,把墓主"磔"的,也是一种很厉害的辱尸方式。 </font></p>
<p><font size="3">  此辱尸方式只到清朝还在使用。《清史稿?姚立德传》(卷325)记载,姚立德为康熙年间的官吏部侍郎,为官严谨,对影响封建统治的行为不留情面。"阳?民王伦为乱,立德分守东昌,城圮难守,引运河水绕城壕,恃以为固;檄发伦先墓,磔其尸。"姚立德这招狠,为了打击犯上作乱的王伦,姚立德发布声讨文告,马王伦的祖坟给挖了,把墓中的尸骨斩割开来,达到威吓的目的。 </font></p>
<p><font size="3">  在《盗墓史记》一书中的"奸尸篇"里,曾提到了盗墓者奸弟媳尸后遭到严惩的事情。其中提到的奸淫弟媳尸的恶棍王三,在响雷劈死后,也未能逃脱惩罚。地方官董怡听后,"命斫王三骨而扬其灰"。 </font></p>
<p><font size="3">"斫",也是磔,不过使用的工具更具体,用刀、斧等砍劈。地方官这种手法,也是一种辱尸,不过这是正义的严惩。 </font></p>
<p><font size="3">  这种通过利器完成辱尸动作的,在清代比较多。</font></p>
<p><font size="3">  《清史稿?郑成功传》(卷224),清军在攻打郑成功时,就是掘墓斩棺,"梧、明并怨成功,俟秀奇出,以海澄降济度。诏封梧海澄公,驻漳州,尽发郑氏墓,斩成功所置官。"可以相见,棺材都让劈开了,棺内的郑成功祖先尸骨能有好下场么? </font></p>
<p><font size="3">  辱尸在许多情况下都含有一种恶作剧因素。 </font></p>
<p><font size="3">  清人王士?在其所撰著《池北偶谈?谈异二》(卷21)中聊过一个盗墓辱尸故事,因为厚葬薄葬的区别引发的:宋寿州张侍郎、抚州晏丞相,俱葬阳翟(今河南禹州)两墓相距数里远。时有盗墓者先盗了张墓,得金宝珠玉甚多,临走时没有破坏其梓棺,还用土重新埋好。遂又去盗晏墓,掘开后发现,所陪葬的明器什么的也就是些陶瓷瓦罐的,只有一条大胎金裹带,几乎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盗墓者大失所望,十分来火,一怒之下便用随身带的盗墓工具斧头,把棺中尸骨都砸碎了。 </font></p>
<p><font size="3">  与磔差不多的还有"戮"。"戮"的本义是斩杀,但人死了,还怎么斩杀?这里应该是将墓主陈尸示众。《明史?贵族有司列传》(卷316)记载,"宗鼎挈家走,琛杀其弟,发其坟墓,并戮其母尸。" 时地方官吏田琛,在袭位的宣慰史田宗鼎逃走后,把他的弟弟杀掉,又盗掘其父亲坟墓,把田宗鼎母亲的尸体从棺中拖出陈尸于外。后来,田宗鼎把这事诉告到了大明朝廷。田琛等人被抓住,押送到京城。但田琛的老婆是个泼妇,加上地方又乱了起来,时为皇帝的朱棣只好"和稀泥",此事不了了之。 </font></p>
<p><font size="3">  李自成、张献忠这伙明末起义军也有过盗墓辱尸记录《明史?流贼列传》(卷309)记载,"又陷宝庆、常德,发故督师杨嗣昌祖墓,斩其尸见血。"这里的"斩",与"磔"同属一类辱尸手段。把杨嗣昌祖坟给挖了,还辱杨嗣昌尸。杨尸体肯定没有腐烂,而且很新鲜,不然被斩开后就不可能有血出来。杨嗣昌的尸体被磔成块,后来他的子孙只找到一半的尸块,重新合体安葬。 </font></p>
<p><font size="3">  辱尸本来是出于钱财或是泄忿的目的。但在明朝正统年间,在山东济南一带还有一种通过辱尸"抗旱"的迷信。遇到大旱之年,便认为是死人得罪了上天神灵,要把刚死下葬不久的坟墓掘开, "打旱骨?",这是一种特殊的--"磔"。 </font></p>
<p><font size="3">  "旱骨?"怎么打?就是残害墓主尸体,磔其手足什么的,惩罚墓主的罪过。这明显有违人伦,有伤风化。时臣张冀给当时的皇帝、明英宗朱祁镇上书,希望禁止这种陋俗。 </font></p>
<p><font size="3">  《明史?张冀传》(卷172)记载如下,"先是,济南设抚民官,专抚流民。后反为民扰,骥奏罢之。俗遇旱,辄伐新葬冢墓,残其肢体,以为旱所由致,名曰'打旱骨?',以骥言禁绝。" "打旱骨?"还与一种叫"旱魃"的鬼作崇有关。所的"旱魃"实际就是僵尸,长有一身白毛。清文臣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写道,"掘而焚之,亦往往致雨"。这里的手段与"打旱骨?"残害尸体不同,而是直接烧掉。 </font></p>
<p><font size="3">  袁枚《子不语》"旱魃"条记,一个女子因未婚时与人通奸,羞忿上吊自杀,死后成了旱魃作崇的事情。后来挖开墓穴,打开棺材一看,果然是一具僵尸,体生白毛。烧了僵尸后,第二天真的雨了。 </font></p>
<p><font size="3">  历史上还有辱尸未遂的记载,当初五代后唐始主庄宗李存?灭了后梁后,便想把梁太祖朱温(朱全忠)"斫棺戮尸",后唐吏部尚书张全义全力阻止,方罢。《新五代史?杂传第三十三》(卷45)称,"全义以谓梁虽仇敌,今已屠灭其家,足以报怨,剖棺之戮,非王者以大度示天下也。"此意见得到了李存?的认可,仅将朱温墓的地面建筑拆毁。 </font></p>
<p><font size="3">  鞭、烧、奸、磔、斫辱尸方式,都是辱尸现象中的过激行为,比较罕见。与司空见惯的 "曝尸"(行话也叫"晒尸")相反,也有的直接把尸体扔进污水,以泄情绪。五代时权臣徐温曾盗掘?瑾墓,将?尸扔进水塘里。盗墓的原因竟是因?的墓土都能治病。后来觉得不祥,怕报应,徐温又用鱼网把尸体打捞上来。 </font></p>
<p><font size="3">  《新五代史?杂传第三十》记载了徐温上述所为,"(?)瑾名重江淮,人畏之。其死也,尸之广陵北门,路人私共瘗之。是时,民多病疟,皆取其墓上土,以水服之,云病辄愈,更益新土,渐成高坟。徐温等恶之,发其尸,投于雷公塘。后温病,梦瑾挽弓射之。温惧,网其骨,葬塘侧,立祠其上。"<br/> </font><br/> <br/></p>
[此贴子已经被紫嫣郡主于2009-11-17 13:47:52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09-11-19 00:03:10 | 只看该作者
这两天电视上播放的发现的古物,连棕绳还好好的呢,尸体也是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5-2-21 20:42 , Processed in 0.019285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