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4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某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5 01:53: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某君少年,小有成就而傲视长者,亟亟于名利之争,意气骄人,惑莫大焉!
  
几千几百万斤物,担子由来不易挑。
大事业前须慎重,小成就下莫虚骄。
盆成括死在才盛,司马懿存缘怒消。
意气骄人常贾祸,乱军引胜自相招。
按:诗人多强调“意境”和“形象思维”,今者反其道而行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10-15 19:45:02 | 只看该作者
是有点反其道而行之。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5 22:10:43 | 只看该作者

回 1楼(如琴可听) 的帖子

如琴可听:是有点反其道而行之。嘿嘿。 (2012-10-15 19:45)
目前还不够,在下将大反其道,不惜出之以“抽象表现主义”??像康定斯基的绘画一般思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5 22:14:08 | 只看该作者
学诗四个月,有一点私人感受。见笑见笑:

备忘:片面强调文学的“形象性”将束缚文学的发展
刘兆彬

        “形象性”、“情感性”等一向被认为是文学的本质属性,并且,很多人认为,文学的本质属性使它成为与抽象思考不相容的,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

        “诗三百”篇,“国风”是极感性、极形象的,但是雅、颂则不然,其中包含了思想的因素,其中有一些还是很抽象的。《道德经》是哲学,也是诗性的,其中,情、理、事、态无不具备,是好文学。这都是较早的文学文本,它们说明“文学”是多种因素共同组成的系统,并不单独强调任何一个方面。

        后来,文学的确在向着“形象性”发展,中国文学理论史上的“意象”、“意境”、“境界”理论标志着文学在这一维度上推进的深度,在唐代诗歌中,“意境”被推进到极致。在西方,古典艺术亦然。

        但是,在这一方面达到一定的高度之后,文学的推进逐渐困难,另一种成分??“思”的成分开始展现了它的重要性。苏轼以文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开宋诗之境界。西方自浪漫派开始,理性思维的要素也日渐在文学中显示了它的重要意义,一直到现代、后现代艺术中,“观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可惜的是很少有人注意这一历史进程的重要性。

        按照人类思维能力发展的轨迹看,是从感性思维往抽象思维发展的,文学的发展应该与这一进程相表里,才能真正揭示人类的情感与思想。但是很明显,因为排斥思的因素,文学家不得不把自己捆缚在“形象思维”、“感性思维”或者“原始思维”的战车上,尽管人类的理性思维不断进步,却被诗论、文论认定为是文学应该排斥的因素,导致文学把握世界的深度受到严重的削弱。“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可以叙事,因此容纳了理论思辨,所以小说能更好地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得比较好。相反,“诗”似乎一直徘徊在理性思维的门外,不得不继续沿袭着唐代诗人摩挲得熟之又熟的意象、意境和感觉,一旦着笔,处处落花、流水、红墙、绿柳,而不能深入人类通过理性思维把握的对象。这将严重束缚文学的发展。

         在诗中也有例外,从黄遵宪、康有为,尤其是当代诗人聂绀弩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下感受、理性思考逐渐进入诗的领域,这使得他们的诗能够更好地切入当下世界和当下人的精神深处。

        根据逻辑,根据现代、后现代艺术的发展趋势,理性思维要素在文学艺术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它必定深刻地表现在文学语言的变化上,“语言是存在的家园”,唯有当下语言,才能解蔽当下存在,所以,当下文学的发展,离不开深入当下语言,其中自然少不了因为人类理性思维进步日益成长和壮大的理性语言。

        体验当下,认识当下,用当下语言,写当下思想情感,大约是文学发展的唯一出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5-7-2 11:45 , Processed in 0.016956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