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874|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话] 对《中华新韵》的看法及改进意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9 13:22: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中华新韵》的看法及改进意见

文:郑万才

  新旧韵之争,争论了多年,也没有一个结果。尤其是在诗词论坛上,常常见新旧两派争得不可开交。就当下来看,谁也不能打倒谁。诗词在“双轨制”的引导下,从良好的方向发展着。新事物的出现,必然导致旧事物的排挤。这是十分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的。无论是新韵派,还是古韵派,都必然坚持自己的观点,谁也无法说服谁。对于当局者来说,打击新韵,或许打击古韵,都是不可取的。那该怎么办?就实行“双轨制”吧!“双轨制”的实行,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新旧韵过度的直接体现。就时下来看,去争论用新韵,还是用旧韵,已经没有了实质的意义了。选择适合自己的入诗,在一首诗词中,选择其一,我看没什么不可以的,也没什么好争议的。与其把时间浪费在新旧韵的争论上,还不如找出新韵的问题所在,对新韵实行改进。新韵,是个新生的事物。虽然提出已有些年代了,但相对于《平水韵》、《词林正韵》而言,他只是个新生的事物,还有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目前大家用的新韵,也有不同的版本。有用《中华新韵》(十八韵)的,有用《中华新韵》(十六韵)的,有用《中华新韵》(十四韵)的,还有用《诗韵新编》的。就当前来看,诗词界用韵十分混乱,有待当局者颁布权威的、有说服力的韵书加以统一。根据笔者对新旧韵的研究,以及多年来的观察与创作实践。对新韵的改进提一些看法。

      首先,是是否保留入声字的问题。入声字,是新韵与旧韵的分水岭。也是判断新韵改革是否彻底的标准。普通话中已经没有了入声字,因此在新韵中,没有必要保留入声字。这样的好处在于读写一致,适合大众读者。

      其次,是《中华新韵》(十八韵)存在的问题。关于《中华新韵》(十八韵)的分韵:

  1、一麻(韵母 a、ua、ia)、四皆(韵母 ie、ue)、八微(韵母 ei、ui)、九开(韵母 ai、uai)、十姑(韵母 u)、十一鱼(韵母ü)、十二侯(韵母 ou、iu)、十三豪(韵母 ao)、十四寒(韵母 an、ian、uan)、十五痕(韵母 en、in、un、vn)、十六唐(韵母 ang、uang、iang)的分韵,一般没有人提出异议。
  2、把b、p、m、f、w为声母,eng为韵母的字排为十七庚(韵母 eng、ing),显得十分别扭。在创作中,有不少诗人都故意避开。因此个人认为应该把b、p、m、f、w为声母,eng为韵母的字排入十八东(韵母 ong、iong)。
  3、五支(韵母 i) (属 zh、ch、sh、z、c、s 声母,与七齐有别)。 六儿(韵母 er)、七齐(韵母 i )(属声母 b、p、m、f、d、t、n、l、j、q、x、y,有别于五支)不应分开。就笔者多年的观察,常见支、齐混压的现象。因此,此三部宜合并为一部。
  4、二波(韵母 o、uo)、三歌(韵母 e)不宜分开,应合并为一部。这可以说是《中华新韵》(十八韵)最大的问题,也是最难让人接受的地方。

      第三,是《中华新韵》(十四韵)存在的问题。关于《中华新韵》(十四韵)的分韵:

  1、一麻(a,ia,ua)、二波(o,e,uo)、三皆(ie,üe)、四开(ai,uai、)、五微(ei,ui)、六豪(ao,iao)、七尤(ou,iu )八寒(an,ian,uan,üan)、九文(en,in,un,ün)、十唐(ang,iang,uang)、十四姑(u)都比较让人容易接受。
  2、十一庚(eng,ing,ong,iong)很难让人接受。东、庚韵一向不能相互压韵,按照普通话读来,也十分别扭。就笔者多年的观察与实践,很多诗人都故意避开,不愿意混压。因此,东、庚韵应该分为两个韵部。这有利于继承与发展。
  3、十二齐(i,er,ü)的分韵,虽然按照普通话读来,齐、鱼比较接近。然而,就笔者多年的观察与实践,有不少诗人都故意避开齐、鱼二韵相互压韵。因此,此部应分为二部。
  4、根据笔者多年的观察与实践,十三支(-i)(零韵母)、十二齐二部,常被诗人混压。在《词林正韵》中,此二部也分在同一韵部,因此当合并为一部。

      第四,是关于普通话中变调的争议。在普通话中,有变调的问题。这也是新韵中争议比较大的。有人认为,不应该有变调,而有人认为,应该按照普通话的变调来判断平仄,判断读音。而最常见的字,莫过于“一、不”二字。在有的《新华字典》上,明确注明,“一”字在一、二、三声前读第四声,在第四声前读第二声;“不”字,在一、二、三声前读第四声,在第四声前读第二声。读音不同,显然平仄就不同。因此,是否保留变调问题,是大家争论的焦点。笔者曾经注意过一些注音的读物,就“一”字而言,有的严格按照变调来注音,有的逢“一”全为一声,也没有人说不可以。因此,象“一、不”等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字,个人认为,应该严格按照变调派判断平仄。或许,根据需要选择平仄,也是处理的办法之一。

      第五,关于多音字的平仄。无论在古汉语中,还是现代汉语中,多音字都得按照语境选择读音,按照意思选择平仄。有不少诗人用软件查平仄,显示“通”的,都以“可平可仄”而论。这是不严格的,也是不可取的。

  第六,中和《中华新韵》(十八韵),以及《中华新韵》(十四韵)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多年的观察与创作实践。提出对《中华新韵》以下的改进意见:

  1、一麻(a,ia,ua)、二波(o,e,uo)、三皆(ie,üe)、四开(ai,uai、)、五微(ei,ui)、六豪(ao,iao)、七尤(ou,iu )八寒(an,ian,uan,üan)、九文(en,in,un,ün)、十唐(ang,iang,uang)、十四姑(u)分韵是合理的,是能够被大家所接受的,是具有说服力的,应当保留。
  2、结合《词林正韵》分部,庚、东二部独用,不宜合并。把b、p、m、f、w为声母,eng为韵母的字排入东韵。
  3、结合《词林正韵》分韵,以及笔者多年的观察与创作实践,支、齐、儿三部合并为一部。
  4、鱼部独用。

      第七,改进后的中华新韵(15部):

  一、麻(a、ia、ua )
  二、波(o、e、uo )
  三、皆(ie、üe )
  四、开(ai、uai)
  五、微(ei、ui)
  六、豪(ao、iao)
  七、尤(ou、iu)
  八、寒(an、ian、uan、üan)
  九、文(en、 in、 un 、ün)
  十、唐(ang、 iang、 uang)
  十一、庚(eng、ing)(b、p、m、f、w为声母,eng为韵母的除外)
  十二、支(i、er)
  十三、鱼 (ü)
  十四、姑(u)
  十五、东(ong、iong)(b、p、m、f、w为声母,eng为韵母的字排入东韵)

      第八,改进后的《中华新韵》(15部)只需按照普通话、《新华字典》来作即可,韵书显得有些多余,因此不需韵书。

  以上是笔者对《中华新韵》的一些认识,也是多年以来对新韵诗词的观察,以及创作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

  最后,提点愿望:就目前用韵混乱的局面,真诚期望当局者颁布让人信服的、权威的《中华新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2-23 00:25:10 | 只看该作者
新华字典没有通韵之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6-1-18 01:17:02 | 只看该作者
穷则变,变则通。心宽,比宇宙还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6-3-29 14:20:24 | 只看该作者
庚、东合并,支、鱼合并,共13韵。建国以来的现代汉语教学就是13韵,与新华字典同步,与现代汉语言教学同步,无需再多分,14韵、15韵都不合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3-29 20:38:07 | 只看该作者
孤狼对新旧韵都有深入研究,值得一读。虽然是旧帖,也可以再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4-5 18:34:53 | 只看该作者
与时俱进,推广更重要。顶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7-4-8 22:08:42 | 只看该作者
久不见,问个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4-11-23 09:12 , Processed in 0.013733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