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ont size="4"> <font face="楷体_GB2312"> 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必然有与其他文学艺术形式不同的特点。我们说某一文学作品是诗,而不是其他,也正是基于其特点所作的判断。 </font></font></p>
<p><br/><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我们知道,作为文学艺术,无论是诗词还是文章或者是其他什么的,最重要的当然是内在的东西,缺少内在的东西,那作品是不可以称之为文学艺术作品的。这内在的东西比如内容、思想境界、意境等又可以用任何文学体裁进行发挥创作,仅凭内在的东西,是无法判断该作品是什么体裁的作品的。那么,这些文学作品的根本不同在哪里?我认为,就在作者所采用的表现形式,即作品外在的形式。 </font></p>
<p><br/><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就诗论,诗人写诗时利用字句、音节、音韵等手法,辅助表现诗歌的内容,让读者在读时能有效地融入到诗的意境中去,从而引起共鸣。 </font></p>
<p><br/><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诗词句式的长短所体现的是整首诗词的一种外在的结构,是一种框架,每行字数相等、整齐划一,体现着一种方方正正的美;而长短句利用字数的参差,所体现的是一种错落有致的动感之美。这是诗词的外在之美。 </font></p>
<p><br/><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同样,利用汉字的读音的抑扬顿挫,辅助表现诗词的内容,这就是诗词的音律,它与诗的内容并无直接关系。因而诗词的音律也是一种外在的美。 </font></p>
<p><br/><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古代汉字的读音分为“平、上、去、入”四声。其中“上、去、入”均属于仄声,在诗词的非押韵的地方都可以通用。在词出现之前,说准确点应该是宋之前,对于入声,在押韵上并没有特别的要求,即没有要求必须专门押入声韵,入声的字与其他仄声字是可以通押的。其实在宋以后的诗中入声字与其他仄声字也是可以通押的。在宋词发展到了辉煌阶段,对入声押韵的要求就严格了,有些词就专门要求押入声韵。而且入声与其他仄声是不可以通押的。在《宋本广韵》中就对于四声划得很细了。到了元代,曲出现后,四声的要求就达到了一个顶峰,这一方面是由于文人墨客们的推波助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戏曲的演唱要求吧。 </font></p>
<p><br/><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到了现代,尤其是汉语拼音出现后,入声除了在一些方言和地方戏剧里还存在外,已经实质上消亡了。这也不知是该喜还是该悲。现代也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其实还有一个“轻声”)。但与古时的音已有了不小的改变了。 </font></p>
<p><br/><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但不管是古代的诗词还是现代新诗(也有人称之为自由诗),诗人们都善于利用汉字音节变化来使诗的内容在朗诵时的读音上就能有所表现出来。这与音乐利用音符的变化来表现音乐的内容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这么说,长短句的音律之美更能与内容相结合。适宜的音律配合丰富内涵,共同构成了一个完美的诗的整体。 </font></p>
<p><br/><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有人说,有的诗适合于朗诵,有的诗适合于研读。这个观点我不赞同。我认为,所有的诗都必须是适合于朗诵的。古人就有“诗所以合意,歌所以咏诗也。??《国语?鲁语》”之说。现在的诗当然多不是用来歌,但,诗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连朗读都不适合显然是行不通的。所以,诗一定是既适合于研读也适合于朗诵的。至于那些不适合于研读的其实不能称为诗??即使它适合于朗读,最多那只能算得上是口号! </font></p>
<p><br/><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人们在读诗时,首先看到的是诗的整体外在的结构;其次是在读诗时诗人运用的音韵所给人带来的感觉。一首诗,如果看上去杂乱无章,读起来不通不顺,首先就会给你一种厌恶感。连读下去的兴趣都没了,还谈什么欣赏诗中的意境?形之不存,神之焉附? </font></p>
<p><br/><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总之,我认为诗歌的外在形式是决定一个文学作品是否是诗的关键所在。诗,在形式上必须是美的! <br/></font></p>
[此贴子已经被水云间于2010-02-04 20:18:5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