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国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2-7 11:35: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strong><font color="#008080" size="4">  一、姓氏源流</font></strong></p>
<p><br/><font color="#008080" size="4">  国(Guó国)姓源出有三:<br/>  1、出自姬姓,以祖字为氏。据《元和姓纂》载,春秋时期郑国国君郑穆公有个儿子公子发,字子国。子国的儿子公孙侨字子产,在郑国执政三十多年,是春秋时著名政治家。子产的儿子以祖父的字命氏,称国氏。<br/>  2、出自姜姓,以赐姓为氏。据《广韵》、《姓氏考略》和《姓苑》载,春秋时齐国有上卿国氏,本是齐侯公族大夫,由周天子亲自任命为辅国正卿,齐国国君便赐以国姓,意为国家尊贵至上的姓氏,其后遂称国氏。<br/>  3、出自古代百济国大臣八姓之一有国姓,其后称国氏。</font></p>
<p><br/><strong><font color="#008080" size="4">  二、迁徙分布</font></strong></p>
<p><br/><font color="#008080" size="4">  (缺)国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广韵》一书中引用《姓苑》上的说法,认为国姓是姜太公的后代。《姓氏考略》上也有同样的说法。而《元和姓纂》一书中则另辟新论,认为,郑穆公子发(字子国),他的后人以王字为氏,亦称为国氏。此外《姓氏考略》上还提及,又卫与百济大臣八姓都有国氏。由此可见,国氏姓源复杂,目前中国人中姓国的人家要想找到自己属于那个支流,困难很大。望族居下邳郡(今江苏省邳县下邳故城)。</font></p>
<p><br/><font size="4"><font color="#008080"> <strong> 三、历史名人</strong></font></font></p><strong></strong>
<p><br/><font color="#008080" size="4">  国侨:春秋时郑国大夫。国侨即公孙侨,字子产。孔子曾称赞他是“古之遗爱也”。<br/>  国渊:三国时魏国人,是后汉经学大师郑玄的学生。东汉末年,由于连年战乱,大批农民脱离土地,流落四方,大量土地荒芜,无人耕种,粮食极端匮乏。曹操根据谋士们的建议实行屯田制度。屯田,有军屯和民屯两种,军屯是由驻军一面戍守,一面种地;民屯则是由政府招募流亡农民,把他们按军事编制组织起来垦荒种地。屯田农民直属国家,可以不服徭役。他们要把收获物的一半或一半以上交给政府(即用官牛耕种的,收获物官六民四;用私牛的,官民对分)。国渊忠于职守,勤政爱民,认真贯彻执行屯田制度,使农业生产得到较好的恢复。官升太仆。<br/>  国柱:清代楚雄镇总兵,满洲镶黄旗人。雍正年间袭一等子爵。乾隆年间任前锋侍卫。因功升马兰镇总兵。从征缅甸,凋楚雄镇总兵。<br/>  国用安:先名安用,本名咬儿。金淄州(今淄博市南淄川镇)人。随李全参加红袄军。后降宋。宋绍定元年(1228年)李全死,奉李全妻杨妙真为主,同降蒙古,称都元帅,行山东路尚书省事。金天兴元年(1232年),杀蒙古帅阿术鲁部将张进及杨妙真部海州元帅田福,降金。任金平章政事兼都元帅,京东、山东等路行尚书省事,特封兖王。赐号“英烈戡难保节忠臣”,锡姓完颜,附属籍,改名用安,赐金镀银印、驼纽金印、金虎符、世袭千户宣命、敕样、牌样、御画体宣、空头河朔山东赦文,便宜从事,且以彭王妃诰委用安招妙真。</font></p>
<p><br/><font size="4"><font color="#008080"> <strong> 四、郡望堂号</strong></font></font></p>
<p><br/><font size="4"><font color="#008080">  1、郡望<br/>  下邳郡:东汉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将临淮郡改为下邳国,南朝宋时改为下邳郡。相当于现在江苏省西北部地区。<br/>  2、堂号<br/>  恭俭堂:三国时魏国有国渊,自幼随大儒郑玄读书,郑玄夸他是"国器"(意思是有治理国家的才能)。武帝时辟为司空掾,累迁太仆。恭俭自守,不骄不奢。国氏因以“恭俭”为堂号。<br/>  ============================================================<br/>  <br/><strong>     【国姓宗祠通用对联】</strong></font></font></p><strong>
<p><br/></strong><font size="4"><font color="#008080">  〖国姓宗祠四言通用联〗<br/>  望出下邳;<br/>  源自国哀。<br/>  ??佚名撰国姓宗祠通用联<br/>  全联典指国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br/>  礼成以敏;<br/>  遗爱难忘。<br/>  ??佚名撰国姓宗祠通用联<br/>  上联典指周代齐国大夫国庄子,曾受聘于鲁,成礼又加之以敏。下联典指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国侨,字子产,即公孙侨。郑简公时,率军平定司氏、堵氏等族攻杀子驷之乱,后执政,实行改革,整顿田地疆界和沟洫,发展农业生产。又创立按丘征赋的制度,把刑书(法律条文)铸在鼎上公布;不毁乡校,以听取国人意见。这些改革给郑国带来了新气象。孔子曾称他为“古之遗爱”。<br/>  礼成以敏;<br/>  博物能仁。<br/>  ??佚名撰国姓宗祠通用联<br/>  同上。<br/>  -----------------------------------------------------------------<br/>  〖国姓宗祠六言通用联〗<br/>  子尼荣擢太仆;<br/>  国柱耀居总兵。<br/>  ??佚名撰国姓宗祠通用联<br/>  上联典指三国时魏国太仆国渊,字子尼,盖县人。幼求学于郑玄,博学强记,郑玄称之为“国器”。武帝时官司空掾,大兴屯田事,官至太仆,以恭俭著称。下联典指清代楚雄镇总兵国柱,满洲镇黄旗人。雍正间袭一等子。乾隆间擢前锋侍卫。因功升马兰镇总兵。从征缅甸,调楚镇总兵,卒于军。<br/>  济刚柔而布政;<br/>  勤学问以传经。<br/>  ??佚名撰国姓宗祠通用联<br/>  上联典指春秋大夫国子产,秉国政四十余年,临终语子太叔曰:“吾死,汝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下联典指三国魏国渊,求学于郑玄,博闻强记,郑玄称之为“国器”。<br/>  -----------------------------------------------------------------<br/>  〖国姓宗祠七言通用联〗<br/>  国士无双才难得;<br/>  哀兵必胜勇有余。<br/>  ??佚名撰国姓宗祠通用联<br/>  此联为以鹤顶格镶典国姓始祖“国哀”二字的嵌字联。<br/>  -----------------------------------------------------------------<br/>  〖国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br/>  国器光前,世卿裕后;<br/>  遗爱著美,博物流芳。<br/>  上联典指春秋时郑国大夫国侨,“国侨”,即公孙侨,字子产,柄国四十余年。孔子曾称赞他是“古之遗爱也。”<br/>  --------------------------------------------------------------------------------<br/>  <br/><strong>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姓开国将军生平简介】</strong></font></font></p>
<p><strong></strong><br/><font color="#008080" size="4">  国林之少将<br/>  国林之(1915-??),河北省武邑县人。1935年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1937年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br/>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随营学校教员、股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6分校主任教员、宣传科副科长。<br/>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冀东第15地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共兴隆县委书记,中共冀东第17地委秘书长,华北军区第3纵队独立第1旅政治部主任,第8纵队23旅政治部主任,第19兵团第65军194师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br/>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19兵团第65军194师政治委员,西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干部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通信兵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河北省军区副政治委员。<br/>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br/>  建国以后,由国家抚养的,不知其父母情况的儿童,大部分姓氏为“党”或“国”。</font><br/><br/></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5-2-20 10:07 , Processed in 0.011643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