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云平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杂谈] 贺知章口徒劳说,孟浩然身更不疑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5-5-23 12:58:13 | 只看该作者
《雪涛小书》:唐人登眺之诗,皆与山川相称,中间联句,真是移动不得。如《题杭州天竺寺》二语云:“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题金山寺》云:“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后人摘为对联,绝与景称。

《碛砂唐诗》:谦曰:中二联独切金山,移易不动,仍有妙极自然、无迹可求处。

《王闿运手批唐诗选》:亦未见切金山,而自负何也(“树影”二句下)?
————————————————————————————————————————
颈联“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或说移他处不得,或说不切,总是争议。此联比较自然,但“中、钟”二字有些挤,读感上未免美中不足。
而“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据说也有一段公案,此诗作者是宋之问,而此联却是一位僧人帮他吟出,之后就走了,第二天其它僧侣告诉他说那是骆宾王。此奇闻当可与钱起作《湘灵鼓瑟》之“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并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5-5-23 13:06:41 | 只看该作者
结联“因悲在朝市,终日醉醺醺”人多诟病:

《四溟诗话》:律诗无好结句,谓之虎头鼠尾。即当摆脱常格,复出不测之语,若天马行空,浑然无迹。张祜《金山寺》之作,则有此失也。

《诗辩坻》:张承吉风流之士,而《金山寺》诗“因悲在城市,终日醉醺醺”,村鄙乃尔,不脱善和坊题帕手段。

《唐诗成法》:胜地名作,后无及者,一结何草草乃尔!

《唐诗摘钞》:写景真确不易,第结欠佳,然此韵颇窘,凡寓窘韵,虽有佳语,无所可用,当为作者恕之。

《说诗晬语》:张承吉以《金山寺》折服徐凝,然中唯颔联稍胜。“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写景太窄。结语“因悲在城市,终日醉醺醺”、何村俗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5-5-23 13:10:40 | 只看该作者
《唐诗摘钞》:写景真确不易,第结欠佳,然此韵颇窘,凡寓窘韵,虽有佳语,无所可用,当为作者恕之。
这个还是蛮厚道的议论。然此结真的不堪吗?我看未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5-5-23 14:05:21 | 只看该作者
张祜自负,因其诗才,所以难免放浪。又“性耿介不容物,数受召幕府,辄自劾去。”,这样的人经常喝醉不奇怪,他题咏过不少寺庙,而且质量颇高。不是真正出于欢喜心是难办的。
“因悲在朝市,终日醉醺醺”是醉醒后的感慨,不是真的想整天买醉,实在是身在朝市,烦恼太多。所谓理想太丰满,现实太骨感。拿自己的堕落颓废,来反衬佛门的清静不争。
从借宿到睡醒,再到终日醉醺醺的究竟,这是一种悟,而激发这种悟的则是中间的见闻——僧、月、龙、云、树影、钟声。
所以,人谓此结村鄙、蛇尾、打油、草草云云,俺并不认同。至于格调颇俗,前面也说了意在反衬,未必不是高明之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5-5-23 14:16:52 | 只看该作者
《唐三体诗评》:三、四清迥,五、六工秀。“悲”字从“钟声”生下,细深。破题“一宿”,中二连一昏一晓,此昔人诗律之细。

《瀛奎律髓汇评》:冯舒:中二联极重难结,故以“一宿”结之,非凑语也。冯班:第七句紧应“一宿”。落句直似换不得,然格调颇俗。陆贻典;五、六更切景,“因悲”二句遥映“一宿”句,言非此一宿,则终日城市耳,安能得此情景乎?查慎行:妙处在自然,他人未免有意铺张。纪昀:沈归愚谓此诗庸下,所见最高。末二句殆不成语。无名氏(乙):次句尤发露金山之胜。
——————————————————————————————————————————
纪昀点评每每精到,然此评未免轻率。一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5-5-23 15:03:27 | 只看该作者
再来看看人所称道的:

《诗薮》:晚唐有一首之中,世共传其一联,而其所不传反过之者。如张祜“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虽工密,气格故不如“僧归夜船月,龙出晓堂云”也。

《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四语加力刻削。常游金山寺,流览古今人题什,无如二句之高妙,方叹此诗真不可及也(“僧归”二句下)。祜自谓此诗可敌綦毋潜《灵隐寺禅院》诗,按綦句“塔影挂清汉,钟声和白云”,与此有盛衰之分,不可强也。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何新之为奇隽体。刘辰翁曰:“微茫水国分”便似。陈继儒曰:张处士山寺诸什,皆神于诗,非工于诗者能及也。三、四写朝夜幽隐之奇,五、六摹见闻请远之异。金山寺,古今最号胜景,得此诗而益显。自后诗人搁笔,岂我欺哉!

《唐风定》:后人不复能措手,几同崔颢《黄鹤》矣。

《唐风怀》:王山阴曰:结句允入打油、钉铰,然前六句可以鼻祖此山。而予极爱其“微茫”一语,声到界破,明沈石田“过江如隔世”惚恍敌之矣。

《初白庵诗评》:妙处在自然,他人未免有意铺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5-5-23 15:32:01 | 只看该作者
从汇评看来,此《题润州金山寺》真可谓毁誉参半。网上有一篇【张祜《题润州金山寺》若干问题探析】,讲到了张祜此诗于句法的锻炼(唐人多以句法就声律,不以声律就句法,故语意多曲,耐人寻味,后人不知此法,顺笔写去,一见了然,无意味矣。),以及颈联的“剽窃”问题,值得一看。
http://www.doc88.com/p-4149021031022.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5-5-25 10:21:38 | 只看该作者
下面这首七律较一般,然生出的故事却见雅趣。

感王将军柘枝妓殁

寂寞春风旧柘枝,舞人休唱曲休吹。
鸳鸯钿带抛何处,孔雀罗衫付阿谁。
画鼓不闻招节拍,锦靴空想挫腰肢。
今来座上偏惆怅,曾是堂前教彻时。


《本事诗》载:诗人张祜未尝识白公。白公刺苏州,祜始来渴。才见白,白曰:“久钦籍,尝记得君款头诗。”祜愕然曰:“舍人何所谓?”白曰:“‘鸳鸯钿带抛何处,孔雀罗衫付阿谁?’非款头何邪?”张顿首微笑,仰而答曰:“祜亦尝记得舍人目连变。”白曰:“何也?”祜曰:“‘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非目连变何邪?”遂与欢宴竟日。

《唐诗快》:此二语(按指“鸳鸯钿带”一联),乐天所谓款头诗也。然能令人伤神迸泪,正惟恐其不款头耳。

何谓款头诗?款头,犹问头。指官府讯问罪人时写在纸上的问题。

何谓目连变?目连,亦作“木莲”。摩诃目犍连的略语。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传说他神通广大,能飞抵兜率天。母死,堕饿鬼道中,为救母脱离饿鬼道之苦,以神通之力亲往救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5-5-27 15:29:56 | 只看该作者
鸳鸯钿带抛何处?孔雀罗衫付阿谁?
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5-5-28 11:09:59 | 只看该作者
在《张祜与元白诗派的离合》一文中,作者评价:“乐天之嘲戏和承吉之反诘,都出自敦煌变文。对乐天而言,只是巧合;就承吉而论,却堪称机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5-5-28 11:15:54 | 只看该作者
余得一联:长恨歌中目连变,款头诗下乐天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4-9-17 03:52 , Processed in 0.019247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