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13|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绝·再明日雨水,腊梅犹在有感(旧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3 17:25: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七绝·再明日雨水,腊梅犹在有感

有心放浪渡良宵,千影憧憧入目摇。
梦里清音淡定处,乱山隐约逗春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10-14 19:45:31 | 只看该作者
第四桥边,不错的网名。问好斑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5-10-15 10:09:36 | 只看该作者
梅的演绎弱了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10-15 15:15:03 | 只看该作者
逗字用在这里,增色不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10-16 14:20:55 | 只看该作者
清新淡雅,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梅之报春雅韵自然流出……欣赏老师佳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7 19:03:51 | 只看该作者

回 明珠 的帖子

明珠:清新淡雅,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梅之报春雅韵自然流出……欣赏老师佳作! (2015-10-16 14:20) 
谢美评。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7 19:04:32 | 只看该作者

回 如琴可听 的帖子

如琴可听:第四桥边,不错的网名。问好斑斑。 (2015-10-14 19:45) 
如琴也是好名字啊。问好版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7 19:05:29 | 只看该作者

回 诗酒当歌 的帖子

诗酒当歌:梅的演绎弱了些。 (2015-10-15 10:09) 
嗯,只结句一句说到了梅。但是如题,重点在“有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7 19:06:53 | 只看该作者

回 蓝天孤鹤 的帖子

蓝天孤鹤:逗字用在这里,增色不少! (2015-10-15 15:15) 
多谢美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10-31 19:32:06 | 只看该作者
特来学习!果然是出手不凡,学习了。一点讨教:梦里清音淡定处,这句有无三仄尾之嫌?赐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 22:22:47 | 只看该作者

回 香如故 的帖子

香如故:特来学习!果然是出手不凡,学习了。一点讨教:梦里清音淡定处,这句有无三仄尾之嫌?赐教! (2015-10-31 19:32) 
没错,确实是三仄尾。王力说:偶一用之,无关要旨。我于格律,稍显宽泛,三仄尾多了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5-11-4 20:28:19 | 只看该作者
附議三樓評。逗字妙,結句霎時好看。
三仄尾雖普遍,然皆去聲,以及亂字,故不佳。最大問題乃在清音,含糊其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11-6 17:35:52 | 只看该作者

回 雲平 的帖子

雲平:附議三樓評。逗字妙,結句霎時好看。
三仄尾雖普遍,然皆去聲,以及亂字,故不佳。最大問題乃在清音,含糊其辭。 (2015-11-04 20:28) 
多谢!网络上能够谈论声音的,着实不多,令人刮目啊!
三个去声,意在通过声音表达坚定、执着的性格,为什么对“清音”要表现出这么一种坚定、执着的秉性呢?这就又牵涉到个人秉性的问题了。
“清音”其实不难懂,难在是否了解我(作者)。通常“清音”是指清越、清亮、真纯的声音,但我在这里又有引申,晋左思有《招隐诗》说:“非必有丝竹,山水有清音。”所以这里的“清音”是指山水的声音。这就是我的诗比较难懂之处,拐弯太多。
为什么会对山水情有独钟呢?这不仅仅是“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归园田居》)的缘故,更因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孔子《论语》),虽不敢自称为“知、仁”者,但心向往之。
“乱”字比较难说清楚,说了也会引起反对声一片,就不再做解释了。
多谢雲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5-11-7 18:22:56 | 只看该作者
覽此乃知作者意圖。前樓僅就讀感置喙一二,不妥之處請樓主海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9:52:37 | 只看该作者

回 雲平 的帖子

雲平:覽此乃知作者意圖。前樓僅就讀感置喙一二,不妥之處請樓主海涵。 (2015-11-07 18:22) 
先生说的没有不妥,并且能从声调来点评,本身已经说明先生对诗词有很深的感悟了。我在创作过程中,确实做了许多冒险的尝试,仅仅是一种尝试,未必成功,所以也希望听到真诚的意见和建议。
多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5-7-18 08:32 , Processed in 0.022778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