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4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妈妈留下的珍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4-25 11:49: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妈妈留下的珍宝
  
  
   公元2003年12月31日,妈妈永远离开了我们。当我去刻录办丧事的光盘,才想到该在片头介绍一下妈妈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当然,作为一个农村妇女,不会有什麽惊天动地的事迹,只能从她一生中无数的不起眼的琐事中信手拈来几件小事记之。
   堂兄刘瑞东常带着深深地感激之情诉说印在他心灵的往事:那是在战争时期,一次中央军和八路军在这里打仗,很多炮弹落在了村边他家墙外。炮声刚过,小脚的妈妈便跑过去看他们。要知道炮弹也许还会飞来,那是冒着生命危险的啊。所以直到如今,年近古稀的堂兄总难忘婶婶善良的心地。
   记忆里,妈妈很少提及别人的错误,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曾说过我的父亲、伯父、老叔分家中的一件事:在爷爷将宅院、大树等都给老叔占下的情况下,爷爷承诺给父亲一口肥猪;但分家后却又变了卦,改口说等母猪下猪后给一头小猪;可后来小猪也不给了,只给了2斤猪肉,而且还不够分量。生气的妈妈让爸爸把肉拿回去,爸爸说怕老人生气,说不要拿回去了。妈妈也就没再说什麽。生活的水面依旧风平浪静。这事足见妈妈宽广的胸怀。
   当度过了人生的九十个春秋之后,妈妈也许对不久于人世有所预感。一次我回家看望她,他很认真地嘱托我一件事:当她去世后千万不要都回老家,一定留下人看好县城的家和商店。后来又嘱咐去看她的孙子,并说要他大姨帮着看家。妈妈,您把儿孙的事业看的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他的孙子刘策经常说起令他难忘的事:奶奶在去世的前几年,他去看她,时间一长,奶奶就催他回家看商店。但他看得出奶奶心里是多想和他多呆一会儿呀!直到去世前一年,奶奶才不再催他回家了,后来甚至还要留他多呆一会儿、叮嘱他抽时间还来看她。妈妈爱她的儿孙,更关心儿孙的事业。
   当妈妈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由两个保姆看护,甚至已是病危时,每当我们去看望她,她总是细心地看我们穿的衣服多少,冬天询问冷不冷、夏天询问热不热,还拿出他的衣服让穿上。甚至不顾是在外人家,问饿不饿,总是挽留吃饭。此时,她很清楚自己已经临近生命尽头,而且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但他关心的却依然是别人。
   当妈妈去世前约四五天,她已是靠输液、输氧维持生命了,晚上我陪她睡觉,刚躺下她就把我们共盖的被子往我这边抻,并一次次将被角压在我的肩下。儿女的冷暖是妈妈一生的牵挂!
   我们兄妹几人从没有见到妈妈流过眼泪,即使爸爸去世,泪水也不曾流出她的眼眶。或许是妈妈的胸怀特别宽广,或许是妈妈怕眼泪会给他人带来悲伤。直到咽气时,我们才见到妈妈淌下两行泪珠!
   我们从没有见到妈妈唉声叹气,即使是天大的不幸,他也没有失去对生活的希望。
   我们从来没有看到妈妈同人吵架,对于他人,几乎没有什麽不可以原谅。
   …………
   也许,有人觉得这些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没有丝毫的记载价值,但我却把它看成是一笔巨大的遗产,是妈妈留给儿女的无价珍宝。并且,这珍宝我们不能自己全部享用,应该一代一代传下去。只有那样,才无愧于养育我们的平凡而伟大的妈妈!
  
   儿瑞凤记于2004年5月29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1-4-25 22:32:40 | 只看该作者
伟大的母亲,坚强的女性。给儿女留下了享用不尽的优良的置家宝典,当赞!问好山阳醉翁,欢迎你加入国风,欢迎你多为散文版赐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07:32:19 | 只看该作者
谢首版赏读评点,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5-5-22 10:32 , Processed in 0.107261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