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81|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律?合家再游青岩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7-2 18:54: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七律?合家再游青岩寺

山门虔拜理枝松,弥勒开光偶幸逢。
忽见金乌环七色,仰望峦嶂翠千容。
洞中老母慈颜悦,垫上顽孙叩首恭。
此日尝桃缘佛祖,他年折桂必禅封。

注:6月25日,时逢周六。合家五口去青岩寺朝拜歪脖老母,幸逢寺院为弥勒佛开光,仰望中天佛光七色,环绕金乌;
峰峦叠翠,高耸云端。1407层石阶,五岁半的孙子率先登顶。在朝拜圣母时,一长老赏给他一个供桃。老夫感而记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1-7-2 19:13:3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欣赏,尾联收不当,封禅为道家之事,自古佛道不相容,他山之石。不可攻玉哦!个见,问好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1-7-2 21:08:00 | 只看该作者
不看注,确乎难解,拜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7-3 11:38:52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1楼染清尘于2011-07-02 19:13发表的 :
学习欣赏,尾联收不当,封禅为道家之事,自古佛道不相容,他山之石。不可攻玉哦!个见,问好先生!

“禅封为道家之事”首闻,“禅”本身就是佛教专用语;“自古佛道不相容”更是骇世之论,一叶孤陋寡闻,愿闻其详。再谢染尘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1-7-3 11:40:05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2楼司马长风于2011-07-02 21:08发表的 :
不看注,确乎难解,拜赏!

感谢首版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1-7-3 18:29:06 | 只看该作者

回 3楼(凌川一叶) 的帖子

是我看成封禅了 ,原来禅封,见谅!先生于自古佛道不相容,不认同,或许知道送客过虎溪之典,没关系,在下浅见,保留!呵呵,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1-7-3 18:33:34 | 只看该作者

回 3楼(凌川一叶) 的帖子

或许这首三教一源诗也是您认同的吧?
儒冠道履释袈裟,三教从来总一家。
红莲白藕青荷叶,绿竹黄鞭紫笋芽。
虽然形服难相似,其实根源本不差。
大道真空元不二,一树岂放两般花。
但是我不认同!问好,能写出这样的诗还孤陋寡闻?不错,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1-7-4 15:12:34 | 只看该作者

Re:回 3楼(凌川一叶) 的帖子

引用第5楼染清尘于2011-07-03 18:29发表的 回 3楼(凌川一叶) 的帖子 :
是我看成封禅了 ,原来禅封,见谅!先生于自古佛道不相容,不认同,或许知道送客过虎溪之典,没关系,在下浅见,保留!呵呵,问好!


“封禅读音:fēng shàn,是指中国古代帝王为祭拜天地而举行的活动。”(百度来的)好像与道家无关呀?“自古佛道不相容”之论亦好像缺少立足之据。我不知“送客过虎溪之典”,不知为不知;但是,仅凭“一典”就能得出“自古佛道不相容”的结论,也实在难以令人信服。不过无论是“封禅”还是“禅封”都是与“道教”无关的,这一点是毋庸质疑的。拙作借用“禅封”实属大词小用,其实是指“回香”之意,为了押韵而已。再谢清尘与余讨论商榷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1-7-4 15:53:31 | 只看该作者

回 7楼(凌川一叶) 的帖子

这种有争议的你相信百度?虎溪之典说的是相容!我是说我的观点不同意而已!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7-4 16:45:52 | 只看该作者

Re:回 3楼(凌川一叶) 的帖子

引用第6楼染清尘于2011-07-03 18:33发表的 回 3楼(凌川一叶) 的帖子 :
或许这首三教一源诗也是您认同的吧?
儒冠道履释袈裟,三教从来总一家。
红莲白藕青荷叶,绿竹黄鞭紫笋芽。
虽然形服难相似,其实根源本不差。
大道真空元不二,一树岂放两般花。
.......

问好清尘先生!我们争论的焦点好像不是“三教同源”呀?而是“禅封”是否是“道家事”以及“自古佛道不相容”。既然你转移了论题老朽就不浪费精力奉陪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再谢先生好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1-7-4 17:34:22 | 只看该作者
禅。寺庙。菩萨,的意思。封。祭拜的意思。禅封。可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1-7-4 17:48:36 | 只看该作者

回 9楼(凌川一叶) 的帖子

在下已经说明了,是把“禅封”错看为“封禅”,禅封绝对可用,奇怪啊,我已经说了,你没看?问好!哎,三教同源就是你的观点佛道相容吗,探讨一下,想不到先生不看,权且当难得糊涂吧,祝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7-4 20:04:28 | 只看该作者
我回复清尘的帖子怎么不翼而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1-7-4 21:18:27 | 只看该作者

回 12楼(凌川一叶) 的帖子

嘿嘿! 都看见了,没就没呗,欣赏好诗并翘首以待续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7-5 09:24:29 | 只看该作者

Re:回 3楼(凌川一叶) 的帖子

引用第6楼染清尘于2011-07-03 18:33发表的 回 3楼(凌川一叶) 的帖子 :
或许这首三教一源诗也是您认同的吧?
儒冠道履释袈裟,三教从来总一家。
红莲白藕青荷叶,绿竹黄鞭紫笋芽。
虽然形服难相似,其实根源本不差。
大道真空元不二,一树岂放两般花。
.......

首先声明这不是老朽的作品,请清尘先生不要混淆视听为好!再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1-7-5 09:33:24 | 只看该作者

Re:回 9楼(凌川一叶) 的帖子

引用第11楼染清尘于2011-07-04 17:48发表的 回 9楼(凌川一叶) 的帖子 :
在下已经说明了,是把“禅封”错看为“封禅”,禅封绝对可用,奇怪啊,我已经说了,你没看?问好!哎,三教同源就是你的观点佛道相容吗,探讨一下,想不到先生不看,权且当难得糊涂吧,祝好!

我早已领教,我们争论的焦点是“禅封”或者“封禅 ”是不是“道家的事”,是就是,不是为不是。很简单吗?不要偷换论题,转移视听,好不好先生!拜托啦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1-7-5 13:57:0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先生佳律!
问候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1-7-5 16:57:16 | 只看该作者

回 14楼(凌川一叶) 的帖子

没说是你的,你是真糊涂了,呵呵!问好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1-7-5 18:56:50 | 只看该作者
佛道源一家,本是可以的,只是后来分歧颇多,张冠李戴,就有点不合理了。
颈联似有不妥,对仗之处较为牵强。
结失力,下盘不稳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1-7-6 14:15:27 | 只看该作者
登山拜佛祈福,芸芸众生的一个梦。
顺道学习了一下切磋,好气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5-7-27 18:35 , Processed in 0.033575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