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6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对联史话(清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0 21:58: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div id="blogDetailDiv" style="FONT-SIZE: 12px"><span style="FONT-SIZE: 13px; LINE-HEIGHT: 1.8em">本文由 清风 发表在 品茗阁 <br/>对联史话 <br/>  楹联始于桃符。桃符是画有神荼、郁垒二神的桃木板,于农历元旦悬于门户,用以驱鬼。梁章钜《楹联丛话》云:“尝闻纪文达师言:楹联始于桃符,蜀孟昶余庆、长春一联最古。但宋以来,春帖子多用绝句,其必以对语朱笺书之者,则不知始于何时也。按《蜀?杌》云:蜀未归宋(965年)之前,一年岁除夕日,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 <br/>  新年纳余庆(00011) <br/>  嘉节号长春(11100) <br/>  后蜀平,朝廷以吕余庆知成都,而长春乃太祖诞节名也。此在当时为语?,实后来楹帖之权?。但未知其前尚有可考否耳。” <br/>  在此以前是否有更早的对联,当代联家已作了不少有价值的考证。在尚未定论之前,不妨仍以纪晓岚说为准。 <br/>  我们在探讨对联起源时,应该把发现四声作为出现最早对联的上限。因为,如果承认对联是格律文学,是讲究平仄对仗的,就不可能出现在发现四声以前。但是我们也承认对仗从对偶发展而来,因此,只要有不讲平仄的对偶,就有“前对联时代”。 <br/>  梁沈约《宋书?谢灵运传》云:“夫五色相宣,八音谐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 <br/>  梁萧子显《南齐书?陆厥传》云:“吴兴沈约、陈郡谢眺、琅琊王融,以气类相推?。汝南周?,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 <br/>  由上可知,四声是梁沈约(441-513)等人发现的。因此,对联应该出现在公元513年以后。在这以前,可称为“前对联时代”。 <br/>  诗文中的对偶句,可以追溯到很远的年代,但不能称为对联。例如, <br/>  《周易?乾传》 <br/>  同声相应 <br/>  同气相求 <br/>  《商书?太甲》 <br/>  天作孽,犹可违 <br/>  自作孽,不可逭 <br/>  《诗经?采薇》 <br/>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br/>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br/>  因为四声之说,始于齐梁,对联不可能出现在齐梁以前。摘录下来的唐诗对仗句,后代制成对联,也不是唐联 <br/>  至于口头上的应对,例如,刘义庆《世说新语》载:荀鸣鹤、陆士龙二人未相识,俱会张茂先(华)坐。张令其遇,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语。陆举手曰:“云间陆士龙”荀答曰“日下荀鸣鹤”。 <br/>  云间陆士龙 <br/>  日下荀鸣鹤 <br/>  虽然平仄谐调,也不能说对联出现于那个时代。 <br/>  对联从律诗骈文脱颖而出,一开始就有完美的声律结构。“新年纳余庆 / 嘉节号长春”一联,其实际平仄为(00101/11100)。就骈文句式而言,节奏点在“年”字(0)、“庆”字(1)和“节”字(1)、“春” 字(0)上,“纳”和“号”是虚字,可不计平仄。“新年”对“嘉节”,“余庆”对“长春”,对仗工丽。就律诗句式而言,(00101)是(00011)的特定平仄格式,可以作对仗句。因此,用律诗句式解释,更为合理。如果不了解对联的历史渊源,认为“余”(0)字违律,那是极大的误解。 <br/>  宋代盛行“四六”,采用骈文句式撰联,格律宽松,允许同位虚字相对。例如: <br/>  朱熹题松溪县明伦堂 <br/>  学成君子,如麟凤之为祥,而龙虎之为变(0011,-11-00,-11-11) <br/>  德在生民,如雨露之为泽,而雷霆之为威(1100,-11-11,-00-00) <br/>  骈文句式在对联是常见的,不过同位虚字相重相对现象已逐步淘汰。 <br/>  朱熹最大的贡献是将骈文句式和律诗句式结合起来,形成典型的对联结构。从此,对联有了不同于律诗、骈文的结构,这是对联史上的重大发展。例如: <br/>  鸟识玄机衔得春来花上弄(1100,1100011) <br/>  鱼川地脉挹将月向水边吞(0011,0011100) <br/>  律诗句式在五言联、七言联以及长联的五言、七言句中占绝对优势。 <br/>  梁章钜在《楹联丛话》中引用《簪云楼杂说》云:春联之设,自明孝陵?也。时太祖都金陵(1368-1398年),于除夕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太祖亲微行出观,以为笑乐。偶见一家独无之,询知为?豕苗者,尚未倩耳。太祖为大书曰: <br/>  双手劈开生死路(1100011) <br/>  一刀割断是非根(0011100) <br/>  投笔径去。嗣太祖复出,不见悬挂,因问故。答云:知是御书,高悬中堂,燃香祝圣,为献岁之瑞。太祖大喜,赉银三十两,俾迁业焉。 <br/>  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要求家家户户贴春联,对形成春节贴春联的风俗有倡导作用。 <br/>  清康熙六十寿辰(1713年)和乾隆八十寿辰(1790年)两次重大庆祝活动是宫廷楹联创作的高潮。虽然多数是“润色洪业,鼓吹承平”之作,由于 “皆出当时名公硕彦之手”,且大量制作,要求严格,有促进对联句式结构规范化作用。这一点似乎尚未被人们重视。 <br/>  清代对联盛极一时,名家辈出。其中孙髯的昆明大观楼长联和梁章钜的《楹联丛话》(1840年)是两个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对联已经成为独立文体,可以与诗词曲赋骈文,并驾齐驱,媲美争妍。从此,文人学士以楹联赠答,成为一时风尚。春联、寿联、挽联,门联、厅联、斋联、名胜联、商业联、游戏联,无时不用,到处流传。楹联文学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流风之盛,不因辛亥革命而衰落。 <br/>  1931年刘大白(1880-1932)在《世界杂志》上发表《白屋联话》,其中既有文言,也有白话,不拘一格。说明新文学家也重视对联的研究和利用。1932年陈寅恪在清华大学入学试卷中出题“孙行者”求对,是用对联测试语文水平的创举。当时引起不少争论,至今传为美谈。 <br/>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深入人心,楹联文学开始复兴。1984年成立中国楹联学会,1985年创办《对联?民间对联故事》,1987年创办《中国楹联报》,地方楹联组织的发展如雨后春笋,报刊上、网站上征联活动方兴未艾。与此同时,出现了群众性的楹联创作和理论研究热潮。 <br/><br/>对联是古典文学的解构文本 <br/><br/>  中国是诗的王国。从诗经、楚辞、汉赋、六朝骈骊,到唐诗、宋词、元曲、清联,不断流变,不断创新,形成多种文体,多种结构,多种格律。也可以说是诗体不断解构,不断重构的过程。 <br/>  在文学史上,以盛唐律诗的形成为分界线,大体上可分为建构和解构两大过程。 <br/>  从周秦到盛唐,是诗体的建构过程。表现为句式字数的增加,句式结构的规范化。句式,从二言开始,到汉代已达七言。《文心雕龙?章句》云:“二言肇于黄世,《竹弹之谣》是也。三言兴于虞时,《元首之诗》是也。四言广于夏年,《洛?之歌》是也。五言见于周代,《行路之章》是也。六言、七言杂出《诗》、《骚》,而体之篇,成于两汉,情数运周,随时代用矣”。齐梁以后,致力于句式结构的规范化。四声的发现和推广,大大促进了规范化进程。到唐代,律诗、律赋的结构已臻于尽善尽美。 <br/>  从盛唐到清代,是诗体的解构过程。一方面,从乐府、律诗、绝句衍生出 “长短句”。于是“诗”解构为“词”。另一方面,从律诗和骈文剥离出“对仗句”,由律诗单对和骈文偶对,发展为既对又联的两行文学。于是“诗”解构为“联”。 古典文学文本解构为对联的最好证据是集句联。集句联不仅集诗句,而且集词句,集经句,集名句,或兼而集之。因此,对联是古典文学的解构文本。 <br/>  集唐人句题酒家楼 <br/>  劝君更尽一杯酒(0011001) <br/>  与尔同消万古愁(1100110) <br/>  上联王维《渭城曲》句,下联李白《将进酒》句。梁章钜云:“可谓工绝”。 <br/>  诗的对仗句可以直接用作对联,但不是集句联。例如: <br/>  杭州韬光寺观海亭 <br/>  楼观沧海日(00011) <br/>  门对浙江潮(11100) <br/>  此联是唐代宋之问《灵隐寺》诗中的名句。“纪事云:之问贬黜放还,至江南,游灵隐寺。夜月极明,长廊行吟曰:鹫岭郁??,龙宫锁寂寥,久不能续。有老僧点长明灯问曰:少年夜久不寐何耶?之问曰:偶欲题此寺而熟思不属。即曰:何不云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之问愕然,讶其遒丽。迟明往访之,则不复见。寺僧有知者曰:此骆宾王也。” <br/>  集句联中以集宋词最为雅丽可观。例如: <br/>  梁启超赠徐志摩 <br/>  临流可奈清癯,第四桥边,呼棹过环碧(001100,1100,00101) <br/>  此意平生飞动,海棠影下,吹笛到天明(110011,0011,11100) <br/>  此联集吴文英《高阳台》、姜夔《点绛唇》、陈允平《秋霁》、李祁《西江月》洪咨夔《眼儿媚》、陈与义《临江仙》六句而成。 <br/>  梁启超说:“此联极能表出志摩的性格,还带着记他的故事。他曾陪泰戈尔游西湖,别有会心。又尝在海棠花下,做诗做个通宵。”此联仍保留了词的特色,但已经不是词了。说对联解构古典文学,无可非议;说对联重构古典文学,更为恰当。 <br/>  吴文英《高阳台》写西湖春愁。取“临流可奈清癯”,联系上下文 “怕舣游船”,“飞红若到西湖底”,就知道在西湖游船上。从而巧妙地隐喻“陪泰戈尔游西湖”这个主题。此句也有“湖平似镜”,“顾影自怜”的含义。 <br/>  姜夔《点绛唇》写太湖秋色。取“第四桥边”,作为连接“临流可奈清癯”和“呼棹过环碧”的桥梁。西湖苏堤有六桥,此处用“第四桥边”也是非常合适的。 <br/>  陈允平《秋霁》写平湖秋月,取 “呼棹过环碧”,点明在西湖船上,使“临流可奈清癯”不再是隐喻。“呼棹过环碧”中有两个动词,顿使人物和景色活起来,增强了动感和美感,出色地完成了上联游西湖的主题。 <br/>  李祁《西江月》写游兴。用“此意平生飞动”,赞扬徐志摩风华正茂,意气风发。这是全联的立意所在。 <br/>  洪咨夔《眼儿媚》取“海棠影下”,用以描述 “在海棠花下,做诗做个通宵”。地点应在北京。海棠,应是西府海棠,北京名园或名人故居的院子里多种西府海棠。天坛斋宫的海棠,开花时一片花海,绚丽夺目,蔚为壮观。 <br/>  陈与义《临江仙》写怀旧。用“吹笛到天明”代替上一首词的“立尽黄昏”,更富有诗意。 <br/>  这副对联是梁启超集宋词的代表作。因为有徐志摩陪泰戈尔的故事在内,成为文坛韵事,可以传世。 <br/>  也有集古文名句的,例如 <br/>  伊秉绶题扬州平山堂 <br/>  衔远山,吞长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110,100,-00**,0*11) <br/>  送夕阳,迎素月,处春夏之交草木际天(110,011,-1100,1100) <br/>  上联集范仲淹《岳阳楼记》和欧阳修《醉翁亭记》句,下联集王禹?《黄冈竹楼记》句,天然浑成。读一副好的名胜集句联,不仅卧游胜地,而且重温名著,一举两得,其乐无穷。 <br/>  长期以来,文人学士把对联视为“雕虫小技”,“民间文学”,“文字游戏”;文学史家也没有给对联以应有的地位。这也与对联自身的发展情况有关。客观地说,诗词曲赋骈文与楹联各有特色,可以互相沟通,不能互相取代。由于对联结构是开放性结构,对联文本是解构文本,其中包含着古典文学的精华,却是一个无法否定的事实。 </span><wbr></div><img id="paperPicArea1" style="DISPLAY: none; POSITION: relative; TOP: auto" src="http://cnc.qzs.qq.com/ac/b.gif"/>
<div class="clear" id="paperBottom"></div><!-- 日志内容 结束 --><!-- 日志来源 开始 --><!-- 日志来源 结束 --><!-- 日志信息 开始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4-11-23 17:17 , Processed in 0.014594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