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60|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燕 ? 本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5 10:20: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工巧手,怎能比平常、??初??春??度,?故地重相伴。?是?窗照面,????欣然?案。芳??在安居,?管?而分散。
  堤苑,?穿柳?。掠水榭低?,近身?旋。不分?富,何?草根?殿?或是朝廷?媛,不堪?、清?彼岸。心同百姓和?,?日呢喃?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1-12-15 22:48:06 | 只看该作者
个感,“寻故地重相伴”句,不应作三三折腰句式,而应为正常律句,因为,各个词调都有自己的内在节奏。因此,填词必须遵循词牌词谱的句式结构,否则,就失去了原味。另,下片换头之“堤上”处,应入韵。
?? 拙见,共探讨。问好!


友情提示:词作品应横向排版,双调及多片者,下片可另起一行,各片分段,每段首句缩进两格。这样,格式规整清楚,可以避免因网站设置或页面所限而造成的格式混乱。同时,也便于上下片平仄格律的比对,有利于读评;另,诗词标题的正确写法,现行标准为 “五绝?ⅩⅩⅩ”,“七律?ⅩⅩⅩ”,“双双燕?ⅩⅩⅩ” 等。《中国教育新闻网》对此有如下说明:“诗的标题、词的标题与诗体、词牌名之间,用间隔号标示。示例:《七律?长征》‖《江城子?咏史》。”同时,词牌、题目已在主题栏显示,正文里若再重复,就显得多余了,版面也不规范。
?? 论坛版面的规范,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敬请您的支持、合作。深谢!(重新编辑了一下,还望以后注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1-12-16 06:33:18 | 只看该作者
本意不错,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09:10:04 | 只看该作者

回 1楼(成之) 的帖子

成之:个感,“寻故地重相伴”句,不应作三三折腰句式,而应为正常律句,因为,各个词调都有自己的内在节奏。因此,填词必须遵循词牌词谱的句式结构,否则,就失去了原味。另,下片换头之“堤上”处,应入韵。
?? 拙见,共探讨。问好!http://bbs.zhgfwx.com/p_w_upload/photo/Mon_110 .. (2011-12-15 22:48)
??版主光??教,您的意?我??真考?。

1,?於?奏,我??於?人的?感,不咬嘴就行了,何必墨守成?呢,?
2,“堤上”的“上”,也不一定非要入?吧?比如史?祖的“芳?”。
?管如此,?是要感?您的?真提?。?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09:10:32 | 只看该作者

回 2楼(文若水) 的帖子

文若水:本意不错,问好! (2011-12-16 06:33)
??若水兄光?,?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1-12-17 12:19:10 | 只看该作者

回 3楼(诗僧何在) 的帖子

诗僧何在:??版主光??教,您的意?我??真考?。

1,?於?奏,我??於?人的?感,不咬嘴就行了,何必墨守成?呢,?
2,“堤上”的“上”,也不一定非要入?吧?比如史?祖的“芳?”。
....... (2011-12-16 09:10)
呵呵,问好吟友!

个感,关于节奏,非得“墨守成规”不可,因为,词在唐宋是有乐曲的,可以歌唱,因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每个词调都有自己的内在节奏。因此,填词必须遵循词牌词谱的句式结构,否则,就失去了原味。试想,“上一下四”、“上三下四”、“上三下五”等特殊句式若“习惯于个人的读感”而不墨守成规,那就不是所谓的“念奴娇”、“沁园春”、“双双燕”了,而极可能成为“四不像”。另外,“堤上”之“上”字,我说的是“入韵”而非“入声”,即:此处落韵了,须调整修改。

?? 拙见,共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7 16:59:34 | 只看该作者

回 5楼(成之) 的帖子

成之:呵呵,问好吟友!

个感,关于节奏,非得“墨守成规”不可,因为,词在唐宋是有乐曲的,可以歌唱,因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每个词调都有自己的内在节奏。因此,填词必须遵循词牌词谱的句式结构,否则,就失去了原味。试想,“上一下四”、“上三下四”、“上三下五”等特殊句式若 .. (2011-12-17 12:19)
谢谢您的提议,“堤上”已改过。再谢~
另,关于节奏,我认为您是正统的,正统就是正确,这没得说。
但是,我并非说,可以搞乱它的整体,如同近体诗,也是铁律,但有没有变化?肯定有的,在特定的语境中,在一定的限度里,没什么不可以。然而,墨守也好,突破也罢,却又不能过分地强调它。这样说,是否成立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7 17:03:59 | 只看该作者
此外,词在后来,已经脱离的音乐,成了独立的文体,不一定非要搞懂音律,才能写词。像今天的衮衮诸公,有几个兼通作曲呢?呵呵,见笑了,握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1-12-17 17:47:57 | 只看该作者
呵呵,问好吟友!

个感,词的句式也是有变化的,例如上五下四可作上四下五,亦可作上三下六或上六下三,四四可作六二或二六,上四下七可作上六下五,但这些都是在律句的基础上,而“一字逗”领起式或三三折腰式,乃词中的特殊句式,不能随意变通,因为它关系到词调的内在节奏,否则,就会读不出这个词调的原来味道。顺便说一句,习词者未必兼通作曲,然而,各个词调的的内在节奏其实就是一种音乐感。

?? 拙见,共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7 17:58:35 | 只看该作者

回 8楼(成之) 的帖子

成之:呵呵,问好吟友!p_w_upload/photo/Mon_1107/178_cf941312149171eca0aff0f13aac8.gif

个感,词的句式也是有变化的,例如上五下四可作上四下五,亦可作上三下六或上六下三,四四可作六二或二六,上四下七可作上六下五,但这些都是在律句的基础上,而“一字逗”领起式或三三折腰式 .. (2011-12-17 17:47)
呵呵,您很严谨,我是赞同的,没有反对的意思。您说的变化,颠来倒去,并非节奏的变化,律句还是律句,不可通融,这正是我时常碰到、而要试图改变它的一个想法,只要不出现语病,我认为没什么,还蛮有意思的~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1-12-18 18:03:48 | 只看该作者
来看词,看探讨,欣赏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8 20:03:39 | 只看该作者

回 10楼(梅影) 的帖子

梅影:来看词,看探讨,欣赏学习。 (2011-12-18 18:03)
谢谢梅影版主,互相探讨,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1-12-19 08:54:07 | 只看该作者
堤苑----------此处确实有入韵和不入韵的,看看用谁的谱,此谱就是要求入韵的,那就必须入韵。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9 09:06:08 | 只看该作者
??一?先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5-9-10 06:46 , Processed in 0.036693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