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size="4"></font>
<p><br/><img id="paperPicArea1" style="DISPLAY: none; POSITION: relative; TOP: auto" src="http://cnc.imgcache.qq.com/ac/b.gif"/> <font size="4">无论怎样的童年,总有一些无法忘记的天真与童趣,仅存模糊的快乐偶尔侵袭我残存的童心,让我无法抹去那些凌乱的记忆…… </font></p>
<p><font size="4"><br/> 家乡门前不到五百米处有条小河(东西走向),河宽五十米左右,源头我不知道,东流不息到淮河。终年清澈不枯,水草茂密星点荷花点缀其间,岸边垂柳依依夹杂榆杨槐等常见的树木,最难得可贵的还有不少修竹佳人般的羞倚杂树间。若有诗人(比较酸些的)定会诗性大发吟出: </font></p>
<p><font size="4"><br/> 小河边,柳荫下 <br/> 月光透过树梢撒了我俩一身 <br/> 睁着两双羞涩的眼睛,做着一个相同的梦 <br/> 谁也不肯把对方从梦中叫醒 <br/> 打开梦门的钥匙到底在谁的手中? </font></p>
<p><font size="4"> <br/> 基本这是衣食丰足的境况下才有的浪漫,乡下的孩子只是在夏季的多半时间泡在河里玩耍,大人不喊是不会回家的,有时害怕父母责怪,游泳后再将黄土把自己弄脏,谎称不曾到水里去过,几句责备后还可以游耍。在河对岸一个小村几乎是我们的前世“仇敌”,从祖辈开始两个村子就经常在河边开战,有趣的是彼此熟悉,在小镇或者其它地方见面总会热好的打招呼,一旦在水里遇到,不问情由两个村的就自动分开然后上岸,用土块大打出手,双方人数基本相当,展开拉锯战,你攻我跑,我攻你退,几十人一丝不挂来回追逐,分胜负乃罢手。日后见了谁也不提,颇有君子之风。 </font></p>
<p><font size="4"><br/> 夜晚的捉迷藏是酣眠之前的体力与智力的较量,我力弱智穷,每当我藏身之时总被对方在最短的时间内活捉,同伴怨怼之声不绝于耳,好在夜晚看不到我之赧颜,一副委屈状也难博同情,奈何间便心出歹意,藏身时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最著名体育解说家韩乔生语)直奔家中钻进被窝,任凭抓人者百般解数使尽,万想不到我已春梦了无痕。第二天少不得被人一番奚落,晚上继续玩的时候却被敌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制)其人之身。</font></p>
<p><font size="4"> <br/> 偷瓜吃是我们难得的享受,几人用调虎离山之计引诱看瓜人,其他人从另外一边偷袭,毕竟身小力单速度不快,小小伎俩总被识破,被逮的时候较多,便怀疑看瓜的是地主,是杀死刘文学的同类(小学课本的一篇文章),我们要报复他。到晚上乘他在瓜地睡着,先将他的鞋子扔远,在床周围撒下蒺藜(一种植物,圆状,周身满刺)得手后故意弄出动静,他准下床来追,当他的赤脚与土地亲密接吻的同时,听到的往往是“哎呀”的叫声,我们一旁促狭的笑声高喊:****地主。</font></p>
<p><font size="4"> <br/> ……</font></p>
<p><font size="4"><br/> 童年一如门前的河水东流(可惜的是现在的河水被污染的臭不可闻,树木全数病死,河边再也没有往昔桃园般的写意),每次探家的第二天,我总要到河边静默数时,追溯我儿时在河边的断章,无奈秃笔穷词,要不饱书《河殇》锦文一篇,与他《三都赋》一较高下,来它个穷乡纸贵,不求卖个好价钱,唯愿地方“父母官”为治理日趋式微的小河稍进绵薄,还我小河曾经的清如许…… <img id="paperPicArea1" style="DISPLAY: none; POSITION: relative; TOP: auto" src="http://cnc.imgcache.qq.com/ac/b.gif"/> <br/><br/></p></fo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13 07:43:1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