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75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吃粥闲谈之杂七杂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16 17:02: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先说一下南北方对粥概念上的差异。
       南方的粥是有汤有米,汤少粥稠,主材为大米。北方说粥,是有米无汤,类似南方的软饭,主材为小米。至于大多数北方人早上喝的粥,北方习惯称之为稀粥或稀饭,汤多米少,可照人影。北方人喝稀粥,不一定是贫所致,只是一种习惯。我后来在广东生活,思量过去,北方人喝稀粥和广东人喝汤的道理应该差不多,补充水分,消暑顺气。
       北方农家吃粥,一般是早晚。
       农家中午做一顿主食,晚上和第二天早上都是吃中午留下的,谓之热饭。除非是有原因,当天晚上或次早没有主食了,吃小米粥抵顿。
       小米稀粥,是几乎天天早晚喝,配点咸菜,感觉还是不错的。有几天没喝,肠胃就会惦记它。可是如果把没有汤的小米粥当主粮连续吃上几顿,这个就有点为难,就是现在,我们那儿在取笑别人愁眉苦脸时还常说:“不要摆出一副吃粥的头脸来”。
       粥要配咸菜,尤其是小米稀粥。有粥无咸菜,食之无味。对于北方人来说,咸菜和小米稀粥的搭配,虽是几千年之习惯养成,中间虽可能也有不得已之处,但现在看来两者却似属天然作合,不仅貌合,而且神契,是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
       咸菜,材料主要是白萝卜。过去,北方冬天没有蔬菜,度日主要靠咸菜。每到秋收时,每家都要腌几大瓮萝卜,不然冬天的日子没法过。有时瓮里几年不清底,萝卜都有好几年了,称为老咸菜。后来日子稍好些,也会腌一些圆白菜、胡萝卜、豆角、黄瓜之类的。
       咸菜还有另外一种,是把圆白菜、萝卜樱子、芥菜头等剁碎了一起腌,称之为烂腌菜或黄菜。东北称之为酸菜,做法大体相同。腌之初,两种菜的上边都要压上几块青石。黄菜一般是秋末冬初吃的,究其原因,是过去日子艰难,萝卜樱子这些要利用,不然扔掉就会觉得可惜,同时在能吃上腌好的萝卜之前过渡一下。黄菜加的盐少,放不能久,时间长了,就有点酸过头了。
        我读高中是在离村十五里之外的镇上,往返不便,所以住校。高中加补习一年共四年,早晚顿顿小米稀粥玉米窝窝头配咸菜,有时窝窝头可能来不及做,就换为小米粥;夏天没有下雨时,所有的男生都是以宿舍为单位,围蹲成一小圈在操场就餐,一桶一盆,盆装窝窝头或镘头,桶装小米稀粥或炖菜,早晚,咸菜就和窝窝头一起放在盆里。左手窝窝头,右手执勺,一口窝窝头,一口稀粥,一口咸菜。天天吃这些,当然厌烦,那时经常会操场看到乱扔的窝窝头和小米粥。都是农家子弟,自然都知道盘中餐之辛苦不易,可有时也实在是没有办法。
        当然,也有在小米稀粥的基础上,稍加改变的,如添些红小豆或绿豆的,夏天可以去火。有一种特别的,是加红芸豆,熬熟之火,颜色泛红,里边加些糖(旧时多加糖精),味道很是不错,我们那儿称之为“红稀粥”。再有就是旧节腊八吃的腊八粥,是在小米粥的基础上加大米、芸豆、麦粒、红枣等。这等吃法,可算作粥的高级了,只是平日里农忙,就很少会花功夫这样张罗。
       后来在广州谋生,岭南地带天气潮热,早餐最喜喝粥,那粥自然是南方意义上的粥。粥的的种类五花八门:什么都不加的叫白粥,如白粥是在砂锅里现堡的,那称为明火白粥;在白粥里加材料花几个小时熬的,称老火粥,有加猪骨的,有加咸鱼花生的,有加白果腐竹的;还有一种是在现成的白粥里临时加料的,一般也用煲,也有用一个大铁勺或小铁锅的,品种就多了:加皮蛋瘦肉的叫皮蛋瘦肉粥,加猪肝的叫猪肝粥,还有什么猪红粥、鱼片粥、牛肉粥、虾粥、蟹粥等等,品种多不胜数。
       早起上班,路边等车。就会在路边的小食店,点碗老火粥,一盘炒粉,吃完后,神满意足,脚下有力。
       作为南方吃粥时的搭配,我特别喜欢的是炒粉和拉肠,这两样虽是粥的配角,说起来可能扯的远了,但还是忍不住要要说说。
       炒粉有两种,一种炒米粉,一种炒河粉。一般意义上的米粉细圆,从外观上和粉丝差不多一样,也是晾干的,炒之前先要在水里泡一下。也有干炒的,炒时地锅里加少里水,口感欠佳。有一种桂林米粉的,粗一些,是现做的,可炒可汤,加的料比较多,固名思义,是由桂林传播来的。我这里说的米粉指前者。河粉是现做的,广东大部分地方早市都有卖的,较宽。炒米粉一般用细豆芽、萝卜丝、火腿丝、鸡蛋或青菜炒等。河粉最常用牛肉,炒出来的叫牛河。我以前看到一篇报道说,广州一些酒家考验厨师的功夫,一般会做两道菜。其中一道就是“干炒牛河”,在香港的某一部电影里,记得有类似的情节。炒河粉除和粥搭配外,夏天晚上吃宵夜时,可配啤酒,特别顺口。
        再说说拉肠。广州卖早餐的的小店前多会有,这种吃法我在其他南方的省份没见过,想来是广州及周围珠三角一带独有。一个方形蒸笼,材料为铝铁,分几格,类似抽屉。把事先调好的大米浆糊舀在类似抽屉格的铁皮上,摇匀,蒸一下,抽出来,按食客要求添加材料,有:鸡蛋、牛肉、猪肝、叉烧、虾等。再回蒸一下,出格,用铲子卷成筒状,再截成两段,盛在盘子上,加少许熟油和豉油,即可食。口感爽滑,味道清淡,在广州早餐里虽大众却绝对是佳品。
        广州的早茶出名。所谓早茶,就是在酒肆吃一顿稍微正式的早餐。茶水,其实在广州的饭肆都会在饭前送上,饭前饭后喝杯茶,也是广州饮食的习惯。吃的东西除粥粉外,还有一些当地的点心小吃,种类繁多。喝早茶的目的也不一定是为吃,一家人或朋友几个边吃边聊,增进感情。就是独一个人,一壶茶、一碗粥、一份炒粉,少许其他,一份报纸,慢慢消遣一个无聊的上午,人生如此,不亦乐乎?此前有人曾见,有广州人在吃茶时,一边叹茶,一边抠脚丫。吃早茶时抠脚丫确实有些不雅,不过也反应了吃早茶时大家确是有一份闲适的心情在其中。
       在广州,粥还有一种吃法,是在潮汕人开的吃店里。酷夏,盛一碗白粥,粥是普通的白粥,有的也加点红薯或芋头,粥是凉的,尤其适合广州的夏天吃。吃时配点小菜,有橄榄菜、麻叶、芥菜或卤水蛋、卤水豆腐等。吃法简单经济,吃完身体又舒坦,不会冒汗,尤其是像我这种体格的,就很喜欢这种吃法。
       最后说说自已,大学毕业前,在北方生活,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广州谋生。人生的一半在北方,一半在南方。感谢的我的北方养育了我,也感谢南方给了后一半人生的一日三餐。人过日子,有时尝尝燕窝鱼翅鲍鱼海参,那也理解,但毕竟不能天天当正饭吃。燕翅鲍参之辈,虽偶有尝略,只当新鲜,不能长想。对于平常粥饭,于一日三餐依赖之故,却是不敢不常存感激。每念及此,作为混迹于城市多年的我,就觉得自己多少还没有完全忘本,虽是自欺欺人,心里也还是坦然少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7-17 21:27:53 | 只看该作者
好大的学问啊,收藏慢品,很是受用,问好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7-17 23:17:12 | 只看该作者
水土风情是人文的根,地方风俗是饮食文化的源,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杂七杂八的闲谈,也让人受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09:04:35 | 只看该作者
问好若水、一鹤两位。

谈不上学问。平常粥饭,最是养人。与其羡慕燕翅,不如感恩平常粥饭。做学问,做人,“平常”二字最是难得。

食色,性也,人之大欲。民以食为天,与食处可见人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5-2-19 00:12 , Processed in 0.029906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