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2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活15th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14:24: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闲时院里小徘徊,扁豆循墙花正开。甜菜苦瓜联好对,路边屋角满青苔。
恰逢美审日常化,不必诗思妙高台。触景有情且吟咏,眼前画面待剪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20:14:04 | 只看该作者
《旧体诗与现代性的挑战??学诗的一点心得》
刘兆彬

        就“写旧体诗”这件事,即“实践”的角度来说,我是小学一年级??从2012年6月中旬写旧体诗到现在,历时四个半月,按学程,只能读完一年级课本的上册。但是从“认识”,即“理论”的角度说,我还是有一些思考的,其中最为我关注的是“旧体诗”与“现代性”的问题,或者说,是旧体诗如何面对现代性的挑战的问题。

        我们已经进入”现代“,不仅人的外在生活,应该说连同人的内在生活??情感、想象、思想等也已经”现代“了,简单说,是不同于古人了。这是首要的前提,在这个前提下,才能思考旧体诗与现代性的关系问题。

        关于”现代性“是什么,在这里无须多讲,诸如”现代性“的首要原则”主体性原则“,现代性就是”流动性“等诸多关于”现代性“的质的规定性,是一个很大的哲学课题,在这里不必讲。现在需要讲的,就是现代人的生活、情感、思想、想象等于古代和近代都不同了,”旧体诗“究竟怎样来应对这个挑战的问题。从艺术基本原理来说,”形式“和”内容“应该是统一的,然而在我们写旧体诗的时候,不可避免地要使用古代的”形式“??一个”旧瓶“,同时又要面对一种全新的诗歌表现对象??现代人的思想情感。”旧瓶“当然可以用,因为它有一个”空间“,”旧酒“已经喝掉,其中有一个”无“,”当其无,有器之用“??它又可以装”酒“了,问题是要装”新酒“还是”旧酒“。千年陈酿喝起来是香的,新酒的味道未免要淡得多,所以,人们喜欢把剩余的陈酿往酒瓶子里塞,重新装成一瓶酒,问题在于这样的酒是以前酿造的,现在只做了一个”重新装瓶“的工作,我们并没有酿造什么新酒。现在的很多旧体诗,就是这么写成的??搬来古人的语言、情感和思想重新装进去,味道还可以,但是性质上终究是”装瓶子“的活计,不是真自我的表现。这样说有人会反对??他们说,我和古人具有一样的情感和思想,这有可能,但其实质当然是:我们遇到了一个活在21世纪的唐代人或宋代人,换言之,一个没有现代人的情思,把自己”古代化“了的人??”生活在别处“这个短语,将是对此现象的逼真描述。

       然而,这事究竟应该怎么做呢?”历史是一面镜子“,所以,我们可以先去照照镜子。

       我以前思考过”古代“诗人写诗的问题,发现他们所写的”内容“便是”他们的当代“,他们是当时生活和思想情感的记录者和证明人。”古代“,不管是奴隶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的中国,都是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宗法社会“,所以,诗人们写农耕、渔牧、宗法社会的活动及其相应的意识形态内容??如忠、孝、仁、义等,他们很好地作了时代的证明人。不管是生活、情感还是思想,都作了真实的传达,哪怕是”想象“,也是植根于他们的生活之中的。而且就具体内容来说,每一个时代也是不同的,《诗经》的内容就不同于唐诗的内容,《诗经》写”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记录的”物物交换“的形式,但是到了唐代,”金属货币“通行,不再有这样的事了,所以唐人不这么写,他们写没有”酒钱“或者”赊欠“之类,宋代使用纸币,”抱布贸丝“的事更不会有了,所以,也没有人说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抱布贸丝“,而是写货币形式下支撑的商品交换活动,写俸禄、科举、作画、斗鸡、走狗、蹴鞠……等事件。所以,只要仔细看,是不难发现以往各代中虽然有些时代同样写”律诗“,如唐宋两朝,但是要表达的内容,终究还是发生了一些变化??新内容不断进入诗里来。譬如程颢说“道通天地有无外,思入风云变态中。”这就是“理学”或者说“道学”的思想内容,在唐代是不会有的。在这种意义上,诗是“时代精神”的一种表现形式

        近代的情况是怎样的?看看龚自珍、黄遵宪、康有为等人的诗,大约基本可以知道了。如黄遵宪在诗中说:“神山左股割蓬莱,惘惘游仙梦一回。 海水已干田亦卖,主人久易我才来。 ”“酋长虬髯客,豪商碧眼胡。金轮铭武后,宝塔礼耶稣。”再如康有为的下几首诗:

                  又为党锢号康梁,廿载齐飞揽大荒。同入虞渊援坠日,共思宣室泣先皇。
                  神州沉矣哀哀劫,吾道非耶莽莽伤。共笑屠城宁误学,殊方饿死可悲凉。
                                                         ??《己酉除夕前二日酬梁任公弟寄?并电问疾六章》

                  八表离披割痛伤,?贤保国走彷徨。
                  从知天下为公产,应合民权救我疆。
                                                                  ??《胶旅割后》
整诗无须再举更多了!随便翻翻近代诗人的诗,不难发现“新内容”不断进入诗中,这些新内容展示了一个时代的存在。但是,中国的“近代社会”并不典型,还带有古代的性质,所以,在近代诗人的诗中,明显带有很多袭古的因素。相反,在西方的“近代社会”,由于“工业文明”的发达,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都迅速崛起,迅速形成并体现了时代的新质。这一切,在我们的“近代社会”体现得并不明显,所以,我们的“近代诗人”乃至目前的诗人,仍然迈着唐宋的方步,传唱古典的腔调,充分反映了一些人“生活在别处”的特点。旧体诗歌的衰落,其实就源自这种“内容”不能更新的弊病,使它在20世纪被自由体的白话诗歌击败并取代。可以说,旧体诗的衰落,是由于内容的陈旧和新思想的缺乏,而不在于形式,即,它的衰落要归咎于“旧瓶旧酒”的不断重复,归咎于生命、思想内容的无法更新,这种内容上的新陈代谢无法完成,它就要衰落,谁也挽救不了它……

        但是,现在旧体诗还有一丝生气,这是因为它的内容方面的新陈代谢虽已减缓,但还是缓慢发展着,这使它在大多为无病呻吟的状态下掺杂了一部分言之有物的作品,这些言之有物的作品,使人们感觉它还有一些生气。在现当代,对旧体诗作出巨大贡献的当然首先要数毛泽东,这不仅是因为他的地位,还因为他诗歌的内容取得了新质??由于他的思想把握了现代,所以他的诗歌内容随之也成为“现代的”或“具有现代性的”。 他说:“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锁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不管喜欢吟风弄月抄袭古人的所谓诗人们喜欢不喜欢,毛泽东的这些诗记录了时代,展现了新内容,打动了无数国人的思想情感,让人们觉得“古体诗”还是“有点看头”的。再一个取得了“现代性”的诗人,据我不完全观察,聂绀弩应该算一个。例如下面的几首聂绀弩诗:
        
                 碌碌窝囊老溥仪,两回傀儡冒轩羲。帝庭宣统早休矣,民国称臣胡适之。
                君父文章堪大笑,主宾酬酢得无悲。相逢政协厅堂里,想象称孤道寡时。

                                                                                    ??《遇溥仪》
                麦垛千堆又万堆,长城迤俪复迂回。散兵线上黄金满,金字塔边赤日辉。
                天下人民无冻馁,吾侪手足任胼胝。明朝不雨当酣战,新到最新脱粒机。
                                                                                    ??《麦垛》
他们都沿用了旧形式??那个“酒瓶”,但是,他们在瓶子里灌满了“新酒”??新内容,并以他们的实际努力赢得了时代的尊重,对旧体诗在当代文苑赢得一席之地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是旧体诗在目前唯一的出路:必须获得内容方面的真正更新。否则,旧体诗就只能反复吟咏旧思想和旧情感,而这些旧思想和旧情感早已是古人表达得淋漓尽致的东西。写田园情趣,你写得过陶潜吗?写禅境,你写得过王维吗?写风花雪月,你写得过花间派和柳永吗?写不过?那何必再翻唱?读者是宁愿去读陶潜、王维、花间派和柳永的……。


        但是问题在于:要写出“新内容”,诗人心里必须占有了这种新内容,他必须“杀入当代”,把握了当代的真精神,深刻地领会了我们的现代性。毛泽东和聂绀弩之所以能写出“现代性”来,在于他们已经把握了这个东西。相反,尽管大家已经是“现代人”,但这仅仅是“时间上的”,如果从思想情感的本质上看,时间上的“现代人”从思想上看完全可以是“古代”的,这样的人就是“古人”。如果我们仅仅写这样的诗的话,应该记取黑格尔的一句话::“把木乃伊带到活人里面去是不能在那里支持很久的。”所以,问题的关键依然是:诗人们是否有能力获得新情感、新思想、新境界和新表达。在这里,“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句话的真理性将再一次得到验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5-7-31 23:21 , Processed in 0.031535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