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老吟 香溪山人 [/table] 学韵稍嫌秋日晚,枕流方对石泉香。 权臣伎俩无需看,大款衣冠不必量。 唯有皮囊多爱惜,无常境里守平常。 | | 已怯流光消十载,不妨诗思落千行。 惜落英 七巧 壬辰清明后,修水一日游,东岭访桃花,奈何花期错过,憾也!悲也! 娇容欲悴瘦眸中,剩有余香三两红。 粉蝶飞时云压顶,流莺啼处柳摇风。 谁怜零落悲犹在,或许繁华看已空。 忽念崔郎人面句,春伤花老水流东。 | | 《读史》 盆中松 [table=100%,#ffffff]月影婆娑半照楼,挑灯伏案意神游。 |
陶潜解绶娱横木,吕望求封钓直钩。 抗虏功垂诛武穆,安邦业奠走留侯。 沉浮宦海难由己,毕竟英才别俗流。
重登石钟山忆太平军与湘军鏖战事步韩驹《登赤壁矶》韵 蓬壶小景又重游,漫摄风光入镜头。 天际传声知塞雁,波间掠影见江鸥。 当年浴血人何在,此日扪崖迹尚留。 忠烈祠堂频换额,多时冷落太平楼。
故乡行 皖江轻舟 日照钱桥河水暖,风裁堤岸柳条新。 桃花笑问行吟客,可是街西故里人? 笑声斟满万杯倾,美醉银砂动客情。 最是新楼秋社燕,迟迟不肯向南行。
步韵贺枫江先生寿 也乘节瑞酬佳句,欲借花黄慰白头。 万里风云来入眼,漫天雨雪荡飞舟。 平生豁达三杯酒,笑对红尘趁兴游。 慈母见背,忽忽三七,锥心泣血,哀思无极。每合眼处,则见娘的身影。至于神情恍惚,寝食无味。前夜娘入梦中,醒来犹记其言“我好累”。莫非娘的魂灵从汕头归乎?想关山重重,唐韩愈有“夕贬潮阳路八千”之说,冥途恐无车船,千里迢迢,娘真的走累了。思罢泪眼婆娑,记之,以为序。
魂失他乡返故乡,杜鹃声里断儿肠。 弥留未效闻雷泣⑴,床蓐何曾煎药尝⑵。 最是朦胧看泪眼,依然哽咽沐春阳⑶。 背笼幸有惊天孝⑷,寸草萋萋慰北堂⑸。 注:⑴魏晋时王褒侍母以孝,母畏雷声,其在母丧后的三年中,每逢雷雨,即在母坟前跪拜曰:“母无惧,儿王此。“ ⑵汉帝刘恒孝母薄太后,太后生病,必亲煎汤药先尝。 ⑶今年正月吾去汕头望母,娘一反常态,以能动之左手频频招手示意。吾在娘坐之沙发旁,端坐良久。娘之左手紧握吾右手,让吾顿觉母爱之深沉。 ⑷汉?出带母至南阳避战乱,后母思归。鲍出自制竹背篓,背母徒步八百多里回家。我娘仙逝后,弟春林含悲租车护送娘一千多公里回家,兑现了让娘魂归故里的承诺。⑸北堂,古人称母居之室,此处代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