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47|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律 李清照(次张船山梅花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 15:36: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空梦长安无定踪,辟寒孤馆夜千重。
书成金石堪回忆,烧尽篆香终不逢。
一叠阳关马蹄碎,几多风雨髻鬟松。
梅花可是因春瘦,寂寞萦怀似酒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1-21 19:53:3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欣赏、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1-22 10:06:43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形象,呼之欲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1-22 13:35:45 | 只看该作者
李清照,千古第一才女。描写细腻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 18:59:58 | 只看该作者

回 刘汉斌 的帖子

刘汉斌:学习、欣赏、问候! (2014-01-21 19:53) 
谢谢临帖支持,问好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 19:00:51 | 只看该作者

回 柳下惠兄 的帖子

柳下惠兄:非常形象,呼之欲出 (2014-01-22 10:06) 
多谢首版鼓励,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 19:01:42 | 只看该作者

回 如琴可听 的帖子

如琴可听:李清照,千古第一才女。描写细腻到位。 (2014-01-22 13:35) 
谢谢如琴版好评,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1-22 19:50:00 | 只看该作者
一叠阳关马蹄碎,几多风雨髻鬟松。
梅花可是因春瘦,寂寞萦怀似酒浓。
怀古佳作,欣赏好律!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1-22 21:31:14 | 只看该作者
赏学白雪版主的佳律,晚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1-23 01:40:00 | 只看该作者
以梅花做比,倒也很新奇,支持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4-1-23 08:37:29 | 只看该作者
感觉颈联与人物形象略有疏离。个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4-1-24 15:12:35 | 只看该作者
沉郁凄清,把握住了时代人物遭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4-1-24 19:01:53 | 只看该作者
提上再赏佳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14:16:39 | 只看该作者

回 独钓寒江雪 的帖子

独钓寒江雪:一叠阳关马蹄碎,几多风雨髻鬟松。
梅花可是因春瘦,寂寞萦怀似酒浓。
怀古佳作,欣赏好律!问好! (2014-01-22 19:50) 
谢谢临帖,问好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14:17:08 | 只看该作者

回 商树华 的帖子

商树华:赏学白雪版主的佳律,晚上好! (2014-01-22 21:31) 
谢谢,问好商树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14:18:50 | 只看该作者

回 伴君小半天 的帖子

伴君小半天:以梅花做比,倒也很新奇,支持楼主! (2014-01-23 01:40) 
因为用这个梅花韵写的,李清照也多有写梅花的词。。。谢谢临帖,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14:37:20 | 只看该作者

回 笃志堂主 的帖子

笃志堂主:感觉颈联与人物形象略有疏离。个见。 (2014-01-23 08:37) 
这首主要以金兵入侵李清照南渡逃亡角度来写,阳关曲有离别之意,易安词也多有阳关的句子“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多谢意见,问好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14:38:15 | 只看该作者

回 诗酒当歌 的帖子

诗酒当歌:沉郁凄清,把握住了时代人物遭际。 (2014-01-24 15:12) 
多谢好评鼓励,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4-1-25 21:16:36 | 只看该作者
很好再来欣赏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5-7-19 06:07 , Processed in 0.057039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