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1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一路行一路歌 民间艺人与淮北大鼓的故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2-23 17:01: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 align="center"><font color="#008080" size="4"><font size="1"></font><br/>在淮北,大鼓是广受欢迎的群众艺术 (资料图片)<br/><font size=\"1\"></font></font></p>
<p><br/><font color="#008080" size="4">       链接: <br/><br/>       淮北大鼓的器具主要有大鼓、鼓架和板。鼓以檀木或枣木挖成圆形,上下蒙牛皮,边缘用大头钉固定,四周加铁环以敲击时产生谐音。鼓棒用柘树条或石榴树条,前端加工成弯头状,敲击时不至损坏鼓皮。鼓架用六根竹条支成三角形支架。上用细麻绳攀系以固定大鼓。板有钢板和手板两种,钢板形似半月牙状,钢或铜制成,也叫“月牙板”、“梨花片”,手板为三顼<br/><br/>       “哧咚咚,哧咚咚……够不够三百六,敲多了是饶头!”一面鼓、一副板、一张嘴,这就是淮北大鼓的全部家当,但是这种以唱为主、说为辅的艺术形式,却因为其高亢婉转的唱腔、诙谐幽默的语言以及浓郁的地方特色,而深受大众喜爱,特别是在淮北地区,广受欢迎。 <br/><br/>       淮北大鼓诞生于淮北市濉溪县,自明末清初已具雏形。最初只是以手鼓伴奏,半说半唱顺口溜。清代中期,艺人们改革了这门手艺,他们把手鼓用简单支架固定了鼓位,随之,表演也变成了固定场地的演唱。新中国成立后,淮北大鼓发展到鼎盛期,但是,改革开放后大鼓艺人逐渐减少,目前已致青黄不接,后继乏人。 <br/><br/>       12月11日,记者采访到了淮北大鼓的嫡传艺人,现在濉溪县文化馆任职的曹廷虎。从辉煌到衰落再到重新走向农村市场,获得观众认可,曹廷虎告诉记者,自己是淮北大鼓这段历史的见证人,而如今,他为了让这门传统的曲艺再现风采,正在不停地奔走。 <br/> <br/>       “走不动,也要听段淮北大鼓” <br/><br/>       曹廷虎出生在安徽省蒙城县,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大鼓艺人,也是蒙城县曲艺家协会会员。从5岁起,曹廷虎就跟着父亲学习大鼓说唱,“一路行、一路歌”,曹廷虎跟随着父亲四处演出,见证了淮南大鼓的辉煌时期。 <br/><br/>       “那个时代的农村,往往三个月才能看一场电影,所以,淮北大鼓书,成了村里最大的精神食粮,每年秋收后到春节前,大鼓艺人走街串户,是最抢手的人,经常这村还没唱完那村就来请了,所以一出门,往往得准备不少衣服,因为这一出门,不到两个月,回不了家咧。” <br/><br/>       曹廷虎说到这里,微微地闭起眼睛,似乎又回到了那个时代,看到了乡亲们围着大鼓艺人大声吆喝的场面:“就算走不动,也要听段淮北大鼓,那时父亲走到哪个村,全村男女老幼,没人缺场子!” <br/><br/>       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曹廷虎深深地爱上了这门边走边唱的艺术。绵延数百年的大鼓艺术,曹廷虎正式成为其中的“血脉”:“何”、“教”、“永”、“圆”、“明”、“志”、“立”、“中”、“长”、“信”,曹廷虎成为第二十代“志”字辈弟子,改艺名曹志安。父亲更将自己唱大鼓的家当送给了曹廷虎,“老一辈人的这种方式,就代表了将大鼓的希望和未来交给了我们。”曹廷虎告诉记者。 <br/><br/>       和曹廷虎一样,那个时代,大批年轻人选择学习淮北大鼓,仅仅曹廷虎的家乡蒙城县,当时便有100多位大鼓艺人,活跃在各个乡村的舞台上,这种热闹的场面一直持续到上世纪70年代。“那时,我父亲带徒弟,都是人家上门求着,还要为家里干活。所谓3年满,4年圆,跟师送唱又3年才行。”曹廷虎说。 <br/><br/>      “只有自己尽力,才能无怨无悔” <br/><br/>        1976年,凭着自己淮北大鼓的本事,曹廷虎考入蒙城县曲艺队,成为家乡小有名气的艺人。然而,他没有料到,自己正处在这门艺术的一次历史拐点当中。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曲艺形式的丰富特别是电视、电影的普及,淮北大鼓的市场开始萎缩了。 <br/><br/>        1980年,曹廷虎所在的蒙城县曲艺队解散,他考入了蒙城梆剧团,改演梆子戏。 <br/><br/>      “老艺人逐渐减少,我这个年龄段的人很多也都转行干了别的,青年人才更别说了。”曹廷虎告诉记者,过去一个训练班的100来号人,越唱越少,最后就剩下他一个。1988年,曹廷虎调入濉溪县梆剧团。 <br/><br/>        落脚的地方变了又变、谋生的行当变了又变,但是心中不变的,仍然是对淮北大鼓不解的情缘,有事没事,曹廷虎总爱支起鼓架,一手击鼓,一手打着手板,纵情地唱上一段。随着演出市场的萎缩,曹廷虎先后到外地做过临时工、开过饭店,然而始终没有放弃淮北大鼓。“是淮北大鼓改变了我的人生,没有它,我不可能走到今天这步,所以可不能让它就这么没了。” <br/><br/>       虽然没法和以前一样,一路行、一路歌,但是曹廷虎心中的大鼓梦从未舍弃。 <br/><br/>       市场萎缩,人才更加凋敝。曹廷虎开始尝试张贴招生广告,希望有人报名。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不但很长时间没有人前来报名,而且最后有几位年轻人上门咨询,竟然首先问他,如果来学,曹廷虎每月付给自己多少钱! <br/><br/>       十几年过去了,曹廷虎没有招到一个学生。他回忆说,“那个时候很绝望,不知道大鼓的冬天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br/><br/>       直到1995年,曹廷虎终于正儿八经地上台唱了一次大鼓。而正是这一次演出,成为一次巨大的改变。 <br/><br/>       1995年,安徽电视台录制淮北节目,需要一位会大鼓的民间艺人,淮北市电视台一位编导推荐了曹廷虎,曹廷虎一口答应,但是心里却没底,毕竟自己多年没上过舞台。摸着鼓架,心里感慨万分,一个星期的准备,曹廷虎再次走上了大舞台。 <br/><br/>      “在后台准备时,我偷偷跑到化妆间哭了一场。”曹廷虎告诉记者:“唱了一辈子大鼓的父亲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上一回电视,如今,我帮助父亲圆了这个心愿。” <br/><br/>       那一次的演出大获成功,演出后一位老观众跑到后台激动地告诉曹廷虎:“听了你的鼓,又想起了几十年前。” <br/><br/>       从那以后,曹廷虎暗暗告诉自己,绝不能让淮北大鼓失传。“唉声叹气,毫无用处。只有多尽一份力,才能早点看到大鼓的春天!” <br/> <br/>      “我愿意把一生献给它” <br/><br/>       1998年,曹廷虎调到了濉溪县韩村文化站,在政府的支持下,他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淮北大鼓。他经常把演出场地搬到各村,向村民们演出。同时,他还创作许多结合现实的新段子,很受当地人欢迎。“唱完一段,经常还要补一段。”曹廷虎说,“尤其是40岁左右的人,特别喜欢。” <br/><br/>       他似乎又回到了那个一路行、一路歌的年代。为了拓展大鼓的艺术表现力,他首先在内容上进行了大量的创新。 <br/><br/>       纪念淮海战役的《活捉黄维》,为了写好这个唱本,他从图书馆借来《淮海战役》。闭门不出,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创作;1999年,费税改革,他深入基层搜集素材,创作了《农村税费改革就是好》;还有计划生育、农村医保…… <br/><br/>       曹廷虎创作的大鼓,成了政府支持的送戏下乡的重头戏。不仅仅出新,还要推陈:为了整理淮北大鼓,这几年,曹廷虎有时间就往乡下钻,通过询问一些老艺人、经常听大鼓的老观众,他已经整理出十几个老段子,《秦琼卖马》、《陈元打擂》……这些经典的老段子,得以重新走上舞台。 <br/><br/>       不仅仅在内容上曹廷虎迸发出惊人的创作力,在形式上,他也开始注意创新。2004年,淮北市春晚,他与其他几位艺人推陈出新,创作了《乡韵乡情唱相城》,将传统的坠子书、琴书、淮北大鼓结合在一起,10分钟的演出,得到了观众最热烈的掌声。 <br/><br/>      “其实,任何艺术都是相通的,我一直在想,如何在形式上有更多的创新,如果人够多的话,我们完全可以做群口大鼓,就像相声一样,过去都是单口、双口相声,但是马季先生则推出了大受欢迎的《说五官》等群口相声,只要能创新,大鼓就有出路。”曹廷虎说。 <br/><br/>        2006年,淮北大鼓进入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又被上报申请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媒体的宣传、政府的推动,打响了淮北大鼓和曹廷虎的知名度。见到记者时,曹廷虎兴奋地告诉记者:“第一个徒弟已经收到了,14岁的小丫头,嗓子不错,是块料,关键是她愿意学,家里也支持!” <br/><br/>       下一步,曹廷虎准备扩大招生的范围。“不仅仅是年轻人,过去唱大鼓的,如果现在愿意捡起来,我免费教;原来喜欢大鼓的,一直没机会学,现在想学的,我也免费教。”在曹廷虎看来,让这门古老艺术重新焕发光彩的最好方法,就是培养人才。“我愿意将一生都献给淮北大鼓。”曹廷虎告诉记者。 <br/><br/>      “哧咚咚,哧咚咚……够不够三百六,敲多了是饶头,今天俺要说的是……”12月12日,在淮北濉溪老街,支起鼓架的曹廷虎,鼓槌刚一落下,记者就好像看到了另外一个曹廷虎,一扫采访时的不善言辞,眼前的曹廷虎,他的天地里似乎只剩下了淮北大鼓。 <br/><br/>       虽然是寒冬,不一会,他的身边便聚起了听众,略带沙哑却格外高亢的嗓音伴随着鼓声越飘越远。 <br/></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02-23 17:05:20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4-11-24 01:49 , Processed in 0.015697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