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842|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杂谈] 【转】近体诗章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6-6 11:13: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 .
苏轼子瞻曰:子美之诗,退之之文,鲁公之书,皆集大成者也。学诗当以子美为师,有规矩法度,故可学。退之于诗,本无解处,以才高而见长耳。渊明不为诗,自写其胸中之趣耳。学杜不成,不失为工。无韩之才陶之妙,而学其诗,终为乐天耳。


二 .
胡应麟曰:作诗不过情景二端,如五言律体,前起后结,中四句,二言景,二言情,此通例也。唐初多以首二句言景对起,止结二句言情,虽丰硕,往往失之繁杂。唐晚则第三四句多作一串,虽流动,往往失之轻儇。俱非正体。惟沈、宋、李、王诸子,格调庄严,气象闳丽,最为可法。第中四句大率言景,不善学者凑砌堆叠,多无足观。老杜诸篇,虽中联言景不少,大率以情间之。故习杜者,句法或有枯燥之嫌,而体裁绝无靡冗之病。此初学入门第一义,不可不知。若老手大笔,则情景混融,错综惟意,又不可专泥此论。


三 .
李梦阳曰:叠景者意必二,阔大者半必细,此最律诗三昧。如“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余”,前景寓目,后景感怀也。如“诏从三殿去,碑到百蛮开,野馆浓花发,春帆细雨来”,前半阔大,后半工细也。唐法律甚严惟杜,变化莫测亦惟杜。


四 .
杨士弘曰:律诗破题,或对景兴起,或比物起,或引事起,或就题起,要突兀高远,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颔联,或写意,或写景,或叙事,或引证,此联要接破题,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颈链,或写意,或写景,或叙事,或引证,与前联之意,相应相避,此联要有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结句,或就题结,或开一步,或缴前联之意,或用事,必放一步作散场,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言有尽而意无穷。


五 .
杨士奇曰:律诗始盛于开元、天宝之际,若浑雄深厚,有行云流水之势,冠裳佩玉之风,流出胸次,从容自然,而皆由夫性情之正,不拘于法律,而亦不越乎法律之外。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为诗之圣者,其杜少陵乎。


六 .
胡应麟曰:近体莫难于七言律,五十六字之中,意若贯珠,言若合璧。其贯珠也,如夜光走盘而不失回旋曲折之妙。其合璧也,知玉匣有盖而绝无参差扭捏之痕。綦组锦繡,相鲜以为色。宫商角徵,互合以成声。思欲深厚有余,而不可失之晦。情欲缠绵不迫,而不可失之流。肉不可使胜骨,而骨又不可太露。辞不可使胜气,而气又不可太扬。庄严则清庙明堂,沉着则万钧九鼎,高华则朗月繁星,大则泰山乔岳,圆则流水行云,变幻则凄风急雨,一篇之中必数者兼备,乃称全美。

迄唐,高岑明净整齐,所乏远韵。王李精华秀朗,时觉小疵。学者步高岑之格调,合王李之风神,加以工部之雄深变化,七律能事毕矣。又曰:近体,盛唐至矣,充实辉光,种种备美,所少者曰大曰化耳。故能事必老杜而后极。杜公诸作,正所谓正中有变,变而能化者。今其体调之正,规模之大,人所共知。唯变化二端,勘覆未撤。不知变主格,化主境,格易见,境难窥。变则标奇越险,不主故常。化则神动天随,从心所欲。

七言近体诸作,所谓变也,如“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云浮变古今”,“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字中化境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句中化境也。“昆明池水”、“老去悲秋”、“霜天碧梧”篇中化境也。又曰:大概杜有三难,极盛难继,首创难工,遘衰难挽。子建以至太白,诗家能事都尽,杜后起,集其大成,一也。排律近体,前人未备,伐山道源,为百世模,二也。开元既往,大历系兴,砥柱其间,唐以复振,三也。

七 .
王世贞曰:王充宁生平所推伏者独少陵,其所好谈以为独解者七言律。大要贵有照应,有开阖,有关键,有顿挫,其意主比主兴,其法有正插,有倒插。又曰:七言律,不难于中二联,难于发端及结句耳。发端,盛唐人无不佳者。结颇有之,然亦无转入他调及收顿不住之病。篇法,有起有束,有放有敛,有唤有应,大抵一开则一阖,一扬则一抑,一象则一意,无偏用者。句法,有直下者,有倒插者,倒插最难,非老杜不能也。字法,有虚有实,有沉有响,虚响易工,沉实难至。五十六字,如魏明帝凌云台,材木铢两悉配,乃可耳。篇法之妙,有不见句法者。句法之妙,有不见字法者。此是法极无迹,人犹能之。至境与天会,未易求也。有俱属相而妙者,有俱属意而妙者,有俱作高调而妙者,有直下不偶对而妙者,皆兴诣而神合气完使之然。


八 .
杨士弘曰:七言律难于五言律。七言下字较粗实,五言下字较细嫩。七言若可截作五言,便不成诗,虚字字去不得方是。所以句要藏字,字要藏意,如连珠不断方妙。


九 . (杜诗详注)
夜宴左氏庄
林风纤月落,衣露静琴张。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
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

仇兆鳌曰:月落露浓,静琴始张,入夜方饮也。水暗星低,夜宴之景。检书看剑,夜宴之事。公弱冠曾游吴越,故闻吴咏而追思其处。吴江周篆云:检书以考证,看剑而吟哦,此时正赋诗也。未句诗罢,乃倒插法。

赵汸曰:此诗寄兴闲游,状景纤悉,写情浓至,而开阖参错,不见其冗,乃诗之入妙处。

顾宸曰:一章之中,鼓琴看剑,检书赋诗,乐事皆具。而林风初月,夜露春星,及暗水花径,草堂扁舟,时地景物,重叠铺叙,却浑然不见痕迹。而其逐联递接,八句总如一句,俱从夜宴二字摹写尽情。

黄生曰:夜景有月易佳,无月难佳。三四就无月时写景,语更精切。上句妙在一暗字,觉水声之入耳。下句妙在一带字,见星光之遥映。

胡应麟曰:五律仄起高古者,唯杜为胜。如“严警当寒夜,前军落大星”,“不识南塘路,今知第五桥”,“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吾宗老孙子,质朴古人风”,“韦曲花无赖,家家恼杀人”,皆雄深浑朴,意味无穷。然律以盛唐,则气骨有余,风韵稍乏。唯“风林纤月落,衣露静琴张”.“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尤为工绝,此则盛唐所无也。


十 .
重题郑氏东亭
华亭入翠微,秋日乱清晖。崩石欹山树,清涟曳水衣。
紫鳞冲岸跃,苍隼护巢归。向晚寻征路,残云傍马飞。

仇兆鳌曰:上六,亭前佳景,末言游罢晚归也。亭华山翠,映于秋日,故见清晖摇乱。亭枕山,故有崩石。亭瞰水,故有清涟。紫鳞承水,苍隼承树。

顾宸云:此诗得力,全在诗腰数实字。着一欹字,如见巉岩参错。着一曳字,宛然藻荇交横。曰冲岸,则跳突排涌,惟恐堕岸。曰护巢,则疾飞急赴,唯恐失巢。并鱼鸟精神,俱为写出,此诗家练字法也。


十一 .
杨载曰:绝句之法,要婉曲回环,删芜就简,句绝而意不绝,多以第三句为主,四句发之。有实接,有虚接。承接之间,开与合相关,反与正相依,顺与道相应,一呼一吸,宫商自谐。大抵起承二句固难,不过平直叙起为佳。从容承之为是。至如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使顺流舟矣。

王世贞曰:七言绝句,盛唐主气,气亢而意不尽工。中晚主意,意工而气不甚完。然各有至者,未可以时代优劣也。   


十二 . (仇兆鳌《杜诗详注》八病详释)
沈约标律诗八病,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等名,不可不知。若大韵、小韵、正纽、旁纽,尚非所重。

所谓平头者,前句上二字,与后句上二字同声,如古诗“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今、欢同声,日、乐同声,是平头也。又如“胡云晦初景,丹池晚飞雪”,“飘披聚还散,吹扬凝其威”,四句上二字皆平声,是平头也。又如周王褒诗“高箱照云母,壮马饰当颅。单衣火浣布,利剑水精珠”,四句叠用四物,而每物各用一虚一实子面,亦平头也。又如杜挚诗“伊挚为媵臣,吕望身操竿。夷吾困商贩,甯戚对牛叹。食其处监门,淮阴饥不餐”,叠引古人,皆在句首,是亦平头也。

所谓上尾者,上句尾字与下句尾字,俱用平声。虽韵异而声则同,是犯上尾。如古诗“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楼与齐皆平声,又如“庭陬有若榴,绿叶含丹荣”,榴与荣亦平声也。又一句尾字与三句尾字连用同声,是亦上尾。如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扎。上言长相思,下言久难别”,来、思皆平声。又如“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圆似秋月”,素、扇皆去声,亦犯上尾矣。其在七律,如杜“春酒杯浓琥珀杯”与“误毅茅堂入江麓”,同系入声。王维诗“新丰树里行人度”与“闻道甘泉能献赋”去声同韵,皆犯上尾也。又如杜《秋兴》诗“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王母、函关、宫扇、圣颜,俱在句尾,未免叠足,亦犯上尾。若“林花著雨胭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龙虎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满焚香”,前联拈落、长二字于句尾,后联移深、漫二字于上面,便不犯同矣。

《蔡宽夫诗话》云:蜂腰鹤膝,盖出于双声之变。若五字首位皆浊音,中一字独清,则两头大而中间小,即为蜂腰。若五字首尾皆清音,中一字独浊,则两头细而中间粗,即为鹤膝矣。今按张衡诗“邂逅承际会”,是以浊夹清,为蜂腰也。如傅玄诗“微音冠青云”,是以清夹浊,为鹤膝也。旧注以“客从远方来”、“上言长相思”为膝鹤,意不分明。

所谓大韵者,如微、晖同韵,上句第一字不得与下句第五字相犯。阮籍诗“微风照罗袂,明月耀清晖”,是也。所谓小韵者,如清、明同韵,上句第四字不得与下句第一字犯。诗云“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是也。

所谓正纽者,如溪、起、憩三字为一纽,上句有溪字,下句再用憩字。庾阐诗“朝济清溪岸,夕憩五龙泉”,是正纽也。所谓旁纽者,如长、梁同韵,长上声为丈,上句首用丈字,下句首用梁字,是亦相犯。诗云“丈夫且安坐,梁尘将欲起”,此旁纽也。在七律,如杜诗“远开山岳散江湖”,山、散为正纽。如“丈人才力犹强健”,丈、强为旁纽矣。

此外又双声叠韵之法。《南史》:王元谟问谢庄曰:“何者为双声?”答曰:“互、护为双声,磝为叠韵。”《学林新编》曰:双声者,同音而不同韵。叠韵者,同音而又同韵也。如李群玉诗“方穿诘曲崎岖路,又听钩輈格磔声”,诘曲、崎岖,乃双声。钩輈,格磔,乃叠韵也。蔡宽夫曰:如杜诗“卑枝低结子,结叶暗巢莺”,即叠韵也。僧皎然《诗评》曰:沈休文酷裁八病,碎用四声,故风雅殆尽。后人天机不高,多为沈法所媚,懵然随流,溺而不返矣。


-----------仇兆鳌 《杜诗详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6-6 22:45:04 | 只看该作者
一 .
苏轼子瞻曰:子美之诗,退之之文,鲁公之书,皆集大成者也。学诗当以子美为师,有规矩法度,故可学。退之于诗,本无解处,以才高而见长耳。渊明不为诗,自写其胸中之趣耳。学杜不成,不失为工。无韩之才陶之妙,而学其诗,终为乐天耳。
为乐天也不错了。论诗乐天逊于韩、陶多少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6-6 22:49:05 | 只看该作者
二 .
胡应麟曰:作诗不过情景二端,如五言律体,前起后结,中四句,二言景,二言情,此通例也。唐初多以首二句言景对起,止结二句言情,虽丰硕,往往失之繁杂。唐晚则第三四句多作一串,虽流动,往往失之轻儇。俱非正体。惟沈、宋、李、王诸子,格调庄严,气象闳丽,最为可法。第中四句大率言景,不善学者凑砌堆叠,多无足观。老杜诸篇,虽中联言景不少,大率以情间之。故习杜者,句法或有枯燥之嫌,而体裁绝无靡冗之病。此初学入门第一义,不可不知。若老手大笔,则情景混融,错综惟意,又不可专泥此论。
——————————————————————————————————————
“故习杜者,句法或有枯燥之嫌”,这个存疑,杜甫于句法最是多变,不应该枯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6-6 23:08:27 | 只看该作者
胡应麟曰:五律仄起高古者,唯杜为胜。如“严警当寒夜,前军落大星”
————————————————————————————————
前军落大星。原来杨慎咏孔明句”大星先已落前军“,从这儿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6-6 23:13:09 | 只看该作者
夜宴左氏庄
林风纤月落,衣露静琴张。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
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

林风纤月落;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景也
夜宴左氏庄;衣露静琴张;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诗罢闻吴咏。事也
扁舟意不忘。情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5-6-6 23:14:59 | 只看该作者
重题郑氏东亭
华亭入翠微,秋日乱清晖。崩石欹山树,清涟曳水衣。
紫鳞冲岸跃,苍隼护巢归。向晚寻征路,残云傍马飞。
中二大平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6-6 23:26:04 | 只看该作者
所谓平头者,前句上二字,与后句上二字同声,如古诗“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今、欢同声,日、乐同声,是平头也。

平头也有声韵上的讲究。也可以注意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4-9-20 07:48 , Processed in 0.018148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