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891|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曲? 先?~第二节~ 板眼简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9-25 00:56: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font size="4">~第二节~    板眼简析<br/>  板眼,是中国传统音乐的节奏节拍方式,板眼的变化可以让音乐形成风格、速度、曲式、情绪方面的变化。不同的板式有着不同的内容指向。快板的情绪热烈、急促,适合表现高潮紧张部分,慢板则适于抒情、叙事,散板节奏自由,是非均分律动的典型。这样的各种板式交替,形成了中国传统音乐特有的魅力。<br/>节奏 节拍 板眼 原版<br/>  西方节奏与节拍概念现在常被套用到中国音乐体系中, 以至于使得人们将中国本有的节奏和节拍组织方式??“板眼”给遗忘,其实西方也是直到12世纪的时候才定型了记谱法和使用了节奏模式,而中国因为一直没有一种固定的记谱法,加之大部分中国音乐是口传心授,记谱也不是很严格,中国音乐又较注重音乐的“二度创作”也就是所谓的“骨谱肉腔”,于是关于节奏节拍总是自由化;而近代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更是使得国人很长一段时期将西方音乐理论奉为圣典。其实古人关于节奏概念早已有之, 《礼记.乐记》中提到:“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仍然是《乐记》:“节谓曲节,奏谓动作”。 一位研究者也在其文中提到:“‘节奏’在我国的音乐中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宾词组:‘节’是节制,‘奏’是指音乐进行。‘节奏’就是指节制音乐的进行。 <br/>一、什么是板眼<br/>  中国音乐本无板眼之称,所用来表示节奏的是“拍”,拍里头后来又发展出“节”(“字”)??节奏的基本单位,再后来随着戏曲的发展,“到了明代将一拍定为四字(即‘节’),拍才有了定值,同时‘拍’用檀板演奏、故改称‘板’,而‘字’则处于板与板之间,恰如围棋的‘棋眼’,便称做‘眼’。明王骥德《曲律》中说:“凡盖曲,句有长短,字有多寡,调有紧慢,一视以板眼为节制,故谓之板眼。自此以后板眼成为中国音乐特有的节拍代称。”<br/>  一般说来,板为强拍,眼为弱拍。关于节奏节拍,不同的音乐文化都有均分律动和非均分律动(自由律动)之分,以中国来说,板眼均匀交替运动的称“均分律动”,不是均匀交替运动的称为“非均分律动”,在均分律动中又分为“功能性均分律动”和“非功能性均分律动”。“功能性均分律动”带来的是节拍强弱交替的匀称,而非功能性均分律动虽有强弱的交替,但却不是匀称的。但中国以非均分律动为主,西方以均分律动为主。中国民间音乐中,除劳动号子、舞曲使用大量功能性均分律动(因为两者都是受肢体动作的限制,音乐处于辅助地位,旋律不可变化太多、不可能太抒情、也不可能太自由),其他则大多为非功能性均分律动与非均分律动交替使用为主。<br/>  中国音乐是注重旋律的,旋律变化也就成了音乐发展的主要手段,这样一种节拍方式让旋律富于变化性;而欧洲的音乐体系则相当重视节拍匀称的时位感,也就是以功能性均分律动为主;所以中国音乐的变化主要通过节拍节奏,即板式来进行变化,而欧洲音乐则通过将主题动机以和声复调写作手法来发展。中国音乐的结构和西方不一样,西方是以乐段为基本单位而发展起来的各种曲式,而中国的有两种基本方式:曲牌连缀体和板腔变化体。其中板腔变化体正是主要将某一旋律进行板式的变化引起的。最能说明问题的莫过于戏曲中的板腔变化体,“板腔变化体是以某一曲调为基础,通过节拍和节奏的整散、速度、力度的强弱快慢、音符字位的疏密繁简等变化,派生出一系列不同板式的唱腔,如原板、慢板、散板等,并通过音区音域的不同运用,调式、结构及润腔和发声方法的变化等,又可派生出反调及不同行当的不同腔调,用以上不同戏剧功能的板别及腔调来组成各种唱段。<br/> <br/>  就曲式而言,主要表现为中国的“渐变延展式”与西方的“顿变对比式”风格的不同。中国音乐曲式以A A1 A2 A3…… 的持续展开为典型,不再返回原处,形成渐变延展的风格。欧洲音乐以三部曲ABA最为典型,以B的顿变与A对比,和A的再现来呼应,形成顿变对比的风格。<br/> <br/>二、板式的组织方式<br/>  实际运用中的基本板式有:流水板、一板一眼、一板三眼、散板与赠板。戏曲上又主要分为原板、快板、慢板、散板四种。原板是最基本、最简单的曲调快板主要指流水板、一板一眼,慢板指一板三眼、赠板。后面三种基本上是由于原板的扩大加繁形成慢板类,紧缩形成快板类,节拍打散形成散板。板式于其中进行变化,使一条基本旋律拉申、紧缩、加花出许多其他旋律,或者以板式变化确立一种曲式结构,如中国传统音乐曲式“散?慢?中?快?散”。<br/>根据以上的几种主要板式,板眼的主要变化方式有三种:“添眼加花、抽眼和叫散” 。<br/>  添眼加花的是指在板与板之间添眼,增加拍值,这样使的原来句幅拉宽,即可以在原来基础上加花,速度也因此而减慢,音乐更具有抒情性,如:江南丝竹里的《老六板》是有板无眼,1/4拍:<br/><br/>  将其添眼加花后,变成一板一眼的《花六板》,2/4拍:<br/><br/>  再将一板一眼的《花六板》添眼加花变成了一板三眼的《中花六板》,4/4拍:<br/><br/>  最后又把《中花六板》添眼加花就变成了赠板《慢六板》8/4拍:<br/><br/>  这样我们可以看出,板与板之间由于添眼句幅被拉宽了,添眼越多,感觉越拉长,速度就越慢,加花就越多,音乐情绪就越细腻。<br/>  抽眼则与添眼相反,它将原来曲调的眼抽掉,这样时值就会压缩,速度也会加快,板与板之间离近了,曲调产生了一种紧缩的感觉,例如京剧中的原板是一板一眼的,将其抽掉一眼,即形成有板无眼的快板,节奏立即快起来,适合表现急促的情绪,易于制造戏剧化高潮。<br/>此外还有所谓“叫散”即把一个有板的曲调板式加以变化,成为无板无眼的散板,如在京剧中散板就是将原板节拍打散,没有板的限制,角色可以自由抒发感情。<br/>  在板式变化中比较特殊的是赠板的运用,赠板多在一板三眼的基础上加板,相当于把原来旋律节奏扩大了一倍,旋律被拉长了一倍,速度自然放慢了一倍,节拍有原来的一板三眼变为两板六眼,第五拍为赠板,但实际上是一板七眼。以此类推还能出现倍赠板,速度又比原来赠板慢了一倍。流水板中也有加板一说,但流水板的加板并未改变原来的节拍,速度亦不变,而赠板是将原来节拍扩大一倍,速度放慢一倍,原有曲调变的细致而复杂,宜于表现曲折委婉的情绪。<br/>三、板眼的实际运用<br/>  从以上板眼的的变化情况看来,除去非均分律动,即散板一类,中国音乐的板眼节奏大多是具有偶数倍分特征的。快板有板无眼1/4拍,原板一板一眼2/4拍,慢板一板三眼4/4拍,赠板两板六眼或一板七眼,实际上是8/4拍……这样我们可以看出几种板式之间存在一个2的倍数,一板二眼的奇数节拍很少见,传统戏曲里头就没有,现代戏中因为创新而有所使用,放在慢板类中,另外在打击乐与吹打乐中对奇数节拍也有所使用。但总的来说,板眼的偶数特征是处于使用板眼的这一系统中。民间音乐五大类中,戏曲、说唱、器乐都有着板眼这一节拍称谓,有着固定的使用方法,但民歌与歌舞却较少使用板眼一说我认为这是因为而民歌是一种抒发劳动人民内心感情,表现其生活,并流传于民间口头的一种音乐形式,没有固定谱式,形式较为单一,而以上提的三类都是中国传统音乐发展到一定时候的集大成者,尤其戏曲,它综合了多种表演方式,而板眼作为一种书面化的节拍方式表现了音乐变化发展的复杂化。使用板眼一词的就多为戏曲与其近亲说唱与器乐。一般舞曲,则因为服务于肢体律动,多为均分律动,节奏较固定,没有发展出板眼一说,而具有小戏性质的二人转、二人台,则因为具有戏曲的因素在其中而用到了板眼一词。<br/>  所以,板眼的使用的增加音乐的变化。添眼加花、抽眼整散,一条平凡的旋律可以焕发出不同的光彩,就象一个长相平凡的女孩经过各种化装与造型后既可以变成妖艳妩媚的女郎,也可以变成高贵美丽的公主,既可以变成丑陋肮脏的老太婆,也可以变做一个憔悴不堪的中年妇女,旋律也是如此,一条旋律变化后可以表现不同的情感、情绪、内容,可以由抒情转为叙述,也可以由激动转向散板式的抒情。这一切的一切,正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所在。<br/> <br/><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本节资料转自网路资料仅供曲友及学员参酌,详细应用另于随堂讲解</font><br/></font></p>
<p><font size="4"> </p></font>
[此贴子已经被紫嫣郡主于2010-12-19 13:16:20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0-9-25 20:47:19 | 只看该作者
女神收藏学习了!六也老师辛苦了!敬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0-9-25 22:06:10 | 只看该作者
<font face=\"Verdana\">老师,板为强拍,眼为弱拍。那曲子的衬字该是弱拍吧?</fon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0-9-25 22:12:20 | 只看该作者
看了老师比喻的“散板和赠板”,稍微明白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9-25 22:14:03 | 只看该作者
请教老师,<font face=\"Verdana\">添眼加花和抽眼整散是指什么呢?</fon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9-25 22:40:28 | 只看该作者
<font size=\"4\">我想?位的???在於?[板位?板式]的?清,我提供以下?解供?考:<br/> <br/>曲牌板位和板式:<br/> <br/>1.南曲字?、句?、句法比??定,格律??,北曲比?自由,字?、句式或多或少,句法不?相同。?些特?使得南曲以上板?主,板位?置?律?整;北曲?活?通,以散板?主。 <br/>2.板以?字 <br/>(1)南曲北曲上板的曲牌很多,特?是南曲,除了引子使用散板,其他?曲大多?均?上板。 <br/>(2)板以??,就是??的字都要上板演唱,?字上不?板是非常少?的。 <br/>(3)板以分步,??字?成一???,一???算一步,一?文句由?步?成,一?曲牌由不同?短的文句?成。每一分步第一?字上板,使用板位?分清句?。 <br/>(4)奇言句:三言句、五言句、七言句,其中以七言句?多,一般使用四板“二二二一”式。另外奇言句的第一分步的板位可以略去,即首步不上板。 <br/>(5)偶言句:通常采用“二二……”分步方式,和奇言句一?,首步通常不上板,如果偶言句的末字是?字,?前一板?略去,即板以分步服?板以??。 <br/>(6)北曲曲牌?字多,且?字可以占板位,所以同一曲牌的板位不?相同,南曲同一曲牌的板位是固定的。 <br/> <br/>3.板以?句 <br/>(1)板以?句的都是散板,板位?在一文句的末字之後,用鼓???一下板鼓。 <br/>(2)板以?句??上是通?板位??文句?行分句,北曲?板有相?打的自由度,源於北曲?字?多,演??不及?字,就需要??字上板演唱,南曲曲牌一般?不?三,且不占板位。所以北曲被??“死腔活板”,指的是北曲板位自由。 <br/>4.板式 <br/>(1)板式是板和眼的?合形式,昆曲中的板式有六?:散板、流水板、一板一眼、一般三眼、加?一眼板、加?三眼板。 <br/>(2)散板不?板,只在文句末尾用一般分句;流水板有板?眼,字字上板。 <br/>(3)加?眼是南曲特有的板式,?曲牌?奏延?一倍。南曲各曲牌都有?定的板式和板位,而?板?是在??板式基?上增加板位,?板既不??也不分步,是在文句中本?有板的地方?了板,是“有板之?而非板位”的板。加?三眼板最能??南曲一唱三?特色的,是南曲中常用的板式。<br/></font>
[此贴子已经被紫嫣郡主于2010-12-19 13:13:20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9-25 22:44:46 | 只看该作者
<p><font size=\"3\">寒溪的??,可以在看一下以下文章看看:<br/> <br/>  板眼的主要变化方式有三种:“添眼加花、抽眼和叫散” 。 <br/>  添眼加花的是指在板与板之间添眼,增加拍值,这样使的原来句幅拉宽,即可以在原来基础上加花,速度也因此而减慢,音乐更具有抒情性,如:江南丝竹里的《老六板》是有板无眼,1/4拍:<br/><br/>  将其添眼加花后,变成一板一眼的《花六板》,2/4拍:<br/><br/>  再将一板一眼的《花六板》添眼加花变成了一板三眼的《中花六板》,4/4拍:<br/><br/>  最后又把《中花六板》添眼加花就变成了赠板《慢六板》8/4拍:<br/><br/>  这样我们可以看出,板与板之间由于添眼句幅被拉宽了,添眼越多,感觉越拉长,速度就越慢,加花就越多,音乐情绪就越细腻。<br/>  抽眼则与添眼相反,它将原来曲调的眼抽掉,这样时值就会压缩,速度也会加快,板与板之间离近了,曲调产生了一种紧缩的感觉,例如京剧中的原板是一板一眼的,将其抽掉一眼,即形成有板无眼的快板,节奏立即快起来,适合表现急促的情绪,易于制造戏剧化高潮。<br/></font></p>
<p><font size=\"3\"> </p></font>
[此贴子已经被紫嫣郡主于2010-12-19 13:19:21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0-9-25 22:46:36 | 只看该作者
<p><font size=\"3\">  此外还有所谓“叫散”即把一个有板的曲调板式加以变化,成为无板无眼的散板,如在京剧中散板就是将原板节拍打散,没有板的限制,角色可以自由抒发感情。<br/>  在板式变化中比较特殊的是赠板的运用,赠板多在一板三眼的基础上加板,相当于把原来旋律节奏扩大了一倍,旋律被拉长了一倍,速度自然放慢了一倍,节拍有原来的一板三眼变为两板六眼,第五拍为赠板,但实际上是一板七眼。以此类推还能出现倍赠板,速度又比原来赠板慢了一倍。流水板中也有加板一说,但流水板的加板并未改变原来的节拍,速度亦不变,而赠板是将原来节拍扩大一倍,速度放慢一倍,原有曲调变的细致而复杂,宜于表现曲折委婉的情绪。</font><br/></p>
<p> </p>
[此贴子已经被紫嫣郡主于2010-12-19 13:20:17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9-25 22:49:59 | 只看该作者
学生明白一二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9-25 22:50:23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9-25 22:59:56 | 只看该作者
学生在慢慢消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9-25 23:19:35 | 只看该作者
<p><font size=\"3\">?腰之前?了???:<br/>  ?字是?拍或弱拍,我在此?明一下,一般北曲?字自由(但不是漫?章法的添加,?字?用另??解),因此北曲多散板,相?的南曲????,特?是南曲,除了引子使用散板,其他?曲大多?均?上板。而由於????影?最大的就?伶?在演唱??生的困?了!</font></p>
<p><font size=\"3\"><br/>  通常北曲曲?的文字?合往往?自由加?,那?就形成字串??,因此演唱?不易,因此往往也??字上板以利演唱上板原??弱是同?原?,只是北曲可以占板(?字借?拍?尚板),相反的南曲就不?如此,由於板位固定所以除了既有板位外,南曲的?字只能[借眼]不能?板,意指於若拍眼?用?,?是基本要求!<br/></p></font>
<p><font size=\"3\"> </p></font>
[此贴子已经被紫嫣郡主于2010-12-19 13:26:33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9-25 23:39:42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寒溪幽兰</i>在2010-9-25 22:59:56的发言:</b><br/>学生在慢慢消化。 </div>
<p><font size=\"3\">  添眼加花的是指在板?板之?添眼,增加拍值,??使的原?句幅拉?,即可以在原?基?上加花,速度也因此而?慢,音?更具有抒情性,如:江南?竹?的《老六板》是有板?眼,1/4拍:<br/><br/>  ?其添眼加花後,?成壹板壹眼的《花六板》,2/4拍:<br/><br/>  再?壹板壹眼的《花六板》添眼加花?成了壹板三眼的《中花六板》,4/4拍:<br/><br/>  最後又把《中花六板》添眼加花就?成了?板《慢六板》8/4拍:<br/><br/>  ??我?可以看出,板?板之?由於添眼句幅被拉?了,添眼越多,感?越拉?,速度就越慢,加花就越多,音?情?就越??,?在於?曲中常?,??情需要更多情???或者情?委婉交????就需要有更大的?奏篇幅???情????奏需要放慢?作科?眼常都能?合?情或情景以?造整?的高潮?感?。</font></p>
<p><font size=\"3\"><br/>  抽眼??添眼相反,它?原?曲?的眼抽掉,???值就???,速度也?加快,板?板之??近了,曲??生了壹???的感?,例如京?中的原板是一板一眼的,?其抽掉一眼,即形成有板?眼的快板,?奏立即快起?,?合表?急促的情?,易於制造??化高潮。<br/><br/></p></font>
[此贴子已经被紫嫣郡主于2010-12-19 13:27:01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0-9-25 23:41:42 | 只看该作者
六也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0-9-25 23:51:46 | 只看该作者
是非均分律动的典型
??是否文字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0-9-25 23:54:22 | 只看该作者
明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0-9-26 00:38:12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西湖倦客</i>在2010-9-25 23:51:46的发言:</b><br/>是非均分律动的典型??是否文字有?? </div>
<p>[均分律?][非均分律?],指??名?,所以?段文字?是[是,非均分律动的典型.....]</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0-11-28 14:55:26 | 只看该作者
拜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5-2-24 04:52 , Processed in 0.091751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