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6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寂寞让我如此多情(那些写词的宋朝女子)《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9-26 21:20: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 align="center"><font size="1"></font></p>
<p><font size="1"></font> </p>
<p><font size="3">    </font><font color="#003300" size="4">  <strong> 十九,到家正是早春时,小桃花下拼沈醉。??苏氏</strong></font></p>
<p><br/><font color="#003300" size="4">  苏氏,也被称作“延安夫人”,北宋丞相苏颂之妹,福建泉州同安(今厦门)人。精通诗词和文章,一生也创作了不少的诗词,可惜散失很严重,今幸留六首词。她的哥哥是一位天文学家,在宋神宗元丰年间,七十二岁的他还任命为宰相。后来他带着妹妹苏氏移居江苏丹阳。其主要词作有如下:<br/>  《临江仙。立春日寄季顺妹》<br/>  一夜东风穿绣户,融融暖应佳时。春来何处最先知。平明堤上柳。染遍郁金枝。<br/>  姊妹嬉游时节近,今朝应怨来迟。凭谁说与到家期。玉钗头上胜,留待远人归。<br/>  《更漏子。寄季玉妹》<br/>  小阑干,深院宇。依旧当时别处。朱户锁,玉楼空。一帘霜日红。<br/>  弄珠江,何处是,望断碧云无际。凝泪眼,出重城。隔溪羌笛声。<br/>  《鹊桥仙。寄季顺妹》<br/>  星移斗转,玉蟾西下,渐觉东郊向晓。马嘶人语隔霜林,望千里、长安古道。<br/>  珠宫姊妹,相逢方信,别後十分瘦了。上林归去正花时,争奈向、花前又老。<br/>  《踏莎行。寄姊妹》<br/>  孤馆深沈,晓寒天气。解鞍独自阑干倚。暗香浮动月黄昏,落梅风送沾衣袂。<br/>  待写红笺,凭谁与寄。先教觅取嬉游地。到家正是早春时,小桃花下拼沈醉。<br/>  《长寿乐》<br/>  微寒应候。望日远六远,阶?初秀。爱景欲挂扶桑,漏残银箭,杓回瑶斗。庆高闳此际,掌上一颗明珠剖。<br/>  有令容淑德,归逢佳偶。到如今,昼锦满堂贵胄。荣耀,久步禁,一一金章绿绶。<br/>  更值棠棣连阴,虎符熊轼,夹河分守。况青云咫尺,朝暮入承明後*看彩衣争献,兰盈玉酎。祝千龄,共指松椿比寿。<br/>  《万年欢》<br/>  日暖霜红,画戟门开,锦筵歌振梁尘。正是慈闱熙熙,庆诞佳辰。象服鱼轩灿烂,喜高年、福禄长新。<br/>  承颜处,朱紫相将,更兼华胄诜诜。家声未论王谢,有禁中颇牧,江左机云。雁字鸳行,雍容高步金门。<br/>  况有子孙侍列,拥阶庭、玉洁兰薰。持芳醑,满酌瑶觞,竞祝遐寿千春。<br/>  今天我们还能有幸欣赏到她的六首词作,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我们看她写的小令都是寄给她的姐妹的,所提到季顺和季玉是她的姐妹,这两位究竟是她少女时代的闺中密友,还是本来就是亲姐妹?这个我们恐怕无法得知。今天我就来赏析她其中一首小令吧。我比较喜欢她的这首《踏莎行》:<br/>  “孤馆深沈,晓寒天气。解鞍独自阑干倚。”宋祁《玉楼春》里有“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一路上的寒冷和奔波,终于看见一处驿馆。作者赶紧下了马后,就倚靠在栏杆上休息。“孤馆”其实就是驿馆,是驿站的客舍,是古时为官员、宾客、信使留宿饮食所提供休息的地方。有很多人都说这首词是写在一个寒冷的清晨,因为有“晓寒”二字。而我却认为不是,如果单看“晓寒”二字就武断的说是在清晨,我看这个结论为时尚早。因为紧接着下面出现了“黄昏”二字,那你又该怎么解释呢?如果是说从清晨凭栏一直到黄昏,这个说法未免太牵强。再说了,一大清早,作者难道从外面骑马而来吗?这也是不合常理的。所以说“晓寒”这两个字我们只能去理解为刚刚感觉有点寒冷的时候,而不应解释为清晨的寒意里。我们在读古诗词的时候,特别是在判断一些意境的句子上,千万要注意整体上的分析,而不是在一两个字上去理解。<br/>  “暗香浮动月黄昏,落梅风送沾衣袂。”暗香一句就完全的搬用了林逋《山园小梅》诗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时的人非常喜欢梅花,这个大家都知道,所以宋时的驿馆外也经常种些梅花的,象陆游的《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说的就是梅花。在黄昏中出现梅花这个意象,较好地突出了作者内心的孤寂。黄昏总是给人一种孤独,凄凉的景象。梅花因风而纷纷吹落到衣服和袖子上,这句也可以理解为即将很快就会回到家乡。<br/>  “待写红笺,凭谁与寄。先教觅取嬉游地。”铺开信笺,写好了信,到时候不管哪个姐妹收到了信,就让她先仔细地找一个好玩耍的地方。(这是为什么?)因为下面的“到家正是早春时,小桃花下拼沈醉。”当作者到达家乡的时候大概正是早春的季节,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姐妹几个一定会在那桃花底下来个不醉不归。<br/>  象苏氏这样思念姊妹的词,李清照也曾写过一首类似的词《蝶恋花。昌乐馆寄姊妹》“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水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古代的名门闺秀女子是非常封闭的,她们不可能象男人那样可以在外面结交许多朋友,除了丈夫和自身的亲戚外,能够谈心的就是那些昔日的闺中密友。所以在宋词中,除了有抒发爱情和亲情的词,也产生了这样的闺密之情的词。<br/>  从这首清新典雅的词中,我们可以看出女主人公是一个性情直率,豪爽开朗的女子。尤其是末句的“小桃花下拼沈醉。”这是何等的豪放洒脱!不过在宋朝,象苏氏这样写词饮酒的女子还真是不少。就像大名鼎鼎的李清照,本是一个性真率直的女子,只因国破家难,便可怜的被摧残在无情的岁月中。我们在苏氏的这一句词中,仿佛还能看见她们那些当年风姿绰约的身影。怎奈红颜易老,佳人如斯,我们今天不能与她们对酒当歌,也只能仰天长叹!</font></p>
<p><br/><font color="#003300" size="4">  <strong>二十,若是教随别个人,相见黄泉下。??罗惜惜</strong></font></p>
<p><br/><font color="#003300" size="4">  一个身在南宋理宗端平年间的浙东女子,与邻居张幼谦是同年同月且同一天出生的。两邻居家关系也很好,自小时候,罗惜惜就被送到张家和张幼谦一起读书识字。两个人算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到了十四那年,两家便订好了她们的终生大事。她们经常在一棵石榴树下私自约会,谈情说爱,过着快乐的日子。可是有一天,罗惜惜突然再也没有来和张幼谦约会。张幼谦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于是相思难熬,写了一首《一剪梅》差人给她:<br/>  同年同月又同窗,不似鸾凰,谁似鸾凰?石榴树下事匆忙,惊散鸳鸯,拆散鸳鸯。<br/>  同年不到读书堂,教不思量,怎不思量?朝朝暮暮只烧香,有份成双,愿早成双。<br/>  结果过了很多天,还是没有回音。张幼谦很郁闷,折了一些梅花,又写了一首诗:“昔人一别恨悠悠,犹托梅花寄陇头。咫尺花开君不见,有人独自对花愁。”写完又差人一并送了过去。寄给友人或者心上人梅花,此古来有之。最早乐府《西洲曲》中就有“忆梅下西州,折梅寄江北。”南北朝的陆凯《赠范晔》诗中也有“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寄予梅花,代表的就是思念之情。罗惜惜看了之后,也非常想念心上人,于是暗地捎给了张幼谦十枚金钱和一粒相思子,以表示她的相思之意。<br/>  张幼谦见罗惜惜终于有回音,于是大喜,又写了一首诗给她“一朝不见似三秋,真个三秋愁不愁?金钱难买尊前笑,一粒相思死不休。”此时,他的父母也去了罗家商量他们两人的婚事,结果得到回话意思大概是,你要想娶惜惜啊,除非你儿子能做个什么官回来。原来罗家嫌张家穷了啊!张幼谦心想,那你们就等着瞧吧!还真的出门会考去了。考完后回乡,再次去罗家时,谁知惜惜的父母已经接受了另一姓辛人家的聘礼了,打算把惜惜嫁给辛家。张幼谦回到家,大恨而作了一首《长相思》给罗惜惜:<br/>  天有神,地有神。海誓山盟字字真,如今墨尚新。过一春,又一春。不解金钱变作银,如何忘却人。<br/>  罗惜惜看了后,再也按捺不住心中对爱情的渴望,于是又开始偷偷地和张幼谦约会。惜惜家后花园的一墙边,种了很多山茶树,张幼谦在墙那边可以抓住山茶树的枝叶攀爬到墙上,然后惜惜在墙这边放了一个竹梯子,方便张幼谦下来。一对有情人见了面后,罗惜惜赋得一首《卜算子》赠与他:<br/>  幸得那人归,怎便教来也?一日相思十二辰,真是情难舍!<br/>  本是好姻缘,又怕姻缘假。若是教随别个人,相见黄泉下。<br/>  张幼谦也随即和了她一首《卜算子》:<br/>  去时不由人,归怎由人也。罗带同心结到成,底事教拼舍。<br/>  心是十分真,情没些儿假。若道归迟打掉篦,甘受三千下。<br/>  两个人不禁拥抱而泣。张幼谦对惜惜说“今生我非惜惜不娶了。”罗惜惜也信誓旦旦的对他说“惜惜生是你的人,死也是你的鬼。只要能和你在一起,就是一起死,我也愿意。”多么感人的誓言啊!可是好景又不长,半个月后,他们的约会被罗惜惜的父母发觉。狠心的罗父竟将张幼谦扭送到衙门去,告他卑鄙的勾引自己的女儿。惜惜恼羞成怒,便去跳井自杀,所幸被家人拦住没有跳进去,险些酿成悲剧。<br/>  人总有时来运转的一天,这个县令并不是什么糊涂官,他很同情他们的真心相爱,也十分钦佩张幼谦的才学,正在不知怎样处置这个事情的时候,忽传来捷报,张幼谦考中进士。于是,县令亲自做主,促成这美满的婚姻。惜惜的父母见张幼谦果然中举,此时也没有什么话好说,便也高高兴兴的答应了。不过这样的结局也算是才子佳人当中,又一个难得的美满婚姻故事,可贺!</font></p><font color="#003300">
<p><br/><font size="4"><strong>  二十一,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聂胜琼</strong></font></p>
<p><br/><font size="4">  聂胜琼,北宋长安名妓,生平皆不详。要不是她写了一首非常有名的送别词,恐怕现在不会有人知道她的。李之问,一个当时在候职期间的文官,因为寂寞无聊在青楼中认识了聂胜琼。其实我不用给他找个这样的借口,因为在宋朝,男人出门去找妓女简直就是家常便饭,司空见惯的事情。我这样说,总感觉李之问还不算是那种风流成性的男人,不然,聂胜琼为何只对他恋恋不舍?关于李之问,历史的记载他写的词,也仅仅是《失调名》“愿得年年,长共我儿解粽。”这么简单的一句。<br/>  这样的感情故事,其后的发展也几乎是同一种模式的。两人相处了一段美好的时光,最终因为李之问到回京任官而去了,所以接下来面对的就是分离。相爱是幸福的,这时候眼里的世界仿佛到处都是明媚的春天。但分别,确是痛苦的。尤其是象他们这样关系的男女,一经面临分别,彼此心中都会有数的。与其说是分别,不如说是永别。因为今日一别,根本就不会预料到下一次见面会在什么时候?或许是几年,或许是白发苍苍的时候?更有可能的那就是一直到死恐怕也不会再有相见之日。<br/>  不管如何,现实还是要面对。莲花楼下,杨柳依依。千叮万嘱,饮酒抛泪。就这样,聂胜琼把他送了一程又一程,直到李之问坚持叫她不要送。因为谁都知道,送君千里,也是终须一别。无奈聂胜琼只得目送着李之问渐渐消失在模糊的视线中,那挥别的手也一直挥舞得再也无力。<br/>  聂胜琼回到了阁楼后,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内心的痛苦,便一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了一番。要知道,青楼生活不会是她的归宿的,她是多么希望这位李大人能够带她一起走啊。哭累了,便昏昏睡去。醒后来到了书桌前,挥笔旧写下了这首著名的《鹧鸪天。寄李之问》:<br/>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五程。<br/>  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br/>  不用说,这确实是一首情真意切的好词。就词的整体艺术形式来讲,上下两阙为实虚而结合抒情的一首小令。上阕是“离”的实景,下阕为“愁”的虚景。就字和句子的运用来看,我们从她开头写的“玉惨花愁”中,就应该感受得到当时女主人公是怎么样的一副愁容啊?“况谁知我此时情。”的确如此,如果你不是身在她那样的环境之中,你是很难感受那种近于生离死别的那种感觉的。“隔个窗儿滴到明。”这不仅是形容泪如雨下,而且还是泪共雨落。古人为了达到诗句的艺术效果,为了烘托出某种氛围,是会借助一些自然中的意象,更好的来表达一种情绪。如自然中的风,雨,雪,花,月,树等等。当她写完这首词后,装好信封,于是出门找人快递寄去李之问。<br/>  再说李之问人还没有到家,半路上就得到了这首词。李之问看后,觉得自己很无奈,但同时也是一种无情。他长叹了一声,也只得把这封写有词作的信件藏在行李箱的最底层。回到家中,没想到被她妻子帮他清理行李时翻出来看见了。她的妻子可是一个聪明贤淑的女人,一首这样思念之词,还有丈夫回家的那种愁眉苦脸,她顿时明白了一切。但她想得到丈夫的实话,李之问自己也知道瞒不过聪明的夫人,于是一五一十的把怎么认识聂胜琼和最后的依依不舍之情都老老实实的说了。也许有些事情只要从心里痛痛快快的倒出来,这样人就不会感觉被憋在心里的那种难受。<br/>  意料之外的事情总会让人突然感到难以置信。他的妻子居然深深地被丈夫这样的故事,这样的重情义之心,还有聂姑娘这样饱含真情的好词所打动。他妻子转身回屋,拿出了婚嫁时的妆奁,取出自己陪嫁时的首饰交给给丈夫,交他赶紧派人去把聂胜琼接回家来,答应让他纳她为妾。天底下居然还有这样的妻子?这李之问还真是有一双慧眼,娶了这么一位深明大义的老婆。这样的事对于天底下的男人来说,只怕是做梦都不会梦见的好事。<br/>  后来的事,就是聂胜琼真的被接到了李之问的家中,李夫人对聂胜琼也非常喜爱,聂胜琼也很尊敬她,感激她,他们三人在一起倒也生活得幸福美满。其实,我觉得真正打动李夫人心的,多半就是聂胜琼的这首词。作为都是女人,李夫人是非常理解聂胜琼词中写的“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这种满目凄凉的景象。<br/>  故事完了,我们且不管什么道德礼教,虽然都过去一千多年了,就让我们为聂胜琼这位幸运的才女的美满结局而赞一个吧!因为身为歌姬的她,能当上心爱人的妾,这在当时处在青楼中的她来说,真的是一件心满意足的事情。最起码,她拥有了自己的的心上人,也有了一个幸福的归宿!<br/>  不过,并不是每个男人都能有这样的福气的,也不是每个小妾有那么幸运的。比如说下面的故事:</font></font></p>
<p><br/><font color="#003300"><font size="4">  <strong>二十二,只知眉上愁,不识愁来路。??陆游妾</strong></font></font></p>
<p><br/><font color="#003300" size="4">  在我国古代文坛,有这么一位重量级的偶像人物。他的寿龄约为八十五岁,且诗的数量达到将近万首,这个人就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有一次在一处驿站里借宿,忽然发现墙壁上不知是何人写了一首诗在上面“玉阶蟋蟀闹清夜,金井梧桐辞故枝。一枕凄凉眠不得,挑灯起作感秋诗。”陆游看后很是欣赏,因为这诗中的意境倒与自己境遇有几分相似,心想是哪位仁兄写的呢?于是找来管理这个驿站的驿卒,问起写诗的人来。不料驿卒的回答让他不由得暗吃一惊,竟然说是他女儿写的。陆游听后,急忙要驿卒找来了她的女儿。一会儿,驿卒女儿到了,一副乖巧玲珑的俏模样也让陆游好生欢喜,等驿卒女离开后,陆游立即把心事说给了驿卒听,原来陆游想纳他的女儿为妾。<br/>  这个驿卒知道陆游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才子,于是就同意了。不久,陆游就把驿卒女带回了家中,还真的将她纳为妾。此时的陆游为四十七岁,而驿卒女才二十出头。陆游的妻子王氏,是祭陆游的第二任夫人,四川人。她不是李之问的夫人,她忍受不了丈夫纳妾。所以王氏经常三天一小闹,五天一大闹,处处为难着驿卒女。陆游当初就是因为惧怕母亲,为了保全孝子的名声而休了唐婉,这可以说是陆游一生当中最蠢又最后悔的事情。而这次,陆游同样惧怕着老婆,和驿卒女在一起仅仅生活了半年,就不得不眼睁睁的看着王氏把驿卒女遣出了家门。<br/>  驿卒女含泪离开了陆家,离开的时候,痛苦的写下了一首《生查子》:<br/>  只知眉上愁,不识愁来路。窗外有芭蕉,阵阵黄昏雨。<br/>  晓起理残妆,整顿教愁去。不合画春山,依旧留愁住。<br/>  就这样,陆游又失去了她人生中第二位知己。至于在陆游以后的日子里,他究竟有没有再去找这个驿卒女,这个我们无从知道。可是,不管陆游有没有再去找她,这个对我们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实质意义。只不过因为这首词而让我们又记住了一位写词的女子??陆游妾。<br/>  我们将会为陆游再一次的软弱无能而感到悲哀。爱一个女人,而又让心爱的女人痛苦的从身边离去,这非常令人伤心。就算陆游有满肚子的悔恨和歉意,那又如何对得起她?不过我相信,当陆游在生命即将失去的那一刻,他心中念念不忘的绝不止是他的这个妾。因为,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女人,这个曾经深深影响了他大半生的女人,曾经让他刻骨铭心的女人,那就是众所周知的才女唐婉。</font></p>
<p><br/><font color="#003300"><font size="4">  <strong>二十三,怕人寻问,咽泪装欢??唐婉</strong></font></font></p>
<p><br/><font color="#003300" size="4">  一段反复被人们吟唱了上千年的爱情遗憾的经典悲歌,一副令人感到唏嘘不已的伤感画面,在今天又将再一次如此熟悉地奏响与呈现在这个普通的空间。<br/>  唐婉,字蕙仙,生平依然不详。自幼与陆游也是青梅竹马,情投意合。不久,二十岁的陆游便欢欢喜喜地唐婉成了亲。至于他们两个到底是不是表兄妹关系,这个问题直到现在仍为争论不休。两人婚后一直过着恩恩爱爱的生活,但陆母看见唐婉终日与儿子在一起嬉戏逗乐,饮酒吟诗,心中大为不满,便暗地去找了一个算命的去算卦。结果算命的一派胡言,说算命陆游与唐婉的生辰八字不合,这让陆母更加增添了对唐婉的厌恶。所以回来以后,陆母一方面动不动就故意挑唐婉的毛病,总是指责说她这不对,那不是。就是无缘无故的也要把唐婉训斥一顿。令一方面就在陆游的面前挑拨他与唐婉的关系,提出了叫他休妻的想法。可是陆游不以为然,还总是为着唐婉,替她不停的说好话。<br/>  陆母见儿子听不进去她的话,于是终于有一次,把陆游叫来跟前,告诉他如果不和唐婉一刀两断的话,就立即死给他看。陆游可是一个孝子,竟被母亲的这番以死威胁所震慑住了。无奈之下,悲痛之中,一对幸福的有情人就这样被无情的拆散。陆游依从母命,继而娶了一王姓女子为妻,而可怜的唐婉痛恨之下也嫁给了一个名士,叫赵士程。<br/>  公元1155年,因遭到宰相秦桧的嫉恨,陆游礼部会试失利后回到了家乡。有一天,陆游一人郁郁的来到了城外的沈园里踏青,也顺便是散散心。也许是老天特意安排了这一天,或者是还残留着那么一点心有灵犀,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他,居然在沈园碰见了分别多年的唐婉。要知道,这是一个多么不容易的见面啊!虽然陆游遇见的不止是唐婉一人,当然还有她现在的丈夫赵士程。<br/>  当四目相对的那一瞬间,我不知道这一对曾经恩爱的夫妻的心里,在此刻该是怎样的一番滋味?这不会是梦吧?不是,这绝对不是梦,因为陆游在狠狠地掐了自己一下后,已经立刻感觉到了痛。只是,这种痛,不单是表明上的疼痛,要命的是心中那一阵接着一阵的,那隐隐的痛。<br/>  他是多么的想迎向前去,紧紧的将她拥抱在怀中,轻轻地问一声“婉儿,你还好么?”她也是多么的想能象从前一样能一下子钻到他的怀中,然后用那纤纤小手使劲的捶打着他,抱怨地说声“都是你啊,好狠的心!”可是,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时间和空气在这一刻已经全部凝固。<br/>  现实很快就让两个人变得清醒过来,唐婉朝丈夫赵士程望了一眼,赵士程似乎读懂了唐婉的眼神,快步地走上前,握住陆游的手说:“哎呀,好久不见了。真是巧啊,没想到在这里遇见陆兄了啊!”便把陆游拉到一起,叫人送来酒菜,于是三人围坐在一石桌旁寒暄一番。唐婉亲自替陆游斟满了酒,浅浅一笑道:“陆兄,久违了,来,婉儿敬你一杯酒,祝你和嫂夫人恩恩爱爱,白头偕老!”说完,便先干为敬了。陆游被唐婉的这一举止刺激得真是无地自容,他颤抖着手,嘴角露出很勉强的微笑,说了声“谢谢!”便一饮而尽了。接着赵士程也敬了一杯酒,陆游也喝了,然后三人又一同各自喝下一杯。三杯酒已下肚,陆游不禁叫道“痛快,真是痛快!”便从赵士程的随从那里借来笔墨,几乎是踉踉跄跄的走向墙边,挽起了衣袖,百感交集的挥手就在墙上写下了这一首千古绝唱之词《钗头凤》:<br/>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br/>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br/>  陆游写完后,便掷笔大笑而去。只是这种笑,谁都知道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笑,那是人一旦到了悲痛的极点,从而产生的一种已经无法用哭来表达的情绪。陆游的背影已经潇洒的而去,沈园的墙上尚留着墨迹未干的词句,而此时的唐婉却流着滚烫滚烫的泪水读着陆游的心声。<br/>  唐婉带着无比的伤痛回到了家中,这种爱与恨的纠结始终欲罢不能,又是一股热泪悄然溢出了眼眶。泪难止,痛未休的她悒郁成疾,在生命尚弥留之际,最后满怀深情地写下了这首和陆游的《钗头凤》:<br/>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br/>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尝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br/>  写完就差人寄给了陆游,不久,便带着她内心那无比的委屈,无比的孤独,无比的忧郁,无比的遗憾,无比的思念,还有那满身满身的爱和恨,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令她既眷恋又憎恨的人世间。  </font></p>
[此贴子已经被水云间于2010-9-27 20:39:12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0-9-27 20:59:56 | 只看该作者
絮思几许,对坐千古,芳华掩寞,花影自怜。清弦弹吻,楚雨疏云,相思难断,望帝啼鹃。终成幻影,江山无言,空付似水流年,不忍玉如颜。西窗月影瘦,冰蕊素颜,出尘,弦音再起,一汪清泪凝结成晶莹的琥珀,入梦,化烟成露,流香飞韵,镜花水月,梦影飘洒,几度约明媚?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0-9-28 10:26:27 | 只看该作者
<p>那些婉约在宋词里,慧心纨素的女子,在那个男子为天的星空,散发着微弱的光芒。星星点点的清辉被收录在发黄的线装书之中,在千年之后被一双素手绾起,串联成珠,华灿了世人的眼眸。</p>
<p>问好青若,祝秋安!</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0-9-27 21:29:38 | 只看该作者
<p>通过青若之解析,认识了解了这么多位古代才女,问好青若,辛苦了!</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9-27 22:36:00 | 只看该作者
只有学习的份儿,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9-27 14:03:26 | 只看该作者
<p>中国古代的才女,虽然都精通诗书、满腹才华,但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她们没有用武之地,或逢乱事,或遇人不淑,或受到封建礼教的毒害,现实生活的严峻,让才女们难以找到梦寐以求的理想和平衡,因此命运就可想而知了。</p>
<p>文章就诗词分析了才女的性情和命运,条理清晰,修改了个别口语化随性的表达,欣赏!</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4-11-30 18:44 , Processed in 0.019961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