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align="center"><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1"> </font></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font><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p></font>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font color="#003300"> 不知你喜不喜欢芭蕉?我以前说不上讨厌,也谈不上喜欢,总觉得“美人蕉”这个名字与其不大切合。宽宽阔阔的叶子,植株即不修长也不摇逸,任谁怎么想象也不象美人的样子。这几天芭蕉花开的正旺,如果你有兴,我倒建议你去看一看。 <br/> 我上班的途中,道路的两旁种了多种植物,其中就有芭蕉,已连续种了几年,许是总不如今年开的旺,故从没怎么在意。她在我眼中享受的待遇,与那些小草一般,从不肯有多些的目光为其停留。只是近些天来,我对她的看法有了一个转折性的变化,以至于总有为其写一点什么的念头。<br/> 我所见过的芭蕉花只有红黄两色,或许还有其它颜色,我却不曾见过。就是黄色也很少见,大多是红色。以前也并非没有见过芭蕉花开,却从来没有过如此的感受:大片大片的红,那么霸道的冲击着你的视觉,让你感受到她如此强烈的存在,她就那么大胆的红着,浑然不管你的态度,象一个个手持红缨的战士,在你看向她的那一刻,瞬间将你捕获。你看着她们,就会感受到她们传递给你的一种振奋,仿若你也是她们其中的一员,在这寂寥的秋天,举着一个火把,坚守着一个永不退让的信念。此时,因秋所带来的低迷情绪为之一扫而空,心情便一下子明朗起来。<br/> 昨夜下了一场雨,听着窗外的雨声,很自然的想到了那片芭蕉,想到了“芭蕉雨”。古诗词中,“芭蕉雨”经常被赋与凄凉,冷寂的喻意:“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芭蕉不雨也飕飕,何况雨中芭蕉呢?我默念着这样的句子,却怎么也不能与我看到的芭蕉联系起来。较之来说,我倒更觉得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句子:“芭蕉得雨便欣然,终夜作声清更妍。细声巧学蝇触纸,大声锵若山落泉。 ”更是贴切一些。想象着那大片的芭蕉经过这一夜的雨水冲洗,明天将是更清妍吧?<br/> 果然,今晨一路行过,葱绿的叶,明红的花,丛丛蔟蔟的排展在路边,显着那么清灵灵的爽利,与雨后水蓝的天,烘明的日相互晖映,有着那么一种蓬勃的朝气。看着这雨后的芭蕉,哪里又有一丝秋天的意味?我想,这芭蕉也许是夏季最后的坚守者吧,却是坚守的如此灿烂。面对她们,我不禁愧然,为之前的轻慢而心生歉意。<br/> 岁月更叠,季节交替,大自然中任何一种植物都有其独特的一面,如这芭蕉,何等平凡,一年中却也总有这么些日子由着她们来美丽,从今,如有人问我:你喜不喜欢芭蕉,我会明确的告诉他:喜欢!不过,我还是觉得她与美人扯不上关系,她少了一些美人的媚气,却多了一种豪气,如果非得用女性来形容,我倒宁愿称其为侠女。<br/> <br/> (2010、10、11)</font></font></p>
[此贴子已经被水云间于2010-10-14 15:16:5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