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00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阴阳哲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09:14: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font color="#008080" size="4">“阴阳”是中国文化的母题,是中国人的伟大发明。 <br/></font>
<div class="spctrl"></div><font color="#008080" size="4">“阴阳”是什么?“阴阳”不仅仅是一种分类的方法,不仅仅是一种对立思想,“阴阳”还是中国古人的一种本体意识,一种宇宙法则,一种调控手段。 <br/></font>
<div class="spctrl"></div><font color="#008080" size="4">“阴阳”蕴含着中华文明的精髓。 <br/></font>
<div class="spctrl"></div><font color="#008080" size="4"> 一、阴阳哲学的形成与结构 <br/></font>
<div class="spctrl"></div><font color="#008080" size="4"> “阴阳”的思想观念,起源于远古洪荒时代。太阳、月亮的升起与降落,花草的荣枯,树叶的长落,白天黑夜的交替,等等,古人面对这种大自然的奇异现象,先是迷惑不解,然后慢慢地发现原来大自然的这么多奇异的变化有一个共同的规律,那就是大自然都有正反不同的变化,进而发现事物都有正反不同的两面,于是一个天才的概念产生了,这就是“阴阳”。 <br/></font>
<div class="spctrl"></div><font color="#008080" size="4"> “阴阳”的观念至迟在三千年以前的殷商时期就已经成熟。那时我们的先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并总结出来“相其阴阳”的生产经验,认识到向阳者丰收,向阴者减产,在“阴阳”之地向大自然要粮食、要丰收。 <br/></font>
<div class="spctrl"></div><font color="#008080" size="4">(一)以《易经》为代表的阴阳观念 <br/></font>
<div class="spctrl"></div><font color="#008080" size="4">  殷周之际形成的《易经》是阴阳观念的第一次系统展现。《易经》虽然没有提到“阴阳”的概念,但却用“--”、“?”两种不同的符号表达了阴阳观念。 <br/></font>
<div class="spctrl"></div><font color="#008080" size="4"> 《易经》是以卦象的方式表述其对阴阳的看法的。《易经》卦爻的符号系统是在长期的原始卜筮过程中,逐渐把数和象整齐化、有序化、抽象化的结果,具有稳定性,规范性。通过对立面的排列、组合,反映出人的理性思维、逻辑思维。就八卦来说,分别由奇(?)、偶(--)对立两面,构成四个对立面。就六十四卦来说,又分别由八种对立的卦象构成,构成三十二个对立面。就卦序来说,六十四卦又是“二二相偶”,成为对立的卦象互相配合的系列。这种思维是承认卦象存在着对立面,并由对立面所构成,其变化表现在其中的基本要素??两爻的配合上。体现了以对立面的相互关系说明事物变化的思想萌芽,对后世哲学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br/></font>
<div class="spctrl"></div><font color="#008080" size="4"> 《易经》从八卦、六十四卦的符号、卦名到卦爻辞处处都体现了阴阳对立观念,在它看来,宇宙间一切事物所表现出来的功能性态都是成对的。它以阴阳、八卦、六十四卦的相对性,还有卦爻辞中的“吉、凶”、“往、覆”等成组的对立阴阳观念,来表明诸如明与暗、热与寒、实与虚、动与静、显与隐、前与后、上与下、散与聚、开与闭、浮与沉、外与内等等事物的对应性态。 <br/></font>
<div class="spctrl"></div><font color="#008080" size="4"> 阴阳是宇宙的最基本构成,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可以分为阴阳,每一事物也可以分为阴阳。“阴阳”是从功能和属性上对万物所作的分类。“阳”代表光明、正向、运动、白色、刚强、外在、正数、俯下、实际、左边、德生、开放等一系列含义;“阴”代表阴暗、反向、安静、黑色、柔和、内在、负数、仰上、空虚、右边、刑杀、关闭等一系列含义。“阴阳”是从万事万物的普遍对峙??矛盾中概括出来的,是以广泛的对峙、矛盾现象和实际经验为认识源泉的。阴阳爻是上古初民对宇宙万物阴阳属性的最抽象概括,六十四卦尤其是乾坤、泰否、剥复、损益、未济既济等相互对立的卦象,为阴阳范畴的提出提供了重要资料,是对阴阳学说的进一步发展。当然“阴阳”分类是有前提的,这就是必须是有关联的事物或者是同一事物。有关联的事物如日和月,都是天体星球,日为阳,月为阴。而日和人、月与鸟就没有什么内在关联性,因而无法分阴和阳。此外任何事物都可以分为阴阳两面,如人可分为男人(阳)、女人(阴);人有刚强、向上、光明的一面(阳),又有软弱、退却、阴暗的一面(阴);人分前胸(阴)与后背(阳)、上肢(阳)与下肢(阴)、体表(阳)与内脏(阴)、五藏(阴)与六腑(阳)等。 <br/></font>
<div class="spctrl"></div><font color="#008080" size="4"> 易学认为,宇宙万物万象具有的性态,无论多么繁复多样,总会有一方属阳,有一方属阴,永远逃不脱阴和阳的范畴。利用阴阳属性的关系可以描述和解说生命和宇宙中的任何变化。 <br/></font>
<div class="spctrl"></div><font color="#008080" size="4">(二)以《易传》为代表的阴阳哲学 <br/></font>
<div class="spctrl"></div><font color="#008080" size="4"> 《易传》一书,最后成书于战国末年,正是处于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基本完成时期。《易传》哲学的思想体系,完全与这一历史时期的政治形势和阶级关系的变化相适应。当它展示阴阳变化规律时显得非常有生气:它以阴阳对立统一的“道”为核心,扩展开来则形成两个侧翼。一是在矛盾和斗争性上深化,提示了阴阳互相争胜负和“贞夫一”,告诫人们居安思危,应有忧患意识。最后在思想方法上提出坚持“两点论”,防止“过亢”和“知几”,以提高自我的决策和应变能力。二是在统一性上继续深化,提出了阴阳和谐的整体观念,强调执“中”而协同,以保持事物的平衡与稳定。归纳起来,《易传》哲学的核心可以具体地分为三个部分,即一阴一阳的“道”是规律;阴阳互相争胜负;阴阳的整体和谐。以下分别讨论之。 <br/></font>
<div class="spctrl"></div><font color="#008080" size="4"> 1、一阴一阳的“道”是规律 <br/></font>
<div class="spctrl"></div><font color="#008080" size="4"> 一阴一阳是“道”,普遍存在于天、地、人,即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万物都秉受天地阴阳二气生成,万物都具有阴阳之共性,这种共性就构成了客观世界普遍性规律,就叫作“道”。 <br/></font>
<div class="spctrl"></div><font color="#008080" size="4"> “道”的阴阳变化规律并不深奥,而是简明易懂,谁都可以掌握的,阴阳的对立统一相感相推变化之理,就像天地的昼夜四时一样,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说阴阳往来变化,因为是抽象理论,人们不一定能够理解,而日、月、寒、暑的变化人人都晓得。太阳落下去,月亮则升起来,日月往来相推动,才产生了光明。寒暑也是如此往来变化互相推动,积之而成岁。往是屈而退,来则是伸而进。对立的两个方面,此屈则彼伸,此进而彼退,一屈一伸,一往一来,既排斥又相感,既相逼近又不相离,永恒地运动而互相交替,其发展变化则永无止息。通晓了日月寒暑的屈伸往来之理,也就领会了阴阳对立统一变化的规律;明白万物虽然千姿百态,但阴阳运动却是它的共性;明白往来交通的“道”,是从共性中抽象出来的基本规律,是无形的。因此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反过来讲,凡是有形的东西就不能叫“道”,只能说是具体的器物,故又说“形而下者谓之器”。 <br/></font>
<div class="spctrl"></div><font color="#008080" size="4"> “形而上”与“形而下”的“道”、“器”关系,也就是客观规律与具体事物的关系,换句话说就是:“规律不能脱离具体事物而存在,也没有不受规律支配的具体事物,二者互相依存而构成对立统一。”(图3-1,引自《荣格心理学与西藏佛教??东西方精神的对话》,商务印书馆1994年出版)。这样的一阴一阳的往来交通是万物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因此系辞所讲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就自然成了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 <br/></font>
<div class="spctrl"></div><font color="#008080" size="4"> 图3-1 阴阳对立统一图 <br/></font>
<div class="spctrl"></div><font color="#008080" size="4"> 2、阴阳互相争胜负 <br/></font>
<div class="spctrl"></div><font color="#008080" size="4"> “吉凶不两立,日月不兼明”。天下事物运动的规律是成功者退,方来者进,对立的两方面总是互相争胜负。不是此方战胜彼方,就是彼方战胜此方,二者总是交迭相胜,这种交迭相胜又是经过长久的积累而后胜,谁居于正位谁就是胜,这样一来,矛盾虽然有两个方面,但它常常是以一个方面示现于人,而另一方面则隐伏着,这就叫“贞夫一”。 <br/></font>
<div class="spctrl"></div><font color="#008080" size="4"> “贞夫一”,即“贞于一”。是说只能是一个方面居于正位,另一个方面当然就是居于偏位了。由于阴阳“贞胜”和“贞夫一”,事物就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吉与凶,祸与福,生与死,治与乱,新与旧,兴与衰,正与反,一切对立的两个方面,无不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移位。《易传》哲学的这一观点相当深刻,几乎是承认事物没有绝对分明和固定不变的界限。比如“生”就意味着“死”的开始,成功就意味着走向失败,一切都处在绝对的变化之中,好景不常,所以人一定要有“易”的智慧,懂得居安思危,懂得两点论,“亢龙有悔,盈不可久”。这才是“易”的精髓的应用: <br/></font>
<div class="spctrl"></div><font color="#008080" size="4"> ①坚持两点论。即要看到事物显现的一面,又要看到事物潜伏的一面。知危才能久安,知亡才能久存,知乱才能久治。“不忘危”、“不忘亡”、“不忘乱”,这又是从潜伏着的对立面去把握现在,以便长治久安。这就告诉人们观察认识事物既要看到正面,又要看到反面,即要看到现在,还要看到未来,在绝对的变化当中立足于现在而去展现未来。这样才能把握主动权。 <br/></font>
<div class="spctrl"></div><font color="#008080" size="4"> ②“亢龙有悔,盈不可久”。处理问题一定要适度,“亢龙有悔,盈不可久”是《易经》奉献给我们的实用的人生哲学。乾卦上九的“亢龙”为什么走过了头?因为它只知进,不知进极就要转向退。只知存的一面就要转向亡。只知得的一面就要转向丧。一句话,它不懂得两点论,结果走过了头。唯有圣人才知道进退存亡得丧的相转化的规律,能随时变通而不失阴阳和之正理。这又从反面进一步论证了唯有坚持两点论才是正确的,而一点论必然过“亢”而走向“盈不可久”的穷极之地。 <br/></font>
<div class="spctrl"></div><font color="#008080" size="4"> ③要“知几”所谓“知几”就是坚持两点论,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去观察问题,以达到高瞻远瞩而超前预知。《乾?文言传》说:“知至至之,可与几也。”几,即几微,指事物所显示出来的微妙变化,犹如说苗头。事物发展的“苗头”一般说是不容易觉察和捕捉的,因为它是事物潜在那一面所现出来的微小变化,然而它却展示着未来的发展方向。只有深明阴阳争胜负和“贞夫一”之奥义,坚持发展变化的观点和两点论,才能认识它、把握它、驾驭它。《系辞传》在援引鼎卦爻辞“鼎折足,覆公簌(sù),其形渥,凶”而后说:“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诌,下交不渎,其知几。几者,动之微,吉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br/></font>
<div class="spctrl"></div><font color="#008080" size="4"> 这里神字作动词用。这段文字是说,知道事物呈现出某种“苗头”的人,他就能够测知极其微妙的变化了。君子对上交往不阿谀奉承,对下交往不轻视怠慢,因为他知道事物极其微妙的变化,心中早有了一定的准则。所说的“苗头”就是从事物微妙变化中得到吉凶之先兆。君子看到这种先兆就立即采取行动,决不等到明天。这一事例指明,“知几”,就是要找出和把握住事物发展变化的必然性,从而在事变的过程中操有主动权。 <br/></font>
<div class="spctrl"></div><font color="#008080" size="4"> 3、阴阳的整体和谐 <br/></font>
<div class="spctrl"></div><font color="#008080" size="4"> 如果说《易经》哲学对阴阳矛盾斗争的发展变化规律的揭示较为彻底,那末正因为如此,这又使它的视角不能不转向另一个侧面,更注重对统一性的探索,强调阴阳的和谐与统一。阴阳和谐既是矛盾运动规律,又是生命之原理,还是事物稳定性的保证。这个问题,于六十四卦之首的乾卦,就明确提出来。《乾?彖传》说: <br/></font>
<div class="spctrl"></div><font color="#008080" size="4">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 <br/></font>
<div class="spctrl"></div><font color="#008080" size="4"> “乾道变化”,即天道变化。天道规律的变化,也就是一阴一阳对立统一规律的变化。由于一阴一阳对立统一规律的变化,才使万物各得其生命和属性。万物各得其生命和属性乃是阴阳对立面正而不偏“大和”的结果。反过来从万物的自身来说,也唯有保持阴阳正而不偏的这种合和,才会使其自身能继续存在而不夭折。所以程颐解释说:“‘保’谓常存,‘合’谓常合。”朱熹又说:“‘各正’者,得于有生之初。‘保合’者,全于有生之后。”两人的解释都是很得当的。因此说,阴阳之“大和”是天地大化流行的根本,故“大和”也叫“太和”(“大”、“太”一声之转)。所谓“大和”,就是阴阳对立面力量均衡无偏胜,矛盾双方处于和谐统一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事物可以得到稳定的发展,故曰“乃利贞”。 <br/></font>
<div class="spctrl"></div><font color="#008080" size="4"> “和”字之用是有其确切内涵的。《左传?昭公二十年》晏婴辨“和”、“同”之别说:“清浊大小,长短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他举出清与浊,大与小,长与短,疾(急)与徐(缓),哀与乐,刚与柔,迟与速,高与下,出与入,周(密)与疏(散)几个对立面。对立面不相同,但是不相同的对立面却能“和”在一起达到“以相济”,起着互补的作用。阴阳之“大和”就是这个大道理,矛盾双方均衡而互补,具有同一性,因此才能发挥生生之功能。矛盾双方的这种“大和”状态又叫作“中”,所以“大和”又作“中和”。清代著名易学家惠栋说:“天地位,育万物,中和之效也。”《三统历》曰:“阴阳虽交,不得中不和,故《易》尚中和。”执“中”而协同,是《易经》理论思维的主要特征,而且,阴阳对立的统一和谐,还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值得普遍应用的思想方法。</font><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09-30 09:30:37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09-10-10 21:37:16 | 只看该作者
<p>学习了,问好水云间<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23.gif\"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4-11-27 07:46 , Processed in 0.020467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