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class=\"top-logo\" align=\"left\"><br/><font style=\"COLOR: #ffffff\">文章来自艺术中国 http://www.artx.cn/</font><br/><font color=\"#008080\" size=\"4\"> 什么是“天命”?《</font><a style=\"COLOR: #3366ff;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href=\"http://guji.artx.cn/Article/557.html\"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8080\" size=\"4\">礼记</font></a><font color=\"#008080\" size=\"4\">?中庸》曰:“天命之谓性。”朱熹注曰:“性,即理也。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于是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所谓性也。”什么是“道”?《礼记?中庸》曰:“率性之谓道。”朱熹注曰:“道,犹路也。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则其日用事物之间,莫不各有当行之路,是则所谓道也。”“天命”、“道”在</font><a style=\"COLOR: #3366ff;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href=\"http://www.artx.cn/renwu/K/2_142.html\"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8080\" size=\"4\">孔子</font></a><font color=\"#008080\" size=\"4\">和洙泗儒家那里,不是神性的,是实实在在的、人所能认识的。“天命”,实际上就是天地之间,万物之所以生、之所以成的事理。“道”,实际上就是天地之间,万物之所以生、之所以成的规律性。<br/><font style=\"COLOR: #ffffff\">http://www.artx.cn/</font><br/> “人”参与社会,关心天下,就必须“知天命”、“明道”、“行道”。“知天命”是孔子对于人应该如何立足于社会以及“人”的人生价值的认定。“明道”是“行道”的思想准备,“行道”是“明道”的实践。“行道”不能行之“过”,也不能不“及”行。“明道”不能“过”,也不能不“及”。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智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17]朱熹注曰:“道者,天理之当然,中而已矣。智愚贤不肖之过不及,则生禀之翼而失其中也。智者知之过,既以道为不足行;愚者不及知,又不知所以行,此道之所以常不行也。贤者行之过,既以道为不足知;不肖者不及行,又不求所以知,此道之所以常不明也。”<br/><br/> 孔子讲性与天道,但并不认为人的生、死、存、亡、祸、福与“天命”有关,他认为人的生、死、存、亡、祸、福由自己的德行所决定,乃行之所取,“皆己而已”[18]。<br/><br/> 孔子答哀公“智者寿乎、仁者寿乎”曰:“人有三死,而非其命也,行己自取也。夫寝处不时,饮食不节,逸劳过度者,疾共杀之;居下位而上干其君,嗜欲无厌而求不止者,刑共杀之;以少犯众,以弱侮强,忿怒不类,动不量力者,兵共杀之。此三者死非也,人自取之。若夫智士仁人,将身有节,动静以义,喜怒有时,无害其性,虽得寿焉,不亦可乎?”[18]<br/><br/> 孔子答哀公“国家之存亡祸福,信有天命,非唯人也”曰:“存亡祸福,皆己而已,天灾地妖,不能加也。”“昔者,殷王帝辛之世,辛(帝)纣有雀生大鸟于城隅焉,占之曰:‘凡以小生大,则国家必王而名必昌。’于是帝辛介雀之德,不修国政,亢暴无极,朝臣莫救,外寇乃至,殷国以亡,此即以己逆天时,诡福反为祸者也。又,其先世殷王太戊之时,道缺法圮,以致夭?、桑谷于朝,七日大拱,占之曰:‘桑谷野木而不合生朝,意者国亡乎!’太戊恐骇,侧身修行,思先王之政,明养民之道,三年之后,远方慕义重译者至,十有六国,此即以己逆天时,得祸为福者也。”[18]<br/><font style=\"COLOR: #ffffff\">http://www.artx.cn/</font><br/> 孔子认为“人”应该参与社会、关心天下;应该“知天命”、“明道”、“行道”。“我”与“他者”应该和谐一致。“人”的一切都应该自己去争取;“人”能不能立足于社会都取决于自己;人的生、死、存、亡、祸、福“皆己而已”[18]。这就是孔子仁学关于“人”的预设。<br/><br/><strong>3、孔子的仁学实践</strong><br/><br/> 孔子的仁学,以有别于西方世俗化人文主义的东方社会化人文主义为其思想基础,要求“人”参与社会、关心天下,自觉地“知天命”、“明道”、“行道”,求得“我”与“他者”(包括精神的、自然的)和谐一致。<br/><font style=\"COLOR: #ffffff\">文章来自艺术中国 http://www.artx.cn/</font><br/> 孔子仁学的“仁”是一个“道德”范畴,孔子将其列为“三达德”之一。子曰:“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17]“达德”是对“达道”而言的。朱熹注曰:“达道者,天下古今所共由之路。”“智,所以知此也;仁,所以体此也;勇,所以强此也。谓之达德者,天下古今所同得之理也。一则诚而已矣。达道虽人所共由,然无是三德,则无以行之;达德虽人所同得,然一有不诚,则人欲间之,而德非其德也。”因此,孔子特别强调“仁”不仅要形于内,而且要形于外,形于内谓之“心之德”,形于外谓之“克己”、“爱人”。“克己”、“爱人”是“仁”的实践,是“我”与“他者”和谐一致的实践活动。<br/><br/> 孔子仁学的“仁”虽是一个“道德”范畴,但从总体而言,孔子仁学并不是单纯讲“伦理道德”的“道德哲学”,而是讲“亲亲”、“尊贤”的“政治伦理哲学”。孔子答哀公问政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17]朱熹注曰:“有是君、有是臣,则有是政矣。”为政在于得人,能否得人,在于为君者自身;为君者自身如何,在于为君者能否修身;为君者修身如何,在于修道;为君者修道如何,在于得仁。“修道”就是“知天命”、“明道”。“得仁”就是“亲亲”、“尊贤”。孔子告诫为政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17]也就是说,“知天”、“知人”、“事亲”是“修身”的前提,“修身”是为了“为政”,“为政”即是参与社会,关心天下的积极行动。“修身”是“知”,“为政”是“行”。如何“知”,如何“行”?子曰:“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此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17]“力行近乎仁”的“力行”,犹言竭力而行,所行无私无畏也,是孔子仁学实践的重要保证。<br/><br/> “修身”是作为社会的“人”参与社会,关心天下的精神训练,是培养圣人人格重要途径。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19]这是孔子对自己的生命历程的表述,是对后人的垂范和示教。孔子的“修身”历程说明:面向社会、通过自我努力去学习成人是“人”的精神旅途有意义的开端,只有参与社会、进行内在的自我修养才能自立,只有关心天下、获得深度的自我意识才能有明确的方向,只有超越自我、追求与他者(包括精神、自然)的和谐一致才能对社会有所作为。<br/><font style=\"COLOR: #ffffff\">文章来自艺术中国 http://www.artx.cn/</font><br/> “仁”既形于内,又形于外。形于内与形于外的统一,便是“仁”的实践,“仁”的实践即是“修身”。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14]“己”(我)与“人”(他者)相对。“克己”,胜己也,战胜己身的异化,参与社会、关心天下。“礼”,社会秩序和行为规范。“复礼”,恢复社会秩序、建立新的行为规范。“克己复礼”是一个表条件关系的连动词组,意思是只有战胜己身的异化,才能恢复社会秩序、建立新的行为规范。</font><a style=\"COLOR: #3366ff;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href=\"http://www.artx.cn/artx/lishi/list_2_1.html\"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8080\" size=\"4\">春秋</font></a><font color=\"#008080\" size=\"4\">以降,社会混乱,行为失范,亟待建立新秩序,建立新规范。“克己复礼为仁”,是说战胜己身的异化,参与社会、关心天下,从而恢复社会秩序、建立新的行为规范就是“仁”。“克己”,是实践“仁”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内化而“全其心之德”,使人宅心仁厚,爱人、推己及人。“克己”之行的内化即是“修身”。“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极言“克己”“修身”的效果甚速,作用巨大。“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强调“克己”“修身”的关键在自己,其它人既不能代替也不能干预。<br/><br/> “仁”之形于外,以心中存有“仁”为前提。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9]朱熹引谢氏曰:“君子志于仁矣,然毫忽之间,心不在焉,则未免为不仁也。”君子心中存有“仁”,但“毫忽之间,心不在焉”,所以“不仁者有矣”;小人唯利是图,不仁不义,所以“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如何使“仁”存于心中?要使“仁”存于心中,就应该克尽己私,使自己心存仁义,能爱人,能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4]<br/><font style=\"COLOR: #ffffff\">http://www.artx.cn/</font><br/> 应如何评价一个人是否“为仁”?孔子弟子原宪曰:“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9]孔子弟子子路以为“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忘君事雠,忍心害礼,不得为仁。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9]孔子弟子子贡以为“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管仲不仁。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9]原宪认为“克、伐、怨、欲不行”“可以为仁”,孔子认为四者不行还不能算“仁”;子路、子贡认为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且相桓公,管仲不仁,孔子则认为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不以兵车,一匡天下,大有仁之功。孔子与弟子们在是否“为仁”的问题上的分歧在于,孔子认为一个人是否“为仁”,不仅要听其言观其行,而且要查其内心。何者谓“克、伐、怨、欲不行”?朱熹注曰:“克,好胜。伐,自矜。怨,忿恨。欲,贪欲。”孔子认为做到不好胜、不自矜、不忿恨、不贪,的确难能可贵,但四者不行乃天理之本然得矣,若只是控制而“不行”,则未有拔去病根之意,因此不能算“为仁”。桓公杀公子纠而请管仲,管仲不死且相桓公,表面看来,管仲不仁,但管仲顾全大局,“九合诸侯,不以兵车”,“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查其内心,管仲对天下苍生,却心存仁厚,因此孔子盛赞管仲其“仁”。<br/><font style=\"COLOR: #ffffff\">http://www.artx.cn/</font><br/> 孔子仁学注重实践,主张通过“克己”而“修身”,参与社会,反对私欲,克己爱人;关心天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r/><br/>注释<br/><br/>[1]见《</font><a style=\"COLOR: #3366ff;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href=\"http://guji.artx.cn/Article/704.html\"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8080\" size=\"4\">论语</font></a><font color=\"#008080\" size=\"4\">?八佾》<br/><font style=\"COLOR: #ffffff\">文章来自艺术中国 http://www.artx.cn/</font><br/>[2]见《春秋?左传?昭公三十二年》<br/><font style=\"COLOR: #ffffff\">文章来自艺术中国 http://www.artx.cn/</font><br/>[3]同见于《礼记?中庸》、《</font><a style=\"COLOR: #3366ff;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href=\"http://guji.artx.cn/Article/7903.html\"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8080\" size=\"4\">孔子家语</font></a><font color=\"#008080\" size=\"4\">?哀公问政》<br/><font style=\"COLOR: #ffffff\">http://www.artx.cn/</font><br/>[4]见《论语?子罕》<br/><font style=\"COLOR: #ffffff\">http://www.artx.cn/</font><br/>[5]见《孔子家语?儒行解》<br/><br/>[6]见《论语?阳货》<br/><font style=\"COLOR: #ffffff\">文章来自艺术中国 http://www.artx.cn/</font><br/>[7]见《论语?学而》<br/><br/>[8]见《礼记?表记》<br/><br/>[9]见《论语?宪问》<br/><font style=\"COLOR: #ffffff\">http://www.artx.cn/</font><br/>[10]见《论语?雍也》<br/><font style=\"COLOR: #ffffff\">文章来自艺术中国 http://www.artx.cn/</font><br/>[11]见《论语?里仁》<br/><br/>[12]见《论语?述而》<br/><br/>[13]见《礼记?仲尼燕居》<br/><br/>[14]见《论语?颜渊》<br/><br/>[15]见《孔子家语?礼运》<br/><br/>[16]见《礼记?大学》<br/><br/>[17]见《礼记?中庸》<br/><br/>[18]见《孔子家语?五仪解》<br/><font style=\"COLOR: #ffffff\">http://www.artx.cn/</font><br/>[19]见《论语?为政》</font></di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