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家桥(散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4 12:51: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张家桥(散文)

陈承凯

       张家桥是一座桥的名字,也是一个村庄的名字,那是我永远怀念的地方。
       我从三、四岁时,就隐隐约约地记得,我的村子四面是深沟,那时叫护城河,虽说是河,但河里却没水,只有到了阴雨连绵的夏季,那沟才变成了河。从趵突泉来的那股水,绕村一周,经过张家桥,流向南沙河。每到这个季节,村里的人就到桥上来观赏桥下的流水,那汹涌澎湃的样子成了全村的一道亮丽的景观。有许多男爷们,肩上搭一块手巾,结伙到南沙河洗个痛快。
       据老人讲,在沟的内侧,村子的外围都曾有过又高又厚的板打围墙,把整个村子包围得严严实实。村里的人要出进必须经过寨门,古时将村子称为寨。我记事的时候,村的南面有两个寨门,但已经破得只剩下残墙断壁。只有西寨门还比较完好。西寨门有多大?我没听说有人量过,但我却记得,有一年唱大戏,是用那两扇门对起来当的戏台。那大门上的铁钉每个足有四两重,门的上面还有顶。晚上只要把门关上,外人是绝对进不来的。据说这是为了抵御长毛的侵扰才修建的。在长毛闹得最紧的时候,外村的人若来走亲戚,先得说明自己是良民,请求把寨门打开才能通过。若有个别外地歹徒露出破绽,先从西寨门放进来,一顿胖揍后再从东寨门轰出去。因此,有不少不太了解张家桥的外地人往往对此敬而远之。有一个妇女路过村边时,忽然听到嘎啦嘎啦的响声,吓得急忙大喊:“俺是过路的,千万别开炮!”事后才知道那响声是村里人打水时辘辘的声音。可见,张家桥自古就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要庄。
       传说南方有一出戏叫做“刘二安子大闹张家桥”,是一个南方蛮子偶尔来到此地,对这里的地理环境和人文传说产生了兴趣,回去就编了这出戏。戏里说:母夜叉张四姑手持两把铜锤御敌于千里之外??那是因为南方蛮子曾经看到有一个妇女拿着棒槌砸衣裳,便忽发奇想,就编入戏中。戏里还说:只太平寨上就屯三万兵马??太平寨就在村南的沙河边上,我小时候打猪草常到那个地方去,其方圆顶多有三个席梦思床垫那么大,不要说三万兵马,就是三个兵马也难以容下。
       我父亲年轻时常推着独轮小车到河西做生意。有一天人家问他:你是哪里人?回答河东的。又问河东什么村的?答张家桥的。人家眼睛忽然一亮说:“你是张家桥的?我问你,你村西头那个挂钟石上有几个眼儿?”他这一问竟然把父亲给问住了,因为父亲从来也没数过那挂钟石上究竟有几个眼儿。人家告诉他那上面共有大小三十九个眼儿。家父回来后,特意到村西挂钟石旁数了数,果真三十九个眼儿,于是自惭不如。
       说起挂钟石,像我这个年纪的人还能记得,但也只是记得挂钟石而已,那挂钟石三叉五股,窟窿洼睛,是上乘的太湖美石。至于挂钟石上的钟,我从来没见过。听老人讲,那钟很大,外表是镀铜的,上面还有文字和花纹。撞起来特别响。在旧时,如果有重大事情将要发生,就先去撞钟,村里人听到钟声就会迅速集合或隐蔽起来。解放后,如果谁家失火了或者有重大事情急需众人帮忙,也先去撞钟。可见这口大钟已经陪伴着张家桥人经历了风风雨雨,为张家桥人立下了汗马功劳,它是张家桥的镇村之宝。可惜在五八年大炼钢铁的运动中,它永远地消失了!
       哦,差一点把最主要的给忘了。下面我再说说张家桥这座桥。这座桥相传是张家人修的,因为姓张的来的早,所以就修了这座桥。前几天我又特地回老家察看了这座桥,整体全是石头砌成。那石头好大呀,有的四五米长,两三米宽,五六十公分厚。人们一直纳闷,这么大的石头当初是怎么运来的呢?那时既没有汽车,也没有起重机。于是就产生了许多猜测,有的说这可能是在路上撒上水,使其结成冰路,巨石在冰上大大减少了摩擦力,然后再用人前拉后推慢慢运过来的,也有的说是在巨石下面垫上圆木,两根圆木倒替着慢慢滚过来的。
       可是,运来之后又是怎么架到桥上去的呢?又有人猜测,是先在下面用土发好了胚胎,使胚胎与桥洞一样大小,然后再在上面砌石头,等把桥砌好之后,再把下面的土慢慢撤掉。由于桥是拱形的,所以桥面上越压越结实。由此看来,我们真还不能小看古人的智慧呢。
        这座桥在外形上建造得非常古朴典雅,桥上面就是寨门,是人们到庄西的必经之路。寨门的前后都有雕刻精美的石栏,非常美观大方。寨门左右两墙的外面还露出二十公分的石沿,有一些蓑衣男孩,为了显能,竟敢在这石沿上过桥。过桥时,孩子们必须背紧贴寨门墙,横着身子一点一点地往前挪。眼前就是深沟,左右没有扶手,稍有不慎就会跌落到桥下,即使摔不死也会落一身残废。如果在这时,被大人发现了,有经验的绝不会呵斥孩子,因为孩子受到惊吓很可能就会掉下去。而是用好吃的先把孩子哄下来,然后过去抱住孩子,掐在裤裆里,照着屁股上“咣咣”就是两巴掌,然后再向孩子说明这样做有多危险。而被打孩子的家人知道后,不但不记恨人家,还会特意到人家家里说个感谢的话。如果放到现在,不要说两巴掌,你就是戳人家孩子一指头,人家家长不来和你拼命才怪呢,不管你是什么动机。
       在桥的西北方向附近,有一座庙,这庙座北朝南,建在石台上,石台有十米见方,一米半高,庙就建在石台上偏北的位置。那庙里的神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四周的壁画色彩斑斓,惟妙惟肖,整座庙宇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是张家桥村闪耀着文化艺术光芒的殿堂。在庙的门前偏右的位置,悬挂着刚才提到的那口大钟。每年的除夕黄昏时分,家家都端着簸箕到村外请家堂,把有年纪的请到家后,再端着包子来祭祀庙里的神灵,祈求神仙保佑全家一年平安。再说村里有两个五保户,单身。他们包不起包子(即水饺),每到这时,就端一个盆子来接包子。村民们把包子放在神像面前,烧完了纸,祷告完毕后,“呱唧”一声就把包子倒在了那五保户的盆里,这两个五保户是吃百家包,喝百家汤。
       据传这庙是姓陈的建造的,因为姓陈的来得晚,看到姓张的为村子造了一座桥,咱就为大家修座庙吧,所以早就有“张家桥陈家庙”之说。我小时候常到庙里看神像,用手去摸神的脚和膝。有时生产队收了棉花,怕被雨淋了,就临时把棉花堆放在庙里,就算给神仙盖上厚厚的棉被。可惜!就这么一座精美绝伦的庙,一座老百姓离不开的精神支柱,在破四旧的时候被无情的拆除了,是当时的老师带领学生拆除的,把那些神像都掀在了桥底下了。当时谁也不敢阻拦。在拆除的过程中,还砸伤了三个学生,有的说这是神仙对人们的惩罚。
       陈家庙完了,就只剩下张家桥了,如果张家桥不是全村的必经之路,恐怕也是难以幸免的。现在又正面临着旧村改造,看来张家桥已经走到了尽头,我不能不为它写点什么,否则,它将永远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4-11-27 07:22 , Processed in 0.018061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