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章句》云:“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段话出现在中华文化最初繁荣的先秦时代,可与十九世纪伟大的马克斯主义哲学“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又能动地创造物质”的辩证唯物论有着惊人的相似。相距数千年,而真理仍然是真理,可见,真理永恒,非人为可更易。“大道归一”,这“道”,就是真理吧。 “致知在格物”,知识来源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而有了知识,就可以修身治国平天下,这就是知识反作用于客观世界的强大力量。 人的意识决定于人们所处的社会经济形态,如果要想改变某种不易改变的意识形态,必须从动摇它赖以生存的基础开始。这个道理是不必再去浪费笔墨的了。 那么,今天人类意识的殿堂又是什么样的呢?这也得从它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才得以确切的说明。 我们当今所处的社会形态大致由三方面构成:两千多年就已形成,至今还占据着许多领域的封建专制残余是其一,如稳定的宗法式家庭、形形色色的大小官员的组织结构、权力分配等都带有封建专制的痕迹;近几个世纪由商品交换而兴起的资本主义形态,利用表面合理的交换手段来疯狂地使私欲得到前所未有地膨胀,此其二;社会主义乃至“科学共产主义”的因素。此其三。
专制主义由时空的主权到人的思想的主权长期阻碍着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较为聪明地利用看似合理的方式对时空乃至个人进行了更疯狂更野蛮地控制,它比封建专制更俱王霸性。但无论是封建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其罪恶的动力都带有明显原始性的“私欲”。
这种罪恶的“私欲”长期统治历史的最根本原因,就是“私有制”的社会形态。而我们---整个人类---生存的环境依然是私有制的。从生产到分配到消费,无不围绕着“小我”转圈子。而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也仅靠对这种“私欲”进行刺激,从而得到膨胀的结果。所以,最终只能是恶性循环的恶性循环,以致酿成人类生存的种种罪恶和灾难。相应的行政手段和法律其实就是这种“私欲”的平衡者和维护者。 生活在这种社会环境中的人们和各种团体,都以“私欲”的满足为快乐,为“成功”的标志。所谓“个性自由”,其本质也就是“私欲”满足。万恶之源和万恼之源的这种“私欲”的劣性人格虽造成了社会、团体、家庭及人性的极不和谐,甚而病态,可人们的生存似乎还强烈地依赖着它,并以失去它为恐惧。根本原因在于人类从没找到过真正新的出路。 哲人、隐者以及形形色色的宗教,曾有灵光照射到幽远的境界,可多是一厢情愿地梦幻。从来也没有,也不可能真正出世过。客观上自欺欺人。历史上以治世为宗旨的儒家思想不断复活,就是一种对现实无可奈何的哀叹。 于是,从古希腊哲学家到近当代一些哲学大师们几乎一致要让人们承认,“人来到世上就是来吃苦的”观点。似乎可以让人类减少一些不如意的痛苦。这不能说不是一种方法,但决不是根本的方法。 既然“私欲”产生于“私有制”,那么,彻底摧毁“私有制”是不是就可以遏止甚而消灭“私欲”呢?也许确实没有人去想过。 然而,这也许是可能甚至是必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