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trong><font size="4"> 有人问我你的家庭幸福吗?我回答说:“幸福。”又问幸福在那里呢?我答:“我们是一个民主的家庭。”国家的基础单位是一个个家庭,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如果一个家庭里大量充斥着极端大男子主义,那产生出来的国家恐怕都是极端的自私和独裁。所以我们每个家庭都需要民主。</font></strong></p>
<p><br/><strong><font size="4"> 这是一个五口之家,老母亲八十多岁了,身体尚硬朗,耳聪目明,思维清晰。儿子今年大学毕业,已经有了合适的工作。女儿呢?十二岁,正上小学五年级。我和爱人都有很好的工作,有稳定的收入,有宽敞的住房。可以说我们是一个衣食无忧的家庭。在这样的基础上是怎样在家里进行民主管理的呢?</font></strong></p>
<p><br/><strong><font size="4"> 首先说说儿子。儿子可以说是我们家的骄傲,他是个胆小心细的孩子,在邻居家玩的时候会把吃剩的果皮攥在手心里,走的时候带上。这与平时的家教和父母、长辈的言传身教分不开。跟着奶奶在家里,不管来了多少客人,每个人都要敬烟是不准落下的。和院子里的小朋友玩,即使打架吃点亏,我们是不支持他用暴力对待的。他上学的时候,我们没有过多地管过他。包括各门功课之间的差别,如何补齐;假期内该不该补课,补哪一门;以及后来的文理分科,都由自己做主。从来没有希望他考试得第一,也打心眼里不愿意他在学业上有所成就。因为我对文化是有戒备心理的,文化这东西,没有的时候很羡慕,有而无用的时候是很痛苦的,而且,文化越深,痛苦越深;不仅如此,自古及今中国的社会就是穷文富武的社会,穷秀才、穷讲究都是针对文化人说的,最有名的一句话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然而,偏偏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中考的时候,儿子的成绩居全县前十名,得到上中学的全部奖学金。自此以后,我们在经济上“抛弃”了他。外国人是十八岁让孩子独立,可我们的儿子十五岁就独立了。二OO五年高考后,成绩尚好,他又选择了军校,至此,他把我们彻底放开了。</font></strong></p>
<p><br/><strong><font size="4"> 女儿也很有意思,一岁多我带她上街,父女俩相距几十米远,我在前面留意着她,她自己边走边玩,路边的人往往以为是走失的儿童,常常发出:“这是谁家孩子?”的喊声,她还抬起头惊奇地看着人家,好像是说,你喊什么呢?我是有主的!拐弯的时候,我常常隐蔽起来,看看她是不是注意到我的去向,她是从来不会走错的,看不到我也不哭,就站在路边等,或者自己弯回去了。就这么大的孩子,我常常把她一个人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半点一刻是不会哭的,也不会走失的。从二岁入幼儿园,没有哭过一声,也没有和孩子们闹过。上学后,学校离家一华里左右,父母去接也行,来不及接她自己就回来了。女儿爱养宠物,每年春天,都要给她买二只小鸡,教她怎么喂,鸡大了(公鸡)就杀了全家改善生活;然后再给她买只兔子,有一年她养的兔子下崽,裹在绒绒的毛中一堆红红的、奇奇的、怪怪的小生命,很令人惊奇;许多来的客人都要去扒开厚厚的绒毛看个究竟,结果引起老兔子的不满和怀疑(可能是小兔粘上了人的气味),放弃了喂奶,把一窝小兔饿死了。前年,家里添置了电脑,女儿十岁了跟我抢着玩,我们很少训斥她,多是从侧面说服她,希望她以学业为重,时间不长,她主动从星期一到星期五不玩电脑,休息的时候多玩些。她有很多网友,大的三十多,也有十几二十岁的,我们就教育她要注意和网友的分寸,尽量不和同学以外的陌生人搭话,慢慢地她懂得了外面的人心险恶,把一些网友删除了。奇怪的是女儿的学习,一直成绩居中,不求上进,每次考试我都问她能考第几,她常常自信地说,前三名差不多,结果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不过,从去年开始,她有点变了,每次说考第几,总能考个不相上下。但她从来不坚定地要考第一第二第三,那一学期她说要得奖,总能得到,我们一直很纳闷,她是怎么做的。女儿的最大缺点是自负,我们的话她一直难以接受。</font></strong></p>
<p><br/><strong><font size="4"> 再说说我们家的经济情况。家里的一切经济收入和花销都由妻子掌握,对此,我乐此不彼,求之不得。每年花多少、留多少,怎么花,甚多甚少、谁多谁少全由妻子一人做主。我常常一年半载身无分文。但是,多少年来,我经营生意少有赚钱的时候,常常血本无归,妻子多有的埋怨,也曾牢骚满腹,甚为不满,但我一次又一次地做出投资选择时,妻子总是义无反顾地拿出钱来支持我,常常感动的我热泪盈眶。O六年,我对妻说,买车吧,没车不像个人家,妻子一合计说钱不足,我说借钱也买,妻子真得借钱回来把车买下了。更让人感动的是,多少年来,妻子一个人操持家务,从无怨言,我是油瓶倒了不扶,水开了不灌。去年,妻子生病做了手术,多年劳累积攒的毛病终于爆发出来了,我现在每天要给妻子按摩一个小时,家务也分到手了,重活累活都是我的,妻子只能干点轻松的,当然,我也不会有怨言的。</font></strong></p>
<p><br/><strong><font size="4"> 我们夫妻结婚二十三年了,说没有吵过、闹过是假的,但是无论怎么闹,我从来没有先动手的时候,每次闹架实在难以缓解的时候,我便躲出来,在单位住一二天再回去就没事了。妻子也能忍辱负重,顾全大局,在处理夫妻感情,婆媳关系的时候,她都能以惊人的方式方法取得各方谅解,达到和谐统一。母亲从六十跟到我们八十多了,她老人家内心是有很多委屈的,毕竟儿女的照顾是单纯的、浮躁的,婆媳关系讳莫如深,不如意处十有七八,我当儿子的岂有不知之理,在照顾、孝敬老人这一点上,我是心有愧疚的。虽然我们在经营家庭这一方面是成功的,但在对待老人方面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一定得给予补救。我们对待儿女的原则只有一个字就是??放。儿女能做好的,让他们放心去做;敢做没有把握做好的,放开他们去做;不会做的,引导他们,让他们自己去做。只有放的宽,不能收的紧。放,不是放纵,是放飞;是针对生活和实践而言。对于理想、道德、操守、文化是不宜放的,除非他们已经做得很好。如今,许多家长教育子女放松了对道德情操的坚守,怕孩子吃亏就叫他使用暴力,以牙还牙;对此,我们是坚决反对的,这样培养后代,不吃小亏,将来是要吃大亏摔大跤的。</font></strong></p>
<p><br/><strong><font size="4"> 因此,民主也是有代价的,老人看我们,我看儿女妻子,妻子看我和儿女,儿女看我和妻子都有不如意、不如愿的时候,这种时候是要极其忍耐的,要动脑筋想办法,以最小的代价求的全家的共识;否则,就会一步走错,满盘皆输。特别是老母亲,是封建社会走出来的规矩人,用时髦的话说是有绅士血统和风格的人,她对我们的所作所为都颇有微词,更何况小辈呢?每但这个时候,我总是和和稀泥,给她老人家说说好话,再讲讲今天这个社会的特点,如果按以前的老办法教育孩子,到社会上是不适应的,是会被淘汰的。老人有时能接受,有时不能接受,不能接受时,我就带她到另外的环境住一些日子,便没事了。</font></strong></p>
<p><br/><strong><font size="4"> 民主不是一团和气,民主也有辨论,有争吵,有斗争,但这是建立在对每一个人充分尊重的基础上,让他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那怕他是儿童、老人、残障,而不是无视、剥夺、强加,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做到此并不容易。极端、暴力、仇恨最容易在缺乏民主的氛围里产生,权力惧怕弱势群体的反抗和舆论的监督,因此在家里,给老婆、孩子留下说话的权利,自由的空间是绝对必要的。才会在社会上产生让人说话的习惯。 </font></strong></p>
[此贴子已经被水云间于2009-10-24 18:19:4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