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br/> <br/><font size="4"> 一个李白。古今中外。老少皆知。<br/> <br/> 我不说他的诗。我就说我从历史上来看李白这个人。<br/> <br/> 李白随永王起兵兵败,流放夜郎。后被特赦。却死在了回来的路上。<br/> 起兵造反。这是死罪。成了永王的幕僚。李白所处年代正是唐玄宗时。且处在安史之乱前后。那时唐朝也正是由盛到衰时。但我不是说唐朝和现在是一个样。不是说唐朝玄宗时和现在一样。我只说李白在唐朝的知识分子集团翰林院那和现在来比。李白到现在成“教育部长”应该不为过。<br/> <br/> 李白从唐朝哪时说起最好?<br/> 还是要从入翰林说起。<br/> <br/> 李白在翰林院做什么?成了杨贵妃的专业秘书。<br/> <br/> 云想衣裳花想容......<br/> <br/> 这首诗翻烂写得就是杨贵妃。<br/> <br/> 且这还是首应制诗。应制诗收入《唐诗三百首》可能很少。<br/> <br/> 一个满怀热情的年轻李白难道就这样在杨贵妃身边?<br/> 这显然是不合时宜。<br/> <br/> 如果李白在现在出任“教育部长”?<br/> 那会不会风生水起?是肯定的。当李白在唐朝不满现状。还有一件事。是唐玄宗令李白与外来使节的大力士比脚力的事。因为这事才有了李白令高力士磨墨脱靴。<br/> <br/> 李白也因此三进川蜀。<br/> 这还是个不合时宜。<br/> <br/> 所说的观点是用人的选择性在现在比唐朝肯定要好。但还有不足。因为历史可以考验一人。历史的不妥协才有了今日和谐。 <br/></font>
[此贴子已经被水云间于2010-7-12 21:54:0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