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align=\"left\"><font color=\"#008080\" size=\"4\">编辑注评<br/><br/> 实际上,能辩论赢的是非大抵分两种:一种是所谓的“大是大非”,不能违法啊、不能卖国求荣啊等等;另一种便是从不同角度判断是非结果不同,比如,一个人为了孝顺母亲,偷了人家的东西。他自己从为人子当尽孝的角度看,当然认为自己是对的,是情有可原的,批评教育一下就行了,好像可以网开一面。但是,从社会安定和他人生命财产安危的角度看,这人便该受到法律的制裁,否则法律的严肃性怎么保证?如果都效仿负面的影响会不会更大?两方因此辩论起来可能都会有自己的支持者。当场辩论的成功率则决定于两方是非观点的支持率。而哪一方当场辩论成功了,似乎都难确定其是非观点的绝对准确。 <br/><br/><strong> 是非是由自己内心认定的</strong> <br/><br/> 庄子讲:“举世而喻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br/><br/> (《庄子?逍遥游》)这就是说,是非是由自己内心认定的,不是多数人甚至全天下的人所能改变的,所能左右的。选举可以表达多数人的意愿,但不能确定是非。而真理往往在少数人的手里。真理的发现,不可能是千百万人同时进行的,一定是少数人首先发现的。一旦发现了真理,即使有千百万人反对,也要坚持下去。这是一种自信心。 <br/><br/> 墨子提出“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符合古代圣王的做法,就是正确的,不符合古代圣王的做法,就是错误的。这是将圣王的言行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庄子认为圣王和普通人一样,都是在床上睡觉,但不能认为泥鳅在烂泥睡觉就不对,也不能认为猿猴挂在树枝上睡觉也不对。人自以为高贵,比万物都灵,但是人的习性也不能作为万物判断是非的标准。汉代人继承庄子的思想,提出更多的材料论证这种观点。《淮南鸿烈?齐俗篇》提出“天下是非无所定”的命题,认为是非在不同人、不同地方和时代是各不相同的。 <br/><br/> 是非不是说话者的社会地位决定的 <br/><br/> “是非之所在,不可以贵贱尊卑论也。”(《主术篇》)即使是高贵的圣王,其言行也不都是正确的,也未必都可以作为是非的标准。同样是圣王,他们的言行,有时也会有相抵触的地方。不是官越大说的话也就越正确。 <br/><br/> 个人意见不能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 <br/><br/> “忤于我,未必不合于人也;合于我,未必不非于俗也。”(《齐俗篇》)我认为不对的,别人未必也这么看。我认为对的,世俗未必赞同。就是圣王,他的意见也不能作为天下判断是非的标准。以自己思想为是非标准显然是不合适的。 <br/><br/> 职业、立场不同对是非看法也不同 <br/><br/> “为武者则非文也,为文者则非武也。文武更相非。”“东面而望,不见西墙,南面而视,不睹北方。”(《汜论篇》) <br/><br/> 志趣、学问、思想观念不同,则是非观不同甚至相反 <br/><br/> “夫弦歌鼓舞以为乐,盘旋揖让以修礼,厚葬久丧以送死,孔子之所立也,而墨子非之。兼爱、尚贤、右鬼、非命,墨子之所立也,而杨子非之。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杨子之所立也,而孟子非之。” </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20 18:29:3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