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牧童 特别说明:老友邀我作評,匆匆过目,点点感觉,实话实说,因水平有限,若对诗中理解不到,评有不当处得罪了大家,还望包涵。 2014年02月25日夜
1
白絮飞成甲午春,潇潇洒洒见精神。
晶莹气概弥天地,玉质冰心性至纯。
点评:首句开门见山,二句俚俗语入诗未常不可,但此句略直无味。转句是首句的说白,引入气度,结以其性纯而出矣。但觉“晶莹”词意与:白絮,玉质冰心字面上稍重雷同。不如重组。二句不以议论出,可重构,改作,铺垫成雪花世界之具体景象为好。全诗新颖,理性,大气。笔贵其灵,还可重组整合。多多推敲,定有佳作。
点评:一姿态而起,一洒脱而承。转句比拟灵活。新颖。结触深处。把绿植,稍硬。好绝句要惜字如金,一二句还可精炼些。是新韵?当标示出来。
3、探春头
行止不惊鸟,枝头交颈啼。
悄声时合噪,振羽各分栖。
剩雪滋枯野,新蟾待命题。
天晶虽自得,再三韵方齐。 剩雪滋枯野,天晶虽自得。新蟾待命题对前句稍弱,且不工。 |
探春头,若择题,当量体裁衣,定好尺寸。再好好整合,诗体所宜,神思飞越,俏丽可望。 |
4、七律 雪
寒宫蝴蝶下凡尘,玉骨冰肌质地纯。
篱畔柴门添粉趣,楼台水榭遍鱼鳞。
斜铺岭上深还浅,闲入梅心红透银。
雅士文人轻捧踏,洁来洁去最为真。 :深入浅出,完整圆润。从小处着眼、平常写意,方见作手也。用词见巧。如“ |
鱼鳞、轻捧踏,斜铺岭上深还浅,闲入梅心红透银。剧喜颈联:斜铺岭上深还浅,闲入梅心红透银意内言外,妙语也。 |
5 、七律/(集句诗)雪
六出飘来万户粘,模糊远近色相兼。 千山陡失青丝障,斗酒难供座客添。
已恨梅梢遭挫折,争看蝶舞不钩帘。 去年群玉题诗处,小帐犹歌阿鹊盐。
点评:集句成诗见工夫。句句写雪,而不见雪。所谓工夫在诗外,是也。
6、七绝.松梅映雪
朔风凛冽玉尘飞,针叶从容裹素衣。
旷野无声天籁寂,红英数点幸增辉。
点评:一句写飞雪,二四句分写松与梅。用语如“针叶从容”还可推敲。红英数点看标题可与梅联系起来,但毕竟内容不够紧密,一下是松,一下说梅,不如集中笔墨,当论本色。
7 七绝 春雪
几度逢君不是君,君心似我两天真。
赴君一约终无悔,十万冰清碾作尘。
堪怜咏絮到如今,黛玉情怀不自禁。
算尽唐诗三百首,终无一颗女儿心。
点评:以春雪拟人,新出。见手段。诗其一,转结见境界。 其二得法。以咏絮与黛玉情怀关联起来,也有独到之处。转结感叹不尽。两相比较,其一胜出。 |
8、七律.春雪吟
仁厚天心撒碎银,霜风凛肃四围新。
已无笠叟垂寒雪,却有梅枝点早春。
松鼠啮残存穴粒,林鸦翻尽压坪茵。
江山一统分琼玉,高富低贫亦作匀。
点评:写春雪寄慨“高富低贫亦作匀。”自然与社会的连接,显得巧致,寓意深刻。诗句中如“压坪茵”还可提练。
9、春雪
10 、春雪 弥空弱絮逐春来,玉树琼花一夜开。
乍暖还寒风凛冽,欲舒将闭柳徘徊。
白飞大野灼双目,红罩千门起阵雷。
兆得年丰无病弊,乾坤如镜远嚣埃。 “灼双目”能让诗句生动几分,要是有梅红描述,那更加突出了。结 |
好比拟,境界自出。律可改绝,然句不可多得也!双目与阵雷对欠工。 |
11 、甲午春雪
冷峻天宫幻海桑,琼花六出造凄凉。 山披玉甲因风抖,寒侵野树入苍茫。句式灵活生动形象。好手法!路转银蛇共絮狂。不如前句,可重酌。个别词语“幻海桑” |
12 、七律 甲午初雪
稀薄焉能妆老枝,经冬微雪亦来迟。
乱飞殊岸滋梅幻,更促孤舟摇客痴。
急舞岂同望野处,旋回犹别探篱时。
随风即逝寒魂远,难慰离怀谁解知。
點評:开合圆润。纷蕴欲辨,一丝情绪。离怀谁解,状雪镂尘,手法恰好。
沽酒赏雪:由一片春雪江南夜到眼前同看一树花,远近结合。究竟心境如何?作者没有直接表达,其意可猜想无穷矣。转结以人物场景作画面,也得其味。 |
14 、春雪
点评:多处化用无痕。由春雪可感世态事,巧合。剧喜:因知春尚浅,破白作飞花。转结得味。一疑一认一浅,有否定肯定否定,几个反复,以逻辑性思维为线,亦布局之法。连蝶未妨赊,还可酌。
15、七律 春雪
玉缀南枝复北枝,东风得与静相期。
点评:起复相应,疏密相宜。絮吹江上意迟迟。去冬无雪,恰当。好联。,结中“一夜倾城问是谁”扬起,一夜倾城,还问是谁?春雪何如?自问非答,恰到好处。浮云与解饮欠工。
步出家门新见白,飞花六出下阡陌。
行郊顿觉袖衣寒,观景幸无霾雾隔。
踢踏轻歌快活人,萧疏阔野独来客。
眼前灵鹊或相知,索句将成自敦迫。
点评:用我六出飞花,组彼千丝意绪。快活人,独来客,人雪同拟,十分独到。寒与萧疏稍近,或可酌。
点评:后两联咏雪以时事论,结响以清廉说,寄意处可窥诗人之心。前两联还可百炼金精。九天龙战,过大而空,不如小处着笔。颔联稍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