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3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版] [转]猫之猫的《刍狗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23 23:01: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猫之猫的《刍狗集》


刍狗集
集名“刍狗”,一是缘于我在此论坛(北大中文学术论坛——恨比春深注)用了四年、从新手入门到高级会员,一直不离不弃的签名档“我不仁,以天地为刍狗”,以及演化在《都门秋思》一诗里的“可能天地为刍狗,未必虫沙不圣人”一联;二是有感于蓝芯儿君“我真希望作品登了坛就不再属于个人了”一语,盖诗无论佳与不佳,既登之论坛,便当弃如刍狗,无所惜也。
刍者,草莽也。刘孟涂云:“刍荛之微,先民询之”,某诗虽不佳,屡蒙诸君子关爱,择其微善而赏之,某惶愧之余,何敢自惜。狗者,某之生肖也。人言本命年不利于主人,某又坚不肯服红色衣饰,辛苦果数倍于往年。今逢生日,寂寂无欢,作廿四自寿诗四首,乘兴翻出旧作,稍加拣择,合为一集,名以刍狗,弃之论坛。丙戌仲夏,猫之猫记。

廿四自寿(代序)
又是榴光照眼时,临流细数鬓间丝。毕生魂梦初唐体,廿载心情次韵诗。
庾信文章多感怆,玉溪身世本迷离。他年若写东溟赋,好向枯桑酹一卮。

廿四年华廿四风,一时哀乐万缘供。零霜断雨劳相忆,翠袖明妆不再逢。
西北高楼销梦想,东南佳气记游踪。于今寂寞萧斋下,自拥寒衾过一冬。

当时白袷抵京华,万户千门入望奢。御路经年成旧识,王城深处作新家。
闭门自写承平策,掩卷何期富贵花。笑指舆图与君说,本来蓟北是天涯。

窗前枣叶郁青青,漫忆秋深扫一庭。宁信参天非自许,元知堕地即新生。
纷纷过眼荣枯意,漠漠含愁断续鸣。何苦中宵相唤急,满城风雨梦初惊。(庚青通押)

未名湖曲(此为初登论坛叩关之作也,意颇自得,惟两处韵脚去入通押,深以为憾。不惜削足适履,更易数句。)
谁以未名名此湖,昔人风采已模糊。谁成博雅临湖塔,倒影晴波两不孤。
风光三百年间画,画中多少悠悠者。彩舫人传学士家,骄杨曾系王孙马。
当年楼阁已成尘,今日追游复几人?风华古柳春前絮,岁月石鱼背上鳞。
青衫络绎少年子,爱挟奇书凭湖水。併有文章灿若霞,为谁才调扬清绮。
不知湖水竟何心,但见湖堤春意深。名花欲醉骚人眼,芳草还衔燕子魂。
燕子来时千山绿,簷前旧侣鸣相逐。唤起前溪玉笛声,一枝吹作人间曲。
嫋嫋晴云蘸紫红,粼粼白练起微风。雨过桃花千树绕,春来流水一湾通。
其间几许龙钟客,峭立东风头雪白。平湖凝望几多时,夕阳改尽遥山色。
早携书剑向幽燕,济世图强心未闲。家山梦远三千里,午夜灯昏四十年。
前尘一夜成飞雪,万端心事终难灭。暇日贪看蓟北云,有时独对西山月。
月落林墟断碧烟,云飞何日到江南。江南亦有花如海,肯为书生染暮天?
驹影匆匆春去早,不独窗下凋春草。千番劫尽水纹平,万卷书成才人老。
才人老去莫吁嗟,学术源流谩自夸。须知百岁千秋后,谁访未名湖上花。

读《史记》咏项羽事
宝马骄嘶声满地,虞姬新舞无悲意。文人错解项王歌,谓是千秋不平气。
沙丘城下破章邯,四野玄黄战未酣。莫笑诸侯无胆略,日月犹从壁上观。
平生快意只如此,千里中原如敝屣。美人明月大江流,便是人间第一死。
刘郎楚调亦绝伦,戚女严妆更怆神。羽翼已成横四海,笑煞乌江末路人。

登楼望香山良久,归而梦游之
久有飞仙想,名山引梦长。八千余级须臾上,回看人世已茫茫。
星辰摇摇北斗旁,中间只隔数石梁。海天一角落明月,梅花之色玉之光。
丹崖紫壁俱无骨,飘飘意欲凌风扬。枫花乱落胭脂雪,云根冷结茯苓霜。
对此惶惶不敢醉,辜负流霞几万觞。客心终自苦,山亦何曾香。
道逢采药人,遗我驻颜方。览毕还君无所用,愿与万千红尘哀乐共翱翔。
道人顾我还大笑,蹴踏黄云飞去彩云乡。

西湖暮歌
西湖风物晚弥清,我向苏堤踏浪行。咏絮人归歌寂寂,抹湖风定鸟声声。
回头却望湖山曲,眉眼盈盈添笑语。几处莺花照暮愁,何方桃叶漂新雨。
朗吟飞上吴山台,要看昆明劫后灰。爱向人间游阆苑,焉知世外有蓬莱。
水远天长春意深,春星如梦点疏林。玉海琼壶天上下,有人能作月光吟。
月湖相望还相映,自古如今同此境:明珠朗照一千年,明镜横开三万顷。
天风不度旧妖娆,四更谁见满湖箫?醉后不知天远近,轻舟直下西泠桥。
山光凝黛水凝烟,此地沧波坐渺然。何年身化湖心鹤,舞破风清月朗天。

晚春吟(二首)
河阳县里花如雪,而今都作翩翩蝶。百花劫数遇皆销,十丈红尘香已彻。
骨相玲珑不自持,已枯犹落最高枝。春意奢华三万点,此中有我未曾知。

唤起东皇碧玉箫,阳春一夜太妖娆。魂去魂来香已尽,庭前只见乱红飘。
醒时已是千山暮,海风东指蓬莱路。人到蓬莱问列仙,月色箫声一霎缘。

漫题清人诗集
梦中烟柳浑如画,天街醉骑青骢马。挹霞阿母五云中,濡墨玉皇香案下。
偶因迁谪来人间,天地茫茫无路还。灵辄自饥相如渴,十万才人尽可怜。

采石矶太白楼中放歌
长江飞落昆仑颠,千盘万折来此间。天门作势留不住,横江东去尽平川。
泄出森森巴蜀气,成此风云足壮观。槛外澄澄如练水,中有万灵千怪相周旋。
江山信美有人怜,江上芙蓉谁敢搴?翰林学士长安客,长歌来拜谢家山。
雾嶂云峰烟外峦,酒颠诗魔江上仙。大醉不知身已老,依旧羽衣长笛阆风前。
华章丽句何足道,清风明月最留连。长鲸一去无辞赋,后来君子绝跻攀。
留得高楼傍牛渚,便有诗风词雨一千年。往事悠悠俱不传,风情历历在遗编。
博得吊影人如我,自来高阁凌风烟。江南五月梅花落,此意如潮未可言。

百花洲词
洲中人使百花羞,洲前水带百花流。百花飞去春归尽,洲上佳人终日愁。
吴颠越绝春秋改,萋萋芳草竟何待。欲向吴中问百花,邓尉山头香雪海。
行人五月下江南,梅雨梅风日日连。三生花草无人梦,化作烟波万里船。
桃花流水三春路,扁舟系缆横塘树。十里东风十里愁,春衫立尽千山暮。
新烟旧月满姑苏,雪浪云涛涌太湖。潮来争拜吴丞相,潮去仍哭越大夫。
护国无计沥丹心,兴国无奈总荒岑。谩向人间夸智计,空教海内羡佳人。
白鹭悠悠掠水飞,芦花漾漾露光稀。谁如湖上鸱夷子,碧水如天不肯归。

咏白蛇传事
白蛇初下峨眉山,坐对青峰结翠鬟。白蛇初见西湖水,游女如花彩云里。
不慕繁华不为恩,自爱西湖万种春。谁知波上同舟子,便是三生石上人。
雨露初结湖上缘,还依湖水作家园。解炼金丹图济世,便是鸳鸯亦是仙。
可怜琴瑟有人妒,悲歌却起无声处。都缘佛子太愚执,肯信鸳鸯能独宿。
柔肠有愤亦如雷,千里江南一片哀。零雨暗从阊阖下,海潮飞压镇江来。
虹霓缭乱与云低,百万鱼龙天上嬉。最怜意气倾肝胆,同行妙手空空儿。
雷峰塔下重门闭,想见报仇心未死。到今岁岁有余波,广陵潮吞金山寺。
沧海桑田谁复记,雷峰亦已当风屺。更待西湖彻底干,此间应有再生缘。

十渡重游(此早年初试七古长篇之作。一时心境,未忍删之,姑标为今韵而存焉。)
曾遗一梦此山中,今日重来梦里行。梦到旧年风雨夜,独披碎雨立残风。
残风断送残春去,春来依旧生新绿。新绿妆成十渡山,久望绿山得好句。
曲曲连峦似画屏,苍岩磊落欲摩空。长林竞冲新霁白,众峰争破暮天青。
青天暮雨未招魂,溪云应识再来心。青草已将行迹没,青松犹记踏青人。
当年有客曾携手,春光入眼浓于酒。绝壁接天天难上,流水激石石不走。
不见当年携手人,而今只有影随身。乱山之底经行处,百尺松林雾色深。
悠悠歧路各崎岖,此路曾经累蹇驴。不知路尽白云畔,可有仙人未了局。
仙局万劫号珍珑,几人身陷万劫中?烂柯山头凝望处,凤箫声满碧云城。
晚霞脉脉语依依,须臾化作野鸿飞。曾闻彩雨盈天下,是谁真见彩云归?
彩云彩雨倏明灭,一时光影欲凄绝。落霞岩畔久潸然,盈盈天际生寒月。
寒月升兮岭之头,如梦如烟忆旧游。人世几回伤往事,月华依旧入溪流。
多情无限痴儿女,莫向冰轮寄誓词。嫦娥夜慕人间世,广寒应燃通天犀。
望月移时无一语,因风堕泪如零雨。林雾愁遮千嶂山,松声吹度瑶台曲。
曲中深意几人知,曲中星落月迟迟。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多时。
吮泪吟成十渡歌,多愁多病奈春何。千古词人通此意,惟有常州黄仲则。
仲则平生乐远行,我亦颇担落魄名。江山尽处无遗恨,春逐流花锦浪生。
当日对斯已忘言,而今羁旅故依然。白头检点韶光迹,京华遗梦第一山。

神话
我闻古仙人,有字子乔者。骑鹤醉吹笙,成道缑山下。
其时天地清,风泉散山野。明月照长松,余辉流万瓦。
钟磬蔽空来,众窍俱喑哑。相和以笙箫,殊不类风雅。
使我草木质,庶得一沾洒。平生云水心,到此不相假。
百虑与千忧,挥手从兹舍。遐龄如可期,此乐未应寡。

感旧
广乐奏华庭,云璈复玉笙。昔陪王母宴,花下见双成。
双成初语处,紫竹栏杆曲。草径旧袍青,流光春酒绿。
春酒醉春阳,春花对举觞。春风吹水榭,罗缕袖中香。
展字问乡居,儿家东海上。武夷从西来,门前狎碧浪。
青鸟衔榕花,飞落海中坻。化为采菱人,芙蓉乃相似。
菡萏净无尘,清清鉴我心。误得曲中意,斫尽青瑶琴。
月中有顾菟,盈虚难自保。海上有金鸡,一啼成昏晓。
君意若明月,盈虚无已时。我心匪海日,昏晓不能欺。
二月碧桃枝,三月青杨柳。四月南风来,扑面浓于酒。
相约入名山,君还我未还。有人听曲尽,长立落星天。
忽忽感星霜,三生事渺茫。本来云路杳,何况梦魂长。
遂倦无情游,愿做人间客。南朝二百州,处处留踪迹。
踪迹满江关,临流已忘言。岂知江上水,相送月中仙。
归来光景变,玉柱绝筝雁。解佩是何年,遗珠先已暗。
从此海风寒,珊瑚生翠烟。鱼龙听子夜,三起复三眠。
八月燕云道,极天无碧草。九月水光收,梦与秋俱老。
秋水是相思,秋云相与随。但矜春色好,何意鬓成丝。

都门秋思
千山木叶百年身,十里云衢九陌尘。宾主茫茫观去住,荣衰漠漠感湮沦。
可能天地为刍狗,未必虫沙不圣人。毕竟黄童知此意,输他物外看星辰。

仿《投笔集》作后秋兴一叠咏钱牧斋事,甲申三百六十年
我所思兮在桂林,苍梧云气晚萧森。三秋傥化匣中血,十日难明盆下阴。
万古升沈归帝运,百年剥复见天心。西风老去浑无赖,缓送寒霜夜夜砧。

辇路天街纵复斜,内家讲席直东华。文章高接秦时火,博物旁通汉上槎。
柳叶春衫新试马,江潮秋枕旧闻笳。春明门外花如海,半是杨花半杏花。

漫把清流比亮晖,几人局外见几微。劳劳海内悲风起,逐逐辽东野马飞。
尽道当机死可待,肯言临难誓俱违。神皇最小偏怜子,洛下秋高腹正肥。

成败衰荣几手棋,达人无喜亦无悲。谁言斜角侵分候,正是灯花敲落时。
新主园亭翻寂寞,故人江海共栖迟。伤心满路隋堤柳,红豆年年种所思。

绛云楼阁对虞山,言偃孤坟指掌间。万轴图书开玉府,七溪风月锁愁关。
平生一谶幽兰火,四海无依槁木颜。尚喜诗人未沦落,里人传艺有冯班。

且扶残醉看遨头,莫把悲吟怨素秋。玉树歌终岂有恨,金樽酒满不容愁。
烟花自笑笼中鹤,风雨同归海上鸥。惨绿妖红无尽路,江南随处过名州。

延平国士字成功,桴鼓金山叠浪中。自誓金戈回落日,谁能羽扇助东风。
一枰残局休论彻,半壁营灯要点红。不信疾风真劲草,翻输江上钓鱼翁。

扬州北望路逶迤,战血曾腥卅六陂。社稷孤城余碧草,蕃釐异种剩琼枝。
再思国事那堪问,许是丹心大可移。少日清流旋老大,蹉跎岁月渐垂垂。

书李后主词后
略比君王阅世深,翻从乐府吊歌吟。当时岂有红裙舞,此际惟余赤子心。
翠袖珠帘犹入梦,春花秋月杳难寻。能书哀乐皆千古,未必朱弦澹荡音。

登采石矶三台阁望大江
姑孰宣城一望间,天门白苎杳相连。潮通沧海扬晴雪,楼倚春风咏暮天。
槛外澄江净如练,意中芳草碧于烟。人言此地多风月,零露深秋满钓船。

苏州
行尽江南烟雨程,更逐芳草到吴京。山光隐约连千镇,水气混茫带百城。
踏浪佳人如有待,浣花才士最多情。垂虹亭下春风疾,听到湖潮第几声。

书两当轩集
白云溪上白云飘,舣舟亭下舣兰桡。舟向白云生处去,云从黄鹤去时消。
我亦弦歌追太白,君能奴仆命离骚。九原风雨无人问,日晚愁听山鬼谣。

拟绮怀二首
最怜长乐掌中身,曾是蓝桥画里人。朗月华星羞自照,珠弦锦瑟倩谁陈。
萧郎去后无狂客,桃叶归时正暮春。千缕垂杨风下舞,可能不似翠眉颦。

好梦频添一卷诗,谁看月满凤林枝。吟当星水粼粼路,写上霞绡密密丝。
但有韶华同此际,为君名剑舞多时。桃源风好天应醉,未拟归期归已迟。

萧史
一夜清箫不见家,玉人相伴到天涯。还依云海谢知己,自向天街扫落花。
楼阁空余鸾凤影,星河曾驻木兰槎。红尘亦有无双客,倦倚西风看暮霞。

江南三题
扬州
十里春风路,三千阆苑家。此乡多异士,天下有琼花。
淮水云中楫,虹桥天外槎。风流今已散,何处醉流霞。

太湖
海月下苏州,星沉露未收。三生花草梦,一夜水云愁。
白鹭飞何处,沧波访旧游。名山七十二,俯仰五湖舟。

严滩
未解三春梦,平添一段愁。当时有名士,含笑钓澄流。
汉代中兴日,桐江演漾秋。人间多胜景,此地最清幽。

狂言
远师造化近师心,不信人间有古今。万一明朝风雅绝,犹能一振盛唐音。

湖畔独步寻花十三首
南枝开过北枝迟,一树知春树树知。片片自开还自落,晚花如雪燕来时。
蓟门春色已成图,始信东君意不殊。小似去年急雨后,满天花影看西湖。
占断人间还滟滟,秀出花国是殷殷。隔湖柳色清于水,一幅湘妃淡墨裙。
一从春雨润幽燕,四野山光也欲燃。莫认名花真满地,夕阳红处是烽烟。(时值伊拉克战争)
须知脉脉临流意,即是谦谦林下风。三度过君三不语,一身清露月明中。
红杏开时不用攀,此身无主是神仙。晚风忽起凉如水,百草千花共醉眠。
东君一夜弄芬芳,断尽羁魂更断肠。此水此花人共好,水流花谢客他乡。
诗思谁教如乱云,惜花不得到残春。而今又是清明雨,草色烟光忆故人。(前数日,一大学同窗女生因白血病去世。其人才貌性情,俱堪追忆。诵苏玄瑛“人间花草太匆匆”一诗,为之长恸。)
劝君和露折琼枝,莫唱年年岁岁词。花底原无儿女恨,只因绝艳令人悲。
才成绮丽便飘零,已覆重茵又满汀。绝似月明人散夜,一泓澄碧浸疏星。
花明柳暗拂琼楼,草长莺飞映碧流。此去春江直到海,相思不尽暮天愁。
不识海棠真体态,桃花也自怆风神。人间未必痴难得,不用珍勤到暮春。
可是缘深意更深,一时哀艳动长吟。浅红一簇明如玉,收尽天涯倦客心。

毕业杂诗三十六首
昔读郁达夫《自述诗十八首》,爱其追记前尘,历落有致。喜怒哀惧,聚散离合,一等于常人,初非以名人增价。庾子山云:“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风,陆机之辞赋,先陈世德”,则又非余敢望也。余负笈燕园,奉教于不平先生门下三年矣。深愧朽木之材,不堪造就,有负恩师及诸同人之望,寤寐思之,每每惊觉。今当毕业之期,万人如海,不知身去何方,魂归何处,可为长叹。达夫作自述诗时二十三岁,余之年齿,恰与之同。追述昔游,不为过早。当斯远别,草书满纸,聊以代渭城朝雨、易水秋风。所谓鸿雪因缘,春暖日晴,终不免于消涸也。乙酉秋日。
1.人间久已厌离声,谁复当筵唱渭城?一曲匆匆人未解,眼中经纬尚分明。
2.名园处处费追寻,一日悲欢愧已深。千一百回明月落,从兹伴我梦中吟。
3.依稀节序记清明,万壑千渠春水平。柳外桃花迷醉眼,还从若个证前生。
(癸未清明,有友新逝,作未名湖看花诗十三绝。虽不尽佳,而以之多交诗友,亦一快也。)
4.前生碣石与苍梧,二十三年堕地初。小劫翻澜文字海,到今遗梦未全苏。
5.燕南赵北有儿乡,九月凉风十月霜。碧玉千条长拂梦,嘉名古镇是垂杨。
(余幼时所居古镇曰垂杨。未知肇于何代,锡此嘉名,但有嫩绿鹅黄,千丝万缕,萦绕心眼。后来居处名为万柳而实无一柳,可为一笑。○余无猜之友,即以柳为小字,今亦不知何之矣。)
6.不谈梵夹不谈兵,纸墨纷披送晦明。家风何敢攀洙泗,也惯咿唔满室声。
(余生长于校园,父母皆以教书为业,亲友之中,执教鞭者亦甚众。晴日当窗,书卷盈几,满室诵读之声,余于襁褓中即深谙之。)
7.十三年少读书郎,负笈翩然来远方。耆旧西州谁夙识,赵吴兴与孟襄阳。
(年十三,西学于郡城邢台。诸恩师中有赵师,书画精绝;又有孟师,胸襟洒落,皆遇我甚厚。二师者,西州饱学之士也。)
8.休言伤逝与伤春,未必情钟便损神。如海深慈终有涸,几时重梦太夫人。
(祖母逝时,余夜夜梦其复生,如是者月余。后遂不复入梦矣。)
9.十里云衢锦绣连,来时秋草碧梧天。谁言江夏无双客,又作长安最少年。
(年十六,始入京华,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余读书一十七年,同级生中,向为最幼。)
10.紫琅玕下见双成,从此东风百感生。翠羽明珠千百字,一时才调为君倾。
(遇同学某君于紫竹林下,中心悦之。少年慕色,人之常情,而当时深以为讳也。)
11.澄潭歌影落秋苔,光接勺陂潋滟开。未名湖畔青青草,曾见刘郎一度来。
(读清人黄仲则集,至《桃花潭》诗,深有所感,不能自已,遂立志报考北大古代文学硕士生,钻研明清诗学。苦读一载,竟尔小捷。)
12.越水吴山宿世缘,六朝如梦柳如烟。此身骑惯人间鹤,不下扬州二百年。
(考研既捷,乃束装南下,畅游吴越,尽揽其江山之繁丽,与士女之清华。偕与游者,一囊、一笔、一纸,旅资数百元而已。此诗为渡大江、抵金陵时旧作。)
13.六和塔外即残阳,回首重城入莽苍。我自江干得妙解,夜深灯火照钱塘。
(余于江南城郭夜中,始识人间烟火气息。北地真不能及也。)
14.奇峰当日已模糊,认取痴仙淡墨图。一饮富春江上水,无朝无梦到桐庐。
(余迄今所见山水,以桐庐富春江为第一。古人云“锦峰绣岭”,此四字颇不足以尽之。)
15.黄河直北望乡关,小别经旬信宿还。又见长风吹旷野,斜阳疏草徂徕山。
16.尧章吹笛咏冰姿,千载流传绝妙词。唱到春风何逊老,放怀一笑是吾师。
(壬午中秋,饮于我师不平先生家。酒酣,先生击案歌姜白石《暗香》一曲,小子闻之,遂生今夕何夕之感。)
17.问字江东祭酒家,维摩斗室阅天花。灵光一老巍然在,愧我从游运未赊。
(师携我谒吴小如先生,聆说清诗要领。余少不知礼,又学无所成,未能亦未敢从先生游。)
18.闽东才士鲁诸生,尽室喧阗兄弟情。复有联床湖海客,谈诗直抵早凉清——
(余同室三友,闽人阿碎,鲁人nafangzheng与湖海游鱼也,皆是书生本色。兴之所至,有时谈诗竟夕。后渐语涉不经矣。)
19.少小曾谙田垅光,风霜长酝麦芽香。谁向洪荒追此意,豳风吟破泪淋浪。
(《豳风·七月》,余以为国风第一,《周南·汉广》次之。南北文学审美风格之滥觞,于此二章略见端倪。)
20.尧年惯听凤鸣音,吾祖流风问水滨。从古君王多好色,有人遗颂冠生民。
(《大雅·绵》云:“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亶父,吾古姓之初祖也。)
21.三代灵箫不可闻,秋波一转意何深。当时偶共湘流语,倾动文人世世心。
(屈子离骚,先秦文明之临去秋波也,宜其倾动百世。)
22.万象三才入品量,一时清议到词章。临风一序当诗读,未必曹刘较擅场。
(钟记室品藻五言,有极精极允者,有极谬者。八代之诗,吾未深解,不敢置喙。惟诗品一序,激扬律吕,抗坠宫商,气韵沉雄,词采流丽,真奇作也。求之南朝,实罕其匹。)
23.参军沈谢变新辞,丸转珠回未易期。南风吹梦西洲树,一曲分明近代诗。
(南朝诗人多有意讲求韵律,变为新声,而时运未至,才力未及,所作皆不出古诗范畴。谢玄晖云:“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余以为古体平直,近体致密,皆不足以当之。惟歌行体游于两者之间,无施不可。运用得宜,真如明珠之走玉盘。若溯歌行渊源,固可极久,而法度之大备,吾见《西洲》一曲而已。永明诸子可望未及者,《西洲曲》已捷足先登矣。)
24.少年才子入词场,逸采丰神不可方。一读卢王新乐府,徒惭暮气太颓唐。
(诗人之精神风貌,不仅系于年龄,亦且关乎时运,不可强也。欲观中国文学之少年气象,则不得不读初唐王杨卢骆四子之诗。其诗也,忧少年人之所忧,喜少年人之所喜,爱少年人之所爱,恨少年人之所恨,纯出自然。转觉千载之下号为英才俊彦者,终不免颓唐暮气。其有持性灵之说,唱“童心”之论者,方之四杰,不啻冢中枯骨。)
25.文章并世最高名,飘逸沉雄皆正声。鹏自摩天鲸逝海,纷纷何处著讥评。
(诗家之有李杜,如百川之遇江海,王化之有正朔。文章之韩柳,诗余之周柳苏辛,曲家之关马,说部之芹甫,皆未能及。岁寒堂云:“至于李杜,尤不可轻议。”余每见学愈富、才愈高、识愈大者,于此一语,愈深信不疑,以是知李杜之大,岂寻常器识所可测度领略哉。)
26.此生虽堕有情天,一寸诗心肯入凡?未敢轻参玉溪句,可能一字一华严。
(李义山诗,能通万事诸理,昔人所谓华严法界也。)
27.坡仙踪迹杳难攀,涪老诗从教外传。万古文章本心术,当时一语是真诠。
(古人言宋人以学问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文字为诗,以某观之,未若言以思想为诗、以文化为诗、以心术为诗也。后人无宋人之思想、文化与心术,仅追宋人之诗法,何其南辕北辙。○黄山谷诗:“文章本心术,万古无辙迹。”)
28.谁将俊逸掩粗豪,毕竟三唐一脉高。何李沦亡春雪黯,乾坤同调属吾曹。
(余尝论近古诗学,以为李梦阳、何景明当宋体极衰极弊之时,截断众流,力倡唐音,寰宇诗坛,为之一振,虽非开辟之功,亦是补天追日手段。清诗中兴,实肇于此。后人往往举其摹拟一端,大加挞伐,未必公允。余故效孔子之言曰:“有牧斋之才则可,无牧斋之才则为耳食也。”近见某学者之文,误以空同为李攀龙、弇州为王士禛,而侈谈七子之非,未知于义何居,且待小僧伸脚。○薛西原诗:“俊逸终怜何大复,粗豪不解李空同。”又,“何李沦亡春雪黯,乾坤同调属吾曹”,明人申佳允之句也。)
29.桃李何尝无一言,君王未必有深恩。诵遍南朝哀艳体,令人长恸为梅村。
(吴梅村为中国文学史忏悔第一人也。余每中宵起读,悯其苦情,徘徊者久之。咏其事云:“岂意天恩比海深,由来不许轻相报。”盖天之厚梅村至矣,岂“皇恩”二字足以尽之;天之虐梅村甚矣,岂“贰臣”一事足以言之。惟从性格悲剧处参解,庶几可得。然而一人之遭遇,能成就千古之绝唱。甲申上下百余年间之事,发为文字,谐以宫商,使人读之,魂绝而色飞者,梅村之诗也。○我读其诗,遂悟天生艳体,非为宣淫,本为兴哀而制;天生哀感,不待苦辞,专待艳体而发。艳而不能哀,哀而不能艳者,皆非诗之至也。)
30.国风历历列穹苍,乐府初翻便盛唐。曾见北人才力尽,匆匆残局付渔洋。
(北人诗赋,以新城王阮亭为终结,此后再无大家。)
31.楚人呵壁复悲秋,六代缥缃艳欲流。浅意繁文成近体,吴侬清唱至今讴。
(明清以降,吴人著举国文化之先鞭,诗亦如是,吾固深服且深爱者也。然每见吴人遽以此自夸,以为天下古今之美尽在于我,则妄矣。以论渔洋,故及之。)
32.曳雪飞霜耀碧空,他山胸次有长虹。令人浮白呼奇绝,不见吟诗见武功。
(余尝推演清人诗法,以为钱牧斋得建筑之美,吴梅村得音乐之美,王渔洋得国画之美,查初白得武术之美,皆自成一体。然牧斋、渔洋,终觉承袭前人者多。能于唐音宋调之外,别开一朝生面者,吾故服膺于梅村及初白也。初白之诗,如剑客名侠,虽主肃杀,凛凛有寒意,而运之以王道,正大奇绝,实康熙诗坛之射雕手也。后其玄孙查良镛遂以武侠小说名震一世,殆亦家传手段欤。)
33.髫年初具浅情时,心醉黄郎一卷诗。珍重至今都未解,普天星雨尚参差。
(黄仲则之咏星辰,名篇警句,终古无双。余于古诗人中,至为珍爱者也。)
34.不为复古不邀名,不慕新声慕旧声。我自耽吟君莫怪,人间文字等传情。
(余自十二岁时试作旧诗,后遂自学声律。每有感于中,即形诸吟咏。虽不能佳,奈何乐此不疲。友人劝曰:“今人自有文体,何不用之?”余笑而不答。)
35.绮怨清狂未忍删,当时万象已无缘。重提烟月扬州笔,挥洒离心到酒边。
36.钓台之下多龙子,凭君一试清江水。始知意气未全销,枕上偶然能作此。
(“钓台之下多龙子,凭君一试清江水”,余梦中得句也)

陪不平师及同门诸君子游西山植物园即事四首
逝水流风再再回,天涯节物尽供哀。刘郎至竟归何处,前度桃花依旧开。  
清兴昔年绕四山,即今倚树怅烟鬟。凝眸遥忆最高顶,竹杖芒鞋三往还。(余昔年游学海淀时,游西北望中群山几遍)  
凭君屈指算清明,细草名花次第生。百日春光何限恨,也随风雨送倾城。  
扑面风吹笑语斜,壶觞倒尽眼生花。清流一曲桃千树,围听先生说岁华。(以矿泉水瓶小盖,分得先生半壶酒。同游诸君皆不能饮,徒唤奈何)

蝶恋花 听雨
翠袖凉生秋日暮。明月无情,不照云来路。楼外天风吹碎雨,泠泠一曲飞仙诉。
一夜银河风浪怒。漾漾星辰,流下人间去。彩雾香车鸾凤属,啁啾不绝千千缕。

前调 秦淮夜宿
梦绕台城终古路。月色江声,远带秦淮树。箫鼓不传当日曲,乌衣子弟今何处。
风露凄凄桃叶渡。凤去台空,洲上飞白鹭。漠漠长干深巷语,城南台上飞花雨。

贺新郎 长城
我亦登临矣。问纷纷,英雄儿女,情怀谁似。偏是嬴皇能解事,舞作风云万里。千载下,烟尘而已。不到未应非好汉,到长城一片天涯意。月下笛,云中起。
最高台上迎风倚。是何年,振衣千仞,旁临无地。无数星辰沦下土,我与芸芸俱是。回首处,苍茫无际。记得玉楼新赋就,九重天一夕蓝如水。钟磬响,鱼龙戏。

迈陂塘 七夕
拂一身,金风玉露,细听银鹊私语。一从仙姥金钗举,此夕银潢飞渡。
天已暮,天曾见,朦胧淡月人来去。秋风起舞。五千朵飞花,依稀匀绕,仙子踏波渚。
神仙侣。燕子飞来旧宇。彩珠零乱澧浦。青鸾不为伊人故,肯到红尘深处?
春不妒,春自有,长亭芳草无归路。悠悠如许。只赢得幽人,清狂不泯,拼醉晚天雨。

南乡子 初秋
梦里听黄叶,觉来换晓装。一层秋雨一层凉,凉到深秋无底落严霜。
天意怜幽草,人情恋故乡。明朝濯足浊沧浪,笑看梅花无数落长江。

念奴娇 采石矶
江头一舸,记来时,白苎天门牛渚。自向横江亭下坐,唤出精灵无数。
紫盖云幢,素车白马,放起波心舞。沉沉一线,横穿千里烟雾。
更邀捉月仙人,燃犀学士,但把清尊举。此地苍黄经百战,颠倒南朝烟树。
江水还空,江声不尽,江月成终古。千秋一梦,休惊江上渔父。

少年游 元旦清夜独吟
去年今日,长桥一醉,狂意到今存。今年此地,月光如海,冷浸梦中身。
明年更有,风花万点,飘荡为何人。落花心事,流年风景,独对满城春。

踏莎行 除夕夜故乡农院中作
北斗中天,明河旷野,白榆历历簷间挂。渐谙灯火与楼台,十年不睹繁星夜。
犬吠泥垣,鸡鸣草舍,天明又是新春也。早寒惊断少年心,良宵一梦隔年话。

虞美人 牡丹
沉香亭北朱栏下,曾系明皇马。晚风吹乱一枝枝,红烛歌楼听雨少年时。
云阶月地留香在,无限繁华改。不是琼枝只是花,映醉洛阳风日五千家。

前调 望夫石
山涯水角盈盈久,面面青山瘦。断鸿零羽不曾归,只有西风吹去又吹回。
连天秋水拍天笑,惯看红颜老。只今清梦已成烟,一点渔舟带雨峭孤帆。

前调 颐和园
画船箫鼓阳春曲,眉沁春山绿。看春须上最高台,次第晚妆明镜一时开。
行人不上长安道,只解西湖老。武陵流水晋时风,不与者般光景旖旎同。

鹧鸪天 月
百万冰霜铸此轮,水精为魄桂为魂。灵槎有约同携手,逆泛银河访帝孙。
才三五,又十分。旧时盈缺本无痕。年年十二团圞夜,四海无人不倚门。

满江红  读oldwood论屈原真假大作,丙戌端午
酾酒长编,谁敢问,离骚真假?
夺尽了,七发(依今音读作平声)文采,子虚声价。(《汉书·扬雄传》:“又怪屈原文过相如”,以是知屈原与枚马同时甚或稍后,未必皆空穴来风也。)
湘水幽兰多怨慕,淮山丛桂伤风雅。
信才人,善写古今冤,凭他借。

江上笛,今吹哑;江畔泪,今犹洒。
问峡间云雨,哪朝神话?
有美人兮乘赤豹,是东皇欤骖风马。
看灵旗五月耀中华,千秋下。

梅村曲
时公元二零零四年秋日,岁在甲申。余以论文因缘,潜心旧籍。每览于三百六十年前之事,未尝不掩卷而长叹焉。夫犬羊之俶扰,与中夏之沉沦,固不足悲矣;而父老之衣冠,与才人之血泪,能遽以忘乎?所幸沧桑劫后,乃有文章;战火归来,竟成诗史。有明一代靡靡文风,至兹一振,光华腾耀,不可复制。四海之内,大江南北,才俊之士并起,其最著者,曰钱谦益牧斋,曰吴伟业梅村。牧斋者,余已拟其《后秋兴》而咏之矣,又念梅村尤平生所深爱者,能无一语及之?遂乃掉斧班门,妄拟长歌之体;附蝇驥尾,粗成咏史之章。揽往事以兴悲,对清风而结想,敢云有托,于焉永怀。

梅村桑梓弇州里,门对娄江衣带水。开门满眼是芦花,鸂鶒鸳鸯双对起。
吴侬才调擅江南,文沈流风未百年。满地文章烟月体,当筵锦瑟绣襦篇。
良朋高会夸神俊,韶华不数明妆靓。十斛明珠目已成,第一流品评难定。
天如彝仲俱鹰扬,陈李雄才未可量。早岁云间驰盛誉,声华一夕噪文场。
绿珠当日身无价,一见王昌遂许嫁。岂意中山大道边,原非西岭瑶台下。
瑶台光景几人知?要待平原入洛时。御笔亲提批博雅,承恩独立凤凰池。
凤凰池上生瑶草,致身谁肯抽身早。遂信天恩比海深,由来不许轻相报。
当时宇内起严霜,九域三城战未央。方惊虎士屯西蜀,又报旌麾下洛阳。
驰檄四海均贫富,闯王一曲歌难足。孽子心同薤露吟,孤臣泪向煤山哭。
思陵才起茂陵哀,辽海秋风动地来。四万义军同日死,榆关长作望乡台。
横江铁骑倏如电,金陵王气同星散。名王帐底尽南冠,降表名中存旧伴。
秋江一叶足心惊,大野鸿哀惨澹声。至竟何人工艳体,江关辞赋笑兰成。
兰成辞赋流传后,南部烟花沉寂久。金粉他年忆旧游,丘山此日重回首。
曲陌垂杨十字街,桨声灯影古秦淮。歌喉已向天涯续,舞扇还从月下开。
云岩山下逢高旷,千人石上传清唱。狎主江东士子盟,承当天下文人望。
荐书终竟到巢由,门前促发响鸣驺。猿悲鹤怨争相看,易水悠悠送别愁。
长安直北伤心路,遮断南湖烟雨树。满朝朱紫谊曾亲,十幅蒲帆身再误。
误身何苦怨儒冠,逃名莫恨变名难。文章大义足千古,数子行谊天地间。
红桑劫后尘沙劫,歌哭九重心欲裂。扇底风吹碧海尘,山中梦作罗浮蝶。
珍重琴河感旧天,主人重到倍潸然。已分弦丝弹素怨,况凭舌血认青莲。
山下蘼芜堤上柳,下马题诗饮君酒。水际山涯一一逢,遗民泪尽君知否。
结篱东海水烟村,百亿梅花葬此身。从此白衣吹铁笛,全拋心力作诗人。
欠愧平生惟一死,直视身同蝼蚁耳。我于天性岂恩仇,君不伤心宁至此。
此生偏爱诵君诗,午夜情深不自持。消沉百万珍珠字,挥洒炎天冰雪词。
兴亡之际多词赋,奕世雄豪相间作。狱底龙渊气郁腾,楼头火齐光荧跃。
宗伯而还负重名,南唯秀水北新城。淹雅雍容俱有得,果是诗家大道平?
君不见圣皇取士文华殿,四海公车多受荐。一代才人尽侧声,无非幽苦兼荒宴。
终古繁华事若何,秣陵烟冷黯江波。天荒地变心虽折,尚有梅村一曲歌。



倒九曲棹歌
云海仙灵去不回,云山九曲画屏开。崇溪碧水应无恙,朱子前身今又来。(昔作暗合元晦,准王禹偁例,自命文公后身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九曲循源上碧槎,沿流欲访水仙家。崖间树色清于梦,水际烟光薄似纱。
八曲横空泼墨岩,悬针字字笔如椽。江山自有灵文助,一带清流阅古贤。
七曲尽时江雾清,隐屏仙掌笑相迎。莫言滩急且安坐,自爱中流戛玉声。
六曲回舟地势开,天游峰影月华台。文公故迹凭谁识,凤尾修篁夹路栽。
五曲桥边秋水深,晨光斜照艳于金。游人过处龟鱼乐,跃动寒潭万古心。
四曲江头日渐升,两涯山色转晴明。山中曦月非人世,谁识金鸡第一声。
三曲苍崖欲到天,丹梯无路接风烟。崖间有客倦舟楫,驶出鸿蒙不再还。
二曲船移神女乡,烟鬟无改旧时妆。道人不作阳台梦,其奈民间说丽娘。
一曲停桡曲水滨,九重高揖武夷君。幔亭仙客如招语,卅六青峰飘白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5-8-15 01:38 , Processed in 0.017053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