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3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内容来源网络《借音字一说》《通假字一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9 04:03: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借音字”的理解说难很难,说不难就如同一层窗户纸,关键是能不能打破传统更新观念的问题。王夕河列举了《红楼梦》中的几个例子,对我们理解“借音字”是很有帮助的。
  如《红楼梦》第十五回中,秦钟与智能儿幽会被宝玉撞见,有宝玉“掌不住笑了”一句,原文作“二人不知是谁,唬的不敢动一动。只听那人嗤的一声,掌不住笑了。二人听声,方知是宝玉。”
  这段话中的“掌”字,是红学界历来争论不休的一个疑难字。有些抄本二字互出,有些抄本干脆将“掌不住笑了”一句删去;再看当今的流行校本,很多红学家认为这个“掌”字是“撑”的误字,也有部分专家认为“掌”字也对,但是苦于找不到文字证据,以致于“掌”、“撑”二字在今校本中至今不能统一。这样,就让读者也弄不明白谁是谁非。
  将“掌”字断为“撑”的误字显然是错误的,由各抄本中二字互出当可看出,这绝不是抄手一时笔误使然。其实,“掌”字的正确注释非常简短隐蔽,仅存在于古代通俗字书《龙龛手镜》中,且只注在“撑”字下,作“俗音掌”。这就无可争辩地说明,“掌”、“撑”二字在方言口语中的读音是完全相同的,二字可以互读也是毋庸置疑的。
  “掌”字的这个通俗读音被历史地延续下来,偶尔还出现在今天的方言口语中。但由于现代汉语的规范化,普通话中“掌”、“撑”二字已不再互读,一旦从人们口中出现便被视为笑谈。比如某些干部在讲话中常将“我为你撑腰”说成“我为你掌腰”;再如《钱江晚报》中载陆毅《为妻打工》一文,称做油烤笋“要撑握火候”,当时就受到了很多专家的非议。但是,从古文字和俗文字的演变角度来说,这个“撑”字读作“掌”是完全正确的。
  又如《红楼梦》第十六回中有一段文字作“况且又无经历过大事,胆子又小,太太略有些不自在,就吓得我连觉也睡不着了。我苦辞了几回,太太又不容辞,到反说我图受用了,不肯习学了。除不知我是捻着一把汉儿呢……”
  此段写贾琏从苏州回来,凤姐怕贾琏报怨自己协理宁国府,向他陈说自己协理宁国府的无奈和辛苦。段中“除不知我是捻着一把汉儿呢”一句中的“除”字,《红楼梦》抄本或作“除”或作“殊”,而今校本多统一作“殊”字,且未作注释。
  其实,“除”字并非误字,而是一个典型的借音字或方音借字。大家查查字书就知道,“除”字的一个读音正与“殊”读音同;又今天的方言口语中,常听人们将“特殊”读作“特除”,这个读音按照普通话来说是错误的,在校学生如果读成“特除”老师也会批评指正,但是从古读音的角度来说,将“殊”字读作“除”则是完全合理的。“殊”、“除”二字的古音互读就说明了“殊”字在方言口语中读“除”音绝非空穴来风,而是有着相当深厚的文字根源的,并非误读。
  再者,这句话中的“汉”字因与“汗”读音同,在这里也是一个借音字无疑。再如《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刘姥姥求助凤姐时说,“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刘姥姥话中的“寒”字因与“汗”读音同,此处也是“汗”的借音字,表达的就是“汗”的意思。很多后抄本因为不明白作者使用“寒”字的用意,就将这个“寒”字删掉了。象这种弄不懂作者用字而乱删乱改的现象,在《金 瓶梅》、《红楼梦》等明清小说中比比皆是。
  以上列举的这些字,都是典型的“借音字”,这类字在今天的古典文学名著校注中,大多被当做了音误字对待,是非常令人遗憾的。
  古典文学作品中还有一类常用字叫“俗写字”,“俗写字”与正字相对,它生成于民间,是民间约定俗成的产物,它所表示的仍是正字的含义。如《金 瓶梅》、《红楼梦》中“啇”字就是“商”的俗写字,代表的是“商”的意思;再如《红楼梦》中的“折字法”,“折”字就是“拆”的俗写字,二字在俗写中是通用的;再比如“博”俗写作“愽”,“掐”字俗写作“掏”,“站”俗写作“跕”等等,这些俗写字在明清小说中普遍存在。由于认识的不到位,今天的古典文学校注往往把这类字当成了形误字来对待,当也是违背了古文字发展的事实和规律。


音同形近的通假---- 六书中的形声字,有一些字左边是部首,代表义符,而右边代表声符。例如江河二字,左边水为部首,是义符,右边为声符。宋人王圣美称之为右文,即依字的形体右边相似或基本相似,又是同音,可以假借。持、时、待——《易经·下经·归妹》:“九四。归妹愆期。迟归有时。”王弼解说:“愆期,迟归,以待时也。”按“时”当读为“待”。《书经》言:“归愆期迟归有待。”故《传》申之说:“愆期之志,有‘待’而行也。”《释文》:“有待而行也。”本来“待”作“时”,是传文“有待”或借“时”为之。愈知经之“有时”为“有待”之假借。按之“时”古音“始”又读为“是”,而“待”古音“殆”,殆又音“以”。以、始、是三音相近,义亦相通。再者,古无舌上音,齿音亦多作舌头,时读如待。(参见章太炎《新方言》第一)由此又得“待”同“持”。《周礼》:“射则赞张侯,以旌居乏而待获。”杜子春解说:“待当为持,书亦或为持。”(钱大昕《声类》卷三)所以时、持、待,自然同音同义。(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第467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8-20 21:24:08 | 只看该作者
尽荠麦青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4-10-27 14:20 , Processed in 0.011685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