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74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联] 《后点灯集》何永沂对联选录(附陈永正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6-11 15:32: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陈永正序:何子永沂致电于余,曰:前寄联语百十则,料已过目,乞撰数语,以弁其端。余曰:楹联非我所长,实难应命。永沂曰:君能诗,必善为联,所言毋乃过谦乎?余曰:否。联固原于诗,亦原于赋,原于四六骈文,原于八股制艺,非渊深宏博之士弗能为之。联之为道,颇异于诗,诗为己而作,无用;联为人而作,实用。诗赖天工,无机心;联赖人力,有机心。诗旨在扢雅扬风,联旨在偶世接俗。作诗制联,各具手眼,互不相侔也。永沂曰:君谓何者方为佳联。余曰:窃以为联语可分四等:其上者俗而能雅,次者雅而能俗,再次者则纯作雅言,最下者辞意皆俗。余平生所制楹联仅数十则,当意者綦少,盖能雅而不能俗也。然子之联,体微而道大,语浅而意深,既见志士襟怀,又具民间智慧。寓庄于谐,巧力俱绝,雅俗共赏。寻常字面,信手拈来,便成佳构,多俗而能雅、雅而能俗之作。古人所无,今人少见,子诚为当代联坛高手,余何人哉,焉敢置喙!永沂笑曰:君之电话,现已录音,略加整理,即可成文矣。余亦失笑曰:嘻,子真东方狡狯,游戏人间,余入子之彀中而不自觉也。(2009年12月)

十月六号
飞传此夜红头件
捉了谁家白骨精

挽张采庵诗翁
戒酒疾随生泉下酒泉应不涸
无诗魂怎系客中诗客尚能吟
注:采老生前曾道:“我每次戒酒,均会大病一场,医生有何解释?”余笑而未答。

杂联
不是佳人不是贼
也无风雨也无晴(苏东坡句)
附注:此联曾蒙程千帆教授因喜爱而书赠,墨宝近已收进《程千帆书法选集》(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年9月)。

杂文联
补膜依然充圣女
阉春从此是诗人

贺苏评:“补膜”一联,妙绝天下。
陈永正评:丁此四方同戴之际,祝兄从此是诗人也,太妙了,好句。
苏仲湘评:甚奇妙。

游桂林象鼻山口占
人间惯看狼牙棒
仙境来朝象鼻山

猴年新春献辞
新年多说千钧棒
旧事休提五指山

九寨沟
水无穷态原非梦
色不知名分外诗

挽贺苏老联
此去返天穹回望尘寰百年世事随烟渺
也曾投地狱长留佳句一路桃花带血开

岁迎花甲又鸡年
茅店鸡声六十年苍黄家国
天门龙啸几多座风雨楼台

感事
一生负抱成金日
四海无辜对夕阳
注:陈寅恪名联:“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申公豹对赵子龙
再植断头头颅逆向申公豹
切除孤胆胆气空崇赵子龙
注:因患胆结石,外科医生建议余切去胆囊。

偶成
如此江山安得庶民不议
这边风景何愁文士无诗

再为《诗词净土》撰写广告词
诗词国之土乃自由之土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陈章评:您怎么能有此奇思妙想?
邵燕祥评:诗友何永沂为一份名为“诗词净土”的民间丛刊对拟了两句广告词“诗词国之土乃自由之土,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对仗颇工整,又多么“主旋律”呀!让我们千万珍惜,千万不要用我们的作品玷污了诗的净土。(见《邵燕祥诗抄·打油诗》)

述况
提神灯下斟龙井
画鬼屏前纵鼠标

圆周律
守业如何防怪律
寻诗且去玩魔方

即兴赠陈章兄
清帝难容天地会
人生不免绿红灯

自嘲
袖手何来风虎气
随心难免野狐禅

鸡尾酒对马头琴
月夜聊斟鸡尾酒
草原回响马头琴

集句联
今日欢呼孙大圣 (毛泽东)
满村听说蔡中郎(陆游)

泮溪酒家口占
四海未调鸡尾酒
泮溪先叹马蹄糕
注:广州荔湾泮溪酒家近百年历史,以马蹄糕扬名;

榕荫水道
榕须飘拂童年梦
水道纵横故里情

通花小径
名花拥径
春梦撩天

催诗亭
有此亭此酒诗当即至
爱那山那水月也常临

邀月桥
月我成三何必问那边宫阙
天人合一且来倚此处栏杆

述况答友人问
梦几回宓妃留枕
听一段先帝还魂

戏对辛词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辛稼轩词)
百无一用劫后长思

虎骨酒对螺丝钉
尘间独立挺腰痛饮三杯虎骨酒
灯下无聊透顶笑谈一颗螺丝钉

戏说旅游团变购物团
笑她对面为盗贼
苦我无心买东西

可以说不
拒饮孟婆酒
不登天子船

自题《后点灯集》
古月横秋午夜白寒风雨后
童心复我一灯红接混茫前

试题东莞田园餐厅
水流桥影珠三角
酒纵诗情月一钩

悼廖老冰兄
瓮已破乎猛士自由唯期仙后
君今去矣冰兄漫画长属民间

赠李玉臻侯井天
以权谋诗受吾一拜
替天行侠助聂重生

自笑
无事谁登三宝殿
有时自笑万金油

反右五十周年有感(三副)
不出十年举国乱挥红语录
迟生数载吾徒免上黑名单

夜观足球戏作
金子正圆专制梦
碧咸擅踢自由球

感事偶成
开封不设龙头铡
京陌狂驰豹尾车

陈独秀对贝多芬
诗有别材陈独秀
曲无俗韵贝多芬

论诗
寻常语构非常句
出世人歌入世诗

以诗存我
得意忘形

偶感
草间人有先知者
天下席无不散之

三面红旗五十周年打油
白纸狂涂国乌托
苍生难梦肉红烧

夜读杂感
只道思维分左右
又闻民主是东西

老来懒说红羊劫
热极还须白虎汤

胆有超秦胆;
诗无抗日诗

人海茫茫谁卧底
秋风瑟瑟雁横空

圣旨对禅语
圣旨士可养时也可辱
禅语云能卷处亦能舒

愁与忙
帝主但因秦政傲
江山留与后人忙

注:“江山留与后人愁”, 此乃李清照之名句也(《题《八咏楼》:“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点灯》易“愁”为“忙”,可议者有三:一,易感的女词人的诗变成了天生要承担责任的男人的诗。二,先帝留下的江山百孔千疮、乱七八糟,足以令后人忙个不可开交;三,后人忙于“从头收拾旧山河”。

答友人
诗至还依斑马线
火来要护老猫须

莞城调温雄兄
阮籍能为青白眼
温雄不认绿红灯

注:当年上书与《矛盾论》商榷而自投右网的温雄兄,今已届八十高龄仍开着摩托车到处飞。

“小处不能随便”应对
小处不能随便
大家已被和谐

注:传说当年于右任所书“不能随处小便”被人窃归裁剪为“小处不能随便”,有朋友以此六字短语征下联,即应对如上。

挽李汝伦联
格格斋名劫中冷笑黄金印
煌煌心史海内惊传紫玉箫

交股对
偶然欲作非关醉
岂敢奇哉只问真

梦中得集句联一副
彩笔昔曾干气象(杜甫)
青袍今已误儒生(刘长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6-11 15:41:34 | 只看该作者
广州何永沂先生,业医,内科专家,有医学著述出版。何永沂又为诗人,前有《点灯集》出版,近又有《后点灯集》出版。他的诗词颇受论者称赏,余英时先生曾予高度评价,至有“诗史”之誉。

《后点灯集》之《对联选录》,选有许多对联。何永沂的对联更是令人爱读,堪称妙绝一时。

对联同诗词一样,属文学中的传统样式,在社会上比诗词更实用,却比诗词更显式微。如今对联作者人数甚众,或欠古诗文名篇之浸润,或缺乏才气,真能撰出好联者甚少。许多所谓楹联名家,比之何永沂,皆相形见绌。由此可以想见何永沂之功力与才情,用余英时的话来说,斯乃与生俱来之才。

何永沂为中镇诗社社员,一班社友戏对“马”字对,有“马耳风;牛蹄疫”“马前卒;狼外婆”“相马经;疯牛病”“汗血马;花心人”“千里马;一条龙”等许多趣对,拔头筹的是何永沂的“鸡尾酒;马头琴”。不但极工,而且饮酒弹琴,皆有人在焉,真是妙不可言。

好的对联,自然要求工妙,而比工妙更重要的,是涵义、意境。何永沂为某地俱闲亭所撰之联为:“身亦闲心亦闲由缘便可;得也罢失也罢随遇而安。”从字面看,通俗如白话,所传递的却是传统文化之蕴涵。此即陈永正教授所谓撰联的最高境界俗而能雅。又如某地邀月桥之联:“月我成三何必问那边宫阙;天人合一且来倚此处栏杆。”月我成三、那边宫阙,自然会使人想到李白的举酒邀月和苏东坡的对月遐思,又别出心裁地将天人合一的哲学命题用于人之对月,并极其自然地与桥联系起来,月夜且来倚此桥栏杆,何其妙也。

古来佳联,寓意能深者也不少,以称颂者居多。何永沂联尤令人喜爱处,在于时有入木三分抨击世风和讽劝人心者,所谓文化意味与现实精神相结合。例如其偶有感:“且效许由洗耳;可怜新妇画眉。”字面说古,意却在今,而所可怜的何止是用心讨人喜欢的新妇。更有出人意表者:“补膜依然充圣女;阉春从此是诗人。”真是再辛辣不过了,数有名家以“奇妙”“妙绝”赞之。上联感叹的岂止是修补处女膜之类可笑之事,而下联则更是羞煞并无诗人气质和人格、骨气而只知谄媚的所谓诗人与更多文人。

诙谐中见深意,轻松中含沉痛,为何永沂对联一大特点。传说于右任所书“不能随处小便”被人揭去裁改为“小处不能随便”。有人以此求下联,何永沂以“大家已被和谐”对之,大含深意,甚妙。又有读史联:“瓜同蔓貉同丘实难分彼此;成则王败则寇都不是东西。”对历史规律之总结,看似诙谐,实则沉痛无比。其他如赠诗友的“诗至还依斑马线;火来要护老猫须”,夜读杂感“帝主但因秦政傲;江山留与后人忙”“只道思维分左右;又闻民主是东西”,意皆妙而更发人深思。

何永沂又擅集句联,如“三峡楼台淹日月(杜甫);九州生气恃风雷(龚自珍)”“九派江声犹入梦(黄仲则);百年世事不胜悲(杜甫)”“满地芦花和我老(文天祥);一天幽怨欲谁谙(龚自珍)”“人世几回伤往事(刘禹锡);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之类,集了好多副。程千帆先生在武汉大学戴右冠十八年,刚摘帽,即退休为每月待遇不足五十元的街道居民。幸匡亚明校长邀为南京大学教授,使其学术生命得以延续二十年,而成一代大家。何永沂感其人生遭际而有联,此等联不宜诙谐,便集李清照、温庭筠、程夫人沈祖棻、罗隐句成之:“人老建康城,词客有灵应识我;花开旧游地,好云无处不遮楼。”上下联各含深意而典雅蕴藉,允为佳联。集句佳联,一要富才情,二要胸中多储前人诗,除此别无他法。

还有挽联,也须一谈。对联之中,最难工的是挽联。曾有人奇怪,为一世文人所敬仰的巴金先生去世时何竟没有一副像样的挽联?其实是有的,何永沂曾挽巴金,只是未曾寄上海:“死不自由无奈青蝇为吊客;生求真话可期碧海接飞仙。”死不自由,巴金晚年病床状况之如实写照;生求真话,代表了人们对巴金的最高评价。巴金若地下闻知此联,自会拜手称谢。挽湖北贺苏教授联:“此去返天穹回望尘寰百年世事随烟渺;也曾投地狱长留佳句一路桃花带血开。”地狱,指右派生涯也,“一路桃花带血开”,用贺苏名句,亦为佳联,读来甚感人。

从以上所举,大体可窥见何永沂对联创作状况。可以看出,何永沂对联所以令人爱读,通俗易懂而不乏诙谐的语言风格外,更因为关注时事世风而每多奇思妙句,往往令人拍案叫绝。他曾有赠联友联“对联有待开生面;游戏无妨寓大庄”,是对对联发展的思考与期望,亦为其创作实践的夫子自道。又论诗联“寻常语构非常句;出世人歌入世诗”,移来概括他的对联,再准确不过了。何永沂对联的意义在于,为当代对联创作探索、指引了一条新路。(转自网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6-11 15:49:34 | 只看该作者
(杜华平博客【丁亥说诗】何永沂《点灯集》读后 节选)

4
据何先生自言,他早年开始就广泛阅读古代诗词,六十年代就开始写,与广州《当代诗词》中的诸多名家广泛交往,又与中大陈永正、梁守中教授情兼师友,后来随着诗功日深、诗名日盛,还与上海、安徽、湖北、江西、香港等地很多学者型的诗人交往切磋。他的诗越老越好,其原因恐与作者学力日深关系甚大。《点灯集》是按年编排的,我注意到作者早期的诗并不属于聂派,而是中规中矩的传统派。老实说,这期间的作品大多算不得多出色,要到8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对黄景仁、龚自珍的诗揣摩逐渐多而深了,他的个性特色才越来越鲜明,到80年代末,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后,聂绀弩《散宜生诗》正式出版,各界评聂成风,作者反复研读聂诗,把早期所学融入聂派,诗才越写越老到,越来越出色,个性风格终于确立起来。

何永沂从传统派到逐渐成为聂派健将,创造出“永沂体”,这与其创作道路有关。我想,学诗如从打油开始,从游戏起笔,要进入高境是困难的,当前诗词界有“老干体”一名,老干体中也不乏充满批判精神的,但却多停留在较低级的水平上,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植不够。这些离退老干部,有的是馀暇,有的是热情,但由于古代名家接触得过晚,下笔之后,难免要把白话的习惯用在诗中,而聂诗的白话、口语倾向,又给了他们一种正向刺激,以为聂诗好,就好在能用大白话抒发思想情感,于是,执定此路,越写越溜,只流为纯粹的打油了。殊不知,聂绀弩能创别体,是因为他旧学根基很深,何永沂能走出自己的路,也因为他经过了长期的传统诗学习的阶段。他的作品“驱使古今诗人奔命不暇”(陈永正评语),正是一大突出表现。

他自如驱遣前人名句为己所用的诗极多,如《<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读后》十二首,篇篇都嵌有陈句,如:“书山史海自遨游,晚岁为诗欠斫头。忍辱残生为文化,革文化命命该休。”次句就是直接取自陈寅恪的名联“平生所学供埋骨,晚岁为诗欠斫头”,用在这里,非常贴切。下一首说的是著《柳如是别传》事:“晚年心史寄红妆,一卷深诗暗码藏。后世相知缘未尽,江山回首梦千场。”也是从陈句“所南心史井中全”、“著书唯剩颂红妆”、“今世所剩真无几,后世相知或有缘”中出,何先生都已自注。

引人注目的是,何先生还仿文天祥写《集杜二百首》之例写集句诗,先后集过两当轩黄景仁句成诗30首,又有集聂绀弩、陈寅恪诗多首,集句联语更达到近二百幅之多,其中有:

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

悄立市桥人不识;但逢狂客眼同青。(均为黄景仁句)

断无消息石榴红(李商隐);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

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

于我都成终古恨(聂绀弩);问君能有几多愁(李煜)。

贾生年少虚垂涕(李商隐);刘项原来不读书(章碣)。

平生胆气平生恨(罗隐);半入江风半入云(杜甫)。

无端狂笑无端哭(苏曼殊);昨夜星辰昨夜风(李商隐)。

哀莫大于心不死(聂绀弩);魂应尽化月如烟(黄景仁)。

上述所抄各联,上下句分别取自不同作品,把毫无联系、各不相干的句子硬合到一块来,使人乍见但觉出乎意表,匪夷所思,但细看来,却觉别有意趣,别具滋味。如果不是胸罗万卷,自然无能望及,而光有学问,若非别有天巧和匠心,也还是不能写出这样的诗和联。何先生有此才,所以有时还把一些前人成句加以妙用,如苏轼的“也无风雨也无晴”,他不仅常拈入诗中,甚至还铸造出“不是佳人不是贼,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样的妙语解颐而富有深意的诗联,惹得程千帆先生还专门书此相赠。总之,学力、妙识、真性、激情,是何永沂许多名作、佳句产生的基本因素。

当然,何永沂毕竟是馀事为诗,他的本职工作很忙,用于研诗的时间颇受限制,其诗有些对仗不甚工稳,个别词句尚有待斟酌,《点灯集》中还有少量瑕疵,但基本上是大醇小疵。总的来看,这是一部很值得研读的好诗。

我读完《点灯集》后,题有拙诗,我的阅读感受、我对诗人何永沂在诗中都有所表现,抄录在此作为本篇的结尾:

不履不衫好点灯,邻家麻雀正喧腾。辣油夹辅一千首,聂派传扬十数朋。
真性永存为上士,狂心难灭讵凡乘。春声帘外欢歌动,独看诗怀满雪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6-11 15:55:04 | 只看该作者
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
感觉这个最绝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6-15 11:34:53 | 只看该作者
梦中得集句联一副
彩笔昔曾干气象(杜甫)
青袍今已误儒生(刘长卿)

气象对儒生是不是略欠工整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5-8-15 01:28 , Processed in 0.021625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