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端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14:34: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四宝砚为首: 砚和纸、笔、墨并称为文房四宝,对传播文化艺术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砚作为综合性的工艺品,在文房四宝中最富有收藏价值。诚然,“论文房四宝者,必云笔纸墨砚,惟笔不能耐久,所谓老不中书;纸置久则酥脆,难于使用;墨陈,则失去胶性,而易于散碎,均难于久蓄。惟砚性质坚固,传万世而不朽,历劫而如常,故砚之为留千古而永存者”。

名砚端为首: 端砚居中国“四大名砚”之首,这是历史所赋予又为现实所认可的。唐刘禹锡《唐秀才赠端州紫石砚以诗答之》诗赞曰:“端州石砚人间重。”在文人墨客眼里,端砚被视为珍宝。

文化内涵: 在端砚历史上,共有六十多位皇帝与端砚结缘,文人雅士更是数不胜数,留下众多脍炙人口的端砚诗篇和典故。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盛赞“端州石工巧如神,统踏天磨刀割紫云”。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得到唐太宗御赐石渠端砚,引以为耀。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唐武则天将一方“日月合璧,五星联珠”的端砚赐给名相狄仁杰,震动朝野,名扬天下。宋代名臣包拯在端州任职三年,离任时不持一砚归“抛砚成洲”传为千古佳话。

材质独特: 端砚以石质坚实、润滑、细腻、娇嫩而驰名于世。用端砚研墨不滞,发墨快,研出之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不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好的端砚,无论是酷暑,或是严冬,用手按其砚心,砚心湛蓝墨绿,水气久久不干,有“哈气研墨,冬天不结冰"之说

名贵稀缺: 端砚自古已十分名贵。端砚之所以名贵,除了优良的性能外,还与其开采、制作的艰辛有关。一方端砚的闻世,要经过各种艰辛而精细的工序。开采砚石无法用机械化操作,只能以手工为主。
    历代采石工人都是按石脉走向,顺其自然向深层采掘,从接缝处下凿。采出来的砚石如能有三、四成可用,已属难得。坑道向下倾斜、曲折蜿蜒,工人进出要下蹲弯腰,有些地段仅能容一人裸体匍匐爬行。
    古人云:“老坑匍匐仔坑斜,采石人同隔世赊。刈取紫云烦镂削,千金一砍未为奢”。 由于端砚石材枯竭,近年所有砚坑都已“封坑”,特别是老坑已封坑多年,无石可采。所有名坑:老坑、麻子坑、坑仔岩、梅花坑、宋坑等身价日升,原料愈发珍贵。端砚之所以封坑,是因为坑道闭塞、塌方等安全事故频发,同时也是政府有意保护日渐涸竭的端砚石资源,将所剩无几的端砚石留给子孙后代。端砚因为她的不可再生性、稀缺性和特有的文化底蕴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珍爱与重视。

工艺传承: 端砚制作技艺具有浓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是端砚制作艺人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无形资产。端砚制作工艺作为肇庆的传统手工艺,经过无数端砚制作艺人的努力,制作技艺越来越精湛,保持着浓厚的地方特色。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于民间,成长于民间,繁荣于民间,具有民族性和大众性的特点,蕴含着巨大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砚乡四姐妹原则文章,转载注明出处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砚乡四姐妹

砚乡四姐妹微信号: dyccw-net  15007581099
谢谢各位朋友的关心和支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4-11-30 17:03 , Processed in 0.017520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