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86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教育与官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7-10 11:23: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p><font size="4">                                      <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003300">闲语《教育与官场》</font></font></strong></font></p>
<p><font color="#003300"><font size="4"><strong>  </strong><br/>       时值双节,南山秋意正浓,散人未出游。闲暇无事,香茗在手,无妨就“教育与官场”之话题闲语一二。<br/>       静心细想,毋容置疑: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物质文明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上,散人颇多欣慰。然欣慰之余,不免感到有点哀叹与缺憾。为何呢?<br/>                                               <br/>                                          (一)目前教育浅析 <br/> <br/>       先言教育。 如今的国民教育,自孩童起,就偏失了教育的方向,失却了教育的本质。面对日益畸形的应试教育模式,散人我曾经写诗云:<br/>                                                                              <br/>                                    “不输起跑线,自幼名园访。<br/>                                      书本肩沉放,作业若雪扬。<br/>                                       陪读签字父,夜半催睡娘。<br/>                                       眼镜跃鼻梁,一群博士样。<br/>                                       三好成一好,德体无相商。<br/>                                                                                  <br/>                                       素教岁岁唱,减负时时讲。<br/>                                       考评唯分论,皆为应试忙。<br/>                                       师者甚迷茫,谁敢有主张。<br/>                                       教育德为先,做人勿可忘。<br/>                                       完善体制上,教改犹思量。”<br/> <br/>       而对于学前孩童,世人多急功近利,拔苗助长,使得孩子没了童年,缺失了此阶段为人的乐趣。记得散人亦有诗云:<br/>                                    <br/>                                    “偶尔视屏观,神童飞满天。<br/>                                       小小蒙童儿,拔苗助长嫌。<br/>                                       不惜血本注,父母实悲怜。<br/>                                       童心童趣无,一副世故颜。”<br/> <br/>       孔子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蔡元培:“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 陶行知: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当代诗人、文化学者张修林在《谈教育》一文中解释为: 所谓教育,应当是作为对社会文化的传授、传播。而社会文化,包括文理学科,它应当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次是指高层次文化,既抽象的、看不到存在的,比如社会心理、美学和价值,第二层次指从第一层次具体下来的,尽管看不到具体存在,但能切实感觉到它的结构与活动方式存在的,比如政权及其机构,第三层次指表面文化,既看得到又摸得到的,物品或物质的文化。简单地说,就是精神文化、精神的物化文化以及物质文化。教育的目的,说是教化育人,其实就是让人接受各种有用的知识,以期将这些知识吸收、溶化,能够将其直接作用于社会,或者把这些知识作为基础,升华出新的知识,即发现和发明。前者像物理变化,接受的人如同一个盛东西的容器,接受的几种东西还是那样的几种东西,不过是换了个地方,有了些混杂,这大概就是常说的实用型人才??技术或技艺的人才;后者则类似于化学反应,已经生成了不同的、另外的东西,这类人才能够很好地掌握第一层次的文化,容易形成自己特有的治学思想、理念和方法。这就是创造型人才。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世界上的文化影响,主要就是第一层次的文化、创造型人才的影响。<br/>       而今的教育模式,是一种非常现实的谋生式的教育模式,突现出教育体制上的严重脱节问题,失却了教育的根本,没了陶老所言“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情形,有的只是“急功近利,信仰不再,道德渐失”的浮躁场景,值得教育界深思。孩子自小按步就班,依照大人们所设计的整套教育模式盲目前行,期间少了兴趣,没了创造力。谋生教育重利,首要解决孩子在社会上的立足生存问题。这年月金钱是应该讲的,抓也是对的。但是时下教育培养出的所谓人才,若最终眼里唯有钱,缺失了人文品性,是悲哀的,也是这个时代教育的悲哀。例如目前高官巨富包养在校大学生就是明证。这些所谓的莘莘学子,求学时间可谓不短,人文知识层面的了解熏陶可谓不浅,何以如此下着?这就是应试教育带来的恶果之一。孩子们十余年来的风雨奔波,只是一味地取得高分,层层过关,流水线式的完成任务而已。然“真正的东西”完全没入心沉淀,何来认识与提高?何来内在人文修养的气息底蕴?反多了韩剧中飘浮世故的衰像。除了世风之外,难道教育就不承担一点责任吗(教育最终决定世风)? <br/>       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教育,不在于有多少所名牌的大学,多少个高标准的实验室,多少个知名的在校教授,重在于国人全面素质的如何提高。教育应该是“人格品性的塑造+知识视野开阔的培养”。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德育”是不可忽视的环节。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90后的孩子说他们韧性叛逆也罢,自私狭隘也罢,缺少同情感恩之心也罢,最终只能归结于德育的缺失。否则,所谓时代造就培养的“大才”,终因人格不健全,道德缺失,信仰不在,而对于社会的潜在危害就欲大。人的一生,专业知识是为了寻求更好的职业,贵在谋生;而“文史哲”方面的东西必将终身受益,缘其告知人们如何更好的活着,即“活着的意义”。<br/>    <br/>                                                (二)官场浅论 <br/> <br/>       言及今日的官场,一言难尽。话语是沉重的,语言亦是苍白无力的。<br/>       自古至今,国人竭求:升官发财,光耀门庭。古人本着“士而优则仕”的存世理念,少时多四处游历(游历好处有二:增长阅历见识与结交权贵朋友),后几经科考录用,进而为官。要么心系天下,为民谋利而名留千古;要么为一己之私,争权夺利,贻害百姓而遗臭万年。至于“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理念又有几人能践行呢?晚清“立德,立功,立言”的末世圣人曾国藩(垄权,贪财,贪色皆无)可为世人补了一课。<br/>       如今为官者有“三多”:钱多,房多,情人多。自古官场有着它独特的,潜在的运行规律:重名利而人性缺失。今日上层建筑,官场浊气已严重影响到民风,昔日淳朴之乡情民风不再,有的只是世俗与浮躁的迹象,可恶至极。鉴于此,民间闲人“顺口溜”言道(略)。 <br/>       和谐社会的背后,暗存着主席所批评的“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式的一团和气。国泰民安,看似繁华(浮华)的背后,暗流激荡。世风如此,长此以往,党之不存,国将不国。<br/>       几千年来,中国为什么走不出“腐败?反腐?越反越腐”的恶性循环呢?是因为在中国的政治权力架构下,权力本身就是腐败的!所有的反腐,都是贪官对贪官的内斗,权位本身的腐败性决定了谁坐在那个位置,十有八九就是贪官,历史上也少有的出了象海瑞那样的清官,但在中国的官僚史中,海瑞是个难得一见的异类,自己一生不幸,也是官场中人见人嫌的角色。在中国的文化意境下,可以说99%的中国人都是贪官的胚胎,只所以没有成为贪官,是由于没有坐上那个位置,没有贪污腐败的机会和条件而已。中国人的反腐热情,基本上不是对公平正义的虔诚追求,而是出于对贪官财富和特权的嫉妒进而心怀怨恨。因此,对贪官污吏的打压惩治,基本上是一场争夺腐败特权的战斗,对于社会管理的进步和政治清明,基本起不到任何作用,贪官越反越多,社会越来越糜烂。不对社会制度和文化进行改革,中国的反腐闹剧会一直进行到王朝覆灭,而代之则产生另一批腐败分子。 <br/>       首先看权力的来源,中国官员的权力不是来自公民的选票,而是来自上级的任命,在古代,皇帝以科举垄断干部培养提拔任命权,程序至少还是公开的,而现在官员的任免完全由上级组织包办,连个公开的程序和规则也不要了,任命公示只是掩人耳目罢了。溜须拍马,卖官鬻爵,官员素质的全面退化也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br/>       再看权力的行使,一旦坐在那个位置上,权力几乎没有任何的制约,既无科学可行的标准,也无实际运行的考核机制。官员们大多素质低下,内心深处也没有要对人民负责的意识,任内几乎拥有无限权力,完全可以肆意胡作非为。现实中可以看到,越是正直勤勉干实事的干部,越是不愿意阿谀奉承,就越得不到提拔重用,唯一可能的荣耀:如果累死,可以被作为宣传工具大肆渲染一番,号召官员们学习一下。略微圆滑一点的官员都知道,那些英雄楷模的伟大业绩,基本上不知道是说给百姓还是官员们听的屁话,谁要是当真,那是十足的傻蛋。公权私用,更被当成官员天然的特权,没有人对此提出异议,即或有人提此异议,也恐怕早已湮没在无所不领导的威压之下,在舆论媒体被严控的社会中,永远没有被探讨一下的机会。<br/>       再看权力更迭,中国官场向来缺少一个权力正常更替的制度和机制,因为权力是公私不分,附着在权力上的利益太大,对权力的追逐,成为中国人一生追求的最高理想。一旦获得,岂能随意撒手,中国社会出现无数为权力拼得肝脑涂地血流成河的案例也就不足为奇了。为了获得觊觎已久的腐败机会,什么缺德事都干得出来。<br/>       因此,权力本身的腐败性决定了官员很大一部分是贪官的奇特景观,要从根本上治疗腐败,只能从改变政体制度和文化做起,将权力分散,将权力分解,将权力的产生、使用、更替纳入法制化、规范化、透明化的轨道,严格区分公权和公民个人权力,为权力制定行使条件和范围,为权力设定期限。中国社会的进步在于严格限制政府权力,在最高权力层面实行三权分立。“中国特色”更成为了腐败和专制栖身的乌龟壳,权贵们总是在聚敛财富时才和国际惯例接轨,尊重人民权力时一定讲求中国特色。中国人也是人,给西方带来文明和进步的文化思想和政治制度,同样也会给中国人带来幸福和光明。<br/> <br/>       关于官场的腐败,唐人曹邺《官仓鼠》诗云:<br/>              <br/>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br/>                                    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br/>        <br/>       居官有二语,曰:唯公则生明,唯廉则生威。时下官场的暗箱操着,黑色交易颇多,与“公则生明”相去甚远;无廉官而多威,乃淫威,时下官多淫威。<br/>       自古文学作品除了陶冶人们的性情,提高人品修为境界之外,还重在其具有“劝世”的功用。时下做文章耗时费力,又有何用呢?中央所颁发的行业/民风教化之“八荣八耻”,是一项很有高度,具有纲领性的东西,然而于民间似乎多流于形式,走了过程。贴于墙上,又有几个单位,几人能够依此自查反省?又有几个贪官闲暇时余去静心浏览,反思勒马?文章规劝何人?难道是百姓吗?不过是聊做茶余饭后的闲语消遣罢啦。如今官场以身试法者多多,强权政治愈演愈烈,目无国法。以至于“法不制众”,所谓“众怒难犯”。百姓虽不至于“敢怒不敢言”,然而于事无补,何况“言多无益”?          <br/> </font><br/>                                                                                                          散人莫言闲语华州<br/><br/></font></p>
[此贴子已经被水云间于2010-7-10 12:36:23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7-12 06:32:14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散人莫言</i>在2010-7-10 12:21:48的发言:</b><br/>多谢水云间君整理,原稿排版不好,顾从新分开发表,此告知。友人夏安。 </div>
<p>莫言老师客气了,问好夏安!</p>
<p>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0-7-11 16:31:46 | 只看该作者
<p><strong>权力本身就是腐败的!所有的反腐,都是贪官对贪官的内斗,</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急赞 极赞</strong></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0-7-10 13:08:34 | 只看该作者
<p>网传现代同义词:</p>
<p> </p>
<p>白猫黑猫----了无原则;</p>
<p>部分富裕----贪腐有理;</p>
<p>中国特色----特权宪法;</p>
<p>与时俱进----道高魔超;</p>
<p>共建和谐----官官相护;</p>
<p>科学发展----偷机有术;</p>
<p>不断增长----中饱私囊。</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10 13:09:53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7-10 12:21:48 | 只看该作者
多谢水云间君整理,原稿排版不好,顾从新分开发表,此告知。友人夏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4-11-27 09:34 , Processed in 0.021340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