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663|回复: 5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诗词常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9-10-14 15:28: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诗的平仄  <br/>诗词名词浅释  <br/><br/><br/>【古风】  <br/><br/>诗体名。即"古诗"、"古体诗"。李白有古风五十九首,明胡震亨谓其内容"非指言时事,即感伤己遭",中有不少名篇。  <br/><br/>【古体诗】  <br/><br/>亦称"古诗"、"古风"。诗体名,和近体诗相对。产生较早。每篇句数不拘。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后世使用五、七言者较多。不求对仗,平仄和用韵也较自由。   <br/>【四言诗】  <br/><br/>诗体名。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句为主。是我国古代诗歌中最早形成的诗体。春秋以前的诗歌,如《诗经》,大都为四言。汉代以后,格调稍变。自南朝宋齐以后,作者渐少。  <br/><br/>【五言诗】  <br/><br/>诗体名。由五字句所构成的诗篇。起于汉代。魏晋以后,历六朝隋唐,大为发展,成为古典诗歌主要形式之一,有五言古诗、五言律诗、五言绝句。  <br/><br/>【六言诗】  <br/><br/>诗体名。全篇每句六字。相传始于西汉谷永,一说东方朔已有"六言",其诗均不传今所见以汉末孔融的六言诗为最早。有古体近体之分。但均不甚流行。  <br/><br/>【七言诗】  <br/><br/>诗体名。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为主,当起于汉代民间歌谣。旧说则谓始于《柏梁台诗》,恐不可信。魏曹丕《燕歌行》,为现存较早的纯粹七言诗。到了唐代,大为发展。有七言古诗、七言律诗、七言绝句。与五言诗同为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  <br/><br/>【杂言诗】  <br/><br/>诗体名。古体诗的一种,最初出于乐府。诗中句子字数长短间杂,无一定标准,最短仅一字,长句有达九、十字以上者,以三、四、五、七字相间者为多。  <br/><br/>【乐府】  <br/><br/>本指古代音乐官署。"乐府"一名,始于西汉,惠帝时已有"乐府令"。至武帝始建立乐府,掌管朝会宴飨、道路游行时所用的音乐,兼采民间诗歌和乐曲。乐府作为一种诗体,初指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乐歌,后用以称魏晋至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仿效乐府古题的作品。宋元以后的词、散曲和剧曲,因配合音乐,有时也称乐府。   <br/>【歌行】  <br/><br/>古代诗歌的一体。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行"是乐曲的意思,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贞《索隐》。   <br/>【赋得】  <br/><br/>凡摘取古人成句为题之诗,题首多冠以"赋得"二字。南朝梁元帝即已有《赋得兰泽多芳草》一诗。科举时代之试帖诗,因诗题多取成句,故题前均冠以"赋得"二字。同样也应用于应制之作及诗人集会分题。后遂将"赋得"实用为一种诗体,即景赋诗者亦往往以"赋得"为题   <br/>【联句】  <br/><br/>旧时作诗方式之一。两人或多人共作一诗,相联成篇。传始于汉武帝时《柏梁台诗》(疑系后人伪作)。初无定式,有一人一句一韵、两句一韵乃至两句以上者,依次而下。后来习用一人出上句,续者须对成一联,再出上句,轮流相继。旧时多用于上层饮宴及朋友间酬应,绝少佳作。   <br/>【集句】  <br/><br/>旧时作诗方式之一。截取前人一代、一家或数家的诗句,拼集而成一诗O执孀钤绲募?洌??鹘?迪痰摹镀呔??贰?  <br/>【旧体诗、近体诗、今体诗】  <br/><br/>都是指“格律诗”而言,主要分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排律等。千万不能将“今体诗”跟现在所说的“新诗”混为一谈。   <br/>【排律】  <br/><br/>诗体名。律诗的一种。就律诗定格加以铺排延长,故名。每首至少十句,有多至百韵者。除首、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对仗。也有隔句相对的,称为"扇对"。   <br/>【绝句】  <br/><br/>即"绝诗"。亦称"截句"、"断句"。诗体名。截、断、绝均有短截义,因定格仅为四句,故名。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也有六言绝句。唐代通行者为近体,平仄和押韵都有一定的要求。有人说绝诗是截取律诗的一半而成。但在唐代律诗形成以前,已有绝句,虽亦押韵而平仄较自由,如《玉台新咏》中即有《古绝句》,后人即用"古绝句"以别于近体绝句。   <br/>【律诗】  <br/><br/>诗体名。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故名。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八句,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亦偶有六律。其有每首十句以上者,则为排律。律诗中,凡两句相配,称为一"联"。五律、七律的第一联(一、二句)称"首联",第二联(三、四句)称"颔联",第三联(五、六句)称"颈联",第四联(七、八句)称"尾联"。每联的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br/>【应制诗】  <br/><br/>封建时代臣僚奉皇帝所作、所和的诗。唐以后大都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律。内容多为歌功颂德,少数也陈述一些对皇帝的期望。   <br/>【试帖诗】  <br/><br/>诗体名。也称"赋得体"。起源于唐代,由"帖经"、"试帖"影响而产生,为科举考试所采用。大都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以古人诗句或成语为题,冠以"赋得"二字,并限韵脚,内容必须切题。清代限制尤严。  <br/><br/>【古绝】  <br/><br/>对不讲平仄的古体绝句的通称相对今体的绝句"律绝"而言。古绝多用拗句,可押平韵也可押仄韵。有些绝句用的是仄韵,但全诗用律句,或用律诗容许的变格和拗救。   <br/>【入律古风】  <br/><br/>对使用近体诗平仄格式的古体诗的通称。特点为:1全用律句或基本上用律句;2换韵,且多为平仄韵交替;3通常是七言,四句一换韵,换韵后第一句入韵,全诗似多首"七绝"的组合。   <br/>【诗余】  <br/><br/>指“词”而言,有长调、小令、慢、引等不同格式,用“词牌”作为格式的标志。  <br/><br/>【句式】  <br/><br/>句式是指一句诗的节奏。参考【节奏】  <br/><br/>【谋篇】  <br/><br/>谋篇指诗词的结构章法而言。对于诗,前人总结的经验很多,但归结起来一般不出“起”、“承”、“转”、“合”四字。  <br/><br/>【平仄】  <br/><br/>“平仄”就是古人对声调的区分,以今天的普通话来说,“平”就是第一声(阴平)、第二声(阳平),“仄”就是第三声(上声)、第四声(去声)。(原来平是指平声,仄是指上去入三声,但在普通话中,入声已经消失了。)  <br/><br/>【四声】  <br/><br/>即语调的平上去入,合称四声。  <br/><br/>【平起与仄起】  <br/><br/>平起指首句第一二字均为平声,仄起指首句第一二字均为仄声。这是近体诗平仄句式的构成之一种。具体请参照【平仄简表</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5:52:03 | 只看该作者
(三)流水对。 上下两句的意思是延续的,两句只可连贯起来理解,不可分割,次序不可颠倒,像水顺流而下,故称流水对。如\"宜将余勇追穷寇,不可沾名学霸王。\"(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和郭沫若同志》)\"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鲁迅《题三义塔》)\"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杜甫《秋兴》)前面介绍的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的颔联、颈联都是流水对。流水对用得好,一气呵成,语意连贯,如行云流水,亦可增强诗的艺术感染力。  <br/> 乙.以调字遣词的方法,增强对仗的修辞美、工整气氛,有如下类型:  <br/> (四)借对。 又称\"双关对\"、\"假对\"。有借义、借音两种。  <br/> 借义对:一字多义的,诗中用甲义,同时又借其乙义或丙义跟联句中相应的字相对。如毛泽东《到韶山》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看上去,\"牺牲\"和\"日月\"不能相对,前者是动词,后者是名词。但\"牺牲\"还有另一意义----古代把作为祭品的牲畜称为\"牺牲\"。这样,\"牺牲\"作为名词,就可以对\"日月\"了(按上下两句的关系看,这一联还是流水对;按\"牺\"与\"牲\"相对,\"日\"与\"月\"相对,这一联又是\"就句对\",所以这一联分属三型)。杜甫《曲江二首》中的\"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寻常\"怎么能对\"七十\"呢?原来古代八尺为寻,一丈为常,\"寻常\"作为数目,就可以对\"七十\"了。温庭筠《苏武庙》中的\"回日楼头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铠甲\"的\"甲\"借\"甲乙\"的\"甲\",\"丁壮\"的\"丁\"借\"丙丁\"的\"丁\",\"甲\"、\"丁\"同为天干,互为对仗,极为工整。  <br/> 借音对:甲字的发音跟乙字的发音相同,诗中用甲字,借同音的乙字跟联句中的相应的字相对。如李商隐《锦瑟》中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沧\"字发音与颜色词\"苍\"字同,所以可与同为颜色的\"蓝\"字相对。孟浩然《裴司士见访》中的\"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杨\"与\"羊\"同音,可与\"鸡\"相对。杜甫《秦州杂诗》中的\"马骄珠汗落,胡舞白蹄斜。\"\"珠\"与\"朱\"同音,可与\"白\"相对。郭沫若《咏邱少云烈士》中的\"戳穿纸虎功长在,缚住苍龙志不磨。\"\"纸张\"的\"纸\"与颜色的\"紫\"同音,所以与\"苍\"字相对。  <br/> 借对做得好,可为对仗工整增色,但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较高的文学修养,例如鲁迅《赠画师》首联:\"风生白下千林暗,雾塞苍天百卉殚。\"是一联极工的对仗。意思是由于南京国民党当局的反革命文化围剿,漫天白色恐怖,文坛百花凋零。原来南京在唐朝曾有\"金陵\"、\"上元\"、\"白下\"等名称。诗人巧妙地选择了\"白下\"以代表南京国民党当局。这样,\"白\"对\"苍\",颜色对颜色;\"下\"(与\"地\"同义)对\"天\",地理对天文,非常工整。  <br/> (五)就句对。 也叫\"当句对\"、\"句中对\",就是在同一句中的词语自成对仗,同时又与另一句成对。例如毛泽东《解放军占领南京》的颔联\"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其中\"虎踞\"与\"龙盘\",\"天翻\"与\"地覆\"分别构成工对,同时两句又构成对仗。又如杜甫《登岳阳楼》的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其中\"吴\"与\"楚\"、\"东\"与\"南\"、\"乾\"与\"坤\"、\"日\"与\"夜\"分别构成同类对,同时两句又构成对仗。李商隐《二月二日》的颔联\"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中的\"花须\"与\"柳眼\"、\"紫蝶\"与\"黄蜂\"各自成对,同时两句又构成对仗。这种对仗,即使上下句相对的词类不同门类,因其既自对又相对,虽宽亦工。例如杜甫《阁夜》尾联:\"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粗看是宽对,细看,\"卧龙\"与\"跃马\"人名对人名,\"人事\"与\"音书\"同属人事门,这一联既自对又相对,可列为工对。要学好就句对,须掌握名词的门类系列,具备工对功底。  <br/> (六)掉字对。 就是同一句中使用相同的字作对仗。这种对仗也是古诗中常见的,杜甫的七律中掉字对很多,用得很精妙,如《曲江对酒》的颔联\"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出句中的两个\"花\"字与对句中的两个\"鸟\"字相对;《江村》的颔联\"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出句中的两个\"自\"字与对句中的两个\"相\"字相对;《白帝》的颈联\"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出句中的两个\"马\"字与对句中的两个\"家\"字相对;《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尾联\"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出句中的两个\"峡\"字与对句中的两个\"阳\"字相对。掉字对同时也是\"就句对\"。看:\"桃花\"与\"杨花\"对,\"黄鸟\"与\"白鸟\"对;\"自去\"与\"自来\"对,\"相亲\"与\"相近\"对;\"戎马\"与\"归马\"对,\"千家\"与\"百家\"对;\"巴峡\"与\"巫峡\"对,\"襄阳\"与\"洛阳\"对。掉字对实际上是\"同字对\"与\"就句对\"的结合,所以更能增加对仗工整的气氛,同时读起来朗郎上口,显示其音律美。还有一种\"借音掉字对\",就是在同一句中用音同义不同的字作对仗,如白居易《放言》(其五)的颈联\"何须恋世常忧死,亦莫嫌身漫厌生。\"这一联出句的\"世\"与\"死\",对句的\"身\"与\"生\"都是音同义不同的字,工仗更为别致。这类对仗也是比较难作的,作者须具有相当的修辞素养。</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5:51:44 | 只看该作者
<table width=\"72%\" bgcolor=\"#ffffff\" border=\"0\">
<tbody>
<tr>
<td align=\"left\" width=\"97%\">
<table class=\"wr\"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border=\"0\">
<tbody>
<tr>
<td class=\"gray14\">颔联---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意对)  <br/> 颈联---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宽对)  <br/> 尾联---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散行)  <br/><br/> 工对在修辞美、和文字整齐美上有其优长,但其过于拘谨,往往束缚作者思想感情的充分表达。形式服从内容,作诗不应该为了追求工对损害内容,而是要在充分抒情达意、深化意境的前题下,该工则工,该宽则宽。宽对虽然其工整严谨不如前者,但咏物抒情较前者方便,而且若对得好,别有风致。王力\"一般地说,宋诗的对仗比唐诗纤巧;但是宋诗的艺术水平反而比较底。\"这是就总体而言的。但宋代苏轼、陆游等诗人的许多律诗,诗风雄浑豪迈,想象丰富,善用比喻,艺术水平很高。这和他们善用对仗有很大关系。尤其是陆游,沈德潜说他:\"七言律队仗工整,使事熨贴,当时无与比埒。\"(《诗话?语》)现代学者钱钟书先生对其评价更高:\"放翁比偶组运之妙,冠冕两宋。\"(《谈艺录》118页)钱先生对苏轼的评价也很高:\"唐人衰枫之语,一入东坡笔下,便尔旖旎缠绵,真所谓点铁成金,脱胎换骨者也。\"(同上121页)苏、陆作品中的对仗,在深化意境的前提下,该工则工,该宽则宽。前面介绍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就是一例,\"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由于用生动的比喻,阐发了人生哲理,语言自然流畅,因而万口传诵,还被浓缩为\"雪泥鸿爪\"的成语典故,至今仍被广泛运用。陆游《游山西村》的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明花暗又一村。\"是一联对偶极工的\"就句对\"(后面介绍对仗类型时还要说明\"就句对\"亦是工对),状景委婉明丽,同时由于其中蕴含着人生哲理,人们不论干事业、做学问,都会遇到类似的境界,因而常被人引用,至今传诵不衰。陆游《夜泊水村》:  <br/>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br/>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br/>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br/>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br/><br/> 这首诗的颔联是宽对,出句三仄尾;颈联半工半宽,双拗一救。这两联用典精当,语言流畅,国仇未报、壮士空老的激愤之情跃然纸上。这也就是《红楼梦》里林妹妹所说的\"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奇句\"。  <br/> 初学者,最好先在工对上下点工夫,把各类词性搞清楚,把对仗的基础打好,然后再学宽对。宽对做得好,很不容易,它虽然修辞美、整齐美不如工对,但它更讲究寓意深刻、比喻恰当、形象生动、语言流畅。钱钟书写道\"律诗之有对仗,乃撮合语言,配成眷属。愈能使不类为类,愈见诗人心手之妙。\"(《谈艺录》185页)唐人贾岛,专以雕琢为工,铸字炼句取胜,时称\"苦吟诗人\"。他写了一首题为《送无可上人》的五律,其颈联为:\"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诗人自注曰:\"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可见诗人撮合不类为类,下了多大的苦工。  <br/> 对仗除按工整的宽严程度分为工对、宽对之外,还有按其他标准来分类的。下面分别介绍按不同标准分类的常见的十一种类型:  <br/> 甲.按上下两句的关系来分,有以下类型:  <br/> (一)正对。 出句、对句的意思是同一方向并立的,相互补充,相互烘托。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长征》)\"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鲁迅《自嘲》)\"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这类对仗虽然上下两句意思同一方向并立的,但各具意义,内容并不相同。正对上下两句的内容,须力避同义、近义。因为短小的近体诗中须包含丰富的内容,若出现重复内容,哪怕是一点,也会使诗作显得臃肿、苍白。  <br/> (二)反对。 出句、对句的意思反向并立,具有强烈对比、映衬作用。\"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毛泽东《和柳亚子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这类对仗揭示矛盾尖锐,表达爱憎分明,形象对比强烈,做得好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cc> </td></tr></tbody></table></td></tr>
<tr>
<td height=\"17\"></td></tr></tbody></t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5:51:19 | 只看该作者
诗词常识??资料  <br/> 有对无,实对虚,作赋对观书。绿窗对朱户,宝马对香车。伯乐马,浩然驴,戈雁对求鱼。分金齐鲍叔,奉璧蔺相如。掷地金声孙绰赋,回文绵字窦滔书。未遇殷宗,胥靡困傅岩之筑;既逢周后,太公舍渭水之渔。  <br/> 终对始,疾对徐,短褐对华裾。六朝对三国,天禄对石渠。千字策,八行书,有若对相如。花残无戏蝶,藻密有潜鱼。落叶舞风复高下,小荷浮水卷还舒。爱见人长,共服宣尼休假盖;恐彰己吝,谁知阮裕竟焚车。  <br/> 麟对凤,鳖对鱼,内史对中书。犁锄对耒耜,畎浍对郊墟。犀角带,象牙梳,驷马对安车。青衣能报赦,黄耳解传书。庭畔有人持短剑,门前无客曳长裾。波浪拍船,骇舟人之水宿;峰峦绕舍,乐隐者之山居。  <br/><br/> 这三段歌诀中有从《史记》、《汉书》、《晋书》、《说苑》、《天台山赋》以及传说中引出的典故23个。不是说,老同志啃大部头古典书籍,精力不济吗?一席盛宴胃口吃不消,不仿来点小吃零嘴。翻翻这类对书,看看注释,查查原著,可能是蛮有味儿的。  <br/> 下面再介绍《词林典腋》地理门中的\"春山\"、\"秋山\"条目,(为了醒目,酌改排列格式):  <br/><br/> 春山:送青/横翠 青帐/画屏 石横/林密 花香/泉韵 歌莺/戏蝶 绣岭/烟溪 红点杜鹃/白分蝴蝶 白云四面/绿柳前头 千峰雷雨/百和花香  <br/> 秋山:白云/黄叶 清高/碧瘦 朝爽/夕佳 断壁/疏林 云霞现/风月清 崖枫老/路菊香 螺黛浅/画图宽 竹兼露密/藤与风长 削成青玉/截断碧云  <br/><br/> 上海书店出版社82年影印出版的清.汤文璐编著的《诗韵合璧》,附有《诗腋》和《词林典腋》,可惜字太小,编排不醒目,没有标点符号,缺乏必要的注释。如果加以编排、标点、注释,重新出版,也可以作为学旧体诗的工具书。  <br/> 旧时学对仗除读上述两类之外,还要应对----老师出上句,学生应下句。童年跟一位老塾师学经,附带学诗。他很重视应对。据他说,应对如何,不仅考核你对仗的水平,而且还反映你的志向、品德等等。我的家乡---江苏南通---清末出了个状元---张謇(中国近代工业、教育的创办人之一)。幼时学诗,老师出的上句是\"人骑白马门前去\",张应以\"我踏金鳌海上来\"。消息传出,乡里都夸这孩子将来大有出息,父母大喜,于是倾家供其念书。我的那位老师,这故事不知讲过多少次。他给我讲的经,讲的诗,几乎都忘光了,这故事还记得。旧时之所以对学童强调学对仗,还与八股文有关。明清两代科举考试作文,格式是固定的----八股。\"八股文实骈俪之支流,对仗之引申。\"(钱钟书《谈艺录》32页)  <br/><br/> 宽对是与工对相对而言的。它只要求词性相同,门类不必相同;意义基本相对,不要求逐字相对。如毛泽东的《吊罗荣桓同志》的颈联:  <br/><br/>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  <br/><br/> \"长征\"与\"战锦\"对,\"不是\"与\"方为\"对,但\"难堪日\"与\"大问题\",虽同是名词,却不同门类,亦不逐字相对。又如《和柳亚子先生》颔联  <br/><br/>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br/><br/> \"三十一年\"与\"落花时节\",除\"年\"与\"节\"同属时令门类,字面相对外,其余三字都不相对,但四字都属时间概念,意义相对\"还\"与\"读\",都是动词;\"旧国\"与\"华章\",同为名词,但不同门类。跟上一联相比,这一联工整的程度更宽一些,也可以叫做半对半不对;又因其上下两句中一些字虽不合对偶的条件,但是意思是对称的,所以又叫\"意对\"。  <br/><br/><br/>律诗首联的对仗本来可用可不用,所以常见用半对半不对的,如:  <br/><br/>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陈子昂《送魏大从军》)  <br/> 远渡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李白《渡荆门送别》)  <br/>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毛泽东《和柳亚子先生》)  <br/><br/> 这类宽对也有人用于颔联的。如杜甫《月夜》颔联:  <br/><br/>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br/><br/> 又如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颔联:  <br/><br/>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br/><br/> 前人律诗颈联大多较为工整。如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  <br/><br/> 首联---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散行)</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5:50:40 | 只看该作者
十三 对仗的种类  <br/><br/><br/>关于对仗的种类,自古至今没有统一分类的标准,各种书上所列类格各异。《文心雕龙.丽词》列出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四类;《诗苑类格上》说,唐代上官游韶谓诗有六对,即正名对、同类对、连珠对、双声对、叠韵对、双拟对;唐代日本僧人遍照金刚(弘法大师)之《文镜秘府论》称对仗有29种类格。诗词格律专家王力教授,认为\"词的分类是对仗的基础。\"(《诗词格律》38页)他在《汉语诗词律学》中,按照传统的词的分类(主要是名词的细分)将对仗分为11类,每一类中又分若干种,共28种。为了初学者便于掌握,这里试从两个方面来谈谈对仗的分类,一是以对仗的工整程度来分类,二是介绍至今仍常用的几种对仗的类型。其中有交叉和重叠的地方,作些必要的说明,尽量避免费辞。  <br/> 对仗按其工整程度来讲,一般分为两种,即工对与宽对。  <br/> 工对要求对仗得工整严谨。不仅要求同类词相对,而且相对的词范畴越小、关系越亲近、字面越对称,则对仗越工。古时并没有现代语法中那些词类术语,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有时候,有人把字分为实字、虚字,动字、静字等。王力教授按汉语现代词类系统(现在语法学界对词的分类意见还不完全统一),根据律诗对仗的特点,把词分为九类:  <br/> 1.名词 ;2.形容词; 3.数词 ;4.颜色词;5.方位词;6.动词; 7.副词; 8.虚词;9.代词。  <br/> 所谓词的范畴最小、关系最亲近、字面最对称主要是名词。旧时把名词又分为天文、时令、地理、器物、宫室、衣饰、饮食、文具、文学、草木、鸟兽、鱼虫、形体、人事、人伦等门。各门中又分为若干类。同一门相对便工,同类相对更工。例如毛泽东《长征》:  <br/>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薄走泥丸。  <br/>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br/><br/> \"五岭\"和\"乌蒙\",同属地理门中的山名对山名;\"逶迤\"和\"磅礴\",都是形容词连绵字;\"腾\"和\"走\"都是形体动词\"细浪\"和\"泥丸\"都是细小的形象,亦属地理门。\"金沙水\"和\"大渡桥\"同属地理门中的专门地名;\"拍\"和\"横\"都是形态动词;\"云崖\"和\"铁索\"同属地理门中的地形地物名;\"暖\"和\"寒\"同是形容气候的。这两联都是极工的对仗。  <br/> 有的名词虽不属同一门类,但是相邻,如天文对时令、地理,器物对衣饰等,也能成为工对。毛泽东《送瘟神》(其二):  <br/><br/>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作意化为桥。  <br/>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br/><br/> \"雨\"对\"山\",前者属天文门,后者属地理门,邻类相对;\"天\"对\"地\",前者属天文门,后者属地理门,也是邻类相对。其余\"红\"对\"青\",\"随心\"对\"着意\",\"翻作\"对\"化为\",\"浪\"对\"桥\";\"连\"对\"动\",\"五岭\"对\"三河\",\"银锄\"对\"铁臂\",\"落\"对\"摇\",都是关系亲近、字面对称的相同词类。所以这两联也是很工的对仗。  <br/> 有些词既不同门类,也不相邻,但在文学作品或言语中常常平列的字,如诗酒、花鸟、人地、金玉等,也算工对。例如:  <br/><br/>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杜甫《不见》)  <br/>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br/> 草青临水地,头白见花人。(白居易《感春》)  <br/>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李白《塞下曲六首》之一)  <br/><br/> 钱钟书说:\"律体之有对仗,乃撮合语言,配成着属。愈能使不类为类,愈见诗人心手之妙。\"并例举了中晚唐与孟郊并称为\"苦吟诗人\"的贾岛的:\"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这一联中的\"潭\"与\"树\"、\"影\"与\"身\"皆不同类,但成为极工的一联。诗人自注曰:\"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流泪。\"(《谈艺录》185页)可见这种\"使不类为类\"的对仗,以雕琢为工,铸字炼句取胜,须得下番苦工的。  <br/> 对仗用数词、颜色词、方位词可以为工整增色。例如杜甫《绝句四首》(其三):  <br/><br/>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br/>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br/><br/> 这首诗中的数词---\"两\"对\"一\",\"千\"对\"万\";颜色词---\"黄\"对\"白\",\"翠\"对\"青\";方位词---\"西\"对\"东\"。所以历来被誉为对仗极工整的一首绝句。又如毛泽东《答友人》颔联:  <br/><br/>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br/><br/> 这一联里的\"竹\"与\"霞\",\"泪\"与\"衣\",都是名词,但不同门类,字面亦不对称;可是因为有了\"斑\"与\"红\"颜色词对颜色词,\"一\"与\"万\",\"千\"与\"百\",数词对数词,形成工整的气氛,这一联也可视为工对。  <br/> 工对中连绵字只能跟连绵字相对。连绵字当中又分名词连绵字,形容词连绵字,动词连绵字,副词连绵字。相对的连绵字必须词性相同。连绵字用得好,也能为对仗的工整增色。例如:  <br/><br/>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和贾舍人早朝》)  <br/> 诗思沉浮樯影里,梦魂摇曳橹声中。(戴复古《月夜舟中》)  <br/> 天际欲销重惨淡,镜中闲照正依稀。(韩琮《霞》)  <br/>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毛泽东《送瘟神》之一)  <br/><br/> 在一联对仗中,只要多数字对得工整,就是工对。譬如李商隐《无题》中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身无\"对\"心有\",\"彩凤\"对\"灵犀\",\"双飞\"对\"一点\",都非常工整;而\"翼\"对\"通\",却不怎么工整;\"通\"为不及物动词,在这里可作为名词用,整个对仗还是工整的。  <br/> 有些对仗并不具备上述条件,但因它对仗的方式巧妙,也算工对,这些留待介绍对仗类型时,再作说明。  <br/> 旧时做诗学对仗,为追求工整,学童还要学两类书。一类是对韵书,就是前面提到的《笠翁对韵》、《声律启蒙》、《训蒙骈句》等;还有一类是辞藻对偶门类书,如《诗腋》、《词林典腋》等。前者是要熟读背诵的;后者一般不要求背诵,只要求抄写,既练小楷,又加深对各门、各类相对的辞藻的印象,应用时可以按图索骥去查找。对韵书是以平声30韵为纲,把对仗编成歌诀,既学对仗,又记诗韵,还可以学到不少典故。在《近体诗的押韵》一章中介绍了《笠翁对韵》一东韵的一段对偶歌诀,下面再介绍《声律启蒙》中典故较多的六鱼韵三段对偶歌诀。</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5:50:14 | 只看该作者
对句的\"风\",平声,既救了本句该平而仄的\"并\"字,避免了孤平,又救了出句该平而仄的\"锦\"字。  <br/> 前面曾讲过写近体诗应尽量避免三仄脚,若非用不可,也可以救,但不能在对句同一位置的字眼上救,因为对句腹节上字仄拗平救,就成了三平调。碰到这种情况,只能用对句错位相救。即用对句头节上字该仄而平去救出句腹节上字的该平而仄。  <br/>  <br/> 例如:  <br/><br/>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br/>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王维《和贾舍人早朝》)  <br/>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望一千河(毛泽东《送瘟神》)  <br/><br/> 拗救是近体诗调节平仄的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上面讲的仅仅是一些基本的、现在旧体诗仍沿用的一些规则。除此之外还有所谓\"拗句格\",就是半拗半合律的诗,例如崔颢的《黄楼楼》:  <br/><br/> 昔人已剩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br/>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br/>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br/>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br/><br/> 这首诗的首联、颔联平仄失对,四句都有拗字,也不救,不合律;只有颈联、尾联合律。这种\"拗句格\"是古体诗向近体诗转化过程中出现的变体。  <br/> 还有所谓\"拗律\",就是律诗句句皆拗,一拗到底,例如杜甫的《崔氏东山草堂》:  <br/><br/> 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气爽相新鲜。  <br/> 有时自发钟磬响,落日更见渔樵人  <br/> 盘剥白鸦谷口粟,饭煮青泥坊底芹。  <br/> 为何西庄王给事,柴门空闭锁松筠。  <br/><br/> 这首\"拗律\"是\"老节渐于诗律细\"的诗圣刻意用古风的格调写的近体诗。这种\"拗律\"有条规矩,就是必须句句皆拗,不能有一句律句。若是你还不辨平仄,给自已写的诗标上\"拗律\",那可不行。因为难免不\"瞎猫碰死毫子\",冒出句把两句律句来,这就闹笑话了。有的同志因不辨平仄,就想学古体诗,其实,不辨平仄,学古体诗也有困难。因为唐宋以后的古体诗讲究古朴风格,讲究\"避律\",就是在诗中尽量避免出现律句。  <br/> 这些\"拗句格\"、\"拗律\",宋以后很少有人做了,这里所以举例说明一下,目的是使大家读旧体诗时,碰到这种情况,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例如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里有一首《咏贾谊》,就是拗律:  <br/><br/> 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  <br/> 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  <br/> 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  <br/> 千古同情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  <br/><br/> 有的学者认为,毛泽东的诗受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的影响较大,是的,在他一些作品中借用或化用了不少三李的某些诗句。但窃以为,他在声律上,更多地步杜工部,除前面曾指出,在他律诗中很少出\"上尾\"之外,还有这首拗律为证。  <br/> 同样还要说明的是,唐人近体诗中有所谓失对、失黏的现象。失对就是一联中平仄不相反,这在五言诗中较多,七言诗中较少;失黏就是两联之间平仄不相同,这在五言诗七言诗中皆有,七言诗中居多。王维的两首有名的七绝,一首失对,一首失黏。  <br/><br/> 少 年 行  <br/><br/>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br/> 平平仄仄仄仄平 平平平仄平仄平  <br/>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br/>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  <br/> (这诗首联失对)  <br/><br/> 渭 城 曲  <br/><br/>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br/> 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br/>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br/> 仄平仄仄仄平仄 平仄平平平仄平  <br/> (这诗首联尾联失黏)  <br/><br/> 在律诗中失黏的更多,有首联与颔联失黏,有颔联与颈联失黏,也有颔联与尾联失黏的。这种失对、失黏,也叫拗对、拗黏,拗者,不顺也。这些是古体诗向近诗转变中出现的,所以也有叫作变体或变例的。但宋以后科场中不准有失对、失黏的诗,于是黏对就成为律诗的金科玉律。</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5:49:51 | 只看该作者
庭院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张耒《夜坐》)  <br/><br/> 所谓一三五不论,其中第五字只有在上述条件下,即乙2句作为入韵诗的首句时,仄改平而不用抵偿。  <br/> 写近体诗时,腹节上字尽量不用拗字,如用了,应尽量去救;当然,不救也勉强合辙,故云\"小拗可救可救不救\"。  <br/> 第二种是为了将诗句的声调调整得更和谐的前拗后救,同第二种本句相救一样,属锦上田花之列。例如七言第一字的前平拗后仄救: 才见吴州百草春,已闻燕雁一声新(皇甫冉《送陆澧、郭郧》)  <br/> 闲遣青琴飞小雪,自看碧玉破甘瓜(鲍溶《夏日怀杜附马》)  <br/><br/> 前仄拗后平救:  <br/><br/>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白居易《放言》其一)  <br/> 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白居易《放言》其五)  <br/> 五言第一字和七言的第三字前拗后救:  <br/><br/> 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王昌龄《道郭司仓》)  <br/>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张说《蜀道后期》)  <br/> 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白居易《燕子楼》)  <br/> 井转辘轳千树转,门开阊阖万山秋(许浑《秋日候扇》)  <br/><br/> 这种头节上字的前拗后救,只能用于仄拗平救,若是平拗仄救,这一联的对句就犯狐平了。  <br/> 第三种是一拗双救。就是本句自救和对句相救并用,是自救和相救的复合方式。这也属锦上添花之列。例如七言的第一、第三字既本句自救,又对句相救:  <br/><br/>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br/>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丈拥千官(岑参《和贾舍人早朝》)  <br/> 南苑草芳眠锦雉,夹城云暖下霓旄(杜牧《长安》)  <br/>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温庭筠《利州南渡》)  <br/>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苏轼《有美堂暴雨》)  <br/><br/> 这种拗救,出句和对句平仄字字相对,声调极为和谐,故诗人最喜爱用它。在唐宋人的七言律诗中,出现这种双救句式是很多的。据王力教授考据,中晚唐以后,使用这种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句式,一联中字字平仄相对,成为一种时尚,比使用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标准句式的还多。  <br/> 一拗双救常常与救孤平结合在一起,例如:  <br/><br/> 久客得无泪,故妻难及晨(杜甫《促织》)  <br/><br/> 这一联对句腹节上字\"难\",该仄而平,既救了本句头节上字该平而仄的\"故\",避免了孤平,又救了出句腹节上字该平而仄的\"得\"。它兼任两种职能,既救本句孤平,又救出句腹节上字。又如:  <br/><br/> 荒戍落黄叶 浩然离故关(温庭筠《送人东归》)  <br/><br/> 这一联出句和对句,既各自本句自救,又相互而救,既救了对句的孤平,又调整音节更和谐。这种一拗双救在七言诗中较常见。例如:  <br/><br/>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br/> 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贾岛《三月晦日送春》)  <br/>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br/><br/> 第四种是特殊的一拗双救句。一般对句相救是出句和对句同一位置上的字相救。如出句第一字拗,对句第一字救;出句第三字拗,对句第三字救;出句第五字拗,对句第五字救。这种特殊的一拗双救是错位相救,用对句的第五字去救出句的第六字。不仅可救一个拗字,还可救第五第六两个拗字。这个对句必须是孤平自救句,即仄仄仄平平仄平。  <br/> 例如:  <br/><br/> 眼前扰扰日一日,暗送白头人不知(许浑《旅怀作》)  <br/><br/> 对句的\"人\",平声,既救了本句该平而仄的\"白\"字,避免了孤平,又救了出句该平而仄\"日一\"双拗字。  <br/><br/>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夜泊水村》)  <br/><br/> 对句的\"无\",平声,既救了本句该平而仄的\"向\"字,避免了孤平,又救了出句该平而仄\"有万\"双拗字。  <br/><br/> 下面是以对句五平救出句六仄的例句:  <br/><br/> 五更归梦常苦短,一寸客愁无奈多(黄庭坚《次韵王稚川客舍》)  <br/><br/> 对句的\"无\",平声,既救了本句该平而仄的\"客\"字,避免了孤平,又救了出句该平而仄的\"苦\"字。  <br/><br/> 霜林染出云锦灿,春色并归风露秋(元好问《游友泉寺》)</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5:49:27 | 只看该作者
\"特拗\"例句:  <br/><br/> 五言:  <br/><br/> 仍邻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br/> 平平仄平仄 仄仄仄平平  <br/> 谁能共公子,薄暮欲俱还(杜甫《奉陪郑驸马韦曲》)  <br/> 平平仄平仄 仄仄仄平平  <br/><br/> 七言:  <br/><br/>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咏怀古迹》)  <br/> 仄仄平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br/>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游人(白居易《邯郸至夜思亲》)  <br/> 仄仄平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br/> 这种\"特拗\"句式,多数用于尾联的出句,成为唐宋诗人的一种时尚。用于其他联的出句也有,但较少。现代人作旧体诗,也常用这种句式。 鲁迅诗:  <br/> 华颠萎寥落,白眼看鸡虫(《哀范君》)  <br/> 平平仄平仄 仄仄仄平平  <br/> 岁暮何堪再惆怅,且持卮酒食河豚(《无题二首》)  <br/> 仄仄平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br/> 毛泽东诗:  <br/> 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喜闻捷报》)  <br/> 平平仄平仄 仄仄仄平平  <br/>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答友人》)  <br/> 仄仄平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br/>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送瘟神》)  <br/> 仄仄平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br/> 用这种本句自救方式,必须注意的是:五言的第一字平声,通融不得;七言的第三字平声,通融不得。一般不能把五言的平平仄平仄,通融成仄平仄平仄;把七言的仄仄平平仄平仄,通融成仄仄仄平仄平仄。如果这样通融,五言成了平仄间等,七言三仄当头后面又平仄间等,吟起来拗口,听着不顺。  <br/> 第二种是锦上添花式的本句自救。在前面介绍的律式表中,平仄可以通融的字眼,一般无须拗救。可是许多人在作诗时,有意无意间,造成了拗救的局面。这样,在声调上更和谐,节奏更鲜明。例句如下:  <br/> 1.第一字该平而仄,第三字该仄而平。  <br/><br/> 镜湖流水漾清波(李白《送贺宾客归越》)  <br/> 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br/> 只研朱墨作春山(鲁迅《赠画师》)  <br/> 曙光初照演兵场(毛泽东《为女民兵题照》)  <br/> 2.第一字该仄而平,第三字该平而仄。  <br/><br/> 亭脊太高君莫拆(白居易《高亭》)  <br/> 商女不知亡国恨(杜牡《泊秦淮》)  <br/> 心事浩茫连广宇(鲁迅《无题》)  <br/> 班竹一枝千滴泪(毛泽东《答友人》)  <br/> 这种本句自救只限于七言的甲1、甲2、乙1三式,若用于七言乙2式就成了孤平句了(平仄仄平仄仄平)。  <br/><br/> (二)对句相救  <br/><br/> 第一种是腹节上字前拗后救,或后拗前救。前面曾说过,写诗时,七言的第五字、五言的第三字(腹节上字),尽量按标准句式写,最好不用拗字,若是腹节上字拗了,要尽量用对句相应的字去救。所谓小拗,就属这一类。例如:  <br/><br/>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王维《登裴迪秀才小台作》)  <br/> 仄仄仄平仄 平平平仄平  <br/>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李白《赠孟浩然》)  <br/> 仄仄仄平仄 平平平仄平  <br/> 谁言宰邑化黎庶,欲别云山如弟兄(李嘉佑《承恩量移宰江邑》)  <br/> 平平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  <br/> 歌声袅袅出清漠,月色娟娟当翠楼(杜牧《南楼夜》)  <br/> 平平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  <br/> 上述拗救方式,叫作前仄拗后平救,但也可能是后平拗前仄救。诗人写诗,有时对句腹节上字非用平声不可,于是就将出句腹节上字的平声改用仄声,来个平拗仄救。  <br/> 这种拗救方式只适用于出句是甲1句(仄仄平平仄或平平仄仄平平仄),对句是乙2句(平平仄仄平或仄仄平平仄仄平)的一联。其他联式都不适用。因为用了这种拗救就会出现三平调和三仄脚。  <br/> 若是乙2句作为出句,也就是入韵诗的首句,腹节上字该仄而平(平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平),对句怎么样救?不用救。因为对句是甲2句(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其腹节上字正好是仄声,平仄相对,若是以平相救,则成为三平调了。七言诗首句入韵的多,前人以乙2句为首句,第五字用拗字的不少。例如:  <br/><br/> 承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杜甫《蜀相》)  <br/>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戎昱《离家别湖上亭》)  <br/>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5:49:08 | 只看该作者
<table width=\"72%\" bgcolor=\"#ffffff\" border=\"0\">
<tbody>
<tr>
<td align=\"left\" width=\"97%\">
<table class=\"wr\"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border=\"0\">
<tbody>
<tr>
<td class=\"gray14\">拗救  <br/><br/> 近体诗凡不合平仄格式的字,称为\"拗\",有拗有救,才为不病。就是说,按标准句式,这个字该用平声的,你用了仄声,\"拗\"了,那末在本句或对句相应的该用仄声的字眼上,换个平声字,这就\"救\"过来了,这叫仄拗平救。若是该用仄声的字眼上,你用了平声,那就在本句或者对句的相应的该用平声字眼上,换个仄声,这叫平拗仄救。用调节平仄声的方法,使诗句出现新的和谐,这种方法\"拗救\"。拗救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本句自救,二是对句相救。  <br/> 本句自救,就是在一句之中,上个音节该用平声的字眼上,你用了仄声,仄拗了,就在本句下个音节另一个该用仄声的字眼上,换个平声,这就平救过来了。或者上个音节该用仄声的字眼上,你用了平声,平拗了,就在下个音节该用平声的字眼上,换个仄声,这就仄救过来了。  <br/> 对句相救,就是在一联之中,出句该用平声的字眼上,你用了仄声,仄拗了,就在对句该用仄声的字眼上,换个平声,这就平救过来了。或者出句该用仄声的字眼上,你用了平声,就在对句该用平声的字眼上换个仄声,这就仄救过来了。如果对句拗了,出句也是用同样的方法来救。  <br/> 在前人近体诗中,常常出现一联之中,既有本句自救,又有对句相救,形成本句自救与对句相救的复合,这叫作一拗双救,。  <br/> 拗救有条规矩,叫作大拗必救,小拗可救可不救。现在分别介绍上述拗救形式。  <br/><br/><br/><br/>(一)本句自救。有两种大拗是必须救的。  <br/><br/> 第一种是救孤平。前面讲了孤平是诗家之大忌,也是大拗,是必须救的。若是你作诗时,用乙2句式(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五言的第一字,或七言的第三字非用仄声字不可,那怎么办?有办法:可将五言的第三字,或七言的第五字,该用仄声的,改用平声,这就把孤平救过来了。这种救法,五言叫作一仄拗三平救(简称一拗三救),七言叫作三仄拗五平救(简称三拗五救)。下面举例说明之。  <br/><br/> 五言一拗三救:  <br/><br/> 恐惊天上人(李白《夜宿山寺》)  <br/> 仄平平仄平  <br/><br/> (字下面的 表示该平用仄, 表示该仄用平,下同)  <br/> 这句恰在第一个字(头节上字),该用平声的字眼上,用了仄声\"恐\"字,若不救便成了孤平句。于是就在本句第三个字(腹节上字),该用仄声的字眼上,用了平\"天\"字,这就把孤平救过来了。又如:  <br/> 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春有怀》)  <br/> 仄平平仄平  <br/> 这句的头节上字该用平声,而\"北\"是仄声,为避免孤平,就将该用仄声的腹节上字,用平声的\"江\"来救。  <br/> 七言诗的三拗五救,也是用腹节上字(第五字)的平声去救头节上字(第三字)的仄声。就是第三字该平而仄,第五字该仄而平。例如:  <br/> 未到晓钟犹是春(贾岛《三月晦日送春》)  <br/> 仄仄仄平平仄平  <br/><br/> 这句头节上字(第三字)\"晓\"该平而仄,于是就用腹节上字(第五字)该仄而平的\"犹\"去救。又如:  <br/><br/> 一任晚山相对愁(程颢《题淮南寺》)  <br/> 仄仄仄平平仄平  <br/><br/> 这句头节上字\"晚\"该平而仄,用腹节上字该仄而平的\"相\"去救。  <br/> 七言乙2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如果第三字仄拗了,能不能用第一字的平去救?不能,即使第一字用了平声(平仄仄平仄仄平),还算\"孤平\"句,必须用第五字的平去救。那为什么?原来救孤平是以五言为准的,五言必须在第三字上救,七言就必须在第五字上救。  <br/> 第二种大拗是\"特拗\"句。  <br/> 不是说\"二四六分明\"吗?可是在近体诗中的乙1句式(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中,五言的第四字、七言的第六字该用仄声的偏用平声,成了:平平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仄,恰恰在重要的节奏点上平仄不合,乃至句中音节相间,联中句间音节相对,诗中联间音节相黏的规则统统不管。这似乎大大违反了平仄规则,成了平仄上的特殊形式。这种形式五言称之为四拗三救,七言称之为六拗五救。拗者,不顺也,违反常规也。可是这种五言的第四字该仄而平,第三字该平而仄,七言的第六字该仄而平,第五字该平而仄,在前人诗中屡见不鲜,乃至科举考试的试帖诗,也容许用此种句式。这种特许犯规的句式,用的人多了,公认为合辙的句式,也难称其为\"拗\"了,故王力《汉语诗词律学》中称之\"特拗\"。</cc> </td></tr></tbody></table></td></tr>
<tr>
<td height=\"17\"></td></tr></tbody></t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5:48:48 | 只看该作者
<table width=\"72%\" bgcolor=\"#ffffff\" border=\"0\">
<tbody>
<tr>
<td></td>
<td align=\"left\" width=\"97%\">
<table class=\"wr\"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border=\"0\">
<tbody>
<tr>
<td class=\"gray14\"><cc>除了三仄脚之外,其他两种不规范的三字结尾也应尽量避免。不论五言还是七言诗句,标准的三字结尾共四种:  <br/><br/> 平平仄 仄仄平 平仄仄 仄平平  <br/><br/> 初学者在未学会\"拗救\"之前,应按上面四种规范的三字结尾作诗,除了避免三平调、三仄脚之外,还应避免其余两种拗字尾(三仄脚亦属拗字尾) ,即: 平仄平 仄平仄  <br/> 所谓\"一三五不论\",这三个字可以通融的程度是有区别的。完全可以不论的,只有七言的第一字。七言的第三字,五言的第一字,凡属乙2句式,平声不能通融为仄声,否则就犯了大忌----孤平。至于七言的第五字,五言的第三字,平仄一般比较固定,不宜随意机动。如若机动,最好有拗有救。一三五----这三个不在音节点上的字,同脚节越近,其机动性越小。  <br/> 浅的平仄通融规则大致上就是这样。下面用表格来标示。懂得七言诗的平仄配置规则,五言诗的规则也就明白了,因为五言比七言少一\"顶节\";懂得律诗的平仄配置规则,绝句的规则也就明白了,因为律诗是绝句的重叠。所以下面只列出七律诗律式表,其余可以触类旁通。  <br/><br/>附录  <br/><br/>格律诗律式表  <br/><br/>说明:表中以\".\"表示平声可以通融为仄声或仄声可以通融为平声;以\" \"表示押韵;以\"|\"表示音节界限。  <br/><br/>1型 七律首句平起仄收  <br/> 五律首句仄起仄收 2型 七律首句平起平收  <br/> 五律首句仄起平收  <br/>平平|仄仄|平平|仄  <br/>仄仄|平平|仄仄|平  <br/>仄仄|平平|平仄|仄  <br/>平平|仄仄|仄平|平  <br/>平平|仄仄|平平|仄  <br/>仄仄|平平|仄仄|平  <br/>仄仄|平平|平仄|仄  <br/>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br/>仄仄|平平|仄仄|平  <br/>仄仄|平平|平仄|仄  <br/>平平|仄仄|仄平|平  <br/>平平|仄仄|平平|仄  <br/>仄仄|平平|仄仄|平  <br/>仄仄|平平|平仄|仄  <br/>平平|仄仄|仄平|平  <br/>3型 七律首句仄起仄收  <br/> 五律首句平起仄收 4型 七律首句仄起平收  <br/> 五律首句平起平收  <br/>仄仄|平平|平仄|仄  <br/>平平|仄仄|仄平|平  <br/>平平|仄仄|平平|仄  <br/>仄仄|平平|仄仄|平  <br/>仄仄|平平|平仄|仄  <br/>平平|仄仄|仄平|平  <br/>平平|仄仄|平平|仄  <br/>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br/>平平|仄仄|仄平|平  <br/>平平|仄仄|平平|仄  <br/>仄仄|平平|仄仄|平  <br/>仄仄|平平|平仄|仄  <br/>平平|仄仄|仄平|平  <br/>平平|仄仄|平平|仄  <br/>仄仄|平平|仄仄|平  <br/><br/> 上面的律式表,供初学者写近体诗时备查,不必全部死记硬背,你只要搞通句中、句间、联间的音节平仄交替、连环的规则就行了 。为便于记忆,我把这规则编了个《三三诀》:  <br/><br/> 三字----一三五可通融;二四六音节中。  <br/> 三相----句中平仄相间;联中平仄相对;联间平仄相黏。  <br/> 三避----孤平句是大忌;三平调一定避;拗字尾尽量避。</cc> </td></tr></tbody></table></td></tr></tbody></t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5:48:25 | 只看该作者
<table class=\"wr\"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border=\"0\">
<tbody>
<tr>
<td class=\"gray14\"><cc>十 变通与拗救  <br/><br/><br/><br/><br/><br/><br/><br/><br/><br/> 上篇所举的五绝、五律、七律各四首,除一首五绝外,每首诗都有变通用字。作诗,按标准填入汉字,不容易。因为有的汉字,义合适,声未必合适。有些字可以换,如\"两\"是仄声,如需平声可以换成\"双\";\"此\"可以换\"兹\";\"彼\"可以换\"他\";\"碧\"可以换\"苍\",\"神州\"可以换\"赤县\";\"长安\"可以换\"日下\"……。但许多字、词很难换,如数字中除\"三\"、\"千\"是平声外,其余都是仄声。其中除\"十\"可以\"旬\"替代外,别的字都难到找平声替代。于是古人想出个变通的办法。七言诗的顶节、头节、腹节,每个音节都两个字,讲究的是第二字,它正在节奏点上,平仄不得通融,第一字好商量,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注意,不是无条件)该平而仄,或该仄而平。脚节只一个字,硬碰硬,通融不得。通融的规则有深有浅,先讲浅的,深的\"拗救\",后面再讲。  <br/> 关于近体诗的平仄格式,相传有两句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意思是说,每句的第一字、第三字、第五字平仄可以不拘;至于第二字、第四字、第六字则必须依照格式,该平不能用仄,该仄不能用平。这是就七言诗而论的;其所以不提第七字,因为脚节只一个字,尤其要\"分明\",自不待言。由此推断,五言诗应该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  <br/> 这个口诀简洁明快好记,但是不全面,不准确,对有些句式不适用。初学者如果仅凭这口诀来作近体诗,定会在平仄上犯规,乃至犯诗家之大忌。  <br/> 在近体诗句中,有两种大忌必须避免,有三种小忌应尽量避免。  <br/> 大忌之一是\"孤平\"。所谓\"孤平\",出现在乙2句式上,即五言的平平仄仄平,七言的仄仄平平仄仄平。当你用这种句式写诗时,五言的第一字,七言的第三字,绝不可将平通融为仄,变成: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这叫\"孤平\"句,就是除了押韵那个平声外,只剩下一个平声了。诗词格律专家王力教授找遍《全唐诗》,只找到两个例子:  <br/> 醉多适不愁(高适《淇上送韦司仓》)  <br/> 仄平仄仄平  <br/> 百岁老翁不种田(李颀《野老曝背》)  <br/> 仄仄仄平仄仄平  <br/><br/> 高适和李颀也许是一时的疏忽,也许他们是盛唐初期人,当时诗律未细,故意用古诗所容许的平仄。但是,\"在唐宋千万首诗当中,这寥寥的两个例外适足以证明近体诗的孤平确为诗家的大忌而已。\"(王力《汉语诗律学》100页)  <br/> 这里顺便提一下,现在报刊上某些诗集中发表的近体诗,常有孤平出现,可能是受了\"一三五不论\"的误导,也可能由于作者和编辑疏于检查。  <br/> 不押韵的诗句,即五言甲1、乙1句式,若只有一个平声,如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这不\"孤平\",算\"拗句\",可以用,但最好有补救,这留待\"拗救\"中再讨论。  <br/> 大忌之二是\"三平调\"也称\"三平脚\"。三平调是指诗句末尾的三个字都是平声。这种病句出现在甲2句式上,即五言的仄仄仄平平,七言的平平仄仄仄平平。当你用这句式写诗时,五言的第三字,七言的第五字,绝不可将仄声通融为平声,变成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三平结尾在古体诗中并不少见,在初唐、盛唐的五言近体诗中,也偶尔见之,但诗律渐细之后,因三平结尾破坏了诗句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则视为诗之大忌了。  <br/> 哪些是应该尽量避免的小忌呢?  <br/> 一是\"三仄脚\"也称\"三仄调\"。三仄脚是指诗句末尾的三个字都是仄声。这种句子出现在乙2句式上,即五言的平平平仄仄,七言的仄仄平平平仄仄。当你用这句式写诗时,五言的第三字,七言的第五字,尽可能不要把平声通融为仄声,变成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诗的出句才会出现三仄脚,古人并不像对三平调那样视为大忌,不时可以见到,以五言为多:  <br/> 城中十万户 平平仄仄仄 (杜甫《水槛遣心》)  <br/> 相看两不厌 平平仄仄仄 (李白《独坐敬亭山》)  <br/><br/> 七言诗三仄脚较少,下面举唐诗中一句:  <br/><br/> 朝罢须裁五色诏 仄仄平平仄仄仄  <br/><br/> (王维《和贾舍人早朝》)  <br/><br/> 可见唐人并不以三仄脚为诗病。但诗尾接连三个短促的仄声,会使诗句节拍界限不清,失去平仄相间的音乐美,后人作诗没有特别好的诗句,是不轻易用它的。陆游《夜泊水村》颔联:\"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出句是三仄脚。\"绝大漠\"引自《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诗人隐然以霍去病自比;\"泣新亭\"引自《晋书》的典故:晋室南渡,过江贵族常在新亭饮宴,受王导批评,大家相视流泪。这一联的大意是:我年近花甲,倘有用武之地,还能像当年年富力强的霍去病那样横渡大漠;诸君大权在握,又何至于束手无策,像晋朝南渡诸人对泣新亭呢?这一联用典精当,充分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激情、献身豪气,并痛斥南宋朝庭屈膝投降、偏安一隅的政策。这样的好诗句,出现了三仄脚,也不以为疵。又如毛主席的《送瘟神》中\"坐地日行八万里,行天遥望一千河\"。出句也是三仄脚。诗人\"浮想联翩\"从农村的灾难转到天上同牛郎谈话。地球赤道四万公里,合八万华里,人们住在地球上,因地球自转,于不知不觉中,一日走了八万里。诗人以现代科学与飞腾的想象相结合,写出大气磅礴的诗句。《红楼梦》里的林黛玉教香菱作诗时说:\"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曹雪芹借林妹妹之口说的这段话,是有根据的,历代大手笔不乏此类出奇之句。但是对初学者来说,还是谦逊点为好,所以应尽量避免三仄脚。</cc> </td></tr></tbody></t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5:48:05 | 只看该作者
从上面所标示的八首例诗中,可以看出这样的规律:一联中出句是甲式,对句必是乙式;出句是乙式,对句必是甲式;上联对句是甲式,下联出句必同为甲式;上联对句是乙式,下联出句必同是乙式;除首句入韵诗(2型、4型),首联出句为2式外,其他所有出句都是1式,对句都是2式。只要把四种标准句式记住了,再把这一规律掌握了,象学麻将似的,你就已经学会了\"推倒胡\"。  <br/> 把五言诗的平仄标准句式和基本规则掌握了,再学七言诗就容易了。七言诗句比五言诗多一个音节----顶节,按句中平仄相间的规则,五言头节是仄仄的,七言顶节必是平平;五言头节是平平的,七言顶节必是仄仄。七言的标准句式如下:  <br/><br/> 甲1式:平平|仄仄|平平|仄  <br/> 甲2式:平平|仄仄|仄平|平  <br/> 乙1式:仄仄|平平|平仄|仄  <br/> 乙2式:仄仄|平平|仄仄|平  <br/><br/> 前面已经说过,律诗平仄句式是绝句的重迭。把各型七律标准句式的组合的规则掌握了,七绝标准句式的组合规则也就自然会了。为避费辞,下面只标示七律的平仄规则,七绝从略。  <br/><br/> 七律1型(首句平起仄收):  <br/><br/> 杜甫《野望》  <br/><br/><br/> 顶节 头节 腹节 脚  <br/> ^ ^ ^ |  <br/> 出句--西山|白雪|三城|戍(甲1)  <br/> 首联〈 平平 仄仄 平平 仄 〉相对  <br/> 对句--南浦|清江|万里|桥(乙2)  <br/> 仄仄 平平 仄仄 平 〉相黏  <br/> 出句--海内|风尘|诸弟|隔(乙1)  <br/> 颔联〈 仄仄 平平 平仄 仄 〉相对  <br/> 对句--天涯|涕泪|一身|遥(甲2)  <br/> 平平 仄仄 仄平 平 〉相黏  <br/> 出句--惟将|迟暮|供多|病(甲1)  <br/> 颈联〈 平平 仄仄 平平 仄 〉相对  <br/> 对句--未有|涓埃|答圣|朝(乙2)  <br/> 仄仄 平平 仄仄 平 〉相黏  <br/> 出句--跨马|出郊|时极|目(乙1)  <br/> 尾联〈 仄仄 平平 平仄 仄 〉相对  <br/> 对句--不堪|人事|日萧|条(甲2)  <br/> 平平 仄仄 仄平 平  <br/><br/> (注:\"南\"、\"迟\"、\"人\"该仄而平;\"出\"、\"不\"该平而仄。)  <br/><br/> 七律1型是两个七绝1型相重迭。  <br/><br/> 七律2型(首句平起平收):  <br/><br/> 毛泽东《长征》》  <br/><br/> 顶节 头节 腹节 脚  <br/> ^ ^ ^ |  <br/> 出句--红军|不怕|远征|难(甲2)  <br/> 首联〈 平平 仄仄 仄平 平 〉相对  <br/> 对句--万水|千山|只等|闲(乙2)  <br/> 仄仄 平平 仄仄 平 〉相黏  <br/> 出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乙1)  <br/> 颔联〈 仄仄 平平 平仄 仄 〉相对  <br/> 对句--乌蒙|磅礴|走泥|丸(甲2)  <br/> 平平 仄仄 仄平 平 〉相黏  <br/> 出句--金沙|水拍|云岩|暖(甲1)  <br/> 颈联〈 平平 仄仄 平平 仄 〉相对  <br/> 对句--大渡|桥横|铁索|寒(乙2)  <br/> 仄仄 平平 仄仄 平 〉相黏  <br/> 出句--更喜|岷山|千里|雪(乙1)  <br/> 尾联〈 仄仄 平平 平仄 仄 〉相对  <br/> 对句--三军|过后|尽开|颜(甲2)  <br/> 平平 仄仄 仄平 平  <br/><br/> (注:诗中只有\"磅\"该仄而平,其余字字符合标准,律诗平仄如此严谨者罕见。)  <br/><br/> 七律2型是七绝2型与七绝1型相重迭。  <br/><br/> 七律3型(首句仄起仄收):  <br/><br/> 杜甫《阁夜》  <br/><br/> 顶节 头节 腹节 脚  <br/> ^ ^ ^ |  <br/> 出句--岁暮|阴阳|催短|景(乙1)  <br/> 首联〈 仄仄 平平 平仄 仄 〉相对  <br/> 对句--天涯|霜雪|霁寒|宵(甲2)  <br/> 平平 仄仄 仄平 平 〉相黏  <br/> 出句--五更|鼓角|声悲|壮(甲1)  <br/> 颔联〈 平平 仄仄 平平 仄 〉相对  <br/> 对句--三峡|星河|影动|摇(乙2)  <br/> 仄仄 平平 仄仄 平 〉相黏  <br/> 出句--野哭|千家|闻战|伐(乙1)  <br/> 颈联〈 仄仄 平平 平仄 仄 〉相对  <br/> 对句--夷歌|几处|起渔|樵(甲2)  <br/> 平平 仄仄 仄平 平 〉相黏  <br/> 出句--卧龙|跃马|终黄|土(甲1)  <br/> 尾联〈 平平 仄仄 平平 仄 〉相对  <br/> 对句--人事|音书|漫寂|寥(乙2)  <br/> 仄仄 平平 仄仄 平  <br/><br/> (注:\"霜\"、\"三\"、\"人\"该仄而平;\"五\"、\"卧\"该平而仄。)  <br/><br/> 七律3型是两个七绝三型相重迭。 七律4型(首句仄起平收):  <br/><br/> 毛泽东《到韶山》  <br/><br/> 顶节 头节 腹节 脚  <br/> ^ ^ ^ |  <br/> 出句--别梦|依稀|咒逝|川(乙2)  <br/> 首联〈 仄仄 平平 仄仄 平 〉相对  <br/> 对句--故园|三十|二年|前(甲2)  <br/> 平平 仄仄 仄平 平 〉相黏  <br/> 出句--红旗|卷起|农奴|戟(甲1)  <br/> 颔联〈 平平 仄仄 平平 仄 〉相对  <br/> 对句--黑手|高悬|霸主|鞭(乙2)  <br/> 仄仄 平平 仄仄 平 〉相黏  <br/> 出句--为有|牺牲|多壮|志(乙1)  <br/> 颈联〈 仄仄 平平 平仄 仄 〉相对  <br/> 对句--敢教|日月|换新|天(甲2)  <br/> 平平 仄仄 仄平 平 〉相黏  <br/> 出句--喜看|稻菽|千重|浪(甲1)  <br/> 尾联〈 平平 仄仄 平平 仄 〉相对  <br/> 对句--遍地|英雄|下夕|烟(乙2)  <br/> 仄仄 平平 仄仄 平  <br/> (注:\"故\"、\"敢\"、\"喜\"该平而仄;\"三\"该仄而平。)  <br/><br/> 七律4型是七绝4型与七绝3型相重迭。  <br/><br/> 七言诗首句入韵的居多,以2型、4型为常。《毛泽东诗词集》中所有七言诗,全属2型、4型。  <br/> 学会了辨四声,记熟四种标准句式,再领会这四种句式的交递规则,就基本上掌握近体诗的平仄要领了。初学者只要把本篇所标示的各型绝句、律诗,多看它几遍,好好琢磨琢磨,就不难看出,不论五言还是七言,不论绝句还是律诗,平仄基本规则只有三条:句中音节平仄相间;联中句间平仄相对;两联之间平仄相黏。</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5:47:43 | 只看该作者
林中观易罢, 平平平仄仄(乙1)  <br/> 溪上对鸥闲。 仄仄仄平平(甲2)  <br/> 楚俗饶词客, 仄仄平平仄(甲1)  <br/> 何人最往还。 平平仄仄平(乙2)  <br/><br/> (注:\"溪\"该仄而平,变通用字。)  <br/><br/>4.首句平起平收。为叙述方便计,把这种形式叫作4型:  <br/><br/> 皇甫冉《婕妤怨》  <br/><br/> 花枝出建章, 平平仄仄平(乙2)  <br/> 凤管发昭阳。 仄仄仄平平(甲2)  <br/> 借问承恩者, 仄仄平平仄(甲1)  <br/> 双娥几许长。 平平仄仄平(乙2)  <br/> (注:这首诗每句都是标准句式,没有变通用字)  <br/><br/> 五言诗以首句不入韵为常,大多采用1型和3型,采用2型和4型的较少。  <br/>律诗,专就形式而言,不过是绝句的重迭(首句入韵的例外,第五句要换成仄脚)。把绝句格式学好了,学律诗格式并不难。这里按五绝四型的次序,举例如下:  <br/><br/> 五律1型(首句仄起仄收):  <br/><br/> 杜甫《水槛遣心》  <br/><br/> 去郭轩槛敞, 仄仄平平仄(甲1)  <br/> 无村眺望赊。 平平仄仄平(乙2)  <br/> 澄江平少岸, 平平平仄仄(乙1)  <br/> 幽树晚多花。 仄仄仄平平(甲2)  <br/> 细雨鱼儿出, 仄仄平平仄(甲1)  <br/> 微风燕子斜。 平平仄仄平(乙2)  <br/> 城中十万户, 平平平仄仄(乙1)  <br/> 此地两三家。 仄仄仄平平(甲2)  <br/> (注:\"幽\"该仄而平,\"十\"该平而仄。)  <br/> 五律1型是两个五绝1型的重迭。  <br/><br/> 五律2型(首句仄起平收):  <br/><br/> 王维《终南山》  <br/><br/> 太乙近天都, 仄仄仄平平(甲2)  <br/> 连山到海隅。 平平仄仄平(乙2)  <br/> 白云回望合, 平平平仄仄(乙1)  <br/> 青霭入看无。 仄仄仄平平(甲2)  <br/> 分野中峰变, 仄仄平平仄(甲1)  <br/> 阴晴众壑殊。 平平仄仄平(乙2)  <br/> 欲投何处宿, 平平平仄仄(乙1)  <br/> 隔水问樵夫。 仄仄仄平平(甲2)  <br/> (注:\"白\"、\"欲\"该平而仄,\"青\"、\"分\"该仄而平。)  <br/><br/> 五律2型是五绝2型与五绝1型重迭。  <br/><br/> 五律3型(首句平起仄收):  <br/><br/> 李白《送友人》  <br/><br/> 青山横北郭, 平平平仄仄(乙1)  <br/> 白水绕东城。 仄仄仄平平(甲2)  <br/> 此地一为别, 仄仄平平仄(甲1)  <br/> 孤蓬万里征。 平平仄仄平(乙2)  <br/> 浮云游子意, 平平平仄仄(乙1)  <br/> 落日故人情。 仄仄仄平平(甲2)  <br/> 挥手自兹去, 仄仄平平仄(甲1)  <br/> 萧萧班马鸣。 平平仄仄平(乙2)  <br/> (注:\"一\"、\"自\"该平而仄,\"挥\"、\"班\"该仄而平。)  <br/><br/> 五律3型是两个五绝3型相重迭。  <br/><br/> 五律4型(首句平起平收):  <br/><br/> 李商隐《风雨》  <br/><br/> 凄凉宝剑篇, 平平仄仄平(乙2)  <br/> 羁夜欲穷年。 仄仄仄平平(甲2)  <br/> 黄叶仍风雨, 仄仄平平仄(甲1)  <br/> 青楼自管弦。 平平仄仄平(乙2)  <br/> 新知遭薄俗, 平平平仄仄(乙1)  <br/> 旧好隔良缘。 仄仄仄平平(甲2)  <br/> 心断新丰酒, 仄仄平平仄(甲1)  <br/> 消愁又几千。 平平仄仄平(乙2)  <br/> (注:\"羁\"、\"黄\"、\"心\"该仄而平。)  <br/><br/><br/>五律4型是五绝4型与五绝3型的重迭。  <br/><br/> 从上面五绝、五律各四首中,可以看出句间音节的关系。为了说明这种关系,先介绍一下诗的句、联的名称。格律诗两句为一联,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一首绝句是四句、两联。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尾联。一首律诗是八句、四联。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  <br/> 前面说过,平仄的第一条基本规则是一句之中音节平仄相间。那么第二条基本规则就是一联之中音节平仄相对,也就是平仄是相反的。如出句头节是平平,对句头节必是仄仄;出句头节是仄仄,对句头节必是平平;出句的腹节是仄仄,对句的腹节必是平平或是仄平;出句的腹节是仄仄,对句的腹节必是平平或是仄平;脚节除首句入韵(即2型、4型)诗,首联的出句和对句都是平声外,其余各联,出句必是仄声,对句必是平声。这叫作联中音节平仄相对,对也主要是\"对\"在音节的第二字上,第一字未必全\"对\"。  <br/> 平仄的第三条基本规则是联间音节平仄相黏。就是上联的对句与下联的出句,除脚节外,音节平仄是相同的。就是绝句的第二句(首联对句)与第三句(尾联出句)平仄相同。律诗的第二句(首联对句)与第三句(颔联出句),第四句(颔联对句)和第五句(颈联出句),第六句(颈联对句)和第七句(尾联出句)音节平仄相同。这种相黏也主要\"黏\"在音节第二字上,第一字未必全相\"黏\"。</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5:47:13 | 只看该作者
九 近体诗平仄的基本规则  <br/><br/><br/><br/><br/><br/><br/><br/><br/><br/> 在辨四声的基础上学会了辨平仄,就可以学平仄配置的规则了。学这规则,最好从学平仄标准句式开始。所谓标准句式,就是一句诗的每个字都符合平仄要求,也就是理想的句式。但作诗为照顾字义,允许在非关键的字眼上有条件地变通,所以不论前人今人所作的格律诗,许多并非标准句式。但是学平仄配置,则应从学标准句式开始。好象学打麻将,学会了\"推倒胡\"-----怎么把万、条、饼等配成胡、将等简单的规则,再学什么\"一条龙\"、\"清一色\"、\"门前清\"等算翻的复杂规则就有基础了。就平仄配置的规则而言,它比麻将规则简单得多,但运用到做诗上,并不那么容易,因为它还包含有关文学修养的许多问题。  <br/> 学标准句式,先要懂得诗句的音节,格律诗的抑扬顿挫的声调和节奏,是通过诗句中音节的平仄上下交递、左右回环体现出来的。  <br/>五言诗句有三个音节:头两字叫头节;中间两字叫腹节;最后一字叫脚节。七言诗句比五言多两字,也就是多一个音节。这个音节是在最前头的,叫顶节,其后各节名称同五言诗句同,依次为头节、腹节、脚节。标示如下:  <br/> 五言诗句: 白日|依山|尽(王之涣《登鹳雀楼》)  <br/> ∧ ∧ ?  <br/> 仄仄|平平|仄  <br/> ∧ ∧ ?  <br/> 头节|腹节|脚节  <br/><br/>七言诗句: 西山|白雪|山城|戍(杜甫《望野》)  <br/> ∧ ∧ ∧ ?  <br/> 平平|仄仄|平平|仄  <br/> ∧ ∧ ∧ ?  <br/> 顶节|头节|腹节|脚节  <br/><br/> 五言、七言的标准句式,并不复杂,各为两类四式。  <br/> 五言标准句式分仄起、平起两类。仄起就是诗句的头节是仄仄;平起就是诗句的头节是平平。两类又各分两式。即:仄起仄收式,仄起平收式;平起仄收式,平起平收式。仄起仄收式----头节和脚节都是仄声,不入韵句;仄起平收式----头节仄声,脚节平声,入韵句。平起仄收式----头节平声,脚节仄声,不入韵;平起平收式----头节和脚节都是平声,入韵。例句如下:  <br/><br/> 仄起仄收式: 白日|依山|尽(王之涣《登黄鹳雀楼》)  <br/> 仄仄|平平|仄  <br/> 为叙述简便计,把这种句式叫作甲1式。  <br/><br/> 仄起平收式: 落日|五湖|游(薛莹《秋日湖上》)  <br/> 仄仄|仄平|平  <br/> 为叙述简便计,把这种句式叫作甲2式。  <br/><br/> 平起仄收式: 林中|观易|罢(韦应物《答李瀚》)  <br/> 平平|平仄|仄  <br/> 为叙述方便计,把这种句式叫作乙1式。  <br/><br/> 平起平收式: 花枝|出建|章(皇甫冉《婕妤怨》)  <br/> 平平|仄仄|平  <br/> 为叙述方便计,把这种句式叫作乙2式。  <br/><br/> 五言诗的标准句式就这四种:  <br/> 甲1式:仄仄|平平|仄  <br/> 甲2式:仄仄|仄平|平  <br/> 乙1式:平平|平仄|仄  <br/> 乙2式:平平|仄仄|平  <br/><br/> 从这四种标准句式中,可以看出音节间的平仄交递:凡头节是仄仄的,腹节或者是平平,或者是仄平;凡头节是平平的,腹节或者是仄仄,或者是平仄;脚节,押韵句平声,不押韵句仄声。这叫作句中音节平仄相间。一个音节两个字,相间是\"间\"在音节的第二字上,第一字未必?quot;间\"。这是平仄的第一条基本规则,初学者必须首先弄明白。  <br/> 用以上四种标准句式作首句,可以组成四种标准的五绝句式。例诗如下:  <br/><br/>1.首句仄起仄收式。为叙述方便计,把这种形式叫作1型:  <br/><br/> 王之涣《登黄鹳雀楼》  <br/><br/> 白日依山尽, 仄仄平平仄(甲1)  <br/> 黄河入海流。 平平仄仄平(乙2)  <br/> 欲穷千里目, 平平平仄仄(乙1)  <br/> 更上一层楼。 仄仄仄平平(甲2)  <br/><br/> (注:\"欲\"该平而仄,因在非音节的字眼上,可以变通。)  <br/><br/>2.首句仄起平收式。为叙述方便计,把这种形式叫作2型:  <br/><br/> 薛莹《秋日湖上》  <br/><br/> 落日五湖游, 仄仄仄平平(甲2)  <br/> 烟波处处愁。 平平仄仄平(乙2)  <br/> 沉浮千古事, 平平平仄仄(乙1)  <br/> 谁与问东流。 仄仄仄平平(甲2)  <br/> (注:\"谁\"该仄而平,变通用字。)  <br/><br/>3.首句平起仄收式。为叙述方便计,把这种形式叫作3型:  <br/><br/> 韦应物《答李瀚》</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5:46:55 | 只看该作者
<table width=\"72%\" bgcolor=\"#ffffff\" border=\"0\">
<tbody>
<tr>
<td align=\"left\" width=\"97%\">
<table class=\"wr\"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border=\"0\">
<tbody>
<tr>
<td class=\"gray14\">附录:  <br/> 普通话中读平声的部分古入声字  <br/><br/>(僻字除外)  <br/><br/>韵 目 普 通 话 中 平 声 古 入 声 字  <br/>一 屋 屋竹福熟族菊轴伏读渎牍粥哭叔独啄秃扑幅竺蝠舳孰倏  <br/>二 沃 俗足烛局鹄督赎  <br/>三 觉 觉捉卓驳  <br/>四 质 出实疾一壹吉漆七卒佶尼蒺失悉  <br/>五 物 佛拂屈掘吃绂弗厥  <br/>六 月 阙伐罚竭歇发忽勃蹶掘阀碣羯咄滑核饽  <br/>七 曷 曷达活钵夺拔拨割豁掇喝泼撮跋  <br/>八 黠 黠杀察猾瞎刷滑  <br/>九 屑 节绝结说舌别缺折切拙辙诀噎哲碣捏颉竭  <br/>十 药 薄爵约郭博酌诧削铎泊搏嚼膜礴摸芍  <br/>十一陌 白石泽宅席籍格额积夕革翮核责舶摘择谪蝈昔惜  <br/>十二锡 锡击笛敌滴镝激檄狄荻涤  <br/>十三职 职国德食蚀极直值黑赋刻则殖植棘织逼息熄媳  <br/>十五合 合答杂匝阖蛤鸽搭  <br/>十六叶 帖贴蝶叠捷颊楫协侠荚睫摺辄  <br/>十七洽 狭峡匣压鸭乏劫胁插押狎掐夹呷</cc> </td></tr></tbody></table></td></tr>
<tr>
<td height=\"17\"></td></tr></tbody></t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5:46:23 | 只看该作者
上述第一、第二两法比较可靠,后两法也有例外,只能在查韵书的基础上帮助记忆,不可视为规律。  <br/> 在学辨四声的同时,还须学会辨认平仄两读字。  <br/> 在汉字中有不少字,有时读平声,有时读仄声,如果辨认不清,容易犯出韵或平仄不谐的毛病。平仄两读不外两种情况:  <br/> 一种是可平可仄而字义不变。  <br/> 如\"看\"、\"听\"(只有作\"任\"字用时读去声)、\"忘\"、\"应\"、\"醒\"、\"堪\"、\"叹\"、\"撞\"、\"过\"(只有作\"过失\"解时读去声)、\"患\"、\"慷\"等。多掌握些这类字,无疑给我们作诗填词时提供调声的方便。  <br/> 另一种是平仄异义。  <br/> 同一个字由于它用在不同的场合,字义变了,读声也就不同。例如\"骑\"字,作为动词用,如\"骑马\"、\"骑\"的\"骑\",读平声;作为名词用,如\"千骑\"、\"精骑\"的\"骑\",则读去声。例如苏轼的《黄州》:\"使君厌骑从,车马留山前。\"骑字读去声。陆游的《七月一日夜坐舍北水涯戏作》:\"斥仙岂复尘中恋,便拟骑鲸返玉京。\"骑字读平声。这类字不少,下面列举二十字以供参考(多词义者仅举其一)。  <br/><br/>平仄异义字例  <br/><br/>读平声时字义 读仄声时字义  <br/><br/>缝 缝补(缝衣) 空隙(门缝)  <br/>中 中间(院中) 射中(中箭)  <br/>衣 衣服(布衣) 穿着(衣锦)  <br/>分 分开(分辩) 名分(身分)  <br/>闻 耳听(闻讯) 名扬(闻人)  <br/>燕 地名(幽燕) 鸟名(燕子)  <br/>号 号叫(哀号) 名号(商号)  <br/>占 卜占(占卦) 据有(占领)  <br/>屏 围屏(屏幕) 去除(屏弃)  <br/>翰 羽毛(凤翰) 文藻(翰林)  <br/>调 调和(风调雨顺) 曲调(悲调)  <br/>和 和合(和穆) 唱和(和者)  <br/>荷 花名(荷花) 担载(负荷)  <br/>传 交接(传达) 传记(《左传》)  <br/>更 换、时(更岁、五更) 进一层(更宜)  <br/>任 堪(不任看) 听便(任尔行)  <br/>当 应该(应当) 当做(茶当酒)  <br/>傍 旁、侧(傍观) 依附(依傍)  <br/>兴 发生(兴旺) 兴致(酒兴)  <br/>冠 帽子(衣冠) 为首(冠军)  <br/><br/> 初学者由于不辨平仄异义字,往往在调声押韵上出错。解决这问题主要办法是:一,多读作品,碰到时平时仄的字不要轻易放过,研究一下它在什么场合读平声,什么场合读仄声;二,勤查韵书、字典等工具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诗韵》,凡带方框的,或是平仄两读,或是一字多韵。民国初年出版的词典、辞源、辞海等,每个字都注明它属《佩文诗韵》中哪个韵部,或分属不同韵部,不妨到旧书摊上找找,以备查用;三,写诗填词时,要细心研究字义,判明平仄。  <br/> 若是平、上、去、入四声一时学不会,而掌握了长音为平声,短音为仄声,基本上能辨平仄,也可以作近体诗。不过,你如果还想进一步学填词,学写古体诗,学填曲,必须学会辨四声。词牌有的平声押韵,有的仄声押韵,有的平仄转押。仄声押韵的,一般上声押上声,去声押去声,入声押入声。上声可以与去声通押,但上声、去声决不能与入声通押。古体诗一般不讲究平仄,押韵可平,可仄,也可平仄转押。但是唐宋以后,受近体诗的影响,仄声押韵,上声去声可以通押,而入声不能与上声、去声通押。北曲虽\"入派三声\",但是仄声中分上声、去声,该用上声的不能用去声,该用去声的不能用上声。词律严于诗律,曲律又严于词律。  <br/> 近体诗还个讲究,就是律诗要避免\"上尾\"。它的出句句脚最好四声递用,首句入韵的,四个出句的句脚平上去入俱全,首句不入韵的,上去入俱全。要避开相邻两联的出句句脚声调相同。据王力教授考据,\"老节渐于律诗细\"的杜老,多数律诗的出句句脚上去入俱全。毛泽东的近体诗很讲究声律,他的多数律诗的出句韵脚,四声交递,请看《长征》:  <br/><br/> 红军不怕远征难(平),万水千山只等闲。  <br/> 五岭逶迤腾细浪(去),乌蒙磅礴走泥丸。  <br/> 金沙水拍云岩暖(上),大渡桥横铁索寒。  <br/> 更喜岷山千里雪(入),三军过后尽开颜。  <br/><br/> 这首诗的出句句脚依次为平、去、上、入。出句句脚平上去入俱全,这是理想的句式。最低限度也应该避免邻近两联出句句脚声调相同,否则就是\"上尾\"。邻近的两个出句句脚声调相同,是小病;三个相同,是大病;如果四个相同,或首句入韵,其余三个出句句脚声调都相同,就是最严重的“上尾”。唐人有这个讲究,但后来一般人也不大注意这个问题,乃至科考场中也并不认为\"上尾\"不合适,但某些诗论家却将\"上尾\"视为诗病。初学者知道有这么回事就行了,不必刻意去追求,甘受这极苛的束缚,不妨待熟练地掌握了格律诸要素之后,</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5:46:05 | 只看该作者
<table width=\"72%\" bgcolor=\"#ffffff\" border=\"0\">
<tbody>
<tr>
<td align=\"left\" width=\"97%\">
<table class=\"wr\"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border=\"0\">
<tbody>
<tr>
<td class=\"gray14\">五四\"运动以来,国内不少音韵学家,在谋求语音统一方面,作了很多工作,归纳现代汉语为十八个韵部,编辑出版了《中华诗韵》,主要是适应作新诗\"押大致相近的韵\"(鲁迅)的需要。解放以后,上海古籍出版社依照《中华诗韵》所定的十八个韵部,编辑出版了《诗韵新编》,照顾到做旧体诗的需要,每个韵部分平声仄声两大类,平声中分阴平、阳平,仄声类中分上声、去声、入声。它把《佩文诗韵》106个韵部加以归纳,大大简化了。这本书作为辨平仄的工具书,无疑给予初学者以很大的方便。至于用于押韵,填词没问题;作近体诗则要视押韵要求的宽严而定:从宽,容许邻韵通押,此书可供备查,而且给初学者以很大的方便;从严,要求按《平水韵》一韵到底,此书则不够用了。对此,我们将在押韵那一章里详细讨论,这里从略。  <br/> 历代科举考试,格律诗是必考的,大都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律,悉按朝庭颁布的韵书来调声押韵。隋朝是用《切韵》,唐朝是用《唐韵》,宋朝是用《广韵》,金、元、明、清都用《平水韵》,清朝改叫《佩文诗韵》,一直沿用到现在。科举考试早废除了,普通话早推广了,可是旧体诗还存在,但不论官方还是民间,从未根据现代四声来规范诗词声韵。我非常盼望那些主张\"鲜汤活水\"调声押韵的朋友们,编出\"现代《佩文韵府》\"来。这工程可能相当浩繁,需要诗词学界、音韵学界、文字学界、文史学界共同研究,协作编纂。要酌古参今,慎重对待历史遗产,积极吸收今人之创新;推行不可操之过急,在一定时期内,要兼顾新老作者,容许\"原汁原味\"、\"鲜汤活水\"并存。现在写诗填词是自愿、自由的,不像封建时代科考,钦定的韵部,必须一体遵照。在完备的、而不是零碎的新的韵部规范出现之前,《佩文诗韵》还是要用的。即使有朝一日\"现代《佩文韵府》\"果真出笼了,也应该容许爱好高古格调的作者,\"率由旧章\"。唐代诗歌之所以繁荣,原因很多,而文坛上的宽宏大度的氛围乃是重要因素。今体诗、古体诗共同发展,流派纷呈,名家辈出,相竞互学,极少门户之见,更无垄断之虞。提倡诗词走向大众,立志于诗词改革的同志们,看看这段历史,也许可以\"温故而知新\"吧!。  <br/> 今人辨四声的难点之一,是如何掌握普通话读平声、而古读入声的那些字。这里介绍几种方法供初学者参考:  <br/> 一是勤读韵书。初学者没有必要去啃卷帙浩繁的《广韵》、《佩文韵府》等韵书,可以先读简要本,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诗韵》、1992年新2版《诗韵新编》等。读入声部时,把那些今天读平声的常用字挑出来,另抄一本,加深记忆,用时备查。(附表于后)  <br/> 二是背诵作品。普通话中读平声,而在近体诗或词里面放在仄声字眼上的字,一定是入声。从背诵诗词中可以掌握不少入声字。如\"国\"、\"昔\",今读平声,在毛主席的《和柳亚子先生》\"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解放军占领南京》的\"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中,都是出句的尾字,处在仄声字眼上,因之必是入声。又\"菊\"、\"出\"今读平声,读了唐人岑参的《九日思长安故园》\"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贺知章的《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琢磨一下,就明白这两个字必是入声无疑了。读词也可以辨认不少入声字,一般《念奴娇》、《满江红》、《忆秦娥》等词牌是用入声押韵的。背诵作品是辨认入声最经常、最有效的方法。  <br/> 三是按偏旁、数字记。入声字中有不少偏旁相同的字,我们予以编排,可以触类旁通。例如记住\"责\"字是入声,那么\"箦、碛、啧、帻、积、绩\"等字就不难记忆了。又如\"夹\"字是入声,\"狭、峡、硖、蛱、侠、浃、惬、箧\"等字也是入声。在数字中,除\"三\"、\"千\"是平声外,其他都是仄声,那么现在普通话里读平声的\"一\"、\"七\"、\"八\"、\"十\"、\"百\"、\"亿\"必是入声。  <br/> 四是按韵母记。入声字中韵母相同的字也可以记一知十。例如今韵母为\"a\"的许多字是入声字,象\"塔、答、纳、榻、杂、腊、匝、沓、踏、搭、咂\"等;今韵母为\"i\"的许多字是入声字,象\"一、昔、急、立、壁、泣、滴、劈、极、密、铁\"等。今韵母为\"e、o、u\"也有不少是入声字。凡韵尾是\"n\"或\"ng\"的字,不会是入声字。</cc> </td></tr></tbody></table></td></tr>
<tr>
<td height=\"17\"></td></tr></tbody></t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5:45:45 | 只看该作者
<table width=\"72%\" bgcolor=\"#ffffff\" border=\"0\">
<tbody>
<tr>
<td align=\"left\" width=\"97%\">
<table class=\"wr\"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border=\"0\">
<tbody>
<tr>
<td class=\"gray14\"><cc>据说梁武帝非常喜好文词,但是不解四声,曾请教过学者周舍:\"何谓四声?\"周舍答道:\"\'天子圣哲\'是也。\"\"天子圣哲\"四字,按古四声读,依次为平、上、去、入。梁武帝立刻就明白了。我们老同志学辨四声可能不象梁武帝那么快,不妨仿效现在小学生学汉语拼音辨四声那样,背四声组词:妈、麻、马、骂,波、脖、跛、簸……。小学生先跟老师读,以后自己背,用不了多久,就学会了辨别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四声也依次叫一声、二声、三声、四声。他们学会了,查《新华字典》,就能按拼音拉丁字上标的四声符号,准确地读出每个字。我们学古四声,可以从读、背古四声组词开始。  <br/><br/>古四声组词  <br/><br/>平上去入 平上去入 平上去入 平上去入 平上去入  <br/><br/>东董冻笃 钟肿种烛 江讲绛觉 知指志质 微尾未物  <br/>鱼语御月 枯苦库阔 梨礼利栗 佳解界黠 该改盖葛  <br/>真轸震质 文吻问物 昆捆困没 滩坦叹脱 间简涧吉  <br/>笺浅箭节 肖小笑削 交狡校脚 高稿诰阁 歌果个骨  <br/>麻马骂陌 阳养漾药 庚梗更隔 丁顶定滴 蒸拯证职  <br/>尤有又亦 侵寝沁缉 憨喊憾合 盐琰艳叶 缄减鉴甲  <br/><br/> 这30个组词是参照《平水韵》(也叫《佩文诗韵》)的106个韵部编组成的。韵目如下:  <br/><br/>上平声  <br/><br/>一 东 二 冬 三 江 四 支 五 微  <br/>六 鱼 七 虞 八 齐 九 佳 十 灰  <br/>十一真 十二文 十三元 十四寒 十五删  <br/><br/>下平声  <br/><br/>一 先 二 萧 三 肴 四 豪 五 歌  <br/>六 麻 七 阳 八 庚 九 青 十 蒸  <br/>十一尤 十二侵 十三覃 十四盐 十五咸  <br/><br/>上 声  <br/><br/>一 董 二 肿 三 讲 四 纸 五 尾  <br/>六 语 七 ? 八 荠 九 蟹 十 贿  <br/>十一轸 十二吻 十三阮 十四旱 十五潸  <br/>十六铣 十七筱 十八巧 十九皓 二十哿  <br/>廿一马 廿二养 廿三梗 廿四迥 廿五有  <br/>廿六寝 廿七感 廿八俭 廿九?  <br/><br/>去 声  <br/><br/>一 送 二 宋 三 绛 四 置 五 未  <br/>六 御 七 遇 八 霁 九 泰 十 卦  <br/>十一队 十二震 十三问 十四愿 十五翰  <br/>十六谏 十七霰 十八啸 十九效 二十号  <br/>廿一个 廿二? 廿三漾 廿四敬 廿五径  <br/>廿六宥 廿七沁 廿八勘 廿九艳 三十陷  <br/><br/>入 声  <br/><br/>一 屋 二 沃 三 觉 四 质 五 物  <br/>六 月 七 曷 八 黠 九 屑 十 药  <br/>十一陌 十二锡 十三职 十四缉 十五合  <br/>十六叶 十七洽  <br/><br/> 这里说明一下,平声分上平声和下平声,是因为平声字最多,在韵书里一卷装不下,分为上下两部来编辑,放在上部的为上平声,放在下部的为下平声,并非按阴平阳平来分的。上平声和下平声里都有阴平和阳平。  <br/> 上列四声组词和韵目,我们没有必要全把它背得滚瓜烂熟,而是通过读、背,掌握平、上、去、入各声发音和声调的特点,逐渐触类旁通,碰到其他任何一个字,按平、上、去、入的调门,能准确地把它\"对号入座\"。譬如\"改革开放\"四个字,改----该改盖葛,属上声;革----庚梗更革,属入声;开----开慨忾克,属平声;放----方仿放弗,属去声。这四字依次为上、入、平、去。又如\"北京晚报\"四个字,北----悲、背、贝、北,属入声,京----京、井、进、急,属平声,晚----玩、晚、万、物,属上声,报----包、保、报、不,属去声。这四个字依次为入、平、上、去。四声组词读、背到能基本掌握它的调门以后,就自己给自己出类似上面那样的测验题,然后将答案同韵书核对,只要平声基本无误差,上、去、入,有点出入,关系不大。达到这个程度,就算\"及格\"了。  <br/> 上述30个组词和106个韵目,按南方音读,比较顺当;按普通话音和一些地方音读,则组词中的入声,分别读成平声、上声、去声。上声、去声都属仄声,对作诗填词平仄调配问题不大。读平声的,若辨认不清楚,作诗填词便会出韵或平仄不谐。初学格律的,往往由于不辨入声,作诗填词出现平仄、押韵不合辙的现象。于是有人主张,诗词的声韵应该根据语言的发展而发展,写旧体诗可以按现代汉语四声来调声、押韵。这不能说没有一定的道理,但还未被诗词界所普遍接受。  <br/> 理由是:旧体诗之所以为旧体诗,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因为它句子中的平仄,句尾的韵脚,悉按传统的规范,沿用唐宋声韵。若按新四声调声押韵,也就不成其为旧体诗了。我国大概自元代建都北京起,官方口头用语,以北方话为基准,就逐渐没有入声了。(发源于元代北京的散曲,很讲究平仄,但无入声,可见那时已经\"入派三声了\"。)可是七百多年来诗词、戏曲等传统文艺形式仍沿用古四声,保留入声。京剧引自徽剧、汉剧等地方剧种,完成于北京,可是它的唱腔、韵白,仍沿用古四声,保留入声。如果诗词按今天普通话的四声来调声押韵,就好像京剧戏台上的诸葛亮改用京白唱、念一样,让人听起来总觉得别扭。但是也有人对上述观点,提出尖锐的批评:不要胶固于七百年前的历史中,来拼命地保存已经变味的所谓原汁原味,而应该立足于新世纪的高度,允许用鲜汤活水来谐音调韵,以满足当前大多数人的需要,适合当前的口味。这道理虽说不错,但是旧体诗谐音调韵的改革,并不那么简单。而今,老的诗词作者,---其中不乏造诣很深的名家----用\"原汁原味\",驾轻就熟;而新加入这个队伍的----亦不乏后来居上者----往往在辨古四声上颇费周章,有的主张\"鲜汤活水\",问题是谁来调制这\"鲜汤活水\",怎样调制这\"鲜汤活水\"?这问题如不很好解决,旧体诗的声韵改革,便可能总是停留在口头上。</cc> </td></tr></tbody></table></td></tr>
<tr>
<td height=\"17\"></td></tr></tbody></t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5:45:24 | 只看该作者
八 辨四声是学平仄的基础  <br/><br/><br/><br/><br/><br/><br/><br/><br/><br/> 我国的诗歌发展到了唐代,它的声调、格式走向严格的规范化,形成一种格律诗。早在南北朝,诗歌就讲究声律,同时受骈体文的影响,诗歌中的对偶逐渐工仗。因此,从南北朝到唐初,就出现了不少暗合格律诗形式的作品。到了武后时代,杜审言(杜甫的祖父)的作品已完全合乎格律诗的形式了。那时的沈?期和宋之问,从前人和当代人应用格律创作的实践中,把已经成熟的形式肯定下来,完成了格律诗规范化的任务,使以后作诗的人有明确的规则可循。这种格律诗,唐代人叫作\"近体诗\"或\"今体诗\",而称以前的诗歌为\"古体诗\",或\"古诗\"、\"古风\"。自此以后,近体诗与古体诗有了明确的界限,诗人在创作上,有专工近体的,有专工古体的,也有兼而工之的。但自唐到明清,官方科举考试,一律以近体诗为曜几袷健=?濉⒐盘宥际窍喽远?缘模唤裉欤??迨?殖晌?商迨?恕?br&gt; 古体诗形式上比较自由,字数不等;句数不限;押韵一般虽是上句非韵,下句押韵,但允许句句押韵或中间换韵的。至于声调的平仄、字面的对偶一概不讲究。近体诗则有严格的要求,字数、句数、平仄、押韵、对偶都有一定的规则。它要求作者精心、巧妙地选择和利用汉字的声、韵、义等要素,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使诗句具有抑扬顿挫的声调和乐曲般的节奏,在词语与句式上呈现出和谐的对称美,以增强诗歌的艺术魅力。格律今天在诗词界仍有重大的影响,人们看你做的旧体诗\"及格\"不\"及格\",往往首先看这诗的格律合不合辙。  <br/> 近体诗的字数、句数,比较简单,只要读了一些近体诗,可以无师自通。一句五个字的,叫五言诗;一句七个字的,叫七言诗。句数有三种:四句的,叫绝句;八句的,叫律诗;八句以上的(最少十句,有多至二百多句的),叫排律,也叫长律。五言绝句简称五绝;七言绝句简称七绝;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言律诗简称七律;五言排律简称五排或五长;七言排律简称七排或七长。近体诗按字、句来分,只有两类六种。  <br/> 学格律主要是平仄、押韵、对偶这三项。对初学者来说,平仄难度较大些。有的老同志因为读了相当多的格律诗,做起诗来照猫画虎,押韵和对偶基本合辙,但往往平仄不谐,学平仄成了学格律中的\"拦路虎\"。其实掌握平仄并不很难,只要具备了下面三个条件,作诗平仄就能\"达标\":  <br/> 一是学会辨四声,这是学平仄的基础;  <br/> 二是学会每句、每首诗平仄配置的规则,这并不复杂;  <br/> 三是掌握较多的同义而不同声的字和词,掌握多种词句组合形式,掌握诗词特有的句法变化等,这需要一定的文字修养。  <br/> 前人学作诗均以辨四声为第一步,因为只有通过辨四声,懂得哪些字是平声,哪些字是仄声,才能学会平仄配置的规则。  <br/> 四声是汉语的特点之一。它每个字都是单音,声有高低,音有长短、调有升降等区别。诗的平仄,就是巧妙地运用这种区别,组成抑扬顿挫的声调和音乐节奏。念诗,古时不叫读,也不叫诵,而是叫吟,也叫哼。诗是供人们歌唱的,是同音乐结合在一起的。  <br/> 现代普通话的四声,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诗词用的四声,是古代四声,确切地说,是唐宋时代的中古四声,分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现代普通话四声中阴平、阳平在古四声中统为平声,上声、去声古今略有变化,但大致相同,惟有入声在现代普通话中已经没有了,合到平声、上声、去声里面了,所谓\"平分阴阳,入派三声\"。其中变为去声的最多,变为平声的其次,变为上声的较少。但是现在南方的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诸省区和北方的山西、内蒙等地方语中,仍保留有入声。所谓平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仄声包括上声、去声、入声。怎么样区别四声呢?  <br/>《康熙字典》开篇载有一首四声歌诀:  <br/>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  <br/> 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br/><br/><br/>平声发音不高不低,尾音略有延长,犹如木槌轻敲鼓心,其声为\"东\";上声发音响亮,没有尾音,读升调,犹如木槌击鼓面的四周,其声为\"董\";去声发音哀远,尾音较短,读降调,犹如木槌重击鼓心,其声为\"冻\";入声发音短促,没有尾音,读急调,犹如一手扪鼓面,一手重击之,其声为\"笃\"。</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5:45:05 | 只看该作者
诗词贵在意新。新意哪儿来?只能从社会生活中来。从社会生活中得来的新知识、新见闻、新经验,就是作诗、填词的源头活水。水活自然清,清澈可以见底,但未必能映印\"天光云影\"。还须水深,深而清,方能反映\"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细微情态。而开辟这很深的\"半亩方塘\",决非一日之功,要靠长期的知识积累、诗词美学修养和技巧磨练。  <br/> 诗词是高难度的语言艺术,犹如一艘\"艨艟巨舰\",只有在滚滚滔滔的大江大海中,才能像鹅毛一样轻轻浮起来\"自在行\"。我们长期积累起来的诗词艺术功底,就是江海大水。但它不是像\"江边春水\"一夜暴涨起来的,需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行之有素。这对老年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不能着急,要慢慢来。一着急,往往\"枉费推移力\"。诗词要一首一首吟读、一首一首品味、一首一首背诵;平仄、诗韵、对偶等格律要素,要一点一点学;写作从酝酿、构思、立意、谋篇,乃至炼句、炼字要一步一步来。读与写都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但也要讲究方法,以适应老年人的特点,否则,事倍功半。这方法就是少而精与勤而久相结合。  <br/> 少而精,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单位内,学的东西不能贪多求快。譬如一个小时、一天、一周之内,学的要少而精。平均一天泛读一首诗或词,一周精读一首诗或词,进度就算相当快的了。学格律得按步就班,一点一滴学,不能\"抄近道\"、\"开快车\"、搞\"突击\"。起步登程千万别操之过急,要慢步稳走。写出一首来,要反复推敲,反复修改。一周写出一首,算是快的;一个月写出一首,也不算慢;半年、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写出一首来,很可能是你已经入门而创作出来的精品。贪多求快是老年人学诗词的大忌。  <br/> 勤而久,是就长年累月而言的。勤,是指勤复习,勤练习。一般来说,老年人理解力较高,而记忆力较差。这只有在记忆屏幕上反复放射,来弥补不足。久,是指长期坚持,放长线,钓大鱼。《荀子.劝学篇》曰:\"真积力久则入\"。如果平均一天泛读一首,一周精读一首,一年就泛读365首,精读50多首,五六年下来,你的\"半亩方塘\"就挖得很深了。  <br/> 据说,毛主席外出常带《随园诗话》浏览,其作者清人袁枚,写了首《箴作诗者》,诗曰:  <br/><br/> 倚马休夸速藻佳,相如终竟压邹枚。  <br/> 物须见少方为贵,诗到能迟转是才。  <br/> 清角声高非易奏,优昙花好不轻开。  <br/> 须知极乐神仙境,修炼多从苦处来。  <br/><br/> 箴者,规戒也。这诗用了几个典故:东晋袁虎起草露布,倚马可待,这类\"速藻\"并非佳品。西汉司马相如善为文而迟,故作品少,但压倒了多产作家邹阳和枚乘。黄帝命鬼神作的\"清角\",这音乐神通广大,能呼风唤雨,但是很不容易演奏;优昙花美,但易残,所谓\"昙花一现\"。诗人以物少为贵,映衬诗迟是才;以苦修炼,映衬极乐境。这不也是在阐发少而精,勤而久的要诀吗!  <br/> 袁枚还有一首诗--《遣兴》之一: 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br/> 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br/> 老同志学诗词,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很重要,但既已登堂入室,要想继续提高,在创作上也有个少而精的问题;要象初笄女精心梳头那样,反复对镜梳装。宁可少写些,但要多改。边读古今优秀作品,边炼句炼字。如果不经这一过程,其作品往往很长时间停止在带格律的顺口溜的水平上。前人的许多传世之作,不少是反复修改而成的。白居易《诗解》云:  <br/><br/> 新篇日日成,不是爱声名。  <br/> 旧句时时改,无妨悦性情。  <br/> 但令长守郡,不觉却归城 。  <br/> 只拟江湖上,吟哦过一生。  <br/><br/> 诗人对自己的作品,真象母牛对初生犊那样,勤舔不休。</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5:44:46 | 只看该作者
二是挖掘自己丰富的记忆库藏。从报刊上、诗集中,常看到不少老同志回顾以往的作品,题材相当广泛,有对亲身参加的战斗或历史重大事件的回顾,有对伟人的崇敬、挚友的悼念,有抒发个人难忘的悲欢离合的感慨……。而且这些作品,大多联系现实赋予新意。无疑,自己的记忆库藏,是开拓创作题材、畅抒情怀、讽喻时事、驰骋想象的广宽天地。还有,当你写诗或填词搜索形象表达情意时,如果书本上找不到最恰当的,不妨到你生活记忆库藏中去翻箱倒柜。我有一个中学时代的同学,一起参加抗战,解放战争时他跟国民党走了,后来跑到台湾,分别五十年。1989年他回大陆探亲,托人致意,表示要来京相会,我想以诗作答。一般应酬话好凑,但如何表达过去分道扬镖、而今有了会面的机会这一感慨,却颇费思索\"渡尽动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这现成的诗句固然很好,但不能贴切反映我同他的情谊。后来想起唐山地震时,在梦中听到轰鸣,以为国民党打来了。通过联想,作成一联:\"雷惊地裂途殊道,雨过天晴虹作舟。\"\"舟\"属下平声十一尤,就以尤韵凑成一律:  <br/><br/> 弹指相违五十秋,江海闻鸡救亡讴。  <br/> 雷惊地裂途殊道,雨过天晴虹作舟。  <br/> 我庆故人归故里,君游乡土释乡愁。  <br/> 京华野老迎佳客,重返韶光忘白头。  <br/><br/> 这诗转寄给他后,第二年秋天果然来京相会了,谈起拙作,他说,使他感触最深的是那第二联。我觉得,从自己生活经历中撷取的形象,往往比书本上抄来的,更能恰到好处地表达自己的情意。  <br/> 三是深入观察,反复筛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的这两句诗,千古传颂,至今还为人们用以歌颂恳恻精诚、生死以之的深情。这是诗人观察大量物象之后,选择出来的最能抒发自己情意的\"特写镜头\":春蚕自缚,满腹情丝,生为尽吐,吐之既尽,命亦随亡;蜡炬自煎,溶液长流,流之既干,身亦成烬。这些物象,通过诗人飞腾的想象力,创造出具有强烈感染力的谐音双关、象征比譬的诗句。我们应学习前人这种创作方法。当自己有那份不吐不快的情意,而找不到适当的形象表达时,不妨到周围环境中去仔细观察物象,反复筛选,驰骋想象,往往神思一触而发,豁然开朗。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我在电视中看到十月革命节莫斯科红场上,寥落的老人在瑟瑟寒风中游行,心里很不是滋味。过了几天,正好来寒潮,看到泡桐树上有几片叶子在寒风中挣扎,想起北宋张耒《夜坐》中的两句\"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这不是与在寒风中游行的老人很相似吗?于是以梧桐\"起兴\"填了首《浪淘沙》。因为这首词未能包容我当时的想法和情感,尤其是没有把\"韬光养晦\"将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这一重要思想包含进去,就把它扔了。可是,从当时媒体中不断传来的信息,我那不吐不快的情意,不仅没有淡化,而且越来越强烈。想起宋人杨万里《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诗云\"山思江情不负伊,雨姿晴态总成奇。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于是决心再次\"征行\"。后来又来了寒潮,起了两个大早,仔细观察寒潮中的各种景物,边观察边思索,选择那些最能表达我的想法和情感的物象,联缀起来,填了首《虞美人寒潮》:  <br/><br/> 蓦然一夜西风暴,树秃晨鸦噪。黄尘败叶涌狂涛,衰柳折腰垂首苦哀号。  <br/> 苍松傲对寒潮啸,犹自从容俏。不争独翠俏冰崖,留得生机葱木共春华。  <br/><br/> 这首词意境很肤浅,自己也不满意,但它却是通过亲自观察、采撷物象而联缀起来的,所以写成以后,胸中叠块既消,有一种无以名状的慰藉。  <br/><br/><br/>(三)少而精与勤而久  <br/><br/> 南宋理家家朱熹作了两首《观书有感》:  <br/><br/>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br/>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br/><br/>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br/>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br/><br/> 前面曾说过宋人用诗讲道学,\"味同嚼蜡\"。而朱熹这两首诗,却不像其他些讲道学的诗那样,抽象地发议论、讲道理,而是从自然界、社会生活中捕捉了形象,让形象本身说话,总结做学问的经验,既有诗境,又有理趣,所以传诵极广。宋人中有不少这类好诗,我们喜欢以诗词阐明革命道理的老同志,不妨适当读些王安石、苏轼、陆游、朱熹等富有理趣的作品,作为借鉴。上面介绍的朱熹的这两首诗对我们老同志学习诗词可能有点启迪。</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4-9-20 06:33 , Processed in 0.052175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