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70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云冈石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7:39: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p><font size="4"> </font></p>
<p><font size="4"> 前些天因着妹妹来大同小住,特特地要去云冈一游,大概也是久仰大名之类的了,呵呵,说来惭愧,当初选择就学地址就是被地理书上那巍巍石像所打动的,没成想,第一次云冈之行却是被妹妹拖去的,当天天气奇冷,公交车上我的秋衣外套跟别人的毛衣羽绒形成鲜明的对比,哎,蜗居在家的可怕后果啊,当时就想,大概去了云冈本人就可能是游人观赏云冈之后的第二"景观"了,果不其然啊!</font></p>
<p><font size="4"> </font></p>
<p><font size="4"> 路程不是太远,只是风很大很大~加上石像自然是在山上,本人的境况可想而知了,唯一感到欣慰的就是不虚此行,虽然时值冬季,百物萧瑟,反而更添岁月沧桑之感,北风怒号,而佛巍然端坐,神情泰然,小小的我仰视再仰视,直到脑袋与脖子成直角,方才看到佛容,直是惊叹,惊叹人的伟大,惊叹历史的浩荡,看到据说清朝为了保护佛像而在其身上打的眼,想象着人们架着高梯进行工作,而仅仅是交脚盘腿的弥勒手腕下方一尊起力学作用的力士像就有一米八的高度,心里就直叫唤着怎么可能怎么可能,明明看着也就不足我的半条胳膊长嘛,仅仅昙曜五窟就已经让我和妹妹感到震撼到不能再震撼,自卑到不能再自卑了,看看那托腕的力士,服饰层叠,衣袂飘然,丝带飞扬,看看那万佛窟,大佛的袈裟折叠处,众佛排列,森然有序,洞窟的两侧,有佛上万,耳边似闻众佛齐诵,梵音渺渺,更不要说不让人拍照的45678几窟了,更是色彩明媚,不是一个赞叹能够形容的了,回家时在公交车上一直傻傻的,只管重复着太美了,太震撼了,无怪余秋雨要说什么抱愧山西的话了,抱愧山西,抱愧大同,以前一直以为,大同一匪城,不知道这个城市的人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却原来,仅仅云冈石窟的一尊佛像就可以让他们骄傲的下巴都不用放下来的,边塞的风沙,将大同的皮肤吹的粗糙,将大同的豪情吹向云冈,看看那些前期被风沙吹蚀得仅剩人形的石像,才知道造物的伟大,岁月的蝴蝶从北魏一路翩然,在唐朝的花枝轻点,便成就了云冈石窟几千年的梵音洪然,众生膜拜!!!!</font></p><br/>
[此贴子已经被水云间于2009-11-03 20:54:07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09-11-3 20:53:16 | 只看该作者
<p align=\"left\"><font size=\"3\">云冈石窟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丰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造像5万1千余尊,代表了公元5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font><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03 20:53:34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5-4-30 03:55 , Processed in 0.060145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