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422|回复: 3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江城梅花引·春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2-16 08:52: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春回已露小行踪,起长风,啸低空。一夜鸣吟,来自海天东。要把霜尘全扫尽,新天地,不须冰雪蒙!
  杨柳柔条久经冻,含蕊苞,摇酣梦,知时欲动。婆娑影、乐在其中。只待沧桑,舒展笑时容。叶上枝头春意闹,那时节,人间百样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2-4-25 21:31:43 | 只看该作者
欣赏成之首版好词!也欣赏梅影版点评!
鼓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12-2-26 07:07:27 | 只看该作者

回 29楼(成之) 的帖子

成之:问好吟友,多谢复帖!

您说“云客所举的《宋词全集》未收王质词”,“王质前结五六字之差”,其中“王质”,是否笔误?否则,你我就说“两岔”了。个感,《钦定词谱》录王观词,或有所 .. (2012-02-25 17:40)
“质”,“观”字之误,歉意。成版之言也有道理,不过前结作五字句的云客依然觉得是此调的个例。《钦谱》所收八体只有李献能为五字,其余均六字。姜夔词作“寒侵被、尚未知。”周密两首分别为“剪愁云,风外飘”和“泪花寒,随雨飘”,吴文英词作“分流水、过翠微”。而且此调后结亦多非五言律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2-2-25 17:40:32 | 只看该作者

回 28楼(柞山云客) 的帖子

柞山云客:谢谢成之首版,因为云客正收集整理词谱,见到首版之帖后,心有疑惑,故贴出此帖以求证,首版诚恳,云客钦佩。云客所举的《宋词全集》未收王质词,手头又无其他纸版宋词集,网上所查因易发生输入错误,故不能引为确证。王质前结五六字之差应该是不同版本间的误差,这需要版本间的 .. (2012-02-25 15:07)
问好吟友,多谢复帖!

您说“云客所举的《宋词全集》未收王质词”,“王质前结五六字之差”,其中“王质”,是否笔误?否则,你我就说“两岔”了。个感,《钦定词谱》录王观词,或有所据,但就我目前所知,此词的上下结都是五字律句,而非六字折腰句。而且,比较一下“故人远,相思寄与谁”与“故人远,相思切、寄与谁”,“正心碎,那堪塞管吹”与“正心碎,那堪闻、塞管吹”,亦觉得“切”、“闻”之意赘。因而,怀疑是否为歌唱者所为?所以相信李新魁先生之词谱是精准的。而《钦定词谱》因其“钦定”,掺杂一些主观臆断,也是可能的。

?? 拙见,共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2-2-25 15:07:48 | 只看该作者

回 27楼(成之) 的帖子

成之:呵呵,问好吟友!

首先说明一点:“李新魁先生将王观与洪皓词编撰一谱”,是我言语之误。《实用诗词格律辞典》只讲“今举三声互押体为例”,例词为王观《江城梅花引》(年年江上见寒梅 .. (2012-02-25 10:05)
谢谢成之首版,因为云客正收集整理词谱,见到首版之帖后,心有疑惑,故贴出此帖以求证,首版诚恳,云客钦佩。云客所举的《宋词全集》未收王质词,手头又无其他纸版宋词集,网上所查因易发生输入错误,故不能引为确证。王质前结五六字之差应该是不同版本间的误差,这需要版本间的校对。问好成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2-2-25 10:05:51 | 只看该作者

回 26楼(柞山云客) 的帖子

柞山云客:王观词前结韵《钦谱》作“冷艳一枝春在手,故人远,相思切、寄与谁”七字一句、三字一句和六字折腰一句,网上《全宋词》作“冷艳一枝春在手,故人远,相思寄与谁”七字一句、三字一句和五字一句,其所收洪皓四首前结均作七字一句、三字三句,任汴、武陟仁编集的《宋词全集》洪词 .. (2012-02-25 06:31)
呵呵,问好吟友!

首先说明一点:“李新魁先生将王观与洪皓词编撰一谱”,是我言语之误。《实用诗词格律辞典》只讲“今举三声互押体为例”,例词为王观《江城梅花引》(年年江上见寒梅)。现已调整了我的帖子,以勘误。为此,致歉!
至于李新魁先生将王观词之上下歇拍作七字一句,三字一句和五字一句,所据何本?因其已作古,无从确认。不知任汴、武陟仁编集的《宋词全集》里是否选录王观此词?还望见告。据我所知,金陵图书馆保存的《全宋词》是这样刊录的,我手头有吴藕汀父子合编的《词调名辞典》所引用的《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也是这样刊录的。

?? 拙见,共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2-2-25 06:31:03 | 只看该作者

回 5楼(成之) 的帖子

成之:呵呵,问好梅版!

个感,此调体式多样,填法不一,李新魁先生曾就王观与洪皓的《江梅引》,编撰一谱如下:
  中平中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 .. (2012-02-16 12:27)
王观词前结韵《钦谱》作“冷艳一枝春在手,故人远,相思切、寄与谁”七字一句、三字一句和六字折腰一句,网上《全宋词》作“冷艳一枝春在手,故人远,相思寄与谁”七字一句、三字一句和五字一句,其所收洪皓四首前结均作七字一句、三字三句,任汴、武陟仁编集的《宋词全集》洪词前结也是七字一句、三字三句,李新魁先生将王观与洪皓词编撰一谱并将前结韵统一作七字一句、三字一句和五字句,是否有所不妥?云客浅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2-2-19 15:16:24 | 只看该作者
杨柳柔条久经冻,含蕊苞,摇酣梦,知时欲动。
意蕴丰厚,果是佳词妙作,迟赏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2-2-18 18:34:53 | 只看该作者
平白的语言写出这么深远的韵,足见先生之功力。欣赏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2-2-18 14:57:15 | 只看该作者

回 20楼(山狼) 的帖子

山狼:嗯,关于这个问题,就到此为止吧,因为毕竟我们和李新魁等比还差得太远,不是同日而语的。
但就斑斑词而言,我还是要说些不中听的,请斑斑海涵哈。

起拍就有待商榷:春回已露小行踪,起长风,啸低空。长风是什么风?宗悫有“乘长风破万里浪”,《兼明苑》:“风暴疾而起者谓之长 .. (2012-02-17 21:59)
嗯,论坛确实需要一些探讨,各抒所见,沉淀下来的都是金子。非常喜欢朋友的治学精神,通过努力,大家的词作肯定会写的越来越好,问好,春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2-2-18 14:41:53 | 只看该作者

回 20楼(山狼) 的帖子

山狼:嗯,关于这个问题,就到此为止吧,因为毕竟我们和李新魁等比还差得太远,不是同日而语的。
但就斑斑词而言,我还是要说些不中听的,请斑斑海涵哈。

起拍就有待商榷:春回已露小行踪,起长风,啸低空。长风是什么风?宗悫有“乘长风破万里浪”,《兼明苑》:“风暴疾而起者谓之长 .. (2012-02-17 21:59)
呵呵,多谢读评。问好吟友!

春回已露小行踪,始于东南来大风。
久困严寒阳气转,不容冰雪一层蒙。
只见杨柳随风摆,婆娑舞影乐其中。
星移物换沧桑变,笑迎万紫与千红。

?? 拙见,共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2-2-18 01:52:37 | 只看该作者
春意盎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2-2-17 21:59:55 | 只看该作者

回 15楼(成之) 的帖子

成之:呵呵,问好吟友!

个感,《钦定词谱》固为权威,但也免不了一些个人认知的主观臆断,其中的编纂错误其实是很多的。同时,说起对词学的研究,纪晓岚等也未必就比王力、龙榆生、李新魁等 .. (2012-02-17 15:30)
嗯,关于这个问题,就到此为止吧,因为毕竟我们和李新魁等比还差得太远,不是同日而语的。
但就斑斑词而言,我还是要说些不中听的,请斑斑海涵哈。

起拍就有待商榷:春回已露小行踪,起长风,啸低空。长风是什么风?宗悫有“乘长风破万里浪”,《兼明苑》:“风暴疾而起者谓之长风。”再和下文的“啸”字一连,说它是沙尘暴到能说得过去哈,哪里还有春风和畅的柔和呢?这还是小行踪?此其一;上结是“不须冰雪蒙”,呵呵,这个“蒙”脚,怎么看着都别扭,我以为是凑韵。下片“乐在其中”句,毫无来由,且“只待沧桑,舒展笑时容”句中“沧桑”下语太过,冬春之易是时易,节令的变化,怎能以沧海桑田做比?至于个别句中字出,依“意为上”论不计我个人是赞同的,不知斑斑以为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2-2-17 19:07:55 | 只看该作者
综合版主和诗友的意见,符合本版点精华的规定(有两位版主助推,三位诗友旁推)顺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2-2-17 18:59:15 | 只看该作者
一路学来,很受益。对词谱的阅读是考验人的 智慧,一首词不能因为少数个别字不合律而否认之,个人以为是不妥当的。此首意脉通畅,含蓄耐品,是谓上品。也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2-2-17 17:18:47 | 只看该作者
问候先生好!
学习佳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2-2-17 16:14:34 | 只看该作者
不管作数不作数,也来旁推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2-17 15:30:21 | 只看该作者

回 14楼(山狼) 的帖子

山狼:这只能说明你说的那个李教授是以点盖面,混淆视听。想来他不会比纪晓岚等编纂者对词学更通透。至于你说的衬字,想必斑斑知道什么是衬字,哪些字可以作衬字了。呵呵。 (2012-02-17 14:03)
呵呵,问好吟友!

个感,《钦定词谱》固为权威,但也免不了一些个人认知的主观臆断,其中的编纂错误其实是很多的。同时,说起对词学的研究,纪晓岚等也未必就比王力、龙榆生、李新魁等“更通透”。因此说,读谱填词应以《钦定词谱》为基准,但同时要广览博采,多谱参照,而且还要多比照古人的词作。这样,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传统诗词。

?? 拙见,共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2-2-17 14:03:56 | 只看该作者

回 12楼(成之) 的帖子

成之:呵呵吧,问好吟友!

《钦定词谱》以王观此篇作谱,为八十七字体。但《全宋词》中载王观此篇为八十五字,李新魁教授亦以八十五字体编撰词谱,想必有其考证。我亦感王观此篇应为八十五字 .. (2012-02-17 12:52)
这只能说明你说的那个李教授是以点盖面,混淆视听。想来他不会比纪晓岚等编纂者对词学更通透。至于你说的衬字,想必斑斑知道什么是衬字,哪些字可以作衬字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2-2-17 13:27:33 | 只看该作者
词中的“孤平”、“三平调”、“三仄尾”很常见,就是因歌唱之故。也就是说,“词中律句”与正常律句是有区别的。

再来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5-7-19 07:52 , Processed in 0.028437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