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82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儿时的第一次记忆(叙事散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28 15:41: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儿时的第一次记忆(叙事散文)

      儿时给我留下的第一次完整记忆,是在我不到5岁时,在幼儿园里,也是新中国历史是上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
   在那个时候,人们日常生活中每天最关心的是有没有吃的,吃什么,粮食供应的严重不足,使人们对日常的食物无法选择。因为当时父母都在省属机关工作,我3岁就送进了机关直属幼儿园,在我最初模糊的记忆中,幼儿园每天的食物是有基本保证的,坚持着一日三餐??早餐、中餐和午点(晚饭回家吃),具体吃的什么就没有印象了,只知道在该吃饭时,我和小朋友们围坐在长方形的小桌旁,等着阿姨端来的小碗,那里面装着的是属于自己吃的东西,没有味道好不好和是否吃饱的概念,若运气好的话,阿姨还会在少数人的小碗里添上那么一点点,但不是天天会有的。时间长了,在我幼小的心中,每当吃饭时,阿姨能在自己的小碗里再加上那么一点点食物,是一种渴求的期盼和难得的奢望。
   当时我在幼儿园中班,现在回忆和推算起来,估计是1961年,那年冬天,我4岁刚过。那天午睡起来,看见教室靠墙边围着木护栏的火炉上,铁锅里盛着大半锅深褐色、鸽子蛋大小的汤团(长大后才知道是荞麦做的)。因为我坐的地方刚好面对着火炉,所以对分发汤团的情景看得非常清楚:两位阿姨中,年岁大的阿姨将4个圆滚滚、冒着热气的汤团装进小碗,年轻的阿姨一一送到每个小朋友的面前,当时好象有6?7张桌子,一张桌上6个人。我这张桌子是最先发的,年轻阿姨的女儿就坐在我旁边,我对面的女孩可能是生病,吃过早点就被妈妈接走了。
   我埋头吃完了属于我的那份,连同碗里稀糊糊的汤,看见火炉上的锅还冒着热气,就站起来踮起脚尖往锅里瞅,锅里还躺着4颗圆乎乎的汤团,于是我毫不犹豫地端起小碗,朝坐在火炉边的年长阿姨走去,双手举着小碗送到她面前。
       年长阿姨下意识的准备拿勺子,但动作马上就迟疑地凝固了,她的视线从我的脸上游移到我的身后,我举着小碗,疑惑的注视着这一切,年长阿姨怜悯呆滞的脸膛和无奈的眼神朝站在女儿身边的年轻阿姨看着。我不可能理解年长阿姨那时候的复杂心情,但我相信,当时我祈求的动作、期盼的眼神,一定能
打动天下每位善良母亲的心。年轻阿姨带着慈祥微笑的面容和温柔的眼睛朝我走来,用手轻轻地抚了抚我的头,接过小碗,装了两颗热腾腾的汤团和半勺稀糊糊汤,帮我送到座位上。
   时隔40多年,冲开我童年记忆大门的那一瞬间???年长阿姨怜悯呆滞的脸膛和无奈的眼神、年轻阿姨慈祥微笑的面容和温柔的眼睛,就像两张陈旧的黑白照片,一直深深地映刻在我脑海里,每当回忆起来,都能在我眼前清晰可见,同时也会在我心中泛起酸楚酸楚地阵阵涟漪。

                                              不知天命 2008年5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6-9 15:13:17 | 只看该作者
提赏美文,遥祝端午节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10-4 07:32:30 | 只看该作者
年长阿姨怜悯呆滞的脸膛和无奈的眼神、年轻阿姨慈祥微笑的面容和温柔的眼睛,就像两张陈旧的黑白照片,一直深深地映刻在我脑海里,

一个神情,刻划得如些细致,皆因这一瞬深深铭在的脑海中,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是一种心情的流露,令人心酸感动~
欣赏抒情文字,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9-29 21:35:23 | 只看该作者
童年的记忆,钩沉了那个岁月生活的窘迫和人性的善良,两代人心中复杂的心理状态,活灵活现。文章处理得很巧妙,语言尚有打磨的余地。问好不知天命,欢迎常来赐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5-5-22 02:34 , Processed in 0.038204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