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8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怎样写对联 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23:52: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p><font size="3">怎样写对联<br/> <br/>总有新来的联友询问怎样做对联,一时之间也实难回复,在下虽喜欢对联,但对对联的知识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特地去网上查了一下,找到这篇文章,转贴过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font></p>
<p><font size="3"></font><font size="3"><br/>  中华书局《文史知识》编辑部在《怎样作对联》一文中,作了系统的归纳。现摘录如下:作对联,要合于下列规律: </font></p><font size="3">
<p><br/>  (一)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 <br/>  (二)上联的末一句必须是仄声,下一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 <br/>  (三)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 <br/>  (四)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平:平<br/>  声字;仄,仄声字,包括上、去、入三声的字)。 <br/>  (五)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 </p><font size="3"></font>
<p><br/>  对联和律诗中间的对仗有继承演进的关系,律诗的平仄格律和“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也适用于对联。至于每副对联的字数,并无限制,由四字、五字、六字、七字、八字、九字到几十字、几百字,只要有话可说,能成对偶就行。下面举例以见一斑: </p>
<p><br/>  祖国山河壮;人民岁月新。 <br/>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p>
<p><br/>  上联的“祖国”、“山河”和下联的“人民”、“岁月”都是名词,上联的末字“壮”和下联的末字“新”,都是形容词,上下相对,平仄协调,内容与形式都与上述的五条规律符合。 <br/>  总之,作对联要音韵和谐。语言精炼,合于规律,而又有一定的内容。文字不相对,平仄不协调或把标语口号式的句子分写两行,全不能算是对联。 </p>
<p><br/>  对上面的介绍的内容,我们可以归结为“四讲”,即“字数讲相等,字音讲平仄,词语讲对仗,句法讲对称”。同时,上下联内容要有一定的联系,但不能雷同或重复,雷同的对句俗称为“合掌对”,如“新年迎五福,春节接三多”,其中的“新年”和“春节”、“迎”和“接”都同意,传统上认为这样的楹联犯制作楹联的大忌。 </p>
<p><br/>  对文中“‘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也适用于对联”,是指五、七言诗每句的第一、三、五字,不拘平仄,当用平声字的用了仄声字,或当用仄声字的用了平声字,皆无不可;而每句的第二、四、六字,则须平仄分明,不容更换。皆因一、三、五字平仄移易,读音影响不大,二、四、六字平仄失调,则读之拗口,乃律诗之大忌,用于楹联创作,也是传统楹联作法之大忌。 </p>
<p><br/>  以上介绍的是传统楹联的作法及程式,随着对联艺术的逐步成熟和发展,各种新奇的作法跟句式也不断出现,还出现了许多独特的联格,所谓非正宗楹联,是指不过分强调平仄、工仗、用韵的楹联。这种联语作品,长期以来被斥为“非正宗”的楹联作品。其实,从对偶修辞手法孕育了楹联的客观实际看,不拘平仄的楹联与平仄协调的楹联的句式、句法、结构是同时具备的;从贴桃符到贴楹联这一民俗习惯看,不拘平仄的楹联与平仄协调的楹联,也是同时产生和发展的。不拘平仄楹联的写作灵活自由,可以根据实际内容量体裁衣,完全适应推广普通话的新形势,具备强烈的时代感,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正以其直切、朴实、稳重的艺术风格,在联海中闪耀着奇光。 </p>
<p><br/>  不拘平仄楹联的格局和程式是:出乎自然,不事雕琢,不拘平仄,不强求工仗乃至以同字相对。因为这种格局、程式和传统的楹联写作格局、程式相悖,故历来不为人们所重视,更是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否定,但是,它并没有因此而绝迹,相反,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br/>  在元代,中原红巾军初起之时,写在战旗上的“旗联”是: </p>
<p><br/>  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 <br/>  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 </p>
<p><br/>  这副“旗联”充分反映了红巾军浩大的声势和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在写作格局和程式上,并不强求工仗,且有同字相对,但其影响极大。在尔后明代中叶刘六、刘七起义时,西路军战旗的旗联仅改“大宋”二字为“混沌”而已:</p>
<p> <br/>  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 <br/>  龙飞九五,重开混沌之天。 </p>
<p><br/>  在清末太平天国起义军占领南京之后,在龙凤殿两旁柱子上又见到了这副楹联的身影,只不过仍是更易二字: </p>
<p><br/>  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 <br/>  龙飞九五,重开尧舜之天。 </p>
<p><br/>  在明朝,据郎瑛《七修类稿》(下)“对联条”载:“吏部许尚书?,乃尊亦吏部尚书也。己先为户部尚书,兄诏,亦尚为南户部尚书也。吾友俞子木为作一对云: </p>
<p><br/>  父冢宰,子冢宰,秉一代之铨衡; <br/>  兄司徒,弟司徒,总两京之会计。” </p>
<p><br/>  该联上下联均有同字“之”相对。在清朝,据梁章钜《楹联丛话?格言》载,胡可泉知苏州,揭一联于门外,联语是: <br/>  相面者,算命者,打抽丰者,各请免见; <br/>  撑厅者,铺堂者,撞太岁者,俱听访拿。 </p>
<p><br/>  这说明那种不强求工仗,且有同字相对的楹联,当时在官厅衙门亦有所张贴。又据徐珂《清稗类钞?文学类?纪文达所见马神庙联》载云:“纪文达在京师,尝偕友过马神庙。庙门左掩一扇,上有联云:‘左手牵来千里马。’友谓文达曰:‘且勿观下联,试各思之。’文达曰:‘下联当为前身终是九方皋。’及审视,乃右手牵来千里驹也。”这段记载再次说明,以不拘平仄、不事雕琢、不强求不仗的格局和程式去创作楹联是很常见的。这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民间那些文化水平不高的人,此手居多,像上举的“左手”、“右手”联即是;二是文人雅士,为准确表示自己的联作主旨,不愿受传统的楹联写作格局和程式的束缚,明知违律而有意为之。</p>
<p> <br/>  但总起来讲,这种不拘平仄的楹联在过去是难登大雅之堂的,“五四”运动之后,新文化运动冲击了整个学术文化界,这种楹联逐渐多了起来,并为人们所接受,一些名人也开始创作这种联语。比如我们现在在许多学校常见到这样一副联语: </p>
<p> </p>
<p>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br/>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p>
<p><br/>  这是1944年12月郭沫若为南京晓庄师范校园内陶行知先生墓门所题写的楹联。再如,1930年12月,红军总前委在宁都县召开军民誓师大会时,毛泽东在主席台两旁亲撰一联: </p>
<p><br/>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 <br/>  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p>
<p><br/>  综上所述,这种不拘平仄的楹联,给联苑带来新的气象,是应该予以充分肯定和推荐的,正如哈哈在说诗中所提倡用今音今韵作旧体诗词一样,也应该提倡用灵活的格式撰写传统的楹联。 </p>
<p><br/>  下面是一些传统对联的制作方法: </p>
<p><br/>  一、叠字 </p>
<p><br/>  叠字,又名“重言”,系指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人们在创作楹联时,常常将叠字运用于联语创作的方法,就是叠字法。用叠字法作楹联,可以生动地表现楹联的意境,语音上和谐悦耳,节奏明朗,韵律协调,具有个情达意的形象性,因而可以增强楹联的艺术魅力,获得特定的表达效果。在楹联创作中,叠字法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几乎随处可见。比如: </p>
<p><br/>  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br/>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p>
<p><br/>  这是苏州网师园的一副叠字楹联,上联化用李清照词《声声慢》,使联语独具特色。全联从纵和横的角度描写了该园山重水复、鸟语花香的美景和游客流连忘返、恋人们卿卿我我的境况。该联读来声韵铿锵,语句含义丰富深长,为游人增添了无限情趣。再如: </p>
<p><br/>  南南北北,文文武武,争争斗斗,时时杀杀砍砍,搜搜刮刮,看看干干净净; <br/>  户户家家,女女男男,孤孤寡寡,处处惊惊慌慌,哭哭啼啼,真真凄凄惨惨。 </p>
<p><br/>  这副楹联在解放前流传一时,它形象地嘲讽了国民党统治下旧中国的凄惨景象,把当时的社会现实暴露无遗。 <br/>  叠字联将同一个字接连叠用,其势似穿珠成串,在节奏上可产生明显的音律效果。请看俞樾做的这副杭州九洞十八溪联: </p>
<p><br/>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br/>  高高下下树,叮叮咚咚泉。 </p>
<p><br/>  作者将四个形容词“重叠、曲环、高下、叮咚”进行了特殊处理,效果便发生了很大变化,感觉清澈,情景宜人。 <br/>  再如大家十分熟悉的西湖联:</p>
<p> <br/>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br/>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p>
<p><br/>  联句立意新颖,用字娇嫩,将此联用于西湖这一特定景观之中,非常自然、贴切。西湖美景如在眼帘,使游人留连忘返,陶醉于山光水色之中。 </p>
<p><br/>  二、反复 </p>
<p><br/>  为了加强楹联的语气,以突出联意,加深联语的深度和广度,把所要叙述的事物表达的更加形象生动,将同样一个或几个字在楹联中间隔地运用或者重复地运用,使之既紧相连结而意义不尽相同的一种作联方法,称之为反复法。反复法作的楹联,有时是联意的反复,有时是用字的反复,但决不是重复。如: </p>
<p><br/>  在新城,演新戏,欢迎新同志,迎接新胜利; <br/>  除旧貌,破旧习,打倒旧军阀,摧毁旧世界。 </p>
<p><br/>  据《井冈山的武装割据--革命历史资料丛书之二》所载,这是1928年12月11日,红五军到达宁冈县新城,在欢庆红四军和红五军会师的万人大会上,讲台两侧贴的楹联。这副楹联上联反复用了四个“新”字,使欢迎新战友的气氛更加热烈;下联反复用了四个“旧”字,表达了红军战士摧毁旧世界的坚强决心。再如: </p>
<p><br/>  好领导,好政策,好形势,好上加好; <br/>  富国家,富集体,富社员,富了又富。 </p>
<p><br/>  这副楹联“好”字、“富”字反复出现了五次,使联意层层深入,把农村出现的好形势及出现这种形势的原因说得清清楚楚,深刻透彻。又如: </p>
<p><br/>  开关早,关关迟,迎过客过关; <br/>  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 </p>
<p> </p>
<p>  这副楹联看似平常,实则暗藏机巧。其中“关”字与“对”字均为复字,而“关关”与“对对”又貌似叠字,其实前一个“关”与“对”是作动词用,后一个“关”与“对”是作名词用,意义各不相同,整副楹联叙事简明又富有情趣。 <br/>  也有几个字在联语中间间隔地出现的。如: </p>
<p><br/>  三十年前,县考无名,府考无名,道考无名,人眼不开天眼见; <br/>  八十日里,乡试第一,京试第一,殿试第一,蓝袍脱下紫袍归。 </p>
<p><br/>  相传清朝大余县有个戴衢亨,勤奋好学,才华颇高,可因县官不识才,到30余岁连个秀才也没捞到。他的朋友出于义愤为他买了个秀才,得以取得乡试资格。在80天里,他由乡试到京试再到殿试,连中三元,被点为状元,衣锦归乡,感慨之余,写下了这副楹联。联语中“考无名”与“试第一”各自间隔出现三次,形象地表述了自己仕宦途中的坎坷经历,同时警告了那些玩忽职守、埋没人才的官吏,堪称联坛佳话,联中上品。 </p>
<p><br/>  三、复叠 </p>
<p><br/>  在同一联语中,既用叠字又用反复的制联方法称为复叠法。用复叠法写作的楹联往往能兼有复字法和叠字法的艺术效果。 <br/>  请看下联:</p>
<p> <br/>  年年难过年年过; <br/>  处处无家处处家。 </p>
<p><br/>  这是在旧社会流传很广的一副对联,联中的“年年”、“处处”为叠字,“过”、“家”为复字,这副楹联把旧社会穷苦人流离失所的痛苦处境和对旧社会的不满与抗议充分地表达在联语的字里行间。 <br/>  再看下联: </p>
<p><br/>  军阀跑,国防跑,富绅跑,跑跑跑,看着跑垮刮民党; <br/>  工人来,农民来,士兵来,来来来,共同来建苏维埃。 </p>
<p><br/>  这副楹联相传是一个私塾先生所写。联语通过“跑”字和“来”字间隔出现和重叠运用,对革命形势的发展作了高度形象的概括,这是一副通俗易懂,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上乘之作。 <br/>  请看下联: </p>
<p><br/>  松声竹声钟馨声,声声自在; <br/>  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 </p>
<p><br/>  这是吴忠礼题南京弘济寺的一副对联。作者在创作中将复字法和叠字法重复使用,上联突出一“声”字,下联突出一“色”字,既是写景,又是写情,楹联虽短而寓意深刻,与浙江天台山方广寺“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呗声,总和三百六十击钟鼓声,无声不寂;月色山色草色树色云霞色,更兼四万八千丈峰峦色,有色皆空”的长联有异曲同工之妙。 </p>
<p><br/>  四、顶真 </p>
<p><br/>  顶真法又叫联珠法,是将前一句或前一节奏的尾字又作为后一句或后一节奏的首字,使两个音节或两个句子首尾相连,前后承接,产生上递下接的效果,好像串珠子似的一种制联方法。用顶真法创制的联语,要做到语句递接紧凑、生动明快方为佳联。顶真与叠字形式相仿但本质却不同,顶真可以是一个单字,也可以是一个复词或词组,既可以一次使用,也可以重复使用。 </p>
<p><br/>  请看下联: </p>
<p><br/>  寿禄比南山,山不老,老福人,人杰年丰,丰衣足食,食的珍肴美味,位列三台,台享荣华宝贵,贵有稀客,客多是理,理正言顺也; <br/>  晦气如东海,海真大,大贪鬼,鬼面兽心,心术不端,端是财痞杂种,终必一死,死无下葬墓地,地伏饿狼,狼撕其身,身败名裂哉! </p>
<p><br/>  相传这副楹联的上联是个好吹牛拍马的富家子弟给一个大富翁送的寿联。做寿之日无人能对下联,喜得富翁眉开眼笑。一个穷秀才见了上联,即对出下联,叫一小孩送上,气得富翁七窍生烟,寿席不欢而散。这副楹联的上下联都是采用顶真法创制的,联语象一条环环相扣的链子,上联把富翁捧上了天,下联却把富翁骂得狗血喷头,死有余辜,令人拍手称快。 </p>
<p><br/>  请看一副风景联: </p>
<p><br/>  听雨雨住,住听雨楼边,住听雨声,声滴滴,听、听、听; <br/>  观潮潮来,来观潮阁上,来观潮浪,浪涛涛,观、观、观。 </p>
<p><br/>  这副顶真对,既有句内顶真,又有分句之间的顶真。上联妙用一字两义,“住”一作“停止”,一作“住宿”,把听雨观潮之妙趣随着语意的跳跃尽纳联中。 </p>
<p><br/>  下面一副戏台联堪称顶真联中的佳品: </p>
<p><br/>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 <br/>  装谁象谁,谁装谁,谁就象谁。 </p>
<p><br/>  这副顶真楹联概括力极强,仅用了八个字,就把戏剧演员忘掉自我、逼真肖人的精彩表演描述出来了,该联对仗工稳,精巧风趣,联意隽永,是一副绝妙戏联。 </p>
<p><br/>  五、析字 </p>
<p><br/>  在楹联创作中,将楹联中的汉字的形体分拆或合并,巧妙地制作联语的一种方法叫拆拼法。用拆拼法制作的联语,既要保持楹联原有的对仗特点,又要受所拆拼的字的形体结构的严格约束,因而在制作时有一定难度。但是制得好的拆拼楹联,能使语言曲折有致,而又耐人咀嚼,有如用拆拼法所制作的谜语一样,富于趣味性。好的拆拼楹联实有画龙点睛之妙,从而使联语达到某种特殊的艺术效果。析字包括拆字和合字两种形式。 <br/> <br/> <br/><br/></p></fo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01-19 00:02:52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4-10-26 16:29 , Processed in 0.015185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