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align=\"left\"><font size=\"4\"><font color=\"#008080\"><b> 窦来庚烈士<br/> </b>窦来庚(1900-1942.7.19),字峰山,山东省临朐县营子乡窦家洼村人。自幼尚武,1914年高等小学毕业后,考入临朐师范讲习所,1919年考入济南一中,当年转入山东省武术传习所学习。毕业后任临朐县高等小学国术教员。<br/> 大革命时期,去镇江任江苏省立第九师范国术教员。不久到南京中央保健司任职员。其间,他曾在全国武术考试中夺得特优第一名。<br/>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9年参与发起并组织全国杭州武术擂台赛。1931年任济南民众体育场场长。1932年任山东省国术馆副馆长(馆长由省政府主席韩复榘兼任)。1935年承办“志成国术研究社”,兼任过济南一中和齐鲁大学的武术教员。1937年“七?七”事变后,任国民第三集团军司令部(韩复榘任总司令)警卫武士队队长。<br/>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0月济南失守,武士队被改编为国民军义勇队,任队长,率120人来到临朐。先后驻寺头和南道、北道(今青州辖)一带,筹集装备,队伍很快扩展到300多人。1938年1月日军侵占临朐城。4月12日率部与30多名日军、50多名伪军激战两个多小时,收复临朐城。5月24日,七八百名日军、3000多名伪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进犯临朐城,亲率执法队防守南门。因日伪军势众,装备精良,义勇队被迫突围出城。这次战斗从凌晨一直激战到下午3点,击毙日军指挥官1人,打死日伪军70多人。1938年秋,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将国民军义勇队改编为山东省保安第17旅,任命为旅长。赞同“国共合作”、“枪口对外”、“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主张,同共产党马保三部队保持联系,亲自掩护过中共地下党员任铭剑。1938年后率保安17旅官兵先后在临朐城、烟冢铺、黑山、岩头、半中、南流、赵家庄、牛山、盘阳、大郝庄、龙诜铺等地与日伪军作战20余次。1942年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牟中珩疑其与共产党有联系,将其调离军队,委任为山东第十区行政督察专员。拖延40余日,拒不就职。8月29日,日军调集张店、淄博、益都、寿光、昌乐、广饶等十几个县的日伪军3000多人包抄保安17旅。得知消息后,立即在北福山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对策。会上多数人主张避敌主力,暂时转移,他却主张抵抗。命令部队坚守阵地,与日军决一死战。<br/> 1942年7月19日凌晨,日伪军分多路向窦部发起进攻,保安17旅因兵力、武器与敌悬殊,节节失利,先退至福山、八埠顶一带,后退到邬家官庄。激战到下午4点,2000多人的17旅只剩不足100人,自己亦中弹负伤。誓死不当俘虏,开枪自尽,牺牲时42岁。<br/>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感其忠烈,追晋为陆军少将。1988年2月23日,山东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br/> <b>窦秀增烈士</b><br/> 窦秀增(1904.8.16-1939.8)字济民,广东省吴川市振文镇上窦村人,景昭之长子。1934年2月离开故土、高堂东渡日本留学。日本侵略军逐日扩大入侵我国,中国抗日浪潮逐日兴起。日本政府对中国留日学生也逐日怀惧,日政警方介入拘赶我留学生。1936年1月日军大举进军入侵我国,这时秀增在信中写道:“国家抗战,现值得青年均应从军。所以找寻机会,迫着北上来韶抗日。”秀增公义愤填膺毅然离日回国从戎。拜别高堂、扣见父老,偕宗亲窦振琨引路。从梅录起程经化州、高州、信宜、罗定;转往广西梧州、贺县,再转回广东乳源等县避开敌占区,徒步行破了三对鞋才到韶关山背岭革命根据地的国共联军三十五集团军部。时任该集团军独立旅旅长广州黄浦军官学校、十二期通讯科毕业的窦振琨二哥窦振藩(字超群)的推举,由三十五集团军司会员时任广东省政府主席李汉魂将军批准。以留日盛誉的秀增公多谋善断、军略超人,李汉魂将军特任秀增公为一五五师作战部秘书长。民国二十八年岁次已卯(公元一九三九年)八月因抗日烽火四起,地方缺医少药。在出发英德接收新兵时,秀增公因癍痧大热症卒任内,享年35岁。(生前秀增公每次寄信回家都问及村中各人状况,尤其是村中长老棣昭、彩昭两位,全村各人悉闻秀增公的不幸,都非常悲痛,国家失去了一位革命的顶梁柱),当时师部把秀增公安葬于韶关山背岭抗日革命军人公墓。斯时李汉魂将军命其下属军官黄炎光、杨廷桂等对秀增公举行盛大追悼大会,即时省政府报告抗日军部批准追授《窦秀增抗日优秀将士》的荣誉称号,其胞弟秀祺公加入抗日救国队伍,率兵武装起义,组织敌后武工队,英勇善战团结战友,指挥作战,一九四五年农历十二月初四晚突围战斗中壮烈牺牲,享年二十九岁。于一九八八年广东省人民政府876号文,批复窦秀祺为革命烈士,国家民政部颁发了革命烈士证明书。乡人异口同声夸上窦村景昭公家境贫穷,他儿孙人穷志不穷,在国家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帮扶下,他们个个成才、为国家效劳、全家食天禄,且家庭温馨,孝悌满门。成为乡人学习的好榜样。<br/> <b>窦秀祺烈士</b><br/> 窦秀祺(1915.3.14-1945.12.8),广东省吴川市振文镇上窦村人,生于1915年3月14日,年少时被卖“猪仔”到南洋,1939年从印尼回国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在张炎将军号召下,于振文区成立新安乡等三个抗日后备队,窦秀祺任中队长。1945年参加吴川抗日武装起义及游击活动。1945年12月8日晚上窦秀祺同志在执行任务时壮烈牺牲了,时年29岁。<br/> 虽然窦秀祺同志只有了短暂人生,但他为革命作出贡献和高尚品德予载入史册。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粤字第873号文批准窦秀祺同志为革命烈士,吴川市政协主编的《吴川英雄传》已把窦秀祺同志革命事迹编入。聊斋之窦氏<br/> 南三复是山西晋阳世家子,很是风流。别墅离居所约有十多里,他常骑马过去。<br/> 一日路遇大雨,他到附近村中避雨,见一农家院子到还宽敞,因此拍门叫喊。南家财势远近闻名,屋主很快出来迎接。进屋后才发现屋子小而简陋,主人殷勤扫地,送上糖水代茶。直到南生叫他坐,他才敢坐下来,态度小心恭顺。没过多久,主人又进酒煮鸡,给奉周到。这家人姓窦,做饭的是一女子,忙碌中只能见半个身影,约有十五六岁,人是端妙无比。贫家有这样的女子,让南生心动不已。<br/> 雨停后南生回去却很急切思念窦女,又过一日,就带粮食布匹去酬谢,借机接近,自此他常带美酒好菜到窦家。窦女渐渐同他熟了后也不大回避,有时还上下奔走服侍,偶然发现南生偷看她,便娇羞引带微笑。南生日益被她迷惑,常三两日便来。一日正好窦父不在,南生呆坐半天,窦女才出来应客。南生趁机捉她的手臂调笑。女子摆脱不了渐渐急了,严峻地说:“奴家虽穷,也是要嫁人的,你不要以势欺人!”当时南生正失偶,就作揖说:“若你能怜惜我,我定不他娶。”窦女让他发誓,他就指天说到永不变心,窦女这才答应了他。<br/> 从此只要窦父不再,南生就过去缠绵欢好。窦女总催促他说:“桑中之约,不是长久之计,我们成日在帐中相守,若你能娶我过门,我父母定会以我为荣,肯定不会阻挠,你要早作打算。”南生当时答应,转念却想到农家怎能同世家配婚,姑且先用假话骗她再说。<br/> 正好媒人受一大家之托来议婚,南生尚有点踌躇,后来听说这家女儿貌美财丰,就很快应下亲事。而窦女因为怀孕,催得更急,南生很厌恶就不再理她。没过多久,窦女临盆,产下一男婴,父亲气得笞打她,她只好将实情告诉,还说:“南生是要娶我的。”窦父放开女儿,叫人去问南生,而南生却不承认。窦父把婴儿丢到屋外,更加毒打女儿。后来窦女暗地哀求邻妇,请她告诉南生自己的悲苦。南生仍置之不理。窦女当夜逃走,而被弃的儿子尚有气息,就抱着奔向南家。她拍门请门人传达:“只要你家主人一句,我就可以不死,他就算不念我,难道不念自己的儿子吗?”门人将话传给南生,南生不准家人理睬。窦女只得倚墙悲啼不已,直到五更声音渐细。天明后,她已抱着儿子僵死门前。<br/> 窦家因南生不情不义气得告官。南生怕官府治罪,以千金行赂后才免去追究。后来嫁女的大家梦到窦女披发抱子道:“不要将女儿嫁给负心郎,否则我会杀了她。”但是大家贪图南家财势,还是将女儿许配。迎亲时嫁妆丰厚,新妇娟好,就是很悲伤。终日都不见她的笑容,枕席间也时时涕泪交加。问她,她也不说。过几日后,父亲来看女儿,一进门就流泪,南生来不及问忙把他迎进房间。可父亲一见女儿就惊恐道:“刚才在后园,我看到我女儿吊死在桃树上,现在房中这个又是谁?”新妇一听此话,脸色暴变,仆地而死,一看竟然是窦女!两人急忙到后园,新妇早上吊自尽了。南生极为害怕,找人告诉窦家。窦父挖开坟发现棺破尸失。前恨未消新仇又起,窦父更加惨怒,又告上官府。官府觉得此事过于奇怪,拟罪未决。南生只好用厚财同窦父了结,又给官府重金,此事才平息。南家因此家道稍有衰落,这件怪事又四处传播,好几年都没人敢把女儿嫁给他。<br/> 南生不得已,远在百里之外聘了曹进士家女儿。还没行礼,民间流传朝廷要选良家女入宫,家中有女的都忙着送到亲家。一日,一老妇人引着车子来南家,说是曹家送女儿来。她扶女子进入房间,对南生说:“选妃之事太急,仓促间不能行礼,暂且先送我家小娘子来。”南生问:“为何没有客人来?”老妇人说:“薄有嫁妆,都跟在后面一并就来。”说完便草草走掉。南生看新人很有风致,就同她调笑。可女子俯劲摸带,神情酷似窦女。南生心里又恶又怕,但不敢说什么。女子自己上床拿被子盖头先睡,新人害羞是常态,南生也不在意。直到天暗下来,曹家人还没到,他有些怀疑,就掀起被子想问原因,可新人早已气决冰凉。南生心头惊怪不已,又不知原因,叫人赶快告诉曹家,可曹家说并没送女。大家都议论纷纷,当时有个姚孝廉家女儿刚死,隔夜坟被盗而棺破尸失。姚家听到南家这事上门询问,觉得是自家女儿。可揭开被子发现她全身赤裸。姚家大怒,告上官府,官府早厌恶南生屡无德行,以挖坟偷尸治他死罪。<br/></p></font></fo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02-02 18:18:3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