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都在讨论民主,这民主还真是个百变金刚,在不同的人的手中就会有不同的诠释。<br/><br/> 记得国父在推翻满清时是要建立一个“天下为公”的美好社会。“天下为公”出自《礼记?礼运》,意思是天下是大家的,不是哪个人的,显然也不应该是某个政党的,这里所说的实际上就是民主社会。但是,在蒋毛谈判时,老蒋坚称多党制不适合中国国情,老毛不信这个邪,硬是把老蒋赶到了台湾,但他坐稳了江山后也坚称多党制不适合中国国情,老毛说的“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都要拥护”不知为什么会在这里发生程序错误呢?从国共两党都坚决反对多党制来看,从“辛亥革命”的失败到“新民主主义”的“胜利”都没能带给我们以民主来看,这民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还真是有点难度呢。<br/><br/> 为什么大家都爱拿民主说事儿,却又都不愿意按照“民主”的原则办事呢?为什么“人民”团结一致坚决地把复辟的袁世凯拉下了马,把独断专行的老蒋赶到了孤岛,而对老毛建立起来的君主立宪制却表现出空前高涨的热情和认同呢?<br/><br/> 前几天,东莞东站原站长刘小平、书记廖栩珍因一张“乘客爬窗上车,铁路人员协助”的照片被免职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和同情,但是如果有人不慎跌下轨道甚至发生人身伤亡事故时公众又会是什么反应呢?如此混乱的乘车秩序为什么就不能追究其领导责任呢?无论如何,这样的“协助”很明然是一种有悖于法制精神和违反规章制度的错误行为,是典型的对生命的不负责任和无视,也是情大于法的真实写照。我不明白为什么那些天天在网上叫喊着要法制不要专制的人会置法制以不顾呢?<br/><br/> 我在扶贫时,为了邀功,特意去补照了几张“成绩”照,当我拍到新建的村委会时,几位村民很不屑地说:“那有什么好照的?看某某村的村委会那才叫气派呢。”我很纳闷为什么生活在贫困地区的人们也会有如此奢华的思想呢?这会不会就是把“民主”变异为“民王”的症结所在呢?<br/><br/> 这使我想起了美国。美国总统(忘记了是哪位总统了)发现南草坪生了虫子立即组织有关人员灭虫,这件事被披露后,受到了美国人的一致好评:连这样一件小事都注意到了,把国家交给他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如果这事发生在我国会怎么样呢?一定会受到劈头盖脸的批评:胸无大志、目光短浅、不务正业等等。这就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原生态,也是催生不同社会制度的原动力啊。<br/><br/> 所以我认为,民主是法律,是素质,是思维方式,归根到底是一种文化,如果文化问题没有解决,所谓的民主就只能是海市蜃楼,如果强行实施多党轮替执政也会是个四不像,譬如台湾;而强推民主,也不过是出闹剧,譬如农村普选。我思前想后得到的结论是:那些在网上慷慨激昂的民主斗士们未尝不是心猿意马啊。<br/><br/></font>
[此贴子已经被水云间于2010-02-05 19:07:38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