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6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知识库] 一说元代史:⒈元代不是黑暗时代。〈内容来源于网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16 18:50: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文收录于1979年出版的《文史杂考》,作者李则芬:KMT将军,退役后专心治史,终成当代台湾著名史学大家
PS:如此好文网上居然没有文字版流传,本书也没有出版过简体横排版,今特手动转换成文字版与大家分享!由于是纯手工打字纠错,因此错漏的地方在所难免,如果文中有地方大家看不明白,可以下载《文史杂考》原版电子书自己对照一下。
魂归汉唐 2013-5-25:

一般人说元代黑暗的,所引证的事例,无非是蒙古初期的残杀,顺帝最后二十年左右的皇帝荒淫与政治紊乱,以及一些宋明人士所记下的歪曲故事。
我们首先要分清楚,要说蒙古帝国史,自应从成吉思汗的开基创业,说到满清征服蒙古为止;
要说元代史,则限於元朝统治中国时期,应自世祖忽必烈定都燕京算起,以至顺帝出关之日为上。
若从中国朝统来说,则更应於宋亡之日,始由元朝继统。人们常说元代是「百年之国」,就是指自世祖以至顺帝。在世祖之前的前四朝,系以蒙古为中心,以漠北的和林为国都。
到世祖定都燕京,仿效中国传统,立制度,定朝仪,树立纪纲,与民更始,才算是正式君临中国,要到他灭了南宋,才成为统一中国之主。
总而言之,我们首先要把蒙古帝国与元朝分别清楚。我们研究元代历史,是研究其统治中国百年间的文物制度,不可滥用蒙古初年的事例,来形容元代暗无天日。
其次,世祖忽必烈於中统元年(一二六O)即位,至元十三年(一二七六)灭宋;末朝的顺帝於至正二十八年(明洪武元年,一三六八二出关,结束了元朝对中国的统治。自中统元年算起,元朝享国一O九年;自灭宋算起,则只有九十三年。习惯上的笼统说法,则为元代百年。
在这百年期间,末代有十八年是大乱时期。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朝代,郅了末年,都有同样的或类似的亡国现象。这种末朝现象,历史上皆作特殊处理,当作朝代灭亡的原因来看待,史上所研究的每一朝代之一般文物制度,是不搀入末朝特殊现象的。我们研究元代的事,也应如此。不可把顺帝末年的反常状态,来形容有元一代的黑暗。
换言之,研究元朝的文物制度,其范围应以世祖中统元年,到顺帝至正十年之间(一二六O—二二五O)九十年的事为主体。元朝黑暗不黑暗,要以这九十年的事为凭证,不要逸出范围。
在这九十年间,中国内地各行省,可以说都是太平日子——灭宋战争几乎是兵不血刃,只有几处发生过真正战斗,绝大部分地区,全是传檄而定的。几次对外远征,使用的兵力都很小,远征日本用兵最多,也只十余万人,远征爪哇,则只用了五千兵。西北诸王的叛乱,对中国本土没有多大影响。至於湘西、贵州、广西的西南夷之间歇性和局部性叛乱,以及今湘粤桂边区,与闽粤赣边区的盗匪作乱,则为自汉以来一向如此的,已不是特殊之事,也不大影响其他州郡。
世祖之后,水旱灾似有一朝多於一朝的现象,然灾情多属某一地区及某一年问的事,而且元代的救灾工作,还算做得相当好。
  概乎言之,在那九十年间,中国内地的人民,一般皆过着相当太平的日子。政治上是政简刑清,赋税很轻(元代没没有巧立名目的苛捐杂税),除禁止汉人持有武器外,人民的生活习惯舆宗教信仰完全自由,不受拘束。社会上是交通便利,行旅安全,几乎没有赌风,没有严重的高利贷剥削。
国民经济亦大有改善,最显著的是商业繁荣,国际贸易昌盛,特别是新兴的棉花种植与棉布制造业(元以前只有麻布与葛布),有如雨后春笋般蓬蓬勃勃,迅速遍及全国,甚至传入高丽。这个新兴实业,已使农村经济大为改善,又促进商业繁荣,增进政府税收,关系十分重大,却被历史忽略了。
再看元代的教育与文化:《元史》世祖本纪至元二十三年十二月记称:“立学校二万四千四百余所。”这个数字也许不十分正确(元史数字多误),然元代很注重兴学则系事实。虞集撰《慈利州天门书院记》云:“自国都至於郡县,无大小远近,具有学宫”(道园学古录卷九)。除学校外,私立书院也很盛,且超过宋代很多。
说来人或不信,元代不但不轻视儒学,而且继承了宋代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元代末年元军战斗力之丧失,这也是其原因之一。此处不能详述,且举一事为证:
唐宋皆建武成王庙,祀太公吕望,与文庙相对,称武庙。元代只在枢密院内祀武庙,不但京师及各地只有文庙没有武庙,甚至各衞军(御林军)之每一营区内,皆有文庙与国学,独无武庙。
明代所编的六部大全——四书大全,周易大全,书传大全,诗经大全,礼记大全,春秋大全——全是盗取元人的著作,朱彝尊「经义考』及顾炎武「日知录」,皆曾明白指出。
私人文集,即补艺文志的别集,则有作者六七七人,八二九集,六一六七卷。黄梨洲「明儒学案」序云:「唐之韩、柳,宋之欧、苏,元之虞集、姚燧,其文皆非有明一代所能及。」
还有,古籍的散失,自明代近,是明人不知爱惜文化,元代却是保管得很好的。如果还有人说元代不重视汉文化,请看朱彝尊的话:
………元之平金也,杨中书惟中于军前收伊洛诸书,载送燕都,及平宋,王承旨构首请辇送三馆图籍。
至元中,又徙平阳经籍所于京师。且括江南诸郡书板,又遣使杭州,悉取在官书籍板刻至大都………考唐宋元藏书,皆极其慎重,献书有责,储书有库,勘书有人,曝书有会。
至明,以百万卷秘书,顾责之典籍一官守视,其人皆赀生,不知爱重。而又设科专尚帖括,四子书易诗第宗朱子,书遵蔡氏,春秋用胡氏,礼主陈氏,爱博者窥大全而止,不敢旁及诸家。秘省所藏,土苴视之,盗窃听之,百年之后,无完书矣。迨万历乙巳………校理遗籍,惟地志仅存,亦皆嘉隆后书,初非旧本。经典散失,寥寥无几………(曝书亭集卷四十四文渊阁书目跋)。
再说纯文学方面,小说名著「水浒」与「三国演义」,皆始作於元朝。元曲的光芒万丈,更是不争的事实。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录有杂剧五百六十六种,作者一百八十七人,除去一部分明人著作,实有五百余种。如果把遗漏的加进去,有人估计有千种之多。
至於元代杂剧作家的人数,据「录鬼簿」舆「续录鬼簿」所载,共有二百余人。
以艺术而论,近人黄宾虹说:「唐画如粬,宋画如酒,元画如醇。元画以下,渐如酒之加水,时代愈后,加水愈多。
俞剑方论画云:「唐人主法,宋人主理,元人主意,渐由客观入於主观,渐由自然之表现变为自我之麦现,遂至重视逸气之泸写,忽略物形之描拟,形成超自然,超现实之艺术………故元代绘画认为中国绘画进化之极峰,殊非过当。(俞氏「中国绘画史」第十二章)
不错,「元史」本纪及志传中,有许多贪污不法行为的纪录。作者最初也以为元代吏治很坏,本着求证的精神,曾经遍查「元史」,摘记下百余事,凡官吏的贪污、不法、害民,贿赂、腐败、无能等,无不应有尽有。然细考那些事情,皆是历代所常见的官场现象,不独元代有之。且「元史」记下来的,都是已经纠正的事。
与其他朝代比较之下,我获得如下一些认识:
⒈盐政,漕运,及地方官吏剥削人民之事,是历代常见现象。我所记下来的元代弊端,几乎每一件事都可从其他朝代,找到类似的例子,或更有甚於此者。而且元代常以儒臣主盐政,使最多弊端的盐政时常得到改善。
⒉元代扰民之政,都比不上唐之间架税,北宋之花石纲,南宋之经理。
⒊以贪污而论,并没有像明代严嵩父子,或清代和坤般的人物。(阿合马等几个人,殊不足道。)
⒋诸王驸马的特权及赐田之弊,明清二代亦复有之。且自世祖起,元代诸帝皆约束得很紧。元代诸王及蒙古将帅,一般多贫穷。较之唐代诸节度使的豪奢,有天渊之别。以视宋、明将帅之富,亦相形见拙。尤其难得的是,元代诸王之分镇中国内地者,皆相当守法,例如:
梁王松山镇云南,豪民规避徭役者,多投充王府宿卫。云南行省右丞忽辛按朝廷元额所无者,悉籍为民,去其宿卫三分之二。(赛典赤瞻思丁传,忽辛附传)
烕顺王宽彻不花在武昌开了一个广乐园,被湖广行省平章星吉一言,立即罢去。(星吉传)
安西王忙哥刺王府吏卒横暴扰民,京兆路总管赵炳建白於王,请绳之以法。王命之曰:「后有犯者,勿复启请,若自处之。」自是豪猾饮戢。(赵炳传)
文宗以怀王出镇金陵,欲建天灵寺,令有司起民夫。江南行台监察御史亦乞刺台言於怀王曰:「太子为好事,宜出钱募夫;若欲役民,则朝廷闻之不便………。」(自当传)
宣让王帖木儿不花镇庐州,颖寇将渡淮,淮西廉访使陈思谦言于王,请调芍陂屯卒御贼,王以末奉诏不敢发兵,思谦愿坐擅发之罪,王始从之。(陈思谦传)还有廉希宪傅,董文用传,李德辉传,王忱传,自当传(另一事)等,类此纪录尚多,从略
  ⒌以元代侍卫的不法行为而论,若与唐、宋、明三代的宦官作比较,可说是小巫见大巫。唐之鱼朝恩,程元振,仇土良;宋之童贯;明之刘瑾,魏忠贤,皆为元代斫没有的。
⒍元初,循蒙古旧习,军队於战争中掠民为奴,是蒙古军的一大罪恶。然自世祖朝起,只见於伐宋之役,且幸亏世祖执法甚严,又鼓励宪司弹劾,绝大多数都已获得解放。又尝下令搜括人奴,复为良民。(参看世祖本纪至元二十六年五月,及李德辉传等)概乎言之,元代官吏的奴婢,远不及明代之甚。「日知录」卷十三说:「明太祖数凉国蓝王之罪,亦曰公奴至於数百。今日江南士大夫多有此风,一登仕籍,此辈竞来门下,谓之投靠,多者亦至千人………人奴之多,吴中为甚。」原注:「今吴中仕宦之家,有至二一千人者。』
⒎人事制度之弊,也是各代皆有的。较之宋代,恐怕还是元代好得多。至少,元代百官皆有专职,不像宋代那样,官职尽是虚名,做事全靠差遣。
⒏元代言官比宋代确实得多。宋言官动辄弹劾宰相,往往放言高论,目的只在博取令名,以为自己进身之术。元代言官所劾,皆有具体事实。宪司对地方官吏的检举,尤不遗余力,这对於元代的吏治,具有很大的消毒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7-3 20:29:01 | 只看该作者
飘渺孤鸿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6-12 07:54:16 | 只看该作者

标题

料峭春风吹酒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4-10-27 14:15 , Processed in 0.014248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