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03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杂谈] 不断地自我重复,写出来又有多大意义?——须拂人:网络诗词与个人写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0 21:18: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网络诗词十五年学术座谈会”上须拂人所提交的评论“网络诗词与个人写作”是这次网络诗词座谈会最可喜的成果之一。我总的看法是:朴实,深入,不浮躁,充满反思。这样的精神正是当下众多作者所缺乏的,因此不嫌狗尾续貂,略识按语于后。

网络诗词与个人写作 (2015-07-31 13:13:06)  须拂人
标签: 诗歌
衡门书院这次主持召开“网络诗词十五年学术座谈会”,不仅让众多暌违多年的老友重聚一堂,也提供了一次新的契机,让我们得以重新考察这十五年来网络诗词的发展与得失。其中,关于网络诗词史的各种宏观梳理断然不可或缺,这对厘定“网络诗词”、“文言诗”一系列重要范畴的内涵与外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公共的批评空间,都大有裨益。但是,对每个创作个体而言,与我们直接相关的无疑还是诗词写作本身。

事实上,“网络诗词”之所以能落地生根,跟一批与其相生相伴,并在论坛上迅速成长起来的中坚作者是分不开的。在诗词论坛草创之初,除了少数“早慧”者,大部分作者都是通过在论坛发帖、转贴,并对帖子的观摩、讨论中完成对诗词的二次启蒙。就我个人而言,当时对诗的认识还很粗浅,写得也相当幼稚。正是在论坛自由、平等、活跃的氛围及相关作者作品的激发下,开始网上网下、诗里诗外广泛的阅读与思考。阅读虽拉杂支离,却由诗词的写作练习条贯起来;思考也鸡零狗碎,却始终关契现实与自身。苟有所得,又很快能在论坛的你来我往中得到印证。通过阅读、思考、写作、交流的快速积累,反过来又指导个人写作。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提升着作品的基线。可以说,“网络诗词”场域的存在,催生了象我这样的一批作者,使他们从知识、审美、技术等多方面完成“原始积累”,得窥个人写作最初的向上一路。

残荷按,“原始积累”完成之后,如何继续掘进前行,这是摆在诸多成熟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前行过程中,要补充、更新哪些给养?还是原封不动地利用现有资源就可以?还是部分更新?无论采取哪种方案,最终都有赖于实践作品的最终呈现。否则理论永远都是鸡蛋,而不是活泼泼的小鸡。

随着这批作者的成熟,诗词论坛进一步分化为界线分明的几大阵营。每方都汇集着一个写作观念、旨趣相近的作者群,各自吸引并持续影响后来的参与者。一波波的写作浪潮呈现出或松散或有组织的文学运动性质,裹挟着众多好手。那些针对特定历史、或公共事件的集体发声,以及那些充满现实关怀和忧患意识的政治隐喻诗,都让人记忆深刻。以“诗公社”为代表,这一时期写作的个体化逐渐走向深入,以“语言、生命”为本体的理论构建也大致成型。抒写当下生命感受的自觉 ,与文本求新的驱动相媾合,使网间的“实验”作品出现井喷,一再推动"文言诗"在语言、结构、体式、理论各方面的裂变。刨除末流的模仿者不论,很多作品都具有强烈的探索意识与鲜明的个人风格。即便如此,这些作品中依然充斥着相互影响的痕迹,带有显著的群体烙印。几乎与此同时,该局面下的写作困境也浮出水面:文本面目的单一仿佛,词语、意象的高频重复,气息、兴味的局促、稀薄,意义所指的晦涩不明……这些诟病,有的直指现代性本然的死穴,有的不得不说是群体影响的惰性。“实验体”一度的浮嚣流行,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这种尴尬。

残荷按,实验派作品除了李子词和兽词外,还存在着大面积的研究空白。厘清实验体作品的得失,将给实验派的前行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然而,目前这一块的研究犹自阙然。
应该看到,对于任何一个严肃的文言诗作者,从始至终,写作困境都是一直存在的。由于历史的断裂,文言早已从生活日用中退席,这使得现代/现实语境跟文言有天然的隔阂。如何实现现代/现实语境向文言转化的诗性自由,本来就难上加难。再者,在个人写作初期,文本的敌国还仅限于前贤与时人的优秀之作。对写作来说,文辞的拣择还有相当的宽度。只要避免雷同,经由独享的个人经验,他还是较易道出“前人所未道”之境。随着对诗之认识与创作的深入,深层的个人语境不断被写出,转化为文本的“他者”。他的过去俨然已融入他想要突围的影子世界,成为其中一分子。这时,潜匿在他意识里的自检程序就会被密集激活,以免创作时自我的因循蹈袭。更何况,感受力、创造力逐年齿而衰颓是一种生命常态,这是每个作者迟早都要面对的窘迫。故我不可追,新我不可谏,个人的写作困境越往后就越将凸显,这可以说是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

残荷按,须拂人这段关于旧诗作者写作困境产生的背景与随之而来的窘迫,论述堪称精到。


07/08年左右是网络诗词最后的繁荣期,越来越多的作者淡出论坛,或转入网下,或转向更私人化的博客、豆瓣。一方面,新的社交网络的代兴,给了作者栖身更多的选择;另一方面,个人创作能量的耗尽,使网诗作者普遍进入休耕期。10/11年往后,论坛基本归于静默,残存的作者纷纷退守微博、微信类的自媒体。客观说,仍有少数个人写作保持一定的数量与水准,有的甚至更见精进。但从网络诗词总的体量来说,颓势已然不可逆挽。随着网络诗坛声音的逐渐式微,严肃的文言诗写作终又回归个体本位与现实社会的边缘,据守个人写作的独立与非功利性,这似乎更符合现代诗歌的本质。但是,个体守望并非遁身信息孤岛,缺乏稳定的交流空间与传播阵地,仍然是现有与后晋作者的一大遗憾。

残荷按,如何恢复个人的创作能量,仍然前面所提及的“给养”有密切关系。


网络诗词这些年,留下许多颇有价值的文言诗“范本”。所谓范本,主要指作为先行者的“网络诗词”,对后学的参考借鉴作用。一个优秀的文言诗文本,无论趋于保守还是创新,抑或两者的杂糅,都如同保留了一个个人语境向诗性文言转化的作案现场,可供后来者分析、参照、临摹,促进他们快速进阶。从技术层面看,这些文本积累了大量的构词、句法、意象、修辞、诗体甚或精神资源。这些东西对于初学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记得我学诗前几年,感觉最契心,气味最相投的是近代诗。究其竟,大概还是因为晚清、民国去今未远,与当下语境最少隔膜,故而其诗也最易窥入门径。实际上,“网络诗词”也一直对现实诗坛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近几年,作为“网络诗词”的余绪,论坛上也不乏新秀涌现。他们的日趋低龄化,与直接从“网络诗词”汲取养分,多半不无瓜葛。

残荷按,诚如须拂人所言,网络诗词已经留下许多颇有价值的文言诗“范本”。然而确凿无疑的是,隐藏在网络的边边角角的文言诗范本显然还有待好古并且热心之辈去耐心爬梳和整理出来。因为一个人再有热情,也很难看完网络上所有的诗词作品,因为那实在是一个巨大数量。

总体来讲,网络诗词与个人写作,相互造就了一个不可复制的黄金时代。这十五年来,无论作品的数量质量,“网络诗词”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远未到足够总结的当量与高度。坦白说,我们并未写出能撬动一个时代的作品,对此,我们应保持清醒的自我认知。换言之,个人写作的未来仍然值得期待。说到底,诗毕竟是自家事。诗歌如果有用,首先要解决的也是个人心灵的问题。只有通过个人写作的坚守,通过语言之镐对自我与存在不断地掘进,我们才能有幸听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以及世界在其中绵远的回响。说回我自己:成长于论坛,有幸得跻众作者之庭。一度刻意求变,打乱原先的写作节奏;长时间搁笔停顿,源于表达欲望的钝化。这两点都有值得检讨之处。然而,不断地自我重复,写出来又有多大意义?没有生命的表达,终不过一具语言的空壳。这点微琐的想法,一并列出来供大家批评。谢谢大家!

残荷按, 不断地自我重复,写出来又有多大意义,我极其赞赏这种反思和自剖的精神。当代诗词要想获得长足的进步,这种反思与自剖的精神必不可少。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看清我们的位置,才能渐悟我们所欠缺的给养,才能走向我们灵魂的深处,才能拥抱自己的心灵,别人的心灵,以及这个时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6-2-24 16:26:43 | 只看该作者
留取残荷 发表于 2016-2-24 14:25
没有生命的表达,终不过一具语言的空壳。
这篇文章写得很好的。

判断是否有生命的表达,如同一只废墟上的搜救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2-24 14:25:58 | 只看该作者
云平 发表于 2015-12-20 22:08
下划线、加粗,残荷发帖很用心呀。赞一个
不过类别应放在杂谈一栏比较好。

没有生命的表达,终不过一具语言的空壳。
这篇文章写得很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12-20 22:08:53 | 只看该作者
下划线、加粗,残荷发帖很用心呀。赞一个
不过类别应放在杂谈一栏比较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4-11-10 13:00 , Processed in 0.016944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