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5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散文】德夯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8-2 13:15: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火车,到了吉首,准备去心仪已久的凤凰古城。有人提议先去就近的德夯苗寨看看。我半信半疑,害怕再次遭遇人造景观。去过一些地方,宣传画册上画得美轮美奂,说得好似仙境一样,去了大呼上当。友人多次劝说,转念一想,去看看也好,反正离市区近,才23公里,大不了返回市区,再去凤凰也不迟。
     出租车向着吉首市西郊进发。一会儿功夫,路边多了一排排山峦,山崖如削。山与路中间隔着一条河,流水时而静如明镜,时而欢快跳跃。偶尔可见小孩子在水边嬉戏,还有一些大人在河边小憩。司机师傅关掉空调,打开车窗,窗外的空气扑面而来,凉凉的,夹杂着几分水汽。师傅说,他们在暑天常常开车结伴来到这河边,洗车,洗澡,那种凉爽的感觉,在城里是体会不到的。
      到了景区门口,上面写着几个大字:“天下鼓乡”。买门票,进了苗寨。脚下是古朴的青石板路,颜色和外观说明了它们的久远年代。路两旁有新修起的小楼房,但更多的是吊脚楼,灰黑色的小瓦,大多数吊脚楼的木板墙壁已经泛黑,墙脚匍匐着青苔。现在不是德夯的旅游旺季,路上行人并不多,也许是已临近黄昏,大家都离去了。苗家年轻人们都穿着我们汉族人的便装,老年人则穿着无领的苗族服装,有的绣有简单的花样。看到我们,一点也不觉得惊讶,只投以我们淡淡的带点羞涩的微笑,便忙他们自己的事了。
     我决定在这里住下。找了一个家庭客栈,跟着老板娘弯弯拐拐,过了一座小石桥,桥边一丛翠绿的竹子,茂盛得令人嫉妒。桥下几个光着屁股的小娃娃,站在水里抓螃蟹,互相打水仗。恍惚之间,这好像是我们的童年。客栈不错,简单,干干净净,尤其是靠近小溪。溪水哗哗的声音,剔除了车水马龙的尖叫和喧哗,奏着世间最静谧动人的音乐。
     急切地安置好住处,去寨子里转悠。这个寨子不大,青石板路,错落有致的吊脚楼,有的做客栈,有的做餐馆,有的楼下做了商店,楼上自己住着。寨子中央有一块空坪,停着去吉首的客车。一面红色的大鼓立在离客车停靠处不远的地方,兴冲冲的跑过去想锤一下,疼!原来是石头做的,涂着和真鼓一样的红色油漆。对面走廊上有人在教习鼓艺,十来个十几岁的男孩女孩,就着老师的口令和鼓点,一遍又一遍,也不理会我们的眼光。苗家小阿妹一个个身段苗条,穿着红色无领绣花苗服,水灵得很。“眉毛扯得极细白脸长身见人善做媚笑的女子”,说的就是这些漂亮的苗家姑娘了。问了旁边的苗寨居民,这群孩子是本地人,中学毕业不愿意再读书的,自己有兴趣的,父母都会送他们来学习苗家代代相传的鼓艺。民族文化日益淡漠的时代,也需要他们把这个民族的文化传承下去。路边一个家庭小餐馆,角落里有一位苗家老阿妈正在织布。带着老花镜,身穿蓝白色的无领苗装,领口和裤脚都绣着花。梭子在她手上灵巧地穿来穿去,木制的机器也随着发出沉闷的哒哒的响声。和老人家攀谈,她告诉我们,现在会织布的几乎都是老人家,年轻人都不愿意学这些,也不愿意穿这些土织布衣裳了。不禁叹息,这些老人家最终都将作古,这织布的手艺会不会失传?但愿不会。
     夜宿德夯,凉风习习,静听鸟叫虫鸣,和着窗外潺潺流水的音韵,一夜好眠无梦。
      清早起,听从客栈老板的建议,租了一辆小四轮车,经湘川公路送我们上山。我们要经过湘川公路最险的地段--------矮寨天险。全长只有六千米左右,却转了十三道急弯。远远看到那公路如一条白色带子,盘旋在悬崖青山之上。还有正在修筑的一条高速公路,离地面垂直高度达几百米。一条世界第一的高速公路斜拉式悬索大桥横跨峡谷南北。在感叹奇观和建设者的勇气之时,心里也有点担心,从这样的公路上经过,会不会出事故?车子在山路上盘旋而上,有点颠簸,转弯时好像要把我们从车里甩出去一样。我们只好抓紧扶手,一再叮嘱司机要慢点再慢点。司机是一个憨厚的苗家汉子,一脸络腮胡子。笑着说没事的,一天都要从这条路上经过好多回呢。在湘川公路死事人员纪念碑前停下,看着高大的碑体,再看看刚刚走过的公路,就像悬挂在山上。前人修路,为了后人的便利,艰险的环境,死伤无数,我们为他们默哀。
     到了目的地,憨厚的司机怕我们不认识路,又送我们步行了很长一段路,在我们的催促下才挥手向我们道别。感激之余不禁感叹这里民风的淳朴,与尘世间那些奸诈狡猾之人大相径庭。我们的第一站是问天台,传说是屈原在此责问青天的地方。青石板台阶很干净,也很窄,遇到陡峭之处要小心翼翼。路两旁有一些水稻田,青葱的禾苗好奇的打量着我们这几个外来客。可惜我们没有见到筒车提水灌田。野草野花们身上还挂着闪亮的露珠。还有的田里种着桑树,桑叶青青。到了问天台下,还有一小段石阶,好像从问天台上垂下来似的,两边就是悬崖,没有什么可以抓住倚靠的物体。战战兢兢地一步步挪上去,终于踏上了问天台。环顾四周,山势跌宕,绝壁高耸,峰林重叠。一派原始气息的山色风光里,还有一条高速公路穿行其间,仿佛古时与今日在此交汇。阳光灿烂,心情大好,无可问天。踩着屈原的足迹,不能体会屈子当日的心境,真是惭愧。
      下了问天台,沿着青石小路一路向前。南方的山,有山就有水,山水相依。山间的小溪也不知源自哪里,顺着我们走的这条路,一路跳跃,越来越宽,水声越来越响。清清亮亮,水底的砂石水草清晰可见,忍不住伸手触摸。水不是凉,而应该说是“冰凉”。大家也不拘泥 ,脱了鞋子赤脚站在水里,像小娃娃一般打起水仗,再上岸来,暑热疲惫已全消。这水,应该是大自然赐予淳朴的苗人们的礼物吧,让他们用这水来浇灌庄稼,洗涤,饮用。这纯净的水,养育出了一群心灵纯净的人。右手边如刀削的峭壁上一条水练直泻而下,细如衣带,难怪取名玉带瀑布了。前面一座山三峰并立,形态各异,听说名叫三姊妹山。还有一些山峰奇形怪状,名字也取得很形象。不过在峡谷中走走停停看看,各个方向看到的都不一样。我觉得看它们像什么就叫什么吧,不用受这些名称的约束。
     走了一个多小时,又回到了苗寨,正赶上苗族风情表演。苗家人自古能歌善舞,漂亮的服装,耀眼的银饰,高超的鼓艺,赏心悦目。节目中有一个小插曲。演员们在台上表演鼓艺时,一个穿着肚兜、扎着羊角辫、大约两三岁的苗家小阿妹,跑上台去踩着鼓点跳了起来。天真无邪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看来这苗家鼓是不会失传了。看完节目,找了一家洁净的小餐馆吃饭,点了几个苗家特有的菜。苗家人喜欢吃酸,有酸鱼酸肉,还有酸辣椒,苞谷酸,糯米酸,也不知道怎么做成的,总之吃起来酸酸辣辣,令人胃口大开,不禁比平时多吃了一碗饭。价钱也不贵。苗家米酒的香味早已让我垂涎欲滴,喝了两碗,酒香和着糯米的甜香,留在了齿颊之间。小饭馆旁边有一座小石拱桥,桥上野草藤蔓不绝,沧桑的桥身自己诉说着年龄的苍老。一问饭店老板,原来是有名的接龙桥,在很多关于剿匪和湘西民族风情的电视里都有过它的身影。热心的老板还给我们讲了接龙桥的传说。桥下一群孩子,脱得光溜溜的,在水里游泳嬉戏。旁边几只鸭子,只好站在岸边,一副很恼怒的样子,看着侵占了水域的孩子,不耐烦的拍着翅膀。
     吃完饭我们又马不停蹄地沿着青石小路,去看有名的流纱瀑布。可是有一点遗憾,今年是天旱之年,又正值枯水季节,水势不大,没能见到白练凌空,银纱悬壁的壮观景象。但是走近瀑布,依然能感受到山涧流水的清凉。
      行程有限,从流纱瀑布回来,我们又要赶往凤凰了。走出寨门,回头望望,真舍不得离开。德夯,在苗语中意为“美丽的峡谷”。这里的确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不事雕琢,美得朴实,让人心醉。但我终究只是一个过客,从哪里来,依旧回到哪里去。祝福你,德夯,祝福你们,德夯苗家人,愿你们有更美好的明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1-8-2 22:00:18 | 只看该作者
随着楼主的文字,浏览德夯的美丽山水、独特的民族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民风,有如亲临其境,欣赏!惬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1-8-3 22:51:10 | 只看该作者
德夯之行,景深而路险,字里行间仍能品味出作者的那份快乐的心情,一种民俗,一份体验,一篇充满风情的游记。文章在夹叙夹议中巧妙的铺开,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赏读,问好高烛红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4-12-3 05:03 , Processed in 0.016980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