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548|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说说诗词的留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5-6 10:24: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诗不是文,要一种跳跃的感悟,同时也要一种跳跃的笔法。诗的篇幅相对短而且有格律要求,讲求形式美,则必然需要调和内容的表述方法。故而不可能象写文章一样笔笔带到,面面俱到。新手往往的问题是想写的东西很多,都写进去了结果发现居然纸张篇幅不够,于是将表达不尽的意思在不当断处断了,不当省处省了,造成通篇看起来晦涩,臃滞,毛糙。直观的说,是各种技法的失误,然则深层次的讲,是诗意的欠缺。诗意这个话题太大,那么,就先从“留白”说起吧。

       中国文化的妙处便在于“于无声处听惊雷”。写诗词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用无声的语言去传达一种意蕴,而并不是什么都写出来。都写实了就缺少诗意。所谓虚实并不只在词字的选择间,在你选材取舍的时候便已经开始。大片飞白,是写诗词所不可缺少的意境。空山古寺一钟萦绕,这响声足够激荡起你诸多的感慨;南朝四百八十寺也不用一一写来。清明的阴雨里多少哀愁不能排遣,牧童的摇指便足以指出一个透明的向往。其外,便是大片的留白。如纤指波动水纹,让旖旎在空明处荡漾;如一葩独立于黄昏,让幽香四处散溢。

       这才是诗词。

       至于如何留白,则是一个需要锤炼的过程。不只是文字,而且是心境。好的古诗莫不有留白。所谓尺幅千里,所谓力透纸背,都是要将每一字的内涵和外延发挥到极致,然后让每一字组合起来,成为一首优美的乐章。是的,乐章。诗词是咏唱之文。能从古人佳作中读出咏唱,能从自然感悟中生出咏唱,能从字词锤炼中传达出咏唱,那么你就拨动了那一古弦音,激荡出隐藏于自己心底的共鸣,也才能感染到读者与你共鸣。有了这一种心境,你才能大刀阔斧地取舍你的素材,才开始踏入留白的大门。因为只有能感悟到诗意的,你才能知道哪些应该留在虚空里,而哪些需要提出来,反复锤炼,务其精稳。古诗词之所以讲炼字,是有一个前提的,要有一个心境的准备。

       所以,注意留白吧。诗词有余响,其味可频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8-13 09:40:29 | 只看该作者
需要锤炼的过程。不只是文字,而且是心境??极有见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12-26 22:34:50 | 只看该作者
在下认为,诗首先是文,其次才是诗,诗是文的升华。楼主认为诗不是文就如同说千里马不是马一样。至于楼主说到诗词的留白,其实古人早有类似的提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1-14 18:14:2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六指 该用户已被删除
5#
发表于 2013-1-14 18:59:5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6-30 20:19:56 | 只看该作者
很有见地!严羽<<?浪诗话>>称:“诗之有神韵者”“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10-26 14:00:11 | 只看该作者
好文。写作时能意识到,但是不容易做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11-13 10:38:30 | 只看该作者
所以,注意留白吧。诗词有余响,其味可频回。
學習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4-10-25 20:15 , Processed in 0.015647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